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于谦深吸了口气,他有话要说,但是总觉的自己说不明白,索性就差人请来了胡濙。

石亨、于谦、胡濙,此时大明的三大重臣,云集在讲武堂,他们的讨论,会影响到大明日后数十年的海贸之事的政策风向。

胡濙看完了他们讨论的内容,认真的思考了许久。

胡濙面色极为凝重的说道:“陛下,臣有一言。”

“讲,私下奏对,知无不言。”朱祁钰点头说道。

能让胡濙担忧的问题,肯定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陛下,这些人当初是怎么成为海外弃民,容臣细细道来。”胡濙喝了口茶,说起了过往。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回忆,整个朝堂上,能够完整讲清楚这段历史的只有他了。

“陛下,在洪武五年之前,大明并无海禁,甚至连三桅船舶,都是百无禁忌。”

“吴元年,时关中诸将领推李思齐为盟主共拒王保保,王保保手下部将貊高,占据了卫辉县反王保保,元顺帝下令废掉了王保保的兵权,王保保只好过长江入河套地区修养。”

吴元年,是大明在洪武元年之前,使用仅仅一年的年号,那年天下风云变幻莫测。

元朝内斗不止,各地的农民军逐鹿中原。

胡濙笑着说道:“太祖高皇帝神武,在吴元年,消灭了张士诚部众,张士诚被押解至应天府,高皇帝问他服不服,张士诚不言语,最终自缢而亡。”

“方国珍割据两浙,依旧不服天命,要和太祖高皇帝争天命,被大明打的七零八落,方国珍入海逃至舟山,廖永忠和汤和二人,泛舟攻伐。”

“方国珍穷途归降,自此两浙平定。”

方国珍还是很能打的,奉元顺帝之名,攻打张士诚,张士诚降元,而后张士诚的粮草,都由方国珍押运至元大都。

方国珍为元朝流到了最后一滴血,无奈败北被俘。

“这和我们讲的大明弃民显然有很大的关系,否则胡尚书就不会这么讲了。”朱祁钰没有着急,示意胡濙继续讲下去。

胡濙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吴元年,太祖高皇帝接见了两浙海商,以朱道山为首,例如孙天福、陈宝生等一众,共同觐见。”

“两浙既臣附,朱道山首率群商,入贡于朝。”

“高皇帝盛赞其能,嘉纳其言,曰:海外闻之,皆知道山入贡之荣有如是也。至是海舶集于龙河,而远人之来得以望都城而瞻宫阙,且人见中国衣冠礼乐之盛,而相与咏歌之者。”

朱祁钰明白了明初大明海洋政策。

朱道山、孙天福、陈宝生,元末明初的三大海商,皆为漳州人,他们在方国珍败北之后就入朝纳贡,以求天恩。

可以让天外之人,瞻仰宫阙,让所有人见到中国衣冠礼乐的繁荣,并且传颂。

当时朱元璋打出的旗号就是:驱除鞑虏,复中华衣冠。

所以朱道山这群人的马屁,的确是拍到位了。

胡濙看陛下明白了大明国初的海洋政策,便开口说道:“吴元年就有了抽分之法,洪武二年,高皇帝曾谕参政蔡哲云:福建地濒大海,民物庶富,番舶往来,今核减抽分法。”

“最初的抽分法是十抽三,百姓嗟怨,高皇帝爱民,将十抽三降低到了六分。”

从30%的抽分实物税,降低到了6%的税务。

朱元璋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渔船也是如此征税,十抽三,对渔民而言,实在是太重了,所以定为了六分。

“洪武三年,兴化卫指挥李兴、李春私自派人外出经商,高皇帝亦未曾降罪。”

“洪武元年,昌国州(即舟山)兰秀山逆贼,得到一枚元朝的行枢密院印,利用这枚印信聚众起事,袭击官军,并且从昌国州渡海,攻入了象山县。明太祖派官兵将其击败。”

“洪武五年,太祖高皇帝下诏,将方国珍余部以及舟山群岛上兰秀山的居民籍编为军,一共得到了十一万一千人徙陕西。”

“自此大明才将海禁纳入国法之中,自此假倭寇、海商等人才变成了天朝弃民。”

胡濙手有些颤抖的说道:“洪武五年啊。”

洪武五年,大明岭北之战惨淡而归,军事冒险失败之后,是需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很多,海禁也是如此。

洪武五年,迁徙方国珍余部,十一万人至陕西,实施海禁。

岭北之耻辱,一直到了捕鱼儿海之战后才洗刷,而之后,大明朝就太多的事儿了,太子朱标薨世,蓝玉案等等大案要案。

海禁之事,反而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陛下,自洪武五年迁民之后,海外弃民,在国法之上,便不再是大明人了。”胡濙讲明白了当初为什么会有海外弃民之事。

将假倭寇、海盗、海商尽数归为海外弃民,这是当初军事冒险带来的苦果,也是必须要承担的苦果。

这一点和苏太宗的新经济政策很像。

1919至1921年的苏波战争中,本来大获全胜的苏俄,在获得巨大胜利之后,开始军事冒险。

苏波战争的第一阶段是反入侵作战,士气高昂,第二阶段则由反入侵变为了「解放」波兰,士气低迷。

最终华沙城外,苏军伤亡、被俘多达15万人,明斯克之战,苏军又有约10万人被俘。

最终苏太祖只能由战时经济政策,不得不转变为了新经济政策。

明太祖也是如此,岭北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人心惶惶,对待海洋积极、开放、包容的高皇帝,只能转为了保守,封禁和严苛。

朱祁钰明白了胡濙的意思,海外弃民是不是大明的臣民?这是个历史遗留的问题。

在明初海外弃民同样都是大明臣工,在洪武五年之后,海外弃民便不是了。

“有困难吗?”朱祁钰询问道。

胡濙笑着说道:“这有何难?”

朱祁钰问的是这些人,再纳入大明的管理范围之内,将大明律法的执法权扩充到海外弃民的身上,有没有礼法上的困难,如果有,应当如何克服。

毕竟是违背了祖制。

但是胡濙说,有什么难的地方吗?

太祖高皇帝吴元年起,那么多鼓励海贸,并且为大明百姓做主的案例,只需要拿出几例来就是了。

太祖高皇的海禁是祖宗之法,前期鼓励海贸,甚至亲自接见海商,就不是祖宗之法了吗?

用到的时候,太祖高皇帝是祖宗,用不到的时候,太祖高皇帝就不是祖宗了吗?

那太祖高皇帝到底是不是祖宗?

胡濙自然没问题,对于胡濙来说,陛下只要不是明火执仗的杀太后,都没问题。

胡濙深知自己这位陛下走的是大道之行,就是光明正大,如果要杀孙太后,那必然是明火执仗。

就像是陛下杀稽戾王一样,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这事朕干的!

若是陛下真的明火执仗的杀孙太后,胡濙还真不太好洗地,顶多以附逆为由,但是却不可能完全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但是显然孙太后并不愚蠢,早早的交出了权柄,吃斋念佛,为稽戾王和会昌伯孙忠的来生祈福,为自己稽王府那些孩子们祈福。

没什么大利益,陛下为什么要杀孙太后呢?

朱祁钰想了许久说道:“所以舟山海战,除了是大明水师再兴的转折点,也将是大明海洋政策转折点,将海外弃民,纳入大明之管辖。”

于谦有些疑惑的说道:“那不服王化之人呢?”

朱祁钰笑着说道:“大海那么宽广,还没他们一片沉海的地方吗?”

当然有。

入土为安是一种习俗,如果被沉海,在眼下大明朝的风气中,连灵魂也会在大海之中,永世沉浮。

于谦松了口气,宽仁和宽纵之间,只有一字之差。

显然陛下会宽宥一些,之前在大明手脚无法触及到海洋之时的罪恶,但是大奸大恶之徒,依旧躲不开沉海的命运。

石亨犹豫了片刻说道:“陛下,要不臣带武奋营前往密州市舶司,配合松江市舶司之事?”

“就是臣不去,也让石彪去一趟吧,朱永也十分善战。”

石亨当然知道军事失败的恶果,在当下的大明,军事失败,只有死亡。

若是战败,陛下也要承受相当大的代价,这不是石亨想要看到的,所以他准备亲自前往。

朱祁钰摇头说道:“完全不必,唐兴、陶瑾、任礼等人,也不是糊涂虫,既然敢做,自然是有定策,让他们自己做便是了。”

石亨带着四武团营,刚从南衙归来,应当充分休憩,疲军再战,是石亨的特点,但是穷耗兵力,不是朱祁钰想看到的。

于谦笑着说道:“舟山倭寇无得胜的可能,即便是短暂的一时胜利,暂退大明兵锋,那也无碍,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二十次。”

“舟山那么近。”

石亨点头,的确有这个道理,他笑着说道:“那臣也歇一歇。”

朱祁钰想到了李贤上奏的内容说道:“景泰五年,新科取士,要加五十人,这五十人李贤上奏说,日后设为恩科。”

“胡尚书?”

礼部管科举大事,胡濙摇头说道:“李巡抚真的是一点都不怕啊。”

李贤在南直隶的招数,真的很损。

胡濙是陛下做啥他洗地,李贤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大明进程,李贤的名声必然比胡濙还要差。

不过李贤自己也说了,他还有什么名声呢?

“倒是无碍,不过是二桃杀三士耳。”胡濙倒是不觉得这事难洗地。

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

齐相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便请景公将两个桃子赐予他们,让其论功取桃,结果三人都弃桃自杀。

李贤做的事儿,和二桃杀三士几无区别,不过是化而用之。

典故还是有的,但是,的确是阴损了些。

朱祁钰点头说道:“那就如此这般了,以各省的考成法为准吧。”

即便是恩科,也要要规矩,那么这个规矩就是考成法。

大明最近在清田厘丁,哪个地方做得好,哪个地方就更加忠诚一些,这些恩科进士的名额,就可以多一点。

忠诚的确是不可衡量,但是考成法的KPI却可以衡量。

于谦和胡濙赶忙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舟山海事议政结束之后,于谦等人告退。

“皇叔现在到哪了?”朱祁钰问到了朱瞻墡的事儿,去贵州可以用天长路远魂飞苦去形容。

若是朱瞻墡称病或者以身体不适停留某处,请求回襄王府,朱祁钰也会应允。

不想做事,愿意混吃等死,朱祁钰也不迫害他了。

“已经到重庆府了,算算日子,应该到遵义府了。”兴安翻动了下文书,俯首说道。

朱祁钰笑着问道:“没上封奏疏埋怨一下,或者说假装生病什么的?”

“未曾。”兴安摇头。

其实朱瞻墡完全可以肆意一点,毕竟至德在身,陛下还赏了一枚奇功牌给朱瞻墡,他完全可以耍个无赖,回襄王府去。

但是自始至终,朱瞻墡都未曾上奏,而是直接去了。

“他不是蛮擅长装病的吗?倒是稀奇了。”朱祁钰倒是颇为意外的说道。

兴安笑着摇头,毕竟是监国,而且是第三次监国了,能不监国就不监国,装病也是无奈。

“奇功牌送去了吗?”朱祁钰问起了牌子的事儿,答应给朱瞻墡奇功牌,那自然要给。

兴安看着会同馆送来的奏疏,拿了出来,递给了陛下说道:“送去了,有殿下的印绶。”

“嗯,很好,希望皇叔不辜负朕的期望。”朱祁钰看向了西南方向。

想要征伐麓川,首先得治理好了贵州,最后才能打麓川征交趾。

只有打下交趾的时候,朱祁钰才敢说自己不负列祖列宗之期望,大明海权再次辉煌。

朱祁钰看着堪舆图深吸了口气。

而此时的朱瞻墡还未到遵义府,他刚走到了海龙屯,花了半个多时辰,爬上了龙岩山的山顶,看着来时的路,深吸了口气说道:“登高眺远,望尽来时天涯路。”

罗炳忠递过去一个铁质的水壶笑着说道:“殿下好雅兴。”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