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倒是没出什么事,就是那帮翰林院的翰林,整日里放纸鸢落入院中,不过也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未曾有逾越之举。”汪皇后简单的说了下巾帼堂的现状。

翰林院和国子监那帮翰林与太学生最喜欢的去处便是巾帼堂, 偶尔还会一起踏青,一起参加诗会,时日一长,自然是眉来眼去。

朱祁钰颇为担忧的说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无不可。但是娘子主持这巾帼堂诸事,定要小心, 莫要落人口实,巾帼堂朝中本就非议,这要是出些事儿,那就是大事。”

上一世的时候,朱祁钰高三高考体检,他们学校有个女同学查出了身孕,这一下子就惹得议论纷纷,无数人对姑娘指指点点,最后这高三同学,年仅十八岁,从实验楼上一跃而下。

这还是后世发生的事儿,那般开放的年代里,流言照样可杀人,若是此时的大明朝巾帼堂,这学堂里传出了这样的丑闻, 这方兴未艾的巾帼堂,怕是很难再办的下去了。

未婚先育这种事,其实大明也不稀奇。

正如吴敬所言,大明的这些明公们,女儿们也是读书识字明理, 抚琴吟诗作对,偶尔参加诗会之类的事儿,这些女子多数都在家学私塾。

这家学私塾,也会看对了眼,荷尔蒙之下,哪里还有礼法?

最后闹得丑闻一桩,两家奉子成婚,弄的彼此难堪,比比皆是。

朱祁钰提醒汪皇后一定要小心,因为那些想要破坏新政的人,如同草丛中的毒蛇,随时准备扑出来咬上那么一口。

汪皇后点头说道:“夫君安心,我知道轻重。”

花萼楼里一时间有点沉默,汪皇后先开口打破了这份寂静,低声说道:“夫君可是有话要说?”

“娘子以为,澄儿,能守得住皇位吗?”朱祁钰没有吞吞吐吐,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朱祁钰就这个性子,有话直说。

济儿要抢,澄儿不见得能守得住。

朱祁钰和墨翟的思想很接近,那就是人死一抔土,哪里管得住身后事,所以他只做当下,对于身后事,他其实不是很在意。

“守的住!”汪皇后斩钉截铁的说道,她知道皇帝的潜台词,就是说朱见澄才不配位,试探她对换太子的态度。

汪皇后的态度很明确,她不同意。

朱祁钰看着汪皇后的表情就知道,这件事,没得商量。

汪皇后是朱祁钰的正妻,孩子是嫡子,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而言,这朱见澄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继承制度的设计,不同于单项决策,制度的设计,是追求尽可能的普适性,规定的是下限。

嫡庶有别的继承制度的目的,是依靠制度设计和惯性,来维持统治的稳定延续。

统治的稳定延续,代表了朝堂的安定,也代表了大明万千黎明百姓的安定。

立贤?

什么是贤?根本没有关于贤的统一的、客观的、量化的标准,依赖裁判的主观判断。

贤不贤的,全看屁股坐在哪边罢了。

而且这立贤,是最容易引起党争之事,最终可能会变成奥斯曼王国的近卫军继承法,或者干脆变成唐中期以后,宦官废立皇帝。

朱祁钰的确是庶子登基,是因为嫡子朱祁镇被人俘虏了…而且朱祁镇出生的时候,也是庶子,后来胡皇后被废,朱祁镇才做了嫡子。

朱祁钰十分郑重的说道:“洪武年间,有中书省丞相,上承天子,下统六部各院,后因胡惟庸独揽朝纲,独运神器,至永乐年间,复设内阁,聊备顾问,以大学士兼衔,位不过五品。”

“历经宣德、正统、景泰年间,六部明公廷推内阁,承旨办事,不能专断,文渊阁票拟,权柄愈重,景泰初年,考成法行至今日,内阁考成六部,阁臣始专。”

朱祁钰聊起了大明权力核心变化。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说的大明权力核心构建之中的文渊阁的地位。

汪皇后是后宫之主,按照大明祖制而言,应当不应涉前朝政事,但是正统年间,主少国疑,张太皇太后不得不垂帘听政,主持朝政以来,这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基本上已经废的一干二净了。

大明的群臣对待祖制的态度,也颇为灵活。

朱祁钰很少和汪皇后谈论朝堂之事,既然谈起,自然是有他的用意。

汪皇后沉思了片刻说道:“陛下,我朝文渊阁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本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汪皇后就差点名说杨士奇了,最后杨士奇也是恶有恶报,儿子不争气,晚节不保。

汪皇后继续说道:“常人皆言,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依臣妾看来,其实不然。”

“入阁办事者,不过批答,犹如开府书记耳,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

“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皇后见地非凡,正式如此。”朱祁钰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汪皇后虽然不理前朝之事,但是并非对朝政毫无见识,相反,理解非常深刻。

汪皇后说的就是大明文渊阁的困局。

第一,始终无名无分,文渊阁设在文华殿对面,在皇宫之内,和半间房的司礼监面对面,是权力核心中的核心,但是文渊阁有实无名。

文渊阁,始终挂名在翰林院之下,就是翰林院掌院事也是从四品官职,比文渊阁大学士的正五品还要高一级。

这种无名无分,却处于权力的最高一级,就时常与各部各院发生冲突争执,权力始终运转不畅。

第二,则是汪皇后所言百凡皆奉圣断,因为文渊阁只有票拟,而批红掌管在司礼监手中。

大明的首辅,除了张居正以外,其余首辅皆是政绩寥寥无几,尤其是和汉唐宋相比,如云泥之别。

第三,部务尽听主者,文渊阁考成六部,却被六部处处刁难,掣肘极多。

文渊阁在大明更像是秘书室,首辅更像是秘书长。

这搁后世,国务院的头儿管不了财政部,不乱套了才怪。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大明第一个可以称得上是首辅,并且有一定作为的人,就是此时在江南的应天巡抚李贤。

之后大明的首辅才算是正式登上了舞台。

“宰相。宰,太宰,持刀宰杀九牲主祭;相,丞相也,皇帝之佐贰。”朱祁钰解释了下宰相的具体含义。

历朝历代,都没有宰相这个官职,宰相是一种尊称。

秦汉都为相国、丞相,唐朝为群相的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宋朝…宋朝的官制太过混乱。

于谦说有完全之法,自然是恢复宰相之位,皆可周全。

朱见澄是个平庸之人,守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若是连守成也做不到,朱祁钰肯定会行废立之事。

朱祁钰说起丞相之事,就是想恢复宰相制,为大明探索出一条君权和臣权不那么拧巴的道路来。

大明的皇帝和朝臣弄的跟仇寇无二,到了后面撕扯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明朝堂的正常运转。

比如万历和朝臣拧巴了十五年,就是为了立一个太子,最后拧巴到万历干脆躲了起来,不上朝,不理政。

“于少保封世侯,加少保,领兵部事,朕打算令其兼任华盖殿大学士,入内阁办事,任首辅之位,朕只希望澄儿一世平安。”朱祁钰十分郑重的开口说道。

朱祁钰之所以告诉汪皇后,就是安定汪皇后略微有些担忧的心。

朱见澄若能登基,即便是平庸,也真的能守得住江山。

“谢陛下隆恩。”汪皇后因为紧张攥紧的拳头,才慢慢舒展开来,她最担心陛下不管不顾行废立太子之事,到那时,就是覆水难收。

“只是陛下,臣妾僭越,于少保本就是位高权重,如今再加大学士,入阁办事,徒惹朝中非议?”汪皇后不无担心的说道。

朱祁钰明白皇后的意思,压根不是什么朝中非议,而是担心于谦的权柄过重,即便是于谦不想,也会有人给于谦黄袍加身,这天底下,最不缺乏的就是投机之人。

“皇后所虑,朕都仔细想过了。”朱祁钰摇头说道:“皇后某要担心,朕信于少保。”

历朝历代,皇帝被俘,皇城都被攻破了,唯独于谦做到了,瓦剌人带着大明的皇帝来到大明京师,却吃了大败。

于谦是值得信任的。

而此时的九重堂内,于谦的夫人董氏,给在书房发呆的夫君端了一杯茶过去。

于谦回到九重堂后,就一直在发呆,他的面前有几枚印。

少保印、文安侯印、京营提督军务印、讲武堂祭酒印、陛下刚刚赐下的火牌。

这是于谦的官印,每一个都位高权重,每一个都是实权,再过几日朝会之后,于谦还会收获一枚印,华盖殿大学士。

“官人有痰疾,不如就此致仕吧,也算是功成名就,急流勇退了。”董氏看着发呆的夫君,低声说着自己的意见。

她家夫君可能要做宰相了,她也是知道的,于谦回到家里,也会和儿子于冕说些朝中的事儿。

于冕寄情于书画,对朝中之事,也就是听听作罢,但是董氏记在心里,颇为担忧。

致仕之后,就只剩下一个文安侯印,这样一来,于谦府中上上下下,才最安稳。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戏,董氏也听了大半辈子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于谦此时距离权臣只有一步之遥,只要踏出了这一步,要么是于谦死,要么是皇帝死。

而于谦的性子而言,于谦必败无疑。

所以,此时致仕,的确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夫人以为陛下长相如何?”于谦将印绶放到了盒子里,归置到一旁,只要坐班,这几枚印绶,他都得带着。

董氏想起了御道两侧,那些延颈探望的京师女子说道:“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英气十足。”

“好端端的怎么说起了这个,说你致仕的事儿。”

于谦看着那些印绶,再看看满桌子的军机要务,颇为笃定的说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遂去,所以才齐遗大夫种书说,飞鸟尽良弓藏。”

飞鸟尽这句话的出处,就是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完成卧薪尝胆之后,离开越王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因为范蠡觉得勾践脖子长,嘴像鸟喙。

于谦拿起了那写厚重的题本说道:“陛下不是越王,我也不是范蠡。大明看似歌舞升平,却是暗流涌动,此时我走了,何谈为臣之道,实乃不忠之臣。”

“我本就不擅长明哲保身,得陛下庇佑,方有今日。”

于谦不是全能的人,甚至他有很多事做不到。

他就不会贪腐,跟陛下玩桌游《反腐抓贪》无论如何都赢不了一局;

他不会明哲保身,王振问他入京送什么礼物,于谦说他送两袖清风;

他不懂得如何虚与委蛇,在山西巡抚,盯着还是大同总兵官的石亨弹劾,最终结下了梁子,而且是生死之敌;

他更不善变通之道,一句言南迁者斩,把所有人的退路都堵死了,也把所有人都开罪了,一旦京师之战不顺,到时候大家都得死。

于谦就是这么个人,现在他又明白了一件他做不到的事儿,急流勇退。

他放不下。

“官人早些歇息吧,陛下可是明旨过了亥时,官人还要看书阅本,就要我禀报陛下严惩不贷。”董氏合上了于谦手中的题本,这都已经亥时了,于谦不下班,就是抗旨不遵。

董氏犹豫了下说道:“其实我觉得,夫君和陛下无论如何也闹不到君臣互为仇寇的地步。”

于谦无奈的看着满桌子的题本,他是忠臣,皇帝的话他得听,他有些好奇的问道:“哦?你为何如此觉得?”

董氏试探的说道:“就是感觉,可能因为陛下还年轻,今年也不过二十七岁罢了。若是陛下此时五十七岁,无论如何,我也会劝夫君致仕的。”

“而且陛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若是有隙,说清楚便是。”

于谦恍然大悟,颇为认真的说道:“夫人言之有理。”

人老了,就容易犯糊涂,更容易犯疑心病,但是陛下才二十七岁,说好听点那叫雄心壮志,说难听点,那叫极度自信。

董氏说的真的很有道理。

董氏拧暗了一些石灰喷灯说道:“夫君无宰相之名,但是做的事,桩桩件件,哪一件不是宰相才该做的事儿?既然陛下愿意给名分,夫君又不能致仕,那就接住便是。”

“这老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与其担心那些有的没的,不如做好眼前的事儿。”

中原王朝的文化,向来讲究一个名实相副,名正言顺。

自从京师之战后,于谦做的事,一直是宰相做的事儿,但始终是无名无分,在权力的巅峰之上,如此不清不楚,实属大忌。

“夫人一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当局者迷,还是夫人看的清楚。”于谦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道理他都懂,但是事在他身上的时候,他还是会有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迷茫。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食王传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灵剑尊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