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贞明显对刘鄩很不满意。
如今整个梁国可用之兵十几万人全部都给刘鄩了。
居然只是和李存勖打了一个僵持?
这对得起大梁付出的无数物资吗?
赵岩趁机道:
“咱们的兵马数量远胜李存勖,哪怕是一比一的交换,最多也就付出个五六万战损便可击溃李存勖主力,一举消灭晋国了。”
张汉杰连连点头。
“是这个道理,大梁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本来就应该用消耗战来对付李存勖。那刘鄩却不知为何,总是只想着死守龟缩,难道他觉得能活生生拖垮李存勖吗?”
敬翔忍不住又给刘鄩辩解了一句。
“李存勖骁勇善战天下皆知,就连先皇时大梁也难以战胜。既然我们大梁地大物博,用物资拖垮李存勖难道不是更好、更稳妥的选择吗?”
赵岩冷笑道:
“敬翔大人,刘鄩是你保举的,你当然要给他说话。但陛下和大梁投入了这么多的物资,你总得看得到吧?”
张汉杰和赵岩一唱一和。
“大梁投入这么多物资,若是往南去,随便都能灭亡蜀国、吴国了,但用来对付晋国却仅仅只能消灭一万多人,这回报说得过去吗?”
敬翔脸色铁青,正待继续辩解,朱友贞已经非常不耐烦地开口了。
“朕不想再听这些废话,立刻派人去问刘鄩,究竟他还要多少物资才能打败李存勖!”
魏县前线。
刘鄩听着朝廷使者的询问,陷入沉默。
需要多少物资?
刘鄩其实也不知道。
刘鄩的战略就是长期消耗,寻找机会。
梁国有关中、中原、山东和半个河北,物资丰富程度必然远胜李存勖。
只要哪天李存勖的后勤补给撑不住了,那就是刘鄩一举功成的时候。
这其实就是当年秦国名将王翦灭亡楚国时的战略。
就是凭借大秦更多、更丰富的资源,活活拖垮楚军。
这个战略风险非常低,胜算又非常高。
为什么不用?
但问题是,朱友贞可不是秦始皇嬴政。
人家没这个耐心!
刘鄩无奈之下,只能说出一个数字。
“若是朝廷能给每位士兵十斛军粮,我们就可以取胜。”
这个回答传回开封,朱友贞先是目瞪口呆,然后大发雷霆。
“刘鄩这王八蛋是疯了吗?他怎么敢说出这种数字的?”
在梁国,一斛就是一石。
十斛自然就是十石粮食。
刘鄩麾下有十五万梁军,也就需要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这什么概念呢?
梁国占据中原、关中、山东、河北等粮食丰产区不假。
但黄巢之乱和唐末藩镇相互征战,早就把这些地方打得十室九空,粮食产量和之前盛唐时期远远不是一回事了。
如今梁国一年能征收上来的粮食只有三百万石。
还得是丰收年景才行。
去年梁国收上来的粮食就只有两百万石。
就这两百万石,还需要拿来供应朝廷、贵族、官员、各地镇守军队以及救灾。
剩下的,才能拿出来给刘鄩用。
从开战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梁国咬紧牙关,也才供应了不到八十万石的粮食给刘鄩,剩下的都需要前线将士自行解决。
如今刘鄩一开口就要两倍的粮食,这怎么可能不让朱友贞气炸?
敬翔见状便道:
“陛下,臣觉得刘鄩将军这是在告诉我们,接下来需要和李存勖长期相持,或许可以削减修建宫殿的……”
“朕管他什么狗屁的长期相持!”朱友贞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恶狠狠地开口道:
“立刻传朕的圣旨,派监军去刘鄩那,让他必须出战!”
停止修建宫殿?
想都别想。
【在这次争吵过后,朱温时代的谋主敬翔彻底被朱友贞边缘化。】
【敬翔对此心知肚明,从此常年告病在家,不再上朝处理政务。】
【梁国的军政大权落入了赵岩、张汉杰两名佞臣手中。】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诸多弹幕顿时飘过。
【秦始皇嬴政:这朱友贞怎么想的?王翦的战例摆在眼前,就是不看?】
【汉高祖刘邦:朕当年也是和项羽长期相持,搞到项羽后勤不足被迫撤退才找到的机会,朱友贞不看历史书的?】
【隋文帝杨坚:难怪朱友贞会被列为败家子,这小子此时居然还想着修宫殿,简直就和杨广那个废物一样。】
【唐高祖李渊:哈哈哈,朱友贞自己找死,大唐的机会来了。】
【唐太宗李世民:李存勖给我狠狠地杀,将这些该死的叛贼全部杀掉!】
大明世界中,朱元璋也不由好笑。
“之前李世民还算是比较冷静客观的,现在到了大唐盘点视频,他也是客观不起来了。”
朱棣摸着下巴,有些惊讶地开口。
“儿臣在想,李存勖就这点地盘,居然能支持十万大军一年多时间,这后勤能力很了不起啊。”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你小子是不是不看史书?那都是张承业的功劳。”
“张承业,就是那个太监?”朱棣大吃一惊,“太监不应该都是奸佞的吗?”
朱元璋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
“就算绝大部分的太监都是奸佞,难道还不能出一个有能力的太监?张承业刚好就是这种人。”
朱棣摸着下巴疑惑开口。
“可历史书上也没有怎么说张承业啊。”
朱元璋呵了一声。
“那肯定是不会说的,难道要说李存勖这小子是靠着张承业一个太监的鼎力支持才能获得成功?”
为尊者讳的道理懂不懂啊!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赵岩作为朱友贞的使者,拿着圣旨来到前线。
“刘大人,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了,必须要立刻和李存勖开战。”
“朝廷这边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了,若是继续下去,前线不战自溃!”
刘鄩听完赵岩的话,陷入沉默。
半个时辰后,他召集麾下将军们商议。
“各位,陛下只听那些白面书生的建议,一直催促我们出战。”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认为此时还是应该继续和李存勖对峙为上,各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说服陛下?”
众将都是沉默,不发一语。
过了片刻后,一名将军道:
“大人,我们兵马几乎是李存勖的两倍,本来就不应该和他僵持。直接全军出击,定能把李存勖打得大败。”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大人,我们都出征一年多了,军队中许多将士思念家人早已经无心作战,若是继续下去,我们士气都没了。”
“大人,此时此刻就应该奋勇向前出战,而不是继续僵持。”
“大人若是愿意出战,我可以作为先锋!”
【朱友贞作为皇帝对主帅刘鄩的质疑,立刻就引发了内部许多将领的支持。】
这里就得说一下刘鄩的来历。
他曾经是青州节度使王师范麾下大将,在王师范的指挥下多次击败朱温的梁军。
朱温让葛从周把刘鄩包围,足足围困了一年时间,然后又派人劝降。
刘鄩便说:“若我主公(王师范)投降,我才会投降。主公若是不降,我便以死报效主公的大恩大德。”
几个月后,山穷水尽的王师范投降朱温,朱温让王师范亲自到城外劝降,刘鄩见到王师范之后才开城投降。
朱温认为刘鄩是个忠义之士,从此对他青眼相加,一步步提拔任用起来。
从这经历就能看出来,刘鄩并非是朱温麾下那些从黄巢时期过来的老班底,而是后来朱温争霸天下时才加入的新人。
一个资历不够的新人,如今却统领梁国倾国之师,下面那些朱温时代的老人对刘鄩怎么可能服气?
之前皇帝朱友贞、宰相敬翔全力支持刘鄩,大家也不敢说什么。
如今皇帝都摆明态度要逼迫刘鄩出战,刘鄩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敬翔也被迫告病在家。
这些出身于朱温时代的老将,哪个还会把刘鄩这个主帅当回事?
刘鄩众人都要出战,沉默片刻后对着侍卫队长嘱咐一番。
片刻后,侍卫队长带着几名侍卫,将几十个盛满了水的杯子放在所有将军面前。
就在众人莫名其妙时,刘鄩开口了。
“各位,这是我让人取来的黄河水,你们每人一杯,全部都喝掉吧。”
众将面面相觑。
黄河水?
这是搞什么飞机!
只有少部分将军依照命令喝掉了杯里的黄河水,其他将军们动都没动一口。
刘鄩也不生气,只是让众人散去。
直到帅帐里剩下自己一人,刘鄩才长叹一声。
“陛下啊陛下,你总说只要拼着付出几万人的代价就能击溃李存勖,可你也不看看大梁的这些将军!”
“区区一杯无毒的清水,我以主帅之身发下命令,尚且大部分将领都不愿意喝下。”
“等到了战场上,我让他们率部以性命去消耗李存勖,他们又怎么可能听从我的号令行事呢?”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也不由动容。
【秦始皇嬴政:朕突然觉得刘鄩这小子有点惨。】
【汉高祖刘邦:这就是为什么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鄩这样“一步百计”的智将,玩死李存勖那小子绰绰有余,可现在嘛,嘿嘿。】
【汉武帝刘彻:这就是皇帝的重要性,一个举世闻名的超级名将背后,必然是一位能力极为出色的一代明君。若无朕,何来大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