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宋军云梯车的原材料经过防火处理,很难被点燃,就算点燃,很快就被士卒扑灭,但是也有几具被点燃,但是对大局并无影响。
不过宋军攻击并不顺利,魏军反击十分猛烈,床驽对宋军杀伤很大,但是随后就遭到宋军弩兵集火。
攻城战是十分惨烈的,宋军士卒虽然精锐,但是攻城一方天然的劣势很难通过其他进行弥补。
这也是刘义隆并不提倡宋军强行攻城。
但是刘义隆也没强行规定不许强攻城池,所以,刘义季这次强攻善无城并没有过错。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宋军依旧没能攻上城墙,魏军防御很是严密,毕竟魏军了解宋军的作战方式,双方厮杀多年,彼此十分熟悉。
魏军守军利用盾兵防御,长枪兵和弓箭兵进行攻击,效果还可以,至少抵挡住宋军的猛攻。
刘义季见状,下令道:“令三百重甲兵登城。”
宋国重甲骑兵只有三千,重甲步卒也不算多,除了三千虎卫军,各卫均有一千,作为虎卫军的预备,也是为了增强各卫战斗力。
宋军重甲步卒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健者,因为身披重甲行动本就不便,还要攀爬城墙,更是考验士卒的体力。
虽然这些重甲兵没能入选虎卫军,但依旧可以称为精锐。
这些重甲兵平时并不着甲,有骡马驮着重甲。
当重甲兵看到井阑上象征重甲兵的旗帜举起,在校尉的呼喊下,重甲兵开始披甲。
准备好后,重甲兵立刻向着城墙前进,同时,宋军依旧在不断向城墙发起进攻。
城墙之上的魏军士卒压力很大,毕竟要防御四面城墙,虽然西北两门是佯攻,但是一旦发现魏军防守不足,宋军将领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尤其登城的士卒,万一率先登上城墙,然后拿下城门,那可是先登之功。
四大军功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西楚霸王项羽是正史记载中唯一同时完成斩将夺旗的武将,也是四大军功(陷阵、先登、斩将、夺旗)达成最多的历史人物?。
彭城之战(公元前205年)中,项羽率三万骑兵突袭刘邦联军,斩汉军多名将领并夺其帅旗。??
垓下突围(公元前202年)时单人连斩三都尉,夺取汉军赤旗插于阵前,直接瓦解敌方指挥系统。??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击溃四十万秦军。
虽无明确记载,但其破城战例达数十次,可能包含未记载的先登之功。??
就如项羽,虽然拿齐四大军功,但是记载次数并不多。
宋军也重视四大军功,一旦能够达成其一,可谓一飞冲天,普通士卒可直接升至千夫长,但是例子并不多。
就连宋国皇帝,当初率军征战,也就达成过陷阵和斩将两项而已。
如今的善无城被宋军四面包围,虽然留了东门破绽,但是魏军尚未察觉,不过一旦一侧城墙出现破绽,宋军不会放过先登的机会的。
南门战事还在继续,西门和北门也发起进攻,然而声势浩大,但并不多激烈。
东门更加让人琢磨不透,三十架宋军投石车只用巨石不断攻击,士卒则紧紧守在投石车附近,云梯车虽然有,但是并没有前进的意图,这让城墙上的魏军士卒松了一口气。
毕竟南门那边打的可是十分热闹,而且轰天雷的爆炸声更是震人心魄,东门这边宋军未用轰天雷对城墙上的士卒可是好事。
魏军将领见状向麾下传达命令,“告诉所有人的,不得放松警惕,一旦宋军南门攻击不顺,我们这里恐怕不会这样下去的。”
魏军传令兵立刻低着身子,向魏军士卒传达命令。
然而让东门守军不理解的是,一个时辰之后,宋军依旧没有进攻的迹象。
反而南门的战斗越发激烈,因为爆炸声已经很久没有响起,这就意味着宋军开始登城了。
善无城南门外,宋军重甲兵抵达之后立刻选择一段城墙,然后顺着云梯车向城墙攀登。
“宋军重甲兵上来了!”
有士卒发现了宋军重甲兵,但是他刚刚喊完这句话就被箭矢贯穿胸膛。
随后,魏军不少士卒发现宋军刚刚上来的士卒和刚刚不同,他们全身包裹铠甲,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兵器劈砍在他们身上只溅起道道火花。
魏军将领立刻下令锤兵上前,攻击重甲兵。
一队魏军手持铁锤向着宋军重甲兵而去。
魏军使用的锤和宋军大致相当,锤头形似瓜瓣,大约有成人拳头大小,有长柄和短柄两种,短柄一般成对使用。
锤似专门针对重甲而产生,主要作用就是破甲,不过并不是打破重甲,而是对身着重甲的士卒造成杀伤。
宋军重甲兵也发现了魏军锤兵,前排的宋军将手中盾牌抬起,后面的宋军则利用弩箭精准击杀魏军锤兵。
不过魏军盾兵也开始掩护锤兵。
一刻钟后,双方短兵相接。
宋军重甲兵手中的步兵用的横刀,刀刃锋利,而且长短十分适合近身作战。
面对锤兵,宋军游刃有余的应对,这让魏军锤兵很被动。
宋军的盾牌能够抵挡住手持短柄锤的魏军,而长柄锤兵是弩兵的目标。
宋军配合默契,兵器铠甲精良,不仅有横刀和强弩,一些重甲兵还配备步槊。
虽然步槊杀伤力大,但是制作比长枪更复杂,时间更长,所以宋军只有重甲兵配备步槊,其他步卒则配备长枪。
步槊比长枪更长,攻击距离更远,和使用横刀盾牌的其他步卒配合作战。
宋军重甲兵的加入,直接对魏军形成碾压,善无城内并没有重甲兵,所以以锤兵很难对抗。
不过宋军重甲兵数量不多,虽然在一段城墙占据优势,但是对于整面城墙来说影响并不大。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宋军重甲兵开始向两侧推进,而后面有源源不断的宋军士卒登上城墙。
而此时,东门的魏军将领发现了不对,城外的宋军数量不多,大多数是民夫。
于是,他派人将这一发现告知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