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故而,在有所忌惮的情况之下,这两家只能坐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共同存在于这个大夏朝廷之下,暂时谁都不敢再轻易兵戎相见。

尤其是大夏,能够蛰伏暗中抢回来权力一次,不代表这次失败了,还有第二次机会。

大夏虽然依靠这一波的绝地反击,让原本的傀儡皇帝有了权力。可是,手底下却依旧还有一个相当于类似一字并肩王的权臣。

这个时候虽然看不惯眼,但也依旧只能忍着。

独孤阀本来就是四大门阀之中实力最弱的一个,甚至,一直以来,这一家也并不像那几家有那么大的野心。

真正野心勃勃的,其实一直以来都只有帝阀。

或者说,他们的地位逼迫着他们,不得不野心勃勃。他们如果不进一步的话,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比的深渊。

势力强到了与国齐平的程度,要么更进一步,要么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李阀也有一些野心,不过,如果大夏不出现变故的话,他们或许也不会做出什么事情。如果出现机会的话,那他们就会顺势而起,不会放弃这种机会。

至于曹阀和独孤阀,他们对于帝皇之位的兴趣就一般了。毕竟,又不是每个人都争着抢着要当帝王的。

只不过,局势推动着他们不得不为了求存,如同帝阀和李阀那样扶持起一个傀儡,在这乱世之中摸索前进。

而且大夏之前激荡的局势之中,独孤阀越发的显得有点后劲不足,存了激流勇退的想法。

反观曹阀,就觉得相反了,本来他们和独孤阀那样野心一般,但是,权力的不断扩大,让他们的野心也开始滋长。或者说,这段时间,让他们的野心得到了滋生的土壤。

由此,曹阀与独孤阀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原本两家的地位是相差不多的,现在一家的野心得到了滋生,渴望着不断朝着那个位置而前进,而另一家却想要激流勇退了。如此一来,再发展下去,必定是一家当老大,而另一家不得不乖乖当小弟的下场。

而这个时候,曹阀和独孤阀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大苍的四大将军府一样,相互之间的实力相差不多,还没有差到了和帝阀之间那样的差距。

如此一来的话,原本和你站在同样高度的人,现在却让你站到他的下面,对他俯首称臣,这事一下子就能够想通,并且乐意去做的吗?

再说了,就算是要当小弟,但选择老大的时候,干嘛不选择一个实力更强的老大,这样跟着在后面笑到最后的机会还大一些!

可选一个实力和自己相差不多的人做老大,这不是纯纯的大冤种吗?

故而,再加上一些外部力量的介入,这两大门阀之间最终分道扬镳!

独孤阀就算要学老大,自然不会选择个子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李阀或者是曹阀,是选择了实力远远超过他们的帝阀。

而骤然失去了这么一个强大的盟友,再加上虚弱之时,遭到了外部力量的攻击,元气大伤的曹阀,这才进入了最虚弱的境地。

也就在这个时候,原本一直隐藏着的大夏朝廷的残余势力,趁此机会展开了激烈的夺权之战。

而为了增加胜算,大夏皇朝这一次绝境反击,确实是孤注一掷了,隐藏在其他几个门阀的力量也全部相继撤出,全部都转移到了曹阀这里。

压上了整个龙家最后的底蕴,终于压倒了曹阀,让皇权重新回到了龙氏手中,至少,在曹阀组建的这个小朝廷是如此阀。

龙曹之斗,帝阀乐得如此,等到这两方两败俱伤的时候,他们刚好坐收渔翁之利。而且,让他们两方相互争斗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腾出精力来继续关注大楚皇朝那边。

可是,李阀就不乐意了。

他们这边要是继续自残下去的话,他们李阀一家之力,可对抗不了帝阀。

这才做出一副假意大军压境的模样,以外部的压力,逼迫这两家暂时放下争端。

帝阀那边,见好戏看不成了,正式开始了登基立朝的准备。

原本,帝之凌扶持的是一个稚子,作为他的傀儡。但是,这个稚子,显然是没那个皇帝命,才刚当了两年皇帝,就已经病故没了。

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毕竟,在封建社会医疗卫生不够发达的情况之下,小孩子的存活率确实是一个问题。

对于有钱有势的人家来说,可以通过出生时请医生,雇奶妈,成长时有专人保姆照顾等各式各样的手段降低死亡率,但也只是降低而已。

要知道,在清朝的时候,即使是条件最优、待遇最好的皇室,也不能保证皇子皇女们的活到成年,有一半数以上的皇子皇女们早夭了。

从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算起,到宣统退位,清朝一共有10个皇帝。同治、光绪无后裔,宣统三岁登基,六岁退位,虽然最终也没有子女,但姑且不计算在内。其余7位皇帝,一共生下了皇子皇女146人,在这146位里,居然有74人死于15岁之前。

故而,帝之凌只能够从皇室之中另外找了一个不成器的,让其作为太后的继子,登基称帝作为傀儡。

但也只能说是错有错招了,都还没用帝之凌动手段,这哥们就自己犯错了,居然想要奸淫自己的母后。

虽然说这一位只是一个继子,是皇室血脉之中过继到太后这里的,虽然太后比他也大不了几岁,可是,至少在名义上,这是母子的关系。

有的时候,有的人,果然是老天爷赏饭吃,瞌睡了就直接送枕头。都不用他自己篡位,这个皇位就几乎直接掉到他的手中了。

帝之凌这一回,直接给自己的登基称帝找到了最有利的理由。

大夏立朝,龙与帝就已经相互共存,当时的大夏太祖,曾经为帝氏留下一道遗诏,他日若大夏后辈若有不成器者,帝氏后人可取而代之。

事实上,大夏太祖立下这么一道遗诏,是想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柄悬在头上的利刃,让他们居安思危,用来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的。

再怎么说,大夏立朝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帝一要美人不要江山,而大夏太祖则是一个为了江山什么都可以舍弃的性格,这两个人不要说是相互扶持着建立大夏了,恐怕这兄弟俩早就已经自己掐起来了。

如果真的发生这一幕,就算是大夏太祖,也没有多少把握可以胜过帝一。

故而,既然帝阀这么强大的一个内部遗留问题,从立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留下来,而大夏太祖又没办法解决的掉,也就只能以此来督促后人了,希望后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这把刀切切实实架在后人的脖子上的,他们才会绞尽脑汁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奈何,帝阀强盛至今。就算是为此,同样开国就存在的曹氏一脉被扶持起来了,后续帝王又先后扶持起了李氏与独孤氏,可是,依旧没能够撼动得了帝阀。

而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这道遗召更加是成为了帝之凌最锋利的一把刀。

让他有了充足的大义之名,成功将皇位从龙氏手中过渡到了帝阀手中。

由此,帝之凌于夏都安邑昭告天下,改元称帝,立国号为霄,改安邑为开平,并以开平为都,意为开万世之太平。

阴阳家主要集中在夏魏两朝的范围进行活动,虽然在其他几大皇朝里面,他们没什么市场,可至少在这两个皇朝之内,他们多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而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在大夏之中,就有一定的流程。

夏为金德,金生水,故而,他的下一个皇朝应该为水德。

霄字,既有水德之意,而且,又与帝之凌的凌字之意相互呼应,并且,这个国号又是他帝之凌翱翔于九霄之上的雄心的最真实的写照,故而,以霄为国号。而且,霄字,也是出于帝之凌对于创世大神的尊重。

大霄。

曾经的夏都安邑,如今的霄都开平。

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清晨吉时,文武百官与各国使节齐聚皇都内的天坛。

而开平之内,几十万百姓来到了这里,同时大霄各道也有观礼朝拜的队伍到来,一时间方圆十余里汇聚了百万观礼朝拜的百姓。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百姓们自发汇聚到了这里,昭示着大霄皇朝的盛世初显。

天上脸盆子大的太阳公公大喜过望,球型虎躯巨震,撒发出春季里最最热烈的光芒。

天坛四周,十万霄军将士拱卫,天坛直通开平的大道两侧,五万霄军负责警戒。威武的将士个个盔甲鲜亮,手中刀枪如林泛着锋芒。雄纠纠气昂昂,向天下展示着大霄的武运昌隆。

在一声声钟鼓声中,帝之凌出现了。

帝之凌头戴帝王金冠,金冠前十二根玉旒垂下,挡住帝之凌的大半张脸。身着玄色帝袍,手里握住一只玉璧,一股帝王的威仪扑面而来,令人心生敬畏。

卯时的时候,其实帝之凌便已经起驾出宫,百官拥簇着帝撵,数千人的仪仗队,华盖旌旗在官道上绵延出去十余里,一眼望不到边。所过之处,霄军将士与百姓如浪头般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而帝之凌似乎很享受这一幕,故而,这一路走的并不快,直到现在,才终于来到了登基的天坛之上。

鼓声停止,天坛前的百官齐齐地对着帝之凌行跪拜之礼。

帝之凌就站在天坛的最高处,接受着百官和万民的朝拜。

首先是祭拜天地。

加上基座,近乎有数十丈的天坛大殿,旷古烁今十分宏伟。

帝之凌通过大殿前的丹桥进入殿旁一侧的祭天神坛内,当他来到坛内后,文武百官并司仪人员。一路小快步,从丹桥两侧的台阶进入坛内。

这个时侯,一百二十八名手执羽扇,身穿儒衫的青年才俊来到大殿前的广场左侧列队。

同一时间,咔咔的脚步声响起,一百二十八名精炼铠甲的魁梧勇士,右手提着开山大斧,左手持着虎纹大盾,来到大殿前的广场右侧列队。

两阵纵横各式八列。

羽扇儒衫者,代表着大霄皇朝的文治才盛之气象。

武士者,代表着大霄军全体将士,追随皇帝陛下帝之凌征伐天下的威武雄姿。

加在一起,既为大霄皇朝两条腿走路,在文武两条路上都开花结果之意。

祭天神坛两侧设置着诸神的神位,按照统属关系,共分为七组。每一组都有青色幔帐搭成神幄,两侧共计六组,每一边都有三组。

拱卫中间的那一组,这一组有正主位:其首为天帝的神牌。两侧则是从神位,如掌握日月星辰,或者是风雨雷电等等神的牌位。

每个神明的牌位之前,都有三牲与美酒,鲜果,佳肴等大量的供品,仅仅只是存放祭品的器物礼器就已经高达一千多件的数量。

神坛西南则有一尊檀香巨鼎,而东南有火柱天灯。

其中,檀香竟成雾色,将整个神坛笼罩如烟云飘渺之状,于烛火摇动的期间,竟给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之感。

祭天神坛前。帝之凌双手叠加环在胸前,两个大拇指遥遥相对,郑重拜在了正中的那一座金色蒲团上。

这时,作为的司仪白落狄跪呈香柱。

本来,以白落狄的身份,是没必要亲自来做司仪这种苦活的,但是,帝之凌走到了这一步,这其中大半是他的心血。故而,还要亲自主持帝之凌的登基仪式,这是他在验收着自己给自己交的答卷。

白落狄一直以来,在帝之凌的手底下,都功勋卓着,这一路走来,大半都有他作为幕后推手。

正是因为他太过耀眼,黄秋道落子大楚,设计让大楚军方年轻一代几乎死了七七八八,而后,在出现项羽这个意外之喜后,更是以项羽为棋,搅动大楚风云。

而黄秋道一使劲,白落狄更加不肯示弱,与儒门七杰之中的另一位蔡河一起,最终,促成了独孤阀之事。

而帝之凌的九霄佐命大臣,白落狄直接占据首位,成为九霄首辅。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第一狠人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南宋游记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