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乃是一国之储君,册立并非简单一道口谕就可以。
虽然这是核心重臣一起请奏,并且杨一笑也开口表示准奏,但是,这只能算做私下场合的意见达成。
如果小虎头坐实太子之位,还需要经过非常繁琐的流程。
这将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的国之大喜……
何谓国之大喜?
何谓普天同庆?
帝王登基是一件,册立皇后是一件,而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就只有册立储君能算国之大喜。
打个比方,杨一笑的某个妃子生了娃,这虽然是一件喜事,但不够资格称为国喜。顶多算是皇族之喜,朝臣们如果不愿意恭贺甚至连礼物都不要送。
哪怕是皇后顾朝露生娃,同样也只能算皇族之喜,不配国礼待遇,不够普天同庆。
……
当日夜,后宫中。
重臣们在傍晚之时就已经告辞离去,各家的年轻一代也跟着长辈们出宫,然而由于杨一笑决定立下太子,所以有几个最亲近的臣子仍然留在宫中。
夜深人静,宫门落锁,按说是不允许外人留宿的,尤其是成年男性必须禁止。
可今夜有所不同,家里人要商议大事。
因此杨一笑专门特批,宫门推迟到子时落锁,几个最亲近的亲戚全都留下,参与小虎头的册立筹备商讨。
古代最亲的亲戚有哪些呢?
岳父不算,岳母也不够格……
但是岳父岳母生的儿子反而可以算,古代娘舅的地位在任何时期都是第一等。
一个小孩的爹娘如果出意外死了,家里的大伯或者叔叔也许不愿意养活侄子,但是亲娘舅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看着妹妹生的孩子饿死。
最关键的是,古代法律有规定:爹娘死,舅父承其责,伯叔同族皆可不承责,养或不养只凭心意。
这律法似乎不符合常理,毕竟伯伯叔叔也是至亲,娘舅有责任抚养妹妹遗孤,为什么伯伯叔叔没责任抚养弟弟的遗孤呢?
千万不要以为古代法律是胡乱定的,许多法律都是几百上千年吃亏总结的经验。
古人并不比后世之人傻,制定律法之时充分考虑了人心。
律法之所以规定舅父有抚养外甥的责任,是因为亲娘舅确实能做到对妹妹的孩子疼爱。
可是,伯伯叔叔不一定……
为了吞占弟弟死后留下的家产,民间常有伯叔谋害侄子的例子,并且不是一例两例,而是数量庞大的实例。
所以历朝历代都没有伯叔必须抚养兄弟遗孤的规定,从律法角度而言乃是尽量保证小孩子不被害的预防。
律法不规定伯叔叔抚养遗孤,看似是伯伯叔叔不需要担责任,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没有抚养权,想争夺抚养权力的时候不受律法支持。
所以打官司一定赢不了小孩的亲娘舅。
从这一点就可看出,古代亲娘舅的地位,不但受律法保护列为遗孤第一监护者,而且民间百姓的习俗也把亲娘舅当做第一。
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如此,乃是吃亏总结出来的经验。
亲娘舅,是最亲的亲戚……
……
今夜留在宫里的几个亲戚,正是小虎头的四个亲舅舅。
眼下顾老大在南云,顾老六则是留在了江淮,除了他们两个,剩下的顾氏四兄弟全都来了。
虽然后宫夜里不允许男性逗留,可他们是在亲妹妹的宫殿商议事情,况且,杨一笑也在。
还有两个男性没走,同样留下来商量事情,这俩人暂时不是亲戚,可这俩人全都具备资格。
既不是唐青云,也不是宋老生……
反而是老刘和老崔,这俩人竟然比老唐老宋更有资格。
首先是刘伯瘟,天下皆知的大唐独一份,有着杨一笑亲自给予的特权,夜里允许在皇宫之中喝酒聊天。
其次是崔寒山,按说并不算是最早追随杨一笑的人,可他亲闺女是崔小存,早早就被认定为小虎头的正妻,所以也具备资格,今夜参与商量册立筹备。
除了这几个男性之外,今夜皇宫就没有外人了。
女性倒是来了不少,只不过同样不是外人,比如,皇后顾朝露,比如,所有的妃子……
就连尚未圆房的南云小公主,也搬个小凳子坐在女眷之中,这丫头的脸蛋喜气洋洋,正在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崔小存窃窃私语,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两个丫头捂着嘴偷笑。
杨一笑的大嫂来了,当初杨家村最亲的几个堂嫂也来了,此时也扎堆一起,闲聊着一些家长里短。
总之,皇后的寝宫在今夜灯火通明……
当宫女们掌灯之后躬身退去,任何一个婢女都不允许留下时,寝宫之中原本嗡嗡一片的议论声骤然降低,所有人全都瞬间停下了刚才的聊家常。
家人商量家事,轮的是家中辈分,上下尊卑不按照朝堂定论,而是遵循民间传承的习俗。
刘伯瘟竟然被安排在坐在了首位,反而杨一笑竟然陪在一旁做了次位。
女眷那边则是大嫂为首,顾朝露虽然是皇后但却属于陪坐。
开始了……
只见老刘先是轻轻吐出一口气,不紧不慢的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后,目光悠悠然看了看众人。
“咳咳……”
他先是轻咳两声,作为发言之前的引子。
随即笑呵呵开口,语气之中充满温和,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虽然老夫不是杨氏之人,可我是杨兄弟的结义大哥,当初三叩九拜一起对天盟誓,相互之间割破手腕喝了对方的血,所以啊,老夫算是小虎头的大伯父。”
老刘说着一停,目光看向大嫂那边,语气稍显严肃道:“老嫂子,莫要怪我这么说,不是为了占你便宜,而是我身份就如此。”
“你家大哥他早早的亡故,我这个后来的结义兄长就得担负起责任,家里的事情,我代为操持。”
女眷那边的大嫂连忙起身,竟然冲着刘伯瘟微微屈膝行礼,郑重道:“多劳兄弟操持,未亡人替先夫致谢。”
老刘点点头,竟然坐着承受礼仪,并且,没有起身向大嫂回礼。
他再次微微轻咳两声,目光看向另一侧的顾氏兄弟,笑呵呵又道:“你们是小虎头的舅父,可惜今夜顾老大没在家,否则的话,应该是他和我一起共同操持……”
顾老二立马起身,其余几兄弟紧跟着站起,纷纷道:“兄长即便在场,也得以你为正。”
老刘又点点头,道:“别这么说,别这么说,咱们商量着来,商量着来……”
他和两方都打了招呼之后,目光顺势看向了第三个人,仍是一脸温和,笑着道:“崔兄弟,你今晚也是重要至亲,等会倘若发现老哥我主持礼仪有所不妥之处,你是有资格予以指责和质疑的,万万不可碍于颜面,憋在心里不愿意说出来。”
崔寒山同样立马起身,拱手抱拳道:“今夜之家事,以老哥你为正。”
老刘再一次的点点头!
但他紧跟着又开口,语气之中隐隐竟有遗憾,道:“还有一个人,按说得在场,可惜事情定下的太过突然,咱们来不及通知人家过来,所以啊,事后一定要写封书信过去解释解释。”
众人先是一怔,随即有人意识到老刘说的是谁,顾老二首先点头,语气十分严肃道:“不错,必须写信过去解释,而且得是妹夫和妹妹亲自写,才能体现咱们对那一位的抱歉。”
女眷们纷纷交头接耳,猜测这个人到底是谁。
妃子们都是聪明之辈,很快也猜到了老刘所指,顿时个个恍然,忍不住小声交流。
然而大嫂和几个堂嫂是民妇出身,无论见识还是才智全都有所不足,因此迷惑良久也想不清楚,只能拽着妃子们衣角低声询问,十分好奇道:“说的是谁啊?”
唐绣娘凑到大嫂耳边,其她妃子则是回答几个堂嫂,轻声道:“草原那边,察哈部的亲王。”
大嫂听完之后的反应还算平静,几个堂嫂却忍不住脸色惊诧,愕然道:“那是异族啊,怎么能让他来?咱们…咱们大唐不是跟金国敌对吗?”
妃子们连忙解释,再次轻声道:“咱们和金国敌对,那是国与国的关系,哪怕察哈部将来随同金国和咱们开战,但那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族群战争……”
“国事归国事,私交是私交!”
“那位狼族察哈亲王同样跟夫君结拜,也是相互割破手腕喝了对方血的……”
几个堂嫂这才恍然,只不过脸色仍旧有些难以理解的迷惑。
……
这时刘伯瘟再次轻咳两声,目光终于看向杨一笑两口子,语气微微严肃道:“兄弟,弟妹,倘若不嫌老哥我越俎代庖的话,咱们先开始家中的正式礼仪吧。”
“等小虎行完家中之礼,大家再商量国礼筹备,如何?”
杨一笑和顾朝露同时起身,齐声道:“请兄长操持。”
老刘‘嗯’了一声,微微轻吐一口气,然后,他看向了坐在寝宫角落里的孩子们。
今夜不但小虎头在,各个妃子所生全都在,每个小家伙分了一个小板凳,规规矩矩的坐着不敢发出声音。
老刘脸色变为肃穆,冲着角落招了招手。
“小虎头,你上前来……”
……
第一更到,山水继续去写,又到了描写家人温馨的环节了,同时也是借这一段剧情给大家科普一些古代的风俗。
大家不妨讨论一下,娘舅在古代为什么地位高,还有,老刘为什么能主持今天的事?
【顺便别忘了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