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庆安退下了,李隆基背着手站在窗前凝视着天空,久久不语,吐蕃赞普在赤岭下身死的消息让他无比震惊,赤德祖赞,比他在位时间还要长的吐蕃王,娶了大唐的金城公主,信誓旦旦要维护唐蕃友好,可转眼又兵刀相见,从他李隆基即位开始,他便和赤德祖赞为对手,经历了数十年的漫长拉锯战,政治上的尔虞我诈,开元十七年,唐军奔袭石堡城得手,取得了战略优势,其后连战连捷,逼得吐蕃不得不求和,开元二十一年,唐蕃在赤岭下会盟,赤祖德赞在表文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发誓唐蕃永为兄弟,永不再战,可仅仅数年后,吐蕃人又以声东击西的策略,明打剑南,却偷袭石堡城成功,将会盟表撕得粉碎,剑指河湟。

没想到今天赤祖德赞居然会身死在石堡城之战中,身死在赤岭之下,这一刻,李隆基心中有一种大仇得报的畅快淋漓,又有一种对手身死的惆怅。

良久,他回到御座上,又取过哥舒翰的奏折,翻到了他对李庆安评功的那一页,‘安以三千安西陇右联军,拒敌八万,董延光之过也,阻敌一日一夜,为石堡城争得时间,可谓功不可没,然论其惨烈,未必有石堡城之万骨枯死,偏功于后山,不能盖石堡城之正面之功,故臣以陇右之战大局评价,定其为叁功。’

李隆基眉头微微一皱,他这才发现哥舒翰没有提到李庆安的杀敌人数,或许他也不知道,但连吐蕃赞普也身死战场,那吐蕃军的阵亡人数也肯定是难以估量,想到这,李隆基回头问高力士道:“大将军,你说朕该如何封赏李庆安?”

高力士对李隆基了解极深,知道他此时的心里平衡已经到了最微妙的时刻,高力士便微微一笑道:“陛下,吐蕃赞普虽然身死,但老奴以为这是唐蕃两国间的大事,就算有确切证据,也不能拿出来给李庆安定功,否则会影响到唐蕃两国以后的政局走向,至少陛下应该对此事保持沉默,然后可在私下重赏李庆安,以嘉其功。”

李隆基点了点头,高力士说得很有道理,他笑笑又道:“吐蕃赞普身死,其国内必然大乱,如果朕没有估计错的话,吐蕃会很快便派人来求和。”

高力士一愣,“陛下的意思是,在吐蕃求和之前,拿下九曲和大非川?”

“大将军说得没错,朕就是这个意思,着令哥舒翰开春后立刻对大非川用兵。”

高力士忽然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了,李隆基将正式批准哥舒翰的功表,承认李庆安的功劳为第三,高力士连忙道:“陛下,老奴还有一言想劝陛下。”

“你说!”

“陛下,陇右之战的功劳高低评定,说白了,就是安西军和陇右军之争,陛下若偏向陇右军,势必会激起安西军的强烈不满,事实摆在那里,拦截吐蕃军主力是安西斥候营所为,最终夺下石堡城是安西陌刀营所为,若硬把首功记在陇右军的身上,不仅安西军不满,其他各军都会不满,陛下,得不偿失啊!”

高力士一语击中了要害,李隆基刚刚定下的决心又动摇了,是的,他太想拿下九曲和大非川,以至于竟没有看到偏袒陇右军的严重后果,他沉思了片刻,便问道:“那大将军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案。”

高力士早有腹案,他笑道:“陛下,昨晚老奴想了一夜,陛下不妨将陇右之战一拆为二。”

李隆基顿时有了兴趣,连忙问道:“怎么个一拆为二法?”

“很简单,哥舒翰作为联军主帅,陛下不妨重赏于他,让他有别于下面的诸军,这样无论各军都不会有意见,其次是对参战的各军加以封赏,老奴建议安西军和陇右军并列首功,李庆安虽功勋卓著,但他的三千人中毕竟也有一千五百名陇右军,陇右军也阵亡了一万余人,这样,对于双方都能接受。”

李隆基眯着眼笑了,不愧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个平衡高明啊!

“好吧!朕要再和相国们商量一下,去传朕的旨意,命他们立刻到大同殿参会。”

........

从兴庆宫出来,天色已近午了,虽然昨晚好好睡了一觉,感觉身体恢复了很多,但李庆安还是有一种病体初愈的无力,他看了看天色,对两个随从笑道:“咱们找个地方吃午饭吧!”

两名随从江小年和赵延嗣都是安西汉人,第一次来长安,两人对望一眼道:“我们听将军安排。”

“那好,去太白酒楼,让你们俩尝一尝长安最好酒肆。”

三人调转马头慢慢向东市方向而去,眼看要到十五了,来东市买货的人络绎不绝,远远地,李庆安看见了太白酒楼雪白的高墙,便指着笑道:“看见没有,那里就是太白酒楼,长安最负盛名的酒肆。”

他话音刚落,只见对面飞驰而来一队骑兵,约二十几人,个个彪悍孔武,为首是名瘦高白净的中年大将,正是陇右节度副使、鄯州都督董延光,两人对面驶过,几乎是勒住战马,怒目而视,可谓冤家路窄。

李庆安和董延光本来并无仇恨,但陇右一战,使他和李庆安结下了生死之仇,在陇右战役中,董延光率六万陇右河西军负责拖住达扎路恭的主力,但他受阿布思挑拨,认为哥舒翰的目的是借吐蕃军之手,消灭自己的兵力,便擅自撤军,正是他的私心作祟,使李庆安的三千人几近全军覆没。

此时,董延光也对李庆安恨之入骨,李庆安的辉煌衬托出了他的卑鄙,令他咬牙切齿,也令他惶惶不安,他的仕途极可能就此终结。

原本进京庆功没有他的份,但他接到了兵部之令,命他进京述职,他刚刚进入了长安城。

如果让李庆安选择一个人,可以让他放弃前途而杀之后快,那这个人就是董延光,令他两千六百多弟兄惨死在赤岭之上的罪魁祸首,李庆安手按横刀,刻骨仇恨地盯着他,如果目光可以杀人,那此时的董延光已经是一堆肉酱了。

董延光一摆手,二十几名亲兵将李庆安三人团团围住,董延光重重哼了一声,缓缓上前道:“李庆安,这次你要升官发财了啊!”

“蒙你所赐!”

董延光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干涩,他忽然压低声音道:“李将军,我们做个交易如何?”

李庆安冰冷地凝视着他,眼中的怒火已经变成了一种深深的仇恨,一只强硬的手握在刀柄上,似乎等待着一次猎杀的机会。

董延光忽然感受到了什么,他向后退了一步,一咬牙道:“李将军这又何必呢?人已经死了,我们以后不会再有任何利益瓜葛,再者我们达成和解,也是圣上的希望,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出一万贯来安抚你的士兵。”

“要和解可以,我只要一样东西。”

“要什么,你说,只有我能办到。”董延光大喜。

李庆安一字一句道:“你的人头!”

董延光的脸刷得变得惨白,他一连后退两步,眯起眼道:“李庆安,别以为你有高力士撑腰便可以放狂,我告诉你,我董延光官照做,大不了换个地方,而你,哼!去和哥舒翰狗咬狗吧!”

董延光放肆地大笑,一挥手,“我们走!”

二十几名亲兵警惕地保护着董延光,纵马飞驰而去,李庆安一直盯着他的背影消失,他沉思了片刻,对两名亲随道:“我们先回去,有几件事情,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

董延光的纵声大笑难掩他内心惶恐,就算不怕和李庆安正面冲突,他也害怕哥舒翰从背后阴他,哥舒翰的报告他看了草案,虽然哥舒翰没有正面弹劾他,但在写李庆安功评时,明显指出了是因为他董延光违抗军令导致。

这次兵部把他召回述职,正好就是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他越想越怕,不敢回府,便直接向宣义坊驰去。

宣义坊也是长安的风水宝地之一,属于‘九五’高坡之地,一般官员是不允许在这里建府,宰相裴度曾因宅建在这条“九五”高坡上,被人借机诬陷为‘宅据冈原,不召自来,其心可见’,但也并非绝对,一些极受皇帝宠爱的大臣也被允许在这里建府,以示荣耀,比如开元名相张说的府邸便是建在宣义坊。

张说已经去世了,目前住在他府邸的是他的长子,户部尚书张筠。

董延光一路疾奔,来到了张府前,董延光和张筠关系一直不错,当初正是张筠保举董延光去打石堡城,实际上,董延光的后台是庆王李琮,但董延光也知道,庆王的地位虽然崇高,但未必知道朝中的最新情况,只有从张筠这里,他才能探得到朝廷关于他的处置消息。

此时刚过中午,张筠还在朝中未回,董延光心中焦急,便站在张府前等待张筠下朝,也是他运气,等了不到半个时辰,数十名侍卫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行来,马车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了个‘张尚书’三个字,正是张筠提前回来了,董延光慌忙上前见礼,几名侍卫却拦住了他。

“请转告张尚书,就说董延光求见!”

“董将军请稍候。”

一名侍卫前去禀报了,今天张筠有些感冒,故而提前回府了,中午前,圣上召集他和几位相国开了会议,定下了陇右战役的最终的封赏方案。

这个最终的封赏方案和哥舒翰所报,兵部呈上的方案大有不同,竟然是陇右军和安西军并列首功,张筠能理解李隆基的平衡之术,但他有点不理解李庆安的高升。

固然,李庆安在这次战役中立下大功,是该封赏,这人人都知道,但张筠却以为,圣上绝不会让李庆安独立掌兵,理由很简单,李庆安有一块进出东宫的金牌,是皇上所准许的,可以进入东宫的十名大臣之一,这就说明,李庆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投靠太子了。

圣上怎么会允许太子之人独立掌兵,皇甫惟明、王忠嗣已经有前车之鉴了,难道圣上对太子又宽容有加了吗?这让张筠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马车外有侍卫禀报道:“尚书,董延光在车外求见!”

‘董延光!’张筠打了一个激灵,这个时侯此人就是瘟神。

“不见!就说我病了,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张筠看都不想看此人一眼。

侍卫片刻回来对董延光道:“董将军,我家尚书说他身体不适,所以才提前下朝,改日再见董将军,请董将军见谅。”

董延光俨如一脚踩空跌进冰窟,他浑身都冰凉了,张筠就是再生病,也会打开车窗和他说两句话,可是现在却冷若冰霜,这不是生病,这是他根本不想见自己,难道朝廷真的要......

董延光害怕到了极点,他忽然冲上前拦住马车,跪下大声道:“恳求尚书给董某指条明路。”

马车停了片刻,从马车里走出一名书童,上前拱手道:“董将军,我家尚书送给你一句话。”

“啊!”董延光连忙站起身,闪到一旁,马车缓缓从他面前驶过,从侧门进入了府中,至始至终,张筠的车窗没有打开过。

“阿哥请告诉我,尚书说了什么?”

“尚书说,你走对了坊,却找错了门。”

书童笑了笑,转身回府了,董延光呆呆地站在那里,咀嚼着这句话的含义。

走对了坊,却找错了门,意思是说,应该找住在宣义坊的另一名官员,会是谁呢?董延光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他只得骑马离开,在距离坊门约一里时,董延光忽然看见了一栋在建的大宅,几乎要完工了,气势恢宏,从屋顶的等级结构来看,不是一般平民能住。

董延光心念一转,他连忙问一名路人道:“请问那座大宅是何人所住?”

路人回头看了看笑道:“军爷,那是杨中丞的新宅。”

“哪个杨中丞?”

路人鄙夷地看了看他,道:“长安姓杨的,还会有谁?”

........

(加更一章,最后几个小时,眼看后面即将追上,您的一票或许就是压哨一投,老高叩谢了!)

!!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