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五千多万两银子下落不明的事情一直萦绕在他心头,让他此刻也没了拉家常的兴致。
他看着汤和,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于是开口问道:“哦,对了,还有件事刚才一时忘了。
咱听说前些日子,李善长让驸马跟你去借兵了?”
听到朱元璋突然问起李善长的事儿,汤和心中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一般。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提及此事,事前竟然没有一点准备。
汤和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有些闪烁,显得有些心虚。
他小心翼翼地偷瞄了一眼朱元璋的脸色,只见对方面色平静,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喜怒之色,也不像是要跟他兴师问罪的样子。
汤和见状,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鼓起勇气回答道:“启奏陛下,确有此事。前些日子,李驸马来老臣府上,告知老臣太师府年久失修,屋顶上的瓦砾有不少都脱落了,一刮风下雨,雨水就会往屋子里渗漏。”
说到这里,汤和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朱元璋的反应,见他似乎在认真倾听,并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于是继续说道:“李驸马还说,想跟老臣借三百个卫所兵,去帮忙翻新一下家里的屋顶……”
汤和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微不可闻。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只见对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
突然,朱元璋呵呵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显得有些突兀。
汤和被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吓了一跳,心中不由得一紧,不知道朱元璋这是什么意思。
笑了一会儿,朱元璋才缓缓说道:“堂堂的李太师,韩国公,居然连几个工匠钱都付不起了吗?”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让汤和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汤和面色凝重,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然后硬着头皮回答道:“当时,老臣也是这样问他的。”
朱元璋的脸色越发阴沉,他紧盯着汤和,追问道:“那他怎么说?”
汤和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接着说道:“李驸马告诉老臣,家里稍微值钱一点的东西,全都当给了大侄子。太师府如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揭不开锅的地步了,而且,这还是他的父亲李太师的意思。”
“呵——!”朱元璋突然发出一声冷笑,笑声中充满了鄙夷和愤怒,“李善长这个老泥鳅倒是会精打细算,竟然敢把主意打到了咱的头上!”
调卫所兵给自己干私活这种事情,在刚开国的时候确实比较常见。毕竟不用给士兵开工钱,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
不仅淮西勋贵们都在这样做,甚至连皇帝本人都难以免俗。
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们在各地修建藩王府邸时,就是先让工部营缮司派出一些经验丰富的工匠,然后再命令地方上的卫所调兵过来给工匠们打下手。
至于那些被征调而来的民夫,则只能干一些最粗重、最低等的体力活儿。
这种潜规则虽然普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合法的!
当朱元璋的面色变得阴沉时,汤和心中不禁一紧,他立刻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妙。
于是,他急忙与李善长划清界限,赶忙说道:“老臣已经严词拒绝了李善长的无理要求。”
然而,朱元璋却显得异常镇定,他不紧不慢地亲自倒了一杯酒,然后将其递到了汤和的面前。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又带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他缓缓地开口道:“咱又不是在质问你,你那么慌干什么?”
汤和接过酒杯,手却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端着那杯酒,感觉它就像一杯毒酒一般,令他战战兢兢。
他结结巴巴地解释道:“老臣不是心虚……别的不说,但凡是违法乱纪的事,老臣绝对不敢去碰一星半点。”
朱元璋看着汤和那紧张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轻声说道:“你把这杯酒先喝了,咱还有话跟你说。”
汤和的脸色愈发难看,他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然而,面对朱元璋的要求,他又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将酒杯送到嘴边,紧闭双眼,一饮而尽。
待汤和喝完酒后,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但他还是不敢完全放松警惕,于是悄悄地睁开了一条缝,偷偷观察朱元璋的脸色。
当他看到朱元璋的脸色并未有任何异样时,心中那块一直悬着的大石头终于稳稳地落了地。
朱元璋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缓缓说道:“咱还没去找李善长的麻烦呢,他倒好,自己先给自己选好了棺材,连怎么个死法都帮咱想好了。”他的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几分嘲讽和不屑。
“咱的这位李太师,可真是不简单呐!”朱元璋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李善长深深的忌惮,这头看似温和的笑面虎,终于在这一刻露出了他锋利的獠牙。
朱元璋的眼睛里闪烁着浓烈的杀意,仿佛能将人刺穿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汤和站在一旁,感受到朱元璋那如实质般的杀意,心中不禁一紧。
他下意识地低下头,不敢与朱元璋对视,生怕自己会成为这股杀意的宣泄对象。
然而,朱元璋的目光却如同毒蛇一般,缓缓地落在了汤和身上。
汤和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上升起,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朱元璋的面色突然一沉,声音也变得冷冰冰的:“李善长位居三公,乃是大明开国的第一功臣。区区三百个卫所兵,如何能配得上李太师的身份?”
汤和听到朱元璋的话,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知道,朱元璋这是要对李善长发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