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中国在日本,江户设公使馆,长崎设领事馆,而日本只有长崎和海外通电报,因此,“长崎的急电”,即相当于“驻日公使馆的急电”,几位大军机的目光,都落在了徐用仪手中那封薄薄的电报上。

关卓凡接过,用裁纸刀挑开封口,取出电报,只看了一眼,目光便不禁微微一跳。

几位大军机都在留意王爷的神情变化,很快,王爷脸上的欣悦不见了,变得……面无表情。

面无表情……也是一种表情。

看过了,关卓凡抬起头,微微的眯着眼睛,有些出神的样子。

军机处里,一时变得十分安静。

大军机们相互以目:王爷这个样子,可是很少见的啊!

过了一会儿,关卓凡轻轻透了口气,淡淡的说道:

“日本又乱了。”

说着,将电报递给了文祥。

日本……又乱了?!

电文并不太长,行文疏简粗糙,隐约可以感觉到草拟电文之人的窘急惶迫。

很快,几位大军机就一一的传看过了。

内容大致如下:

“真宗本愿寺派”二十一代“法主”明如上人,刚刚接了“法主”的位子,便离开京都的“本山”西本愿寺,仪从煊赫的来到江户,觐见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提出两大要求:

一是“天皇迎还”——即将和樱天皇从中国迎回日本。

一是“大政奉还”——即幕府将政权交回给天皇。

德川庆喜大怒,当场喝斥,“国家大政,岂方外人得妄议?”

说罢,推席而起,拂袖而去。

明如上人走出江户内城——即幕府将军的“御所”,愤激大呼:“一桥庆喜不肯迎还天皇、奉还大政,则君不君、臣不臣、国不国!”

一时间,信众聚集,如鼎如沸。

幕府派出兵丁衙役,驱散聚集人众,你来我往的就见了血,场面失去控制,有人趁机打砸抢掠,还有人放起火来,没多久,大半个江户就乱了。

德川庆喜下令逮捕明如上人,新选组冲入明如上人驻节的浅草寺,随侍明如上人的僧兵激烈抵抗,双方正在乒乒乓乓,大批武装信众闻讯赶到,加入战团,将新选组打的七零八落,救出明如上人,呼啸驰出江户,幕府手忙脚乱,竟不能阻止。

于是,明如上人宣布幕府和德川庆喜为“法敌”,号召全国信徒起而“一揆”,推翻幕府,“迎还天皇”。

电文分成两段,以上为驻日公使徐四霖所拟,而江户距长崎有相当一段距离,驻长崎的领事赵慕云在拍发电报的时候,又加了一小段:

日本其他地方的情况还不清楚,可是,九州已有“一向宗”的信众,蠢蠢欲动。

同时,还有一个情形,十分值得警惕——原龟缩在萨摩藩的那帮子倒幕的“志士”,“纷纷逸出”,进入其他藩国,不晓得要做些什么?

徐四霖和赵慕云都说,目下的日本,一片混乱,情形不明,略迟一些,会有更加详细的报告送呈。

另外,我驻江户、长崎、马关的部队,已进入“一级戒备”。

与我利益相关紧密者,如别子铜矿等处,也已严密设防。

大军机中,除了关卓凡,余者对日本,都比较隔膜——事实上,不止文、曹、许、郭几位,彼时,整个中国,对日本其实都是隔膜的;而因为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日本相关事务,一向由辅政王本人“直辖”,文、曹、许、郭几位,几乎从不介入,因此,他们都不免有相同的疑问:

在日本,诸侯求见将军,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这个“明如上人”,何方神圣?说见将军,就见将军?而且,在翻脸之前,似乎,德川庆喜对他,还颇为礼遇?

至于“真宗本愿寺派”、“西本愿寺”——

嗯,隐约晓得,“本愿寺”乃“净土真宗”的“本山”——即宗庙,那么,“真宗本愿寺派”、“西本愿寺”,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赵慕云提到的“一向宗”,同“真宗本愿寺派”、“西本愿寺”又是什么关系?

彼时中国士人,对日本佛教的了解,主要限于禅宗,“净土真宗”是“净土宗”的一派,文、曹、许、郭,都不甚了了。

还有,考诸电文,不过就是江户城内纷扰了一阵子,加上九州的“一向宗”信众“蠢蠢欲动”——似乎,还谈不上辅政王说的“日本又乱了”呀?

为什么徐四霖、赵慕云的口吻都颇严重,辅政王更加为之……呃,“面无表情”?

几位大军机都晓得“一揆”是什么意思,不过,这几年来,日本大大小小的“一揆”,本就是此起彼伏的,而规模都不算大,从来没有哪一次的“一揆”,演变成难以收拾的大乱,也没有哪一次的“一揆”,得到过驻日公使、领事乃至辅政王如此的重视啊?

更何况,那个“明如上人”,只是号召信众“一揆”——这个“一揆”,还没有变成现实嘛!

当然,倒幕“志士”,“纷纷逸出”,还是很值得提高警惕的。

只是,有什么证据表明这两件事情有所关联吗?

好吧,能科普的就科普一下吧。

“‘净土真宗’为‘净土宗’最大的一派,”关卓凡缓缓说道,“目下,大约也算是日本佛门势力最大的一派了——”

势力最大的一派?

“‘净土真宗’亦曰‘一向宗’,”关卓凡说道,“教主曰‘法主’或‘门主’,讲究佛、佛法、法主三合而一,法主为‘人佛’,所谓‘一向’,就是一心一意的向着这个‘三合一’的意思——说的白些,就是一心一意向着他的法主了。”

原来,“净土真宗”和“一向宗”是一码事儿,只是,这个教义,听起来,呃,有些邪性啊……

“‘净土真宗’讲究‘肉食’、‘带妻’,,”关卓凡说道,“即,不禁食荤,并且,可娶妻生子——”

啊?

文、曹、许、郭一齐愕然。

“事实上,”关卓凡说道,“‘净土真宗’的法主,便是父子相继、世代承袭的。”

呃……果然邪性!

“‘净土真宗’自身也是分派系的,”关卓凡说道,“开山祖师叫做亲鸾上人的,弟子众多,各立门户,不少都自成一派,当然,最大的一派还是嫡传的一派,即亲鸾上人的小女儿觉信尼做‘法主’的一派——”

啊?女儿做“法主”?我们没有听错吗?

关卓凡看到几位下属一脸的愕然,笑了一笑,说道:“是,亲鸾上人将‘法主’之位传给了女儿。”

顿一顿,“这位觉信尼,一边儿主持教门,一边儿嫁人、生子,啥都不耽误——‘净土真宗’不是讲究‘带妻’吗?唉,不能只许‘带妻’,不许‘带夫’嘛!”

呃……

“这一派,”关卓凡说道,“以本愿寺为‘本山’,几代下来,势力愈来愈大,其最着名的一件事迹,是在战国末年的时候,同彼时的霸主织田信长,狠狠的打了一仗——”

嗯?

“这一仗,”关卓凡说道,“一打就是十年!期间,本愿寺的僧军,不止一次大败织田军,杀了织田的好几员大将,彼此称得上势均力敌!虽然,最终还是气力不支,不得不向织田投降,不过,基本算是全身而退,输的并不太过难看。”

文、曹、许、郭都悚然动容了!

至此,晓得为什么驻日公使、领事乃至辅政王都对明如上人的“一揆”如此紧张了!

“如此说来,”文祥说道,“这个‘净土真宗’——或者说,这个本愿寺,虽然披了一张‘方外之人’的袈裟,事实上,不啻一方诸侯?”

关卓凡点了点头,“不错,还是势力最大的诸侯之一!”

*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席卷天下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