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朝鲜王李昖读罢郭再佑的回复,当即勃然大怒,猛拍扶手,怒斥“岂有此理”。都承旨金应南连忙请大王镇定,而李昖依旧怒不可遏,大声喝问:“寡人如何镇定?这些人究竟是不是朝鲜百姓?世子又是如何传达王令的?为何一个个都在违背寡人王令?

寡人现在想问的是世子是否与义军有勾结,否则朝鲜百姓怎么会如此蔑视寡人?哦,寡人知道了,想必在他们看来,逃亡之王的王令已经不算王令,倒是世子下的令才是王令吧?”

金应南急忙劝慰:“殿下息怒,殿下言重了,义军不过是无法信赖庆尚道的官军而已,绝非蔑视殿下。归根结底,义军们总是为了宗庙社稷、为了国家、为了大王而自发抗敌,请殿下体会义军真心。”

“为了寡人?哈哈,好一个为了寡人!”

显然李昖还不至于相信如此假到不能再假的说辞,他认为义军不过是凭借战乱,趁机扩充自身势力的反贼,一旦他日民心所向,定将造反作乱,因此下令金应南传令抓捕郭再佑及所属义军。

金应南不敢当场反对,但随后立刻与伊斗寿、郑澈商议。伊斗寿忧叹不已,颓然道:“今时今日,消灭义军便如扼住自己的咽喉,无需敌寇动手,我们自己便能覆灭自己……二位,这命令如何能够下达?”

郑澈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道:“依我之见,此次王上动怒不过是气极失言,毕竟从长远看来,义军存在必对克服国难、威慑敌后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作用也是极大,王上只需细细思虑,定能明了于心。

王上之怒,根源不过是在权威受损,而非义军究竟做了什么。不瞒二位,眼下我只担心此事会殃及世子邸下……”

伊斗寿叹了口气,无奈道:“我也希望王上安歇几日之后能够回心转意,但正所谓话分两头,王上若不能保全颜面,却又怎会转念?因此之故,我已通知柳成龙速返义州劝解主上,希望能有所作用吧。”

柳成龙接到伊斗寿书信后大吃一惊,连忙赶赴义州请见李昖,进言道:“殿下当真要把义军当做盗贼或反贼抓捕?若是殿下决意如此,便请下发王令给臣下,臣下愿亲赴庆尚道,拿下反贼头颅。”

李昖大感意外,惊讶地问道:“爱卿也认为义军即盗贼、反贼?”

然而柳成龙却摇头道:“殿下,义军究竟会否成为盗贼或反贼,并不在义军自己如何选择,而在于殿下如何看待。至于臣,臣是朝廷之臣,是大王之臣,大王如何看便是臣如何看,臣自己的意见无关紧要。”

不同于其他人的进谏,柳成龙这个说法就很高明了,是典型的在政治正确基础上进行进谏,效果自然也不同凡响。

果然,李昖面色稍霁,语气也不再如此前对其他臣子的进谏那样冷冰冰,不过口风依旧冷厉:“依你之意,是寡人在逼迫义军造反不成?”

柳成龙答道:“大王想必并无此意,只是若真要这般行事,恐怕结局多半如此。”

他顿了一顿,又继续道:“如今义军忠贞为国,却被当做盗寇反贼,该如何表达冤屈?若能鼓舞义军士气,将来殿下论功行赏,那么即便让他们听从殿下号令,义军也将无所不从,自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犯上作乱之举再次发生。

殿下,如今倭寇对义军极为苦恼,我官军在明,而义军在暗。于倭寇而言,是明暗皆敌,着实苦不堪言;于朝廷而言,我官军为正兵,而义军为奇兵,正奇相合,无往不利,此乃绝佳战术配合。

但倘若由官军出手消灭义军,则我军正奇皆损,恐怕再无胜算。故此,为天下计,为社稷计,为大王计,请殿下明断,给予义军官职,同时收拢民心。”

其实不出朝鲜诸位大臣所料,李昖在前次下令之后已经有所悔意,只是他这人一贯好面子,话说出去了却不方便随随便便收回——又不是如此前播迁一般,那是日军打到面前了,不播迁是真的可能会死,就算不死也做不成大王,这两件事怎能相比?

不过,既然有柳成龙特意跑来劝谏,这便是给了李昖台阶。作为朝鲜两班的头面人物之一,柳成龙既然风尘仆仆赶来大王面前亲自开口劝谏,给他个面子那倒是可以的,毕竟这叫虚心纳谏,乃是明君所为。因此,李昖假意思忖一番,便慨然应允下来。

但李昖转念一想,觉得这事也不能太轻易了,于是又向柳成龙问及此乃世子之意,还是他柳成龙自己的意思。

柳成龙见朝鲜王打算试探,深知当以维护王权作答方能使李昖暂时打消疑虑,因此肃然答道:“无论是世子还是臣之意,只要殿下接纳,便都是殿下之意。毕竟只有殿下才是一国之君,余者即便是世子又如何,至于臣则更加不值一提。”

李昖闻言果然欣喜不已,笑道:“到底还是柳爱卿你老成持重、深明大义,寡人闻之甚慰,甚慰矣”。

好一场风波,到此算是终于被压了下来,官军与义军的矛盾也暂时被掩盖了一些,至少表面上看来不再如之前那样针锋相对,双方又能偶尔携手对敌倭军。

与此同时,由于加藤清正基本上站稳了咸镜道,朝鲜分朝行在为了适应形势变化,也很快移往成川。

再说咸镜道方面,其被日本第二军团基本平定之后,加藤清正便将临海君找来,笑吟吟地对他说道:“冒犯王子还请恕罪,鄙人有一事相求,还请王子能够予以协助。”

临海君这人看来不仅纨绔,甚至还没多少头脑,一见加藤清正态度不错,居然还长脸了,当下傲然道:“无论你想求我什么,首先都该立刻释放我们!你应知晓,我乃朝鲜大王长子临海君,战乱之后我便会登基为王,你若现在将我释放,则日后我必有重谢。”

加藤清正原本就看不上这个纨绔废物,现在一听他这话,更是彻底看穿这位临海君不过一草包而已。

加藤清正当下一阵轻笑,便也懒得再拐弯抹角,以免这蠢货听不懂,而是干脆直言,请临海君写信给朝鲜王,要求朝鲜王不要再负隅顽抗,而是立刻投降。

临海君再蠢也知道事情与自己所想差了千倍万倍,顿时倍感羞辱,大骂加藤清正不止。

加藤清正作为从日本战国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将,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听了这些话也谈不上生气,只是面无表情地下令部将锅岛直茂教训临海君。

临海君这样的纨绔哪有多少志气硬气,在毫无怜悯的殴打之后很快遍体鳞伤,他心生畏惧,生怕再倔强下去会真的丢了性命,于是含泪写下劝降书信交付加藤清正。

不过,加藤清正得知临海君所写的请降书并不是打算送给其父王,而是打算送交给王弟光海君之时,不由得大惑不解,问锅岛直茂这是何故。

锅岛直茂马上解释道:“这朝鲜王子说,现在朝鲜已经分为两个朝廷,目前实际代表朝鲜的是朝鲜二王子所带领的分朝朝廷,至于之前那位朝鲜王,他因为急着落荒而逃,便立二王子为世子,代替他总领国事。只不过,毕竟这世子并非朝鲜之主,故朝鲜王虽令世子领国,但也时常下发王令。”

加藤清正眉头大皱,不知究竟是两个朝廷谁能做主。眼下世子当朝而非王,则世子若降但朝鲜王不认或是朝鲜王降了但世子不认,那却如之奈何?但事后听闻世子民心所向,因此加藤清正思来想去,还是将临海君的请降书送交给了光海君。

倭寇战俘营中,临海君和顺和君衣着单薄,久未进食,身负瘀伤。顺和君问及临海君,父兄能否救他们性命。

临海君叹息道:“父王只顾逃亡自保,要救我们定又深怕倭寇要挟,恐怕很难下定决心来解救我们。而光海毕竟是一母同胞,与我兄弟血脉相连,再加上他天生仁厚,一定会救你我出去的……我们现在只能指望光海了。”

不久之后,临海君的请降书经朝鲜官军送往成川,光海君分朝臣属顿时分为两派:一部分认为临海君平时暴虐成性,民心尽失才被倭寇抓获,不可因救一人而使举国投降。

另一部分臣属认为虽不可投降,但仍应解救王子,例如可用粮食及金银交换,至于发兵救援则恐难以取胜,暂时就不做考虑了。

然而意外发生了,光海君认为应将粮食及金银用于与倭寇作战,却不可用于交换战俘。此言一出,几乎相当于宣判了他一兄一弟二人的死刑。

这日深夜,光海君独坐难眠,径自流泪。内官来请其就寝,光海君忍不住问道,自己日间那样的决定是否为见死不救,而做出那样决定的人又是否是抛弃兄弟的冷血之人。

内官哪敢在这样敏感的王室话题上轻易插嘴?只能尽量撇清,以“迫不得已”来劝慰光海君。

光海君又似问他,又似自言自语,道:“若我有解救兄弟之决心,至少应该试图与敌协商才是,但我却丝毫无此打算,反而认为一国王子若被敌人抓住……并且牺牲的话,定将对百姓英勇抗战起到积极作用。

我亦未曾想过,面对一母同胞之兄弟,我竟能如此冷血。你说,我这么做是因贪恋世子之位,还是对亲族的挟私报复?你又可知我为何变成这样?呵呵,令我变成这样的人,就是就是父王啊!

我最恨的永远都是王上,我从小便不被他喜爱,即便被立为世子之后,我也如履薄冰,因为我时刻都有被王上废黜甚至杀掉的风险!我想克服国难却处处受他掣肘,王室亲族之中也无人可信可用,我恨他是因为正是他才使我变成这样!”

光海君一边惨笑,一边哭泣,内心悲愤无以复加,而内官听闻这等要命之话,要不是因为他本就是光海君心腹,只怕连忙便要想法子通报给大王。即便是光海君心腹,他也不敢出言安慰,只能战战兢兢听完,恨不能时光倒流,刚才根本没来请光海君就寝才好。

次日,光海君独自在院中沉思,郑琢忽来求见,并再度建议光海君将临海君的请降书呈交大王。

郑琢进言道:“世子邸下,还是将临海君及顺和君的事告知王上殿下,请王上解救吧!王上那里存有不少钱粮,还有大明上国接济,念在父子一脉的份上,臣想王上定会全力解救他们的。”

然而此刻的光海君决心已定,摇头道:“即便呈交王上,恐怕王上也难以抉择。兄长与我一母同胞,也一样从来不受王上喜爱,还是不再劳烦王上忧心了。

兄长与顺和之事我已下定决心,我以必死之念坚持在分朝抗击倭寇,早已留好遗书,我死之后,我会以遗书向母后请罪没能保护好兄长和弟弟,我将永远铭记临海君、顺和君是在带领百姓抵抗倭寇中不幸战死的——母后膝下,不该有懦弱之子。”

郑琢见光海君已下定如此决心,先是大吃一惊,但很快肃然起敬,只是深深一礼,不再多言。

不过他们也都不知道,这一消息没过几日便被呈送至大明京师的南宁候府,高务实以右手食指、中指敲打着桌上的这道密报,半晌不曾开口。

旁边的刘馨等了许久,忍不住问道:“这人到算个可以造就的,你是不是在想干脆用他取代朝鲜王李昖?”

高务实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问道:“为何会做如此之想?”

刘馨奇道:“这不明摆着的吗?这光海君比他那大哥,还有他爹李昖都靠谱多了,正是朝鲜现在和将来需要的大王啊。”

“哦,你是这样想啊。”高务实点点头,但却立刻眉头一挑,反问道:“但问题是,朝鲜需要怎样的大王与我何干?我是大明辅臣,我该考虑的难道不是大明需要怎样的朝鲜王么?”

----------

感谢书友“曹面子”、“今年?多久?”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单骑照碧心”、“klauszx”、“pml5339”、“天堂huwz”、“soviet2003”的月票支持,谢谢!

ps:祝大家新年快乐!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第一狠人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南宋游记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