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接受这一艰巨的任务吗?
陈三江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不用说,这一任务绝对是够有吸引力的,他敢肯定,一旦他真的接受,并耗费十数年把这一任务很好地完成了,那绝对会被记入雕刻领域的史册,做到青史留名。
可问题是这一任务真那么容易完成吗?
肯定不容易。
他是清楚魏阳的实力的,凭他对魏阳的了解,这一任务一旦开始,高品质的冰乌鸡料子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他面前,让他带人去把它们雕刻成山水屏风组件。
到时具体的数量有多少,现在的他根本就没法准确估算。
这也就意味着,这么大的工作量,单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组织一个庞大的雕刻师团队一起去做才有可能,而且是人越多越好,否则的话时间就会拖得很长。
十个八个都不够,必须得几十人的大团队才行。
别以为雕摆件的雕刻师不需要太高技术含量。
事实上,尽管大型摆件是一项团队工作,允许普通雕刻师一起加入,可普通雕刻师通常只能干一些打胚的粗活,真正的细活必须得大师级雕刻师来完成。
而按照魏阳的要求,团队中每个负责细活的玉雕师至少都得有他这个水准,最终才能让魏阳满意。
也就是说,他至少得拉四五位水平比他只高不低的玉雕师一起来干这个活。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哪来的信心去指使那些比他水平或名声还高的知名玉雕师?
想了想,他说道:“这样吧,能不能请李老师当顾问和技术指导,我来负责干那些跑腿的活?”
最终,他采用了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
那就是还是把李春生推出来当挡箭牌。
对此,魏阳自然是不介意的,他回道:“我没问题啊,你自己找李老师去商量,只要他答应就好。”
陈三江大喜。
凭他对李春生的了解,他相信李春生也绝对难以拒绝这样一件有可能创造历史的伟大雕刻任务。
但事情还没完。
他接着问道:“那个……除了材料以外,请雕刻师的费用也不便宜哦,这方面你有没有预算限制?”
这方面也确实是他想事先问清楚的。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这可是一项有可能持续十多年的庞大工程,而且涉及的人数还远不止他一人,且有可能涉及到多位工费不菲的知名玉雕师,他当然得先问个清楚,再根据预算来决定请些什么样的人。
殊不知,在魏阳眼里,雕刻师的成本早已不算事,他很大方地回道:“这方面没限制,你看着办就好,只要不把我当冤大头宰,你怎么折腾都行。”
末了他还加了一句:“尽量请水平高点的雕刻师,越高越好。”
很显然,魏阳确实是有心把这当成一幅伟大的玉雕艺术作品来折腾。
这自然更是让陈三江狂喜不已。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很快,他们一起出现在了天工奖颁奖典礼的晚宴现场,只不过一到现场,魏阳就被叶会长给拉走了,而陈三江则去到了李春生身边。
“李老师,刚才在来的路上,魏总又提了一个能吓死人的想法。”
陈三江自然是在第一时间跟李春生低声嘀咕上了。
这一夸张的说法自然勾起了李春生的兴趣,他好奇地问道:“啥想法?”
“是这样的,我原本是打算跟魏总要他手里剩下的那块极品冰乌鸡料子,打算把《江南梦》的组件再扩展一下,魏总却跟我说,他手里还有大把冰乌鸡料子……”
陈三江自然是忙不迭地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李春生立即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这是必然的。
到了他这个年纪和身份,赚不赚钱已经是次要的了,创造能载入史册的作品才是他更为追求的。
也正因为如此,那块“亚洲之星”一到坪洲,他没做任何犹豫,就从魏阳手里接下了清理它并将其打造成一个大摆件的辛苦活。
在他看来,等那件作品雕刻完成,也是有可能成为一件能被载入史册的伟大玉雕作品的。
可现在他却发现,跟现在的这个相比,那件似乎还差点意思。
一套堪比《清明上河图》的玉雕作品,那怎么能比?
想要跟《清明上河图》相比的玉雕作品,连起来不得有个几十上百米才够?
因此在他看来,一旦这套作品完成,不敢说一定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暂时没有任何一套玉雕作品能跟它媲美。
包括被誉为“翡翠国宝”的翡翠同料四组件,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说起来,他还是翡翠四组件的参与者之一,只不过那时的他还年轻,只参与了翡翠插屏《四海腾欢》的雕刻工作,并且还只是负责前期的打胚工作。
这对他来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因此,当他一听说魏阳竟然准备折腾这么大的动作,自然是一下就动心了,连忙问道:“你这边具体有什么想法?”
陈三江尴尬地摸了摸头。
说实在的,因为魏阳的提议实在是大大超乎他原来的想法,因此,此时的他已有些拿不准,是否还是按照他原来的想法,继续往《江南梦》的题材上靠。
不得已,他如实回道:“这个我也有些拿不准了,是不是还要继续往江南题材上靠,李老师你觉得呢?”
“又何必死往江南题材上靠呢?现如今咱们人在坪洲,南粤大地有山有水有好风光,也极具人间烟火气,直接雕南粤题材不是更好?”
李春生不假思索地回道。
不得不说,他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题材上硬往江南题材上靠,那在雕刻师的物色上就有局限性了,那就是一定得熟悉江南风光的才行,否则的话,内容在一开始创作上就很容易走偏,结果弄得根本就不像江南景色。
往南粤题材上靠则大不相同,毕竟这套作品一开始,就会是在坪洲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初来乍到的雕刻师并不熟悉南粤风景,也随时可以去附近考察,物色适合创作的题材。
“好主意!”
陈三江听了后自然是眼神一亮,连忙称赞道。
主题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接下来要做的是拉更多优秀的玉雕师加入。
“走,咱们拉人去。”
李春生竟然比陈三江还急切,带着他就往玉雕师人群里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