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桃华 >   第130章 腿疾

桃华一句话说出来,鲁璇头一个就叫了出来:“吃瓜与腿疼何干!”

鲁显和鲁夫人脸上也都露出怀疑的神色来。自来只听说吃瓜多了会腹泻,可没听说还会吃出腿疼来。

桃华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道:“寒瓜、甜瓜,皆属生冷食物,虽然可以清热止渴,但多食就会伤脾助湿,甚至损及腰腿。老夫人是北方人,身体尤健,因此食瓜并无腹泻之症。但也正因如此,不免食用过多,多年下来,便致伤身。可见前朝末年□□飞所著《三元参赞延寿书》,就有为避暑食瓜过多,秋后便觉腰腿痛,活动受限之病例。”

鲁家人面面相觑。这说法真是闻所未闻,可人家连病例载于何书都说得清清楚楚,真是不信都不行了。鲁显只得拱手道:“那请蒋姑娘开方。”

旁边早有丫鬟捧上纸笔来,鲁显就见这位蒋姑娘提起笔来一挥而就,总共就一行字:瓜皮煎汤,日服二次。

鲁显觉得自己眼珠子都要瞪掉出来:“这是什么方子?”拿着鲁家玩笑吗?就用瓜皮煎汤,就能治好几个太医都治不好的腰腿疼?

桃华笑了笑:“这只是第一步。之前的人治不好,是因为没有找到症结所在。这瓜皮煎汤服十日,老夫人的情况就会大为好转,之后再用药慢慢调养——这是因为老夫人多年来饮食上都少些节制,乃是积症了。算一算,总要至少吃三个月的药才能调养回来,且日后亦不可再恣意饮食了。”

鲁显还在半信半疑,鲁老夫人却忍不住,一迭连声地叫人快去煎药,她实在是被折腾得不行了。虽说农家出身,但自小身强体健,饮食香甜,行动自如,就是下地干活也没觉得怎样。谁知到了老,正是跟着儿子享福的时候倒生起病来,才知道这疾病缠身之苦,实在更甚于田间劳作。

下人乱纷纷找瓜皮去了。这玩艺儿夏天成堆成垛的,刚开春的时候可不好找。桃华也就笑着起身:“先吃十天,之后我再过来,那时候诊了脉才能再开方子。”

虽然心里对瓜皮的效果抱着极大的怀疑,鲁夫人还是亲自把人直送到门口,看着上了马车才转回来。这可不是对郎中,而是对未来的郡王妃的礼节,而且这位郡王妃人是走了,还用一味瓜皮把鲁家上下搅了个乱糟糟,鲁夫人都有点怀疑,郡王妃是不是专门来报复的。

瓜皮的事的确把鲁家上下难为了个够。最后还是一个外门上跑腿的小厮说乡下人家夏日里就弄些瓜菜葫豆之类的晒干,能吃一冬一春,或许就有人晒了瓜皮也说不定。

这一句话提醒了鲁家的管事,立刻亲自骑马飞奔去郊外的田庄上到处问,自家庄子上没有就腆着脸去附近庄子上找,竟真被他找到了一筐晒干的寒瓜皮。原是这几家人都是种寒瓜的,好的自然都卖出去了,偶尔有些长得不好的才拿来给孩子解解馋。瓜瓤吃完,瓜皮也舍不得丢,晒干了收起来,据说还能当菜炒了吃。

管事把几家人晒的瓜皮都收了来,立刻就飞马再送回来,已经是第二天午后了。鲁老夫人早等得不耐烦,立刻就叫丫鬟去熬了汤来咕噜噜灌下去,这才罢休。

鲁璇一直陪在家里,一会儿疑心桃华是骗人,一会儿又想起婆家新添的那个通房丫鬟再骂上几句,鲁夫人劝她回去,她又不听。惹得鲁夫人也是一肚子的气,看着婆母喝了那瓜皮汤,索性也不管女儿,甩手回自己房里了。

她在房里坐了没片刻,就见鲁显沉着脸回来了,跟在后头的丫鬟一个劲地冲她使眼色,以口形说了一句话。

鲁夫人看得明白,这丫鬟是说鲁显回来没去鲁老夫人处。鲁显孝顺,每日从衙门回来无论多累,第一件事必是去鲁老夫人处问安,之后才会回来换衣裳。今日居然连鲁老夫人处都没去,可见是有什么大事了。

丫鬟捧上茶来,便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鲁夫人亲自过去给鲁显脱下外头官服,一面问道:“老爷这是怎么了?”

鲁显脸色沉得好像能刮下层霜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半天不吭声,过了许久见房中并无外人,这才拉了鲁夫人的手低声道:“我也不知道,如今阁老这是要做什么了。”

他一张嘴就提起于阁老,倒把鲁夫人吓了一跳,忙到门口叫心腹丫鬟守住了门,这才进来问道:“阁老做了什么?”

鲁显满肚子的心事,在外头不敢跟同僚们说,也就只有鲁夫人这个枕边人能说说话了,犹豫片刻还是道:“我得了个消息,山东那边被杀的两个县令,不但是瞒着灾情不上报,还要按丰年收税,收不上来的就抓到牢里去,所以才逼得百姓反了。这里头其实——半点都没有什么红莲教的事儿。红莲教在当地是有,可据说只是教人念什么经求福寿的,并没造反的话。”

饶是鲁夫人也懂点朝政上的事,听见这话一时也没反应过来,略有些茫然地啊了一声才问道:“那——”那又怎么样呢?

鲁显看她没明白,拉着她的手紧了紧:“红莲教的话,是阁老让人放出去的!那消息其实早在年前就递上来了,阁老直压到年后才让人报到皇上面前的。”

鲁夫人大吃一惊:“这,这是欺——”这是欺君哪!

不过她说了一个字,又觉得没什么意思了。皇上能被立为太子,能登基为帝,都是倚了太后和于家的势,所以这半个朝堂都是于家的势力,皇帝反而要退一射之地了。十年来都是如此,要说欺君——嗯,至少于阁老一直都有意无意地压着皇帝,且官员们对皇帝哪可能真的一字谎言都没有呢?对于阁老说什么欺君,真是没什么意思。

鲁显脸上有些茫然:“这,这不仅仅是欺君啊……”要说瞒着皇帝什么事,或者有时候逆着皇帝的意思来,这种事他也不是没做过。皇帝年轻,又不知道下头的疾苦,多少事不得指望着阁老以大局为重,判断处置呢?

就譬如说上回皇帝要封的那个药师,明明是先帝都厌弃的人,皇帝再封起来,可算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宫里蒋婕妤落胎,皇后有些嫌疑,皇帝就格外的提拔蒋家,给蒋婕妤撑腰么。可是若长子非嫡,将来多少麻烦,皇帝就没想到了。

总之,自鲁显入了于党之后,他一直觉得自己没跟错人。虽然也总听到有人说于家嚣张,以臣欺君,但在他看来,于阁老处置政事极有能为,比年轻的皇帝强多了。为天下计,是把朝政交给有经验有能力的老臣好呢,还是让皇帝毫无经验地乱冲乱撞好呢?这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这次这件事,可真叫鲁显有些看不明白了。

“阁老把于锐派出去,是去平红莲教的反叛的。这,这可是大开杀戒的事啊!”若是官吏瞒报灾情的消息年前就报上来,皇帝立刻派人去处置,或许不会酿成后来那么大的事儿。然而现在,一个官逼民反已经变成红莲教别有用心借机造反,那这掉的人头可就少不了。

鲁夫人半天才明白过来:“老爷是说,于阁老这是——是有意的?”

鲁显直直地看着她,嘴唇动了动,不知说什么好。

开始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压根不愿意相信,可是想到于锐带兵出去,他就不能不动摇了。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知道,于阁老曾经在陆大将军离京之前请他喝过酒,听说是想把一个孙女嫁给陆大将军的小儿子,但是被陆大将军以孩子太小不知贤愚,恐怕贸然订下会耽误了于家姑娘为由,婉言谢绝了。

这事儿鲁显多少猜到了,于阁老要跟陆大将军联姻是假的,想让他提拔于锐才是真的。毕竟陆大将军这人的脾气人人皆知,明摆着是除了抗倭保民之外什么都不问的,所以皇帝用他才用得放心。

但是之后于锐一直没动静,也就是说陆大将军不但婉拒了亲事,连于锐也不肯带到自己军中了。

若说别的卫所,于阁老也不是不能把人塞进去,但现在除了东南西北二地之外,并没什么战事,各卫所都有点无所事事,于锐去了也没什么功劳可立,反而就此远离了京城,再想回来就难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来了红莲教煽动灾民造反的事儿,于锐逮住这个机会,就披挂出征了。如此,等他平叛回来,一个功劳是跑不了的。到时候能去哪里,就看于阁老使劲了。

当时鲁显觉得这法子不错,煽动灾民造反,这必须杀!尤其是还敢传什么皇上继位不正的话,不杀难道留着过年吗?

然而当时的念头,放到今天来就只觉得后背上冒冷气。放出假消息,把官逼民反说成蓄意造反,于阁老——这是打算用百姓的颈血来给于锐染一个军功吗?于阁老,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

这件事简直就像一根棍子,结结实实打在鲁显头上,把他打得有点懵了。

鲁夫人看丈夫脸色都发白,吓得赶紧给他拍背抚胸,又端起已经不太烫的茶来:“老爷快喝一口定定神。”

鲁显茫然地接过去喝了一口,是凉是热也没怎么品得出来:“你说,阁老怎么能——这么忍心呢?”他是农户出身,虽然家里还算是过得去,但很知道那些连田地都没有的佃农过得有多辛苦,一个天灾可能就要家破人亡。现在已经是天灾了,不但不抚恤,还要给他们扣上造反的罪名吗?这个,这个不可能是于阁老做的事吧?

鲁夫人试探着道:“或许阁老也是被下头人蒙蔽了?”

鲁显看着妻子不说话,鲁夫人就只能苦笑。也是,消息都是于阁老从年前压到年后的,说他被蒙蔽了,鬼才信呢。

夫妻两个面对面坐了一会儿,鲁显才无精打采地道:“我去给母亲请安。”

鲁夫人瞧着他出去,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她还是了解丈夫的,鲁显热衷宦途,平日里也和光同尘做些不很地道的事儿,但为恶的胆子却是没有,公事上也勤谨能干,尤其是他对于阁老在前朝大胆扶持先帝,并在之后协助先帝治理天下的事儿十分推崇,不然于党里想做这个右侍郎的人多的是,于阁老怎么就提拔了鲁显呢?

然而当初越是推崇,现在大概就越是震惊?鲁夫人再摇摇头,她是知道鲁显没有为恶的胆量,但还真不知道他心里还藏着这么一小块脆弱的地方,竟然对那些农人还有如此的感情。

鲁夫人坐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事儿自己能做点什么。她是官宦出身,对朝廷上的事是知道些的,于阁老干的这事儿,既不是前无古人,也不是后无来者,可是于阁老本人之前又确实是没做过类似的事儿。现在突然这样,究竟是于阁老伪装多年终于露出了本性,还是他年纪渐长,性情有所变化了呢?

如果是前者,那大概是于阁老觉得推于锐上去是件要紧的事,值得一做。但如果是后者——年老之后性情大变,鲁夫人觉得,这不是吉兆……

鲁显去给鲁老太太请过安之后,回来就再也没谈这件事。只是过了几天,山东那边就传回来消息了,说于锐过去之后初战就告捷,剿灭了山中两个匪寨,如今正在四下里搜查红莲教徒,务求斩草除根,不令死灰复燃。

消息传回来,朝中都夸赞于锐能干,鲁夫人就发现鲁显更沉默了。以前衙门的事办完,还要找机会去于阁老面前说几句话,这些日子是下了衙门就回家,打着给母亲侍疾的幌子,哪里都不去了。

幸而鲁老夫人的腿疾的确是一天天明显地在好转着。这瓜皮汤喝到第三天,她就觉得腰腿轻松了好些,疼得也轻了。到第七天,便觉得那种凉气嗖嗖往骨头缝里钻的感觉也消失了。因此第十天头上,鲁老夫人才起来,就嚷着叫人套了车去蒋家接人。

蒋家这几天可是挺忙的。刘家的聘礼已经送了过来,果然是十分俭薄,但好歹比之前送来的单子上还添加了几样,按礼数来说,该有的也都有了,但不必一定有的,却是一样都没有。

曹氏和蒋燕华接了这份聘礼,一句埋怨的话也没说,且与媒人又约定了请期的日子。

请期,就是男方拟定婚期,然后备礼告知女家,请女方同意。当然这个婚期其实在请期之前大家就已经相互透了意思,是早点成亲还是再晚几年,要不然真送过来了女方不合意,难道再给打回去?那是结亲呢还是结仇呢。

不过这次,曹氏可是真的没什么主意了。原先她怕蒋家出事,巴不得立刻就让蒋燕华嫁出去。现在看看不但没事,桃华还成了未来的郡王妃,就又有些舍不得蒋燕华了,毕竟说起来她才十四,连及笄之年都不到呢。

这事儿蒋锡和桃华父女两个是一句话都不会说的。桃华自从那天好心提醒被蒋燕华顶回来了之后,这些日子连曹氏的院子都不进了。蒋锡自然是向着亲生女儿,曹氏拿这事与他商量,他就只一句话:“你做主就是了。”

曹氏知道这下子算是把家里的顶梁柱给得罪了,私下里急得要哭。蒋燕华心中也不无后悔,然而这回是犯了犟,硬是挺着不肯去跟桃华道歉,且表示婚期就由刘家定,是早是晚都依着他们。这下曹氏又不大愿意,母女两个因为这还小小拌了几句嘴。

这些事儿白果都悄悄传到桃华这里来了。主要是她觉得蒋燕华自进了京城之后变化有点大,这几天更是人消瘦了,一双眼睛却亮得跟鬼火似的,偶尔她看见了都会吓一跳。

桃华听完就算。如果说以前她对蒋燕华还有点儿姐妹情分的话,现在已经消磨得差不多了,本来她们就没有血缘关系,现在唯一的联系不过是蒋柏华罢了。

再者桃华自己也有好多事要做呢。礼部那里已经开始拟定六礼的日子,钦天监算吉期,内务府也要派人过来量身,好制郡王妃的礼服等物。

这么一忙,到鲁家的马车过来接的时候,桃华才想起来今天是去复诊的日子了。

鲁老夫人的精神比十天前好了许多,原本因为失眠而憔悴发黄的脸色都红润了起来,一见桃华就满脸笑容:“这瓜皮汤真是神了!我现在不用人搀就能走路。”

任何一个医生看见自己治的病人有所好转,心里都会高兴的,哪怕这个病人其实他们并不怎么喜欢。

桃华也是如此,看鲁老夫人这么有精神,不由得微微笑了笑:“这也是如今天气暖了,病症自然要减轻些,老夫人可不能因为这样,下头就不好生用药了。”

鲁老夫人伸出手来让她诊脉,笑道:“那哪能呢,你说怎么吃药,我就怎么吃。”

鲁夫人在旁边伺候着婆母,也连忙接了几句奉承的话,又叫人斟上茶来:“这是正宗的蒙顶石花,亲戚从剑南带来的,只不知蒋姑娘喝不喝得惯。”

如果说之前她对桃华的医术还存疑,觉得或许是有碰巧,又或者是有蒋家那位做过太医的老爷子在背后指点,那么治好鲁老夫人这件事,就把她之前的想法全推翻了。蒋家老爷子从来没有见过鲁老夫人,更不可能知道鲁老夫人爱吃瓜,所以凭一味瓜皮就叫鲁老夫人病症消了大半,这绝对是桃华自己的功劳。

鲁夫人起的念头,是想让桃华给鲁璇也诊一诊脉,看到底为什么这么几年都连个动静也没有,是不是能开点药调养调养。但是她一时又不知该如何开口,须知桃华给鲁老夫人的诊治还是用鲁显日后的一个承诺换来的呢,可不是鲁老夫人笑呵呵地说几句话能抹去的。更不必说她已经问过下人,当日在兴善寺里,可就是鲁璇要把蒋家两位姑娘送官的,这事儿,任谁也不会那么轻易忘记的。

说起会做人,鲁夫人比鲁璇不知高出多少去。她一字不提鲁璇的事儿,却送了桃华半斤蒙顶石花,并约好请她十日后再来。只有先打好关系,才能开口求人不是吗?

桃华倒还不知道鲁夫人的心思,只是这半斤茶叶她还是挺喜欢的——蒋老太爷和蒋锡都爱品茶,可蒙顶石花这样的好茶价太昂贵,两人都舍不得喝。之前景氏倒是孝敬了蒋老太爷六种好茶,不过里头没有蒙顶石花。

薄荷看她高兴,在马车里笑道:“奴婢看这鲁夫人倒是个极精明的人。若是跟姑娘处好关系,日后姑娘真要鲁侍郎兑现那承诺,怕也不好意思狮子大张口了。”

桃华失笑:“我本来也没打算要他做什么,不过有这事儿悬在那里,日后他再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得先掂量掂量了。”这承诺就好比一个十字架,只要一直压在鲁显头上,他就不得不弯一弯腰。

主仆两个正低声说笑,车厢外一声马嘶,马车突然猛地一晃,把两人一起往前抛了出去。桃华反应得快,一把抓住了座椅,总算没把脸拍到对面车厢壁上去。薄荷比较倒楣,正想起身给她换个手炉,就整个往后倒了下去,幸而是摔在座椅上,只是头在车厢上咚地撞了一记。

“怎么回事!”薄荷顾不得眼前都有点冒金星,勉力就要起身去掀车帘,被桃华按住了,自己移到车门处去看,只见三七死死扯着马缰,马蹄底下却躺了个人。

“姑娘,这人自己从那边出来,撞到咱们马车前头的!”三七也快吓死了。他赶车速度并不快,但这人横冲直撞的出来,把马给惊了,挨了一蹄子就倒在那儿不动了。这万一要是出了人命可怎么办?

“姑娘,您先回去,奴婢来——”薄荷话还没说完,桃华就跳下车去了:“先别慌,我瞧瞧。”

地上那人穿着件半新不旧的绸袍子,一动不动地躺在石板地上,散开的头发盖住了脸,看上去确实有点触目惊心。不过桃华一蹲下去,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酒气,再伸手一搭脉,心里就有几分把握了——这是个醉鬼。

醉鬼的袍子上印着一个马蹄印,大概在大腿的位置,桃华伸手轻轻按了按,又多了几分把握——腿骨没事,看来马这一蹄子踢得并不重,这人现在躺着不动,多半不是摔的,而是醉的。

三七也跑了过来,伸手把那人的头发拨开,想要拍他的脸:“醒醒,醒醒!你怎么样啊?”

头发一拨开,桃华就愣了一下,这张脸看起来有点眼熟。她想了一会儿,才从记忆里抠出一个名字来——于铤,就是在猎场里那个说话带刺的年轻人!

UU阅书推荐阅读:晴时踏雪覆白桥穿越七零:我不是炮灰一夜情后,穆总失控民国:身陷金陵,开局喀秋莎支援农门娘子江湖汉青云仙梦张悦的逆袭盛世荣华之神医世子妃快穿之拯救反派很偏执黑神话:吾为天命狼天空一声巨响,千亿总裁闪亮登场断阴债玲珑谋带着金毛穿越了西宫恨各类男主短篇合集兄弟们被淘汰后,我被迫登基了穿越兽世,小白狮招婿全靠忽悠宝可梦:小智重生世界线收束重生后摆烂拒绝摄政王,他反追我颠!她在娱乐圈里搞抽象魂穿海贼世界无妄之罪穿越之毒医归来火影之我成了千手后裔让你攻略,没让你成为魔王白月光甄嬛来到大如传重生异世,怎么修仙我说了算未读完的那本书小洛下山:我在大明抗倭那几年一篇小虐文,敬请期待快穿:拯救那个可怜落魄男人龙珠:超级孙悟天钓系女配太撩,豪门小叔顶不住万人迷她好美,讨人喜欢【快穿】肥妻变身万人迷,残疾军官醋飞了觉醒大天尊后妈在娃综御百兽,全网震惊狗渣爹不哭,我骑猪来救全家了只怪我们太偏执星铁:当命运的神明行于终末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刺欲棠春女尊:奋赶权臣位,娇宠小云卿爱吃糖醋排骨的她我受伤很重,但我天下第一我或许是我们漂亮宝贝被病娇们囚宠了穿越之我的财神竟是短命鬼一个蛮子的传说云城夜微暖
UU阅书搜藏榜:梦回九天君相逢商姝我,天才科学家,爆改海贼世界!首辅:我那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娘子快穿:拯救那个可怜落魄男人混源之体苟系统让我改造五毒俱全的亲戚们契约蜜恋:逸少的天价宠儿雷杰多的海贼家族碧海虫修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独路不孤独穿成佐助,每天为哥哥伤透脑筋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穿书后,我拐走了反派白月光开局圣人,带着一群精灵遨游诸界尼姑山下天生凤命:家有团宠小锦鲤天选剩女昏不婚大鲁少年江湖行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穿越甄嬛传眉庄只想嗑CP炮灰小庶女被读心后:被全家宠哭武战道之虫族机战王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祖魔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救命!和学姐谈恋爱真的太可怕了直播算命:你朋友她是恋爱脑脏玫瑰救命!穿书变寡妇,养育反派儿女不当校霸后,校花女主开始死缠烂打二叔的专宠溺爱小娇妻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柯南:自带光环的愉悦犯先生甜撩!病娇反派每天在我怀里撒娇八岁小孩姐,我在改造综艺当大佬穿越成horror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穿越古代,特工王妃一顺百顺总裁追妻路漫漫暴躁小樱,莽穿木叶丁敏君仙塔尖尖重生发现仇人竟是穿书女七重神秘空间:我在修仙界逆袭超神学院:穿越,开局十二翼天主荒年不慌,姐带金手指住深山虽然有些屑,但是这个英灵使超强努力败家后老公成了首富
UU阅书最新小说:四合院:惊!秦淮如离开了贾家千亿女王,独宠醋包总裁八零美人身娇体软,军官哄入怀孝子贤孙都跪下,我是你们太奶奶负罪心动豪门育婴师,夫人她靠哄娃封神惨死枯井,魂穿嫡女虐翻全家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东宫夺娇老婆看我别看他,我是好人他变态通向黎明之路九转玄黄录穿越八零:我甩渣男嫁首长八零盲医有点野,冷面大佬宠上瘾天算长安宠你入骨,四爷的霸气小福晋兽世撩精,攻略五个疯批兽夫八零炮灰随军后,冷面糙汉超难顶李云龙:小子你又抢人头离婚签字后,陆总心跳违规了哭包弟弟失踪后,太子殿下疯了!鸾嫁公主被弃后成了敌国战神的心尖宠回溯人生,只为照亮子女的路夫人和离不要崽,父子俩悔疯了穿成恶毒女配后,每天打脸主角团别惹她,她是神魔冥三界的小祖宗醉酒情话发错,女总裁要做我老婆斗破:重生凤清儿之征服萧炎孟小姐要联姻?神秘大佬坐不住了!原神:嗵一声落下,遗憾炸成花旁门左道:从炼化全村开始修行港片:教父崛起,从狂砍B哥开始快穿一章虐渣,纯爽四合院之胎穿1937全员都在装人设?我也来!特种兵:悟性逆天,开局超人血清爱过恨过放过港综:枭雄驾到,谁敢试探其锋芒乐队:我是音卫兵为绿茶退婚?重生我嫁最强首长欲爱燃情天灾末日:从囤货30亿开始!儿子许愿要后妈,我抛夫弃子了重生后,我娇养了敌国质子我以武圣镇五仙重生之改变命运,完成自己的梦想穿越之异空飘零满级祖宗重生!回贫民窟被团宠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