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搞清楚了梗概,鼎羽又跟李老确认了一番。
从李老口中得知,“魏家国”这个师公他一点印象都没有,只记得小时候曾经跟着队伍在战场上辗转,后来还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
师徒两人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活人无数,直到55年才返回燕京安顿下来。
“卧槽,打美国人的时候您才十来岁吧?!”鼎羽惊讶的问道。
“那又怎样?当时十几岁上战场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我一个。”
李老的回答听起来有些得意,这可能是他“成年后”最得意的一件事。
“您师公‘魏家国’我就不提了,但是我能肯定您还有两个师叔,这俩人后来哪儿去了?”
李老很干脆的回答:“不知道,不记得了。”
“半个世纪前的事,我能记得这些就不错了。”
鼎羽接着问道:“我记得您跟我说过,您师傅曾经是名镇一方的名医,一手针灸术出神入化,因为某些未知原因在潭柘寺附近隐居了起来。”
“这是55年以后的事情?”
“不是,应该是四几年的事情。”
“抗美援朝的时候是师傅隐居后唯一一次主动出山的。”
“也就是说在王坐化离开少林寺之后,救下您收你为徒,还加入了匹将军的队伍。”
“后来也许发生了某些事情,让他心灰意冷,隐居在燕京潭柘寺。”
“有没有可能跟你师叔、你师傅的师父有关系?”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寺里本来就出了一些‘墙头草’,您觉得会不会涉及到‘背叛’之类的事情?”
这问题李老琢磨了很久才回答。
“我只知道师傅心里面有个心结,所以隐居起来不再行医。”
“至于原因,也许像你说的确实存在‘背叛’之类的。”
鼎羽看了看“志异堂”名单上两个被王坐化画了红圈的人名,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
“您师父临终前,除了留下那个邮件地址,让您把‘志异堂名单’转交给我爹之外,还交代过什么吗?”
“除了发邮件给你爹这件事,师父什么都没交代。”
“遗物呢?有没有什么遗物?”
“没有,师父走之前自己都安排好了,除了那‘名单’什么都没留下。”
“对了,师傅把那小院子留给了我。”
“前年叮当拜师,我把那小院送给了小叮当当做回礼了。”
“我靠!那院子现在得值个几千万。”
“您可真是大手笔。”
李老哈哈大笑:“老头子我无儿无女,一辈子就收了两个徒弟。”
“这东西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的,别看那院子值钱,等我百年之后,肯定是也会传给小叮当的。”
“我们这一派,除了医术,也就这点值钱玩意了。”
“你小子是不是惦记上我那院子了?”
“如果你要是能跟小叮当成了美事,我不介意让叮当转送给你。”
“晕!差着辈分呢吧?!”
“不对!”
“回头我再联系您。”
李老的一句玩笑话让鼎羽脑子里好像隐隐捕捉到了什么。
“意识空间”里,浮动在空中的文字逐条的闪烁了起来。
假设魏家国是鼎侍卫指定的“藏宝人”,那鼎侍卫的记录确实曾经藏在“嵩山”,甚至可以精确到“少林寺”的某个地方。
按照少林寺档案管理处的记载,“魏家国”是民国时期“少林药局”的“禅医”,1912年以后,还有保卫团在保护少林寺,局势相对稳定。
到了1928年少林寺被冯玉祥部将石友三一把火烧了干净。
当时那种情况,魏家国极有可能为了保护“鼎侍卫的记录”,将其取出另行保存。
师徒四人又同为“志异堂”的人,自己曾经查到过其中一个画红圈的家伙出国了,会不会就是这件事让王坐化受刺激隐居在潭柘寺?
不管怎样,依照现在的线索,鼎侍卫的记录落在王坐化手中的可能性很高。
1928年之后,少林寺在1966年又经过了一波洗礼。
那时候就算王坐化即使想将东西重新送回少林寺保存,估计也会犹豫,谁知道未来会不会再来一波洗礼。
所以鼎侍卫的记录大概率是一直保存在王坐化手里。
直到后来自己那不靠谱的爹为了救张默找上王坐化。
一瞬间所有漂浮在空中的线索全部都被鼎羽串联了起来,睁开眼睛郁闷的骂道:
“卧槽!”
“这老东西也许什么都知道。”
鼎羽一拍脑门:“那份名单八成有问题。”
自己傻乎乎的按照老家伙留下的GpS在嵩山耽搁这么久,原来那份记录的相关线索早就摆在自己眼前。
老不靠谱说不准早就调查出来“东西”并没有藏在嵩山,所以没有在郑州留下任何线索。
而且从王坐化他们师徒的经历就能看出来,大概就是因为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和后期十几年的抗战,“志异堂”才开始跟“某方面”展开“合作”,才诞生了“第九科”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科室”。(这个坑填的好艰难)
基本推测出事情原委的鼎羽松了口气,回想起自己把那份“名单”和其他许多“物件”一起藏进了鼎侍卫的“坟墓”,自言自语道:
“白白浪费半个月。”
“是时候回去一趟了。”
……
简单伪装了一下自己,取出当初“二蛋”给伪造的新身份,直接从郑州坐高铁返回了燕京。
鸡鸣山脚下。
夕阳染红了天空。
一个穿着卫衣带着棒球帽的家伙,冒着猎猎山风蹲在崖边向下望去。
洋河从山脚下流淌而过,拐了一个很平缓的弧度向东南方奔腾而去。除了脚下孤零零的鸡鸣山,周边是张家口少有的平原地带。
太阳下山点亮了万家灯火。
“娘的,老吴家祖上确实牛逼。”
“以前怎么没注意过。”
“这种奇怪的地势,风水上绝对有讲究。”鼎羽站起身自嘲了一句。
经历了这么多古怪的事情,自己的“见识”也是日益增长。
观察了一番,确认周围没人。
固定好绳索,反身跳下了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