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黎自己都没察觉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她已经不再像刚刚穿来时宛如一个旁观者一般,对华夏政治上的一些不公示而感到视而不见,宛如旁观者一般。
她压下自己胸中的愤怒并没表现出来,只对老人道:“现在边境周边的黑寨子都已经被组织上清缴,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
我也会和上面继续反应,隔一段时间就派人去巡查,如果再发现有这种类似的事件,绝对会第一时间将这些毒瘤铲除。
既然孩子找回来了就好好带,我相信他长大以后绝对会和他爸一样出色。
让孩子读书吧,读书是一条好出路。”
先不提别的,能当地下党的,就没有几个真一点能力都没有的。
不然组织上也不会发展他们。
这年头还不是学历贬值的时代,只要孩子肯读书,等孩子长大了八几年的时候,正是大学生包分配还特别吃香的时候。
只要有个差不多的学历,未来肯定不会太差。
“好好好!”
老爷子自然能听出夏黎是真心实意的为他们好,下意识的就想给夏黎再次下跪。
可一想到刚才有人说这一跪,说不定会给夏黎惹麻烦,他又愣生生的让自己没跪下去。
似是想到了些什么,他连忙擦干了眼泪,将手里一直拿着的大盒子向夏黎托举。
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跟着他来的另外两人。
两人立刻上前,托住盒子。
老爷子这才能空出一手抽开盒盖。
他一脸殷切的看着夏黎,语气郑重的对她道:“夏同志,这是我们所有受害者家属,以及周边城镇每天提心吊胆的父母们对您表达的谢意与敬意。
请您一定要收下我们的心意!!”
他语气说的极为郑重,夏黎立刻就朝着盒子的方向看过去。
做工精良的红木盒子内,是一大坨红绸布交杂着黄绸布,绸布上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毛笔字,这些红黄相间的大坨布旁还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绸布条,布条上也全都是毛笔字。
堆叠在绸布下面还有个手柄,让人能看出来这玩意儿是串在一块的整体。
特别像古代皇帝出行的番。
夏黎:……?
不是?这真是感谢人会送的东西,而不是让她原地出马?
这红黄配色顶上还写字的东西,真的不是东北那边出马的大番吗?
西南这边当地习俗是个什么鬼?
陆定远一看夏黎那脸上都快裂开的表情,就知道他媳妇儿脑子里的想法指不定拐到哪个犄角旮旯,和正确答案完全跑偏了。
在夏黎给老爷子以及在场这些人致命一击之前,陆定远连忙凑到夏黎耳边,压低声音小声解释。
“这是万民伞。
旧时地方百姓为颂扬官员德政而赠送的物品,通常在官员离任时赠送,象征官员像伞一样庇佑一方百姓,凸显官员的清廉和德政。
老百姓们知道你因为给他们出头被外国人盯上,还要被王老三和黑寨的人冤枉,所以一起制作了这柄万民伞,来感谢你为他们的付出,也想为你求情,让组织知道你是个好人。”
绝对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所以别一句话说出来,让在场所有人都下不来台。
夏黎默默的把自己刚才想说的那些话全都咽回了嘴里,看向那柄长得稀奇古怪,特别像“东北出马”布置场景的万民伞,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
这玩意儿她这辈子还是第1回见到,更别说收到了。
夏黎伸手从盒子里拿起伞柄。
老头下意识的就想伸手帮夏黎拖一下。
别看这伞看着挺轻巧的,但实际上重的很,就连他这种庄稼地老把式拖着这一盒子伞都有些费劲。
眼前这位军官是个女娃娃,还是个怀了孕的女娃娃,万一抻到动了胎气就不好了。
结果老头还没碰到伞,就眼睁睁的看着他认为十分脆弱的女娃娃,单手就把那把伞拿起来,且毫不费力。
老头:!!!
另外两个一起过来的老百姓:!!!
不愧是解放军同志啊,就连女兵都这么有力气!!!
怪不得能跟那些坏人斗智斗勇呢,就这力气,普通坏人哪打得过她?
夏黎拿起手中那把分量十足,且花花绿绿的伞,向上一推伞骨,将整个伞撑开。
红黄色带着红黄蓝绿粉等多色绸缎布条瞬间垂下。
完全就是一把特别大的大伞,加上四周垂下来的各色幕布。
看起来更像东北出马仙出马时候的行头了。
夏黎:……
这伞听着就很厉害,打出去肯定也特别拉风。
就是这审美,完全打不出去啊!
夏黎用手托起一条耷拉下来的蓝色绸布,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字,“王润发,张秋芳,李爱国,张建民,王波……”一个接一个挨着的小字,还真就全都是人名。
虽然这伞不好看,上面好些名字写的也不好看,但夏黎莫名就觉得心里有点开心。
老人见夏黎撑开伞,认认真真的看伞上的名字,心里也有些激动。
他声音有些怯怯的道:“夏同志,这伞上面的字都是我们一笔一画写下来的,有些老乡不认识字儿,都是村子里的孩子先教给他们,他们才认认真真写上去的。
丑是丑了点,但都代表我们对你的感激之情,希望你不要见怪。”
说完,老头干脆松开托着盒子的那只手,任由另外两人拖着盒子,小心翼翼的从里面另外一块叠的整整齐齐的花布,双手递给夏黎。
“我们听说汉族人都会给自家刚出生的小孩穿百家衣,能给孩子去病难灾,受百家人的庇佑好养活,长大以后孩子还能长寿。
这是我们每家每户出一块布料,由手艺最好的老婶子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百家衣。
希望夏同志你的孩子出生以后可以得百家庇护,健康长寿。
都是没有生过病的人衣服上的布料,洗干净的,你可以放心给孩子穿。”
夏黎拿着伞摆弄的手一顿,视线投向老人手里的百家衣,听到老人那每一次介绍一样东西会有“退一步解释”的卑微,她心里莫名的有些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