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在次日,争斗就发生了。

朝会上,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缙上表,奏称“两税法”、“公赋独立”、“量出为入”等制度有违祖制,乃引上天震怒,降下“天狗食日”异象,以为示警。

为息天怒,王缙请罢各项制度,恢复大唐的租庸调制。

两税法是已升任礼部郎中的杨炎,提出来的一项赋税改革制度。

唐朝初年,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

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这是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

到唐玄宗末年,户籍制度废弛,居民转移死亡,土地买卖,财产变化,久未调查,也未重新登记造册。

这时,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但征税时,官府不管实际情况,只凭旧户籍向乡里按丁收税。

这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后,户口削减,按丁收税已无法实行。

到唐肃宗至德年间,由于战祸,到处向人民征收赋税,逼迫催促索求,也没有固定标准,官吏巧立名目,随意增加赋税,新旧税接连不断,没有限度。

而征收赋税的官吏借机对百姓进行侵夺,百姓无旬无月不在纳税,因不堪忍受而大多逃亡为浮户,留在本地的百姓百无四五。或者是投靠大户,自愿成为佃户,从而躲避了朝廷的征税。

杨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两税法”,将租庸调和户税、地税及各项杂征合并, 统一征收。

同时配合公赋独立、量出为入的原则,这才保证了平叛战事的顺利进行。

但不可避免的触及到了很多大地主的利益,再加上朝廷为了赋税和平叛的需要,严格抑制土地兼并,朝内积压了大量的矛盾。

这次算是找到了机会。

自古以来地震、地陷、山崩、洪水、大风等诸般自然异象,向来都被与坏事相联。

而日蚀更是远胜其他,属大不吉利的天象,通常被看作是上天对世人最严厉的告诫。

范晔的《日蚀说》里面说:“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

李淳风的《乙巳占》也说:“无道之国,日月过之而薄蚀,兵之所攻,国家坏亡,必有丧祸。”

自唐建立以来,日蚀都被记录下来,几乎每次都会引起一些问题。

最近的一次日蚀,则是上元二年七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既,大星皆见,在张四度。

杨错虽然已经想过会出现问题,居然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两天时间过去,整个长安城仍然处于一种极度恐慌不安的情绪之中。

往日里繁华热闹的街市,变得冷冷清清。

各家商铺尽皆闭门停业,百姓躲藏于家中,焚香燃烛,乞求上天怜悯莫要降下天灾。

除此之外,据各地的报告得知,长安周边各郡县同样存有类似情况。

而大唐治下的各地,恐怕也不会例外。

惊悸恐慌之余,一股暗流也逐渐自朝廷内外涌动起来。

依旧制,司天台的太史官有预测“日蚀”之责。

一旦发现有“日蚀”迹象,便要奏报天子,举行修镶仪式以救日蚀。

天子需要身着素服,避居于正殿,摆放五鼓五兵,以朱丝萦社。内外严警。

太史官登上灵台,等待日蚀的发生,一旦发现变化,便击打鼓角,通知天子与朝臣。

闻听鼓音之后,保章正与灵台郎需要颂文祭天,侍臣皆着赤帻,带剑入侍。

自府史以上官员皆素服,皆持剑立其户前。金吾卫驱驰绕宫。伺察守备。

一直等到太阳恢复常态,仪式才算结束。

这就是自夏朝开始传下来的“合朔伐鼓”的礼仪。

但这次的“日蚀”发生得太显突然,司天台事先并未有半点察觉,自然也就谈不上举行合朔伐鼓的仪式以救日蚀。

朝议之时,吏部尚书、右仆射裴遵庆就以失职之罪弹劾司天台博士萧程,罢其官。

随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缙上表,奏称“日蚀”的天象是对赋税制度大改革的强烈反应。

盖因“两税法”、“募兵制”等制度有悖祖法,违天地伦常,才引起上天震怒,以至降下警兆。

若欲平息天怒,就必须恢复祖法,否则恐怕会引起更大灾难。

王缙上表之后,立即引起不少赞同之声。

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两税法”、“募兵制”等制度,似乎这正是引发天兆的根源所在。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载对此不以为然,直称“日蚀”之兆并非应在本朝,而是在洛阳的伪燕。

元载认为,史朝义弑杀其父史思明,叛唐自立,对抗天兵,以致国出二君,这才是真正有违天地伦常的行为。

此外,他更立场鲜明地为“两税法”和“募兵制”辩护。

直言“两税法”之法虽非古有,但利于朝廷在赋税方面的收入增加,减轻百姓不必要的负担。简化税制,扩大纳税面,更能让朝廷控制财政的权力。

而“募兵制”的推行,则可以激发大唐子民投军报国的热情,充饬武备,更是对大唐数十万将士的莫大认可。

他尤其对于朝廷对科举制的改革表示认同,能够更多的纳入饱学之士为国效力。

这项“科举制”的改革推动者是杨错,他向朝廷建议扩大进士科的人数,并且再把进士科所得的学子派往各地任官。

元载虽然业已官居宰相,但他出身寒门,也曾有过辛酸经历,所以对利于寒门学子出仕的新“科举制”最为认同。

自新科举制推行以来,短短三年时间,已经为朝廷选拔任用了上百位寒门学子,这在过去简直是无法想像的事情。

这些寒门子弟出仕为官后,无论是在朝中,亦或是在地方郡县,多半政绩斐然,深浮民望。

如今,新“科举制”已经成了寒门子弟的最大地希望所在。

一旦将其取缔,几乎就等于将曙光在望的寒门子弟彻底地推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元帅府长史李泌赞同元载的看法,并指出科举制虽然改革了,但并不会影响根本,完全不必如此耿耿于怀。

李泌虽然出身辽东李氏,但他对于新科举制非但不排斥,反而始终持支持认可态度。

部分朝臣联名上表,表示支持王缙。奏请废止“两税法”、新“科举制”,对于“募兵制”则不置可否。

逐渐地,这场由日蚀所引起改制之争变得愈发激烈。

至第三日时,侍中苗晋卿、骠骑大将军程元振、御史大夫裴冕等朝中大员都不知不觉的被卷了进来,改制之争日渐高涨。

相形之下,“日蚀”一事反倒似被“冷落”了下来。

大明宫,麟德殿。

代宗皇帝深夜急招齐王和杨错、元载、裴遵庆、李泌等人到殿议事。

“朝中改制之声日高,莫非真要废止这些制度?”代宗皇帝微皱着眉头,声音倒是很显平静地询问道。

这位从富贵中长大的帝王,面对气焰汹汹的朝议有些架不住。

“陛下,臣先前已言。这些制度或有弊端。但绝对是利大于弊,得多于失!”

元载第一个开口,他直接挑到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上,“力主改制者,臣不知有几人是真心维护祖制祖法。归根结底,不过是因这些制度利了寒门子弟、庶民百姓而已。”

这几日,元载在朝堂上舌战群臣。

以他的智慧口才,仍被层出不穷、引经据典的“对手”纠缠得无法脱身。

近年来脾气日见沉稳老练的他,居然也被激出火气。

“臣赞同元相之议!”齐王很简单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与元载不同,齐王李倓虽然出身皇族,但是这些年长期在地方巡视,对于朝廷面对的问题一清二楚,对于国家的需要,也坚定支持。

“元相之言,虽然在理!”李泌笑着说道,“不过,此事地处置切不可草率。稍有不甚,便可能引发朝中内乱。如此结果,史朝义恐怕是求之不得,他必然会在烈火上再添上一瓢油。”

“经平叛一役,陛下平叛成功的基础已被奠定。若因内乱而葬送这大好形势,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嗯……”代宗皇帝缓缓点头。

轻应了一声,他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

对于杨错来说,在改制问题上,肯定是站在元载这一边。

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也为了能够恢复国力,改制是必须的。如果纵容土地兼并,恢复以前的租庸调制,那么可以想见,没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还会出现史禄山和安思明。

这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适才李泌的顾虑,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左右无计之时,杨错的目光停留在了裴遵庆身上。

直到现在,裴遵庆还未发一言。

杨错更突然想到,这几日的朝争,裴遵庆除了奏请治司天台主管的罪,其他事情似乎没有参与过。

以他与元载、李泌的关系,这一举动未免有些奇怪了。

再者,裴遵庆属于历经数朝的老臣。

在谋略上不及李泌和元载,但在这方面那个可以说是经验丰富。

“裴相,你有何高见?”杨错将问题抛了过去。

裴遵庆淡淡一笑,语出惊人地说道:“我在想,此次的朝争倒也颇有意思……”

“有意思?”李泌略显诧异地看向裴遵庆。

连沉思中的代宗皇帝也转醒过来。

“此次朝争盖因‘日蚀’之事而起,但眼下看来,‘日蚀’反倒被抛到一边。所谓改制,不过是‘日蚀’补救之策罢了。如此情形,岂不是有些本末倒置?”裴遵庆轻笑着说道,“再者,朝堂之争,当真争得是改制之事么?”

齐王和杨错尚未完全弄懂裴遵庆的意思。

李泌、元载两人却如同被雷击一般,身体一颤,猛地抬头看向裴遵庆。

代宗皇帝似乎也察觉了什么。

“难道说……”元载微愕说道。

“此次朝争,争得不是什么‘恢复祖制’,而是……”冲元载微点了点头,裴遵庆收敛笑容,淡然说道。

“权力!”李泌几乎是跟裴遵庆一同说出了这两个字。

“这根本就是一场权力之争!”裴遵庆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场改制之争,乃借‘日蚀’之机,以天命之名挑起。试想,若是最终改制成功,元相、李长史,甚至是裴公等诸位大人便是与天命相违,更有欺天子之嫌,焉能再留居其位。如若诸位都被罢了官,得益者又是谁?”

杨错反应过来,到那个时候自己也会有麻烦。因为新“科举制”是他提出来的,一旦有违天命,那结果就是罢官免职。

这可是有很多先例的,眼睛一闭就可以想到很多。

“再者,司天台当真没有提前看出日蚀之兆么?”顿了顿,裴遵庆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太史监萧程颇晓天文变化,更曾着书立说。我亦曾拜读其作,并非虚妄。以他的能力,预断此次日蚀应非难事。”

“六日前,我在外地巡视之时,曾偶观天象,便推知有日蚀将现。萧程专司其职,焉能漏过。或许,这就是一场苦肉之计!平叛的第一阶段大胜,天下之势日趋明了,恐怕有人耐不住寂寞了。”

裴遵庆说话相当有分寸,在将他自己的见解道出后,便收住了话题,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该如何处理此事。

麟德殿内陷入一阵沉默之中,包括代宗皇帝在内的众人,都需要时间来仔细消化裴遵庆的这番话。

假设真如裴遵庆所分析的一般,力主改制的那一帮人倒着实是煞费苦心了。

UU阅书推荐阅读:最强武魂系统武神无敌我是神话创世主视频通武侠:开局盘点十大高手我在京都焚尽诸天御天道主武逆苍澜巫师追逐着真理诸因永断斗罗之我的武魂让他们疯狂悟性逆天,我大唐长生仙,谁反对劲爷说他没动心医世神凰熔炉之神励器悟道什么?我体内有一座剑山龙族木叶:我的人物卡人在超神,刚进学院我能提取镜中物恶女在上:丹师逆天记取代伏羲成为末代人皇,横行暴虐开局刚成圣,女帝求着要当我老婆魔禁:学园都市的替身使者添丁即事家庭教师之时雨异世玄魂母皇系统之千基变小可爱有点拽夺命西行:宝图的诅咒轮回联盟:我能看到危险提示洪荒大舞台,有梦你就来从异世开始的无限夺舍封神帝辛,人皇人族圣皇我可以修复万物群聊:我们来自万千世界这个明星太招人喜欢开局签到红尘仙太阳王之证充值武学,我横推妖魔世界天下无双逼我剜骨断亲,又哭着求我回来?最后一个嫌疑人X全球大轮回霸业长歌:我以霸业系统铸帝途末世:囤物资,杀鬼子超级逆转系统穿越到这里的那些年逐出宗门后,我自废修为却越来越强了长生不死,我苟到万界无敌
UU阅书搜藏榜:青了一季的春诸天万界之我在赫敏面前当大佬周德洲之予我为王农家娇女:穿到古代开饭馆洛书笔赋[韩娱]老婆不易追我真没想当魔教教主我的班长居然在画少女漫画!商杀之仁心绝上至尊开局凡人,结局成为诸天至强者兽神逆袭:帝君,来PK!农门悍妻:小相公他被迫奋发图强失灵族误入球途城主!又有女修来找你了吾女有大帝之资白玉天虎魔尊追妻路漫漫海洋王剑仙独行别人御兽我御妖九霄帝道我好像又被坑了反派驾临百世炼情失踪两月,归来已成仙帝!万古第一仙宗诸天从奈落开始混沌圣元鼎阳气无穷不怕吸,妖物都叫我相公阴阳造化鼎三千界之屠龙令诛天狂妃:草包大小姐野外生存狂魔重生2000乖女儿被我宠上天杀手女pk千年冰山灵界神尊小说主角剑无双全民领主:我的浮岛能通灵全民种田,从国家复兴到仙武家族重生蛮荒拍卖返利我怎么成人族隐藏老祖了不对劲的废材长剑问天这怕是一个假世界阴阳捡尸人这岛国的画风太怪异了穿越之兴龙林辰赵无极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UU阅书最新小说:始于深渊飞向归墟偏天修仙:从炼器开始锤锻长生月夜的传说之寻觅开局加入镇魔司,斩杀妖魔就变强!上古风云之刑天混沌剑尊开局一颗珠,剑斩九重天聚灵仙瓶:从杂役到仙帝造化鼎:开局女帝助我修行!人屠女帝狠人?暴击返还秒变温顺九霄魅影陨落天骄逆袭成神记变尸为宝,我在焚尸房偷偷无敌重生西游:一境一金身,我肉身无敌了!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玄幻:开局竟然零寿命祖龙鼎误踩狗屎后,我成了团宠兼救世主魔本是道穿越玄幻最强反派:觉醒返利系统大周鬼差玄幻:开局弓手小卒,满级血怒弑神战神猛飙诡异修仙世界之我有一个精神空间苍穹之下:我的文明重启计划洪荒:我,通天教主,绝不封神!为救妹妹:我去乱葬岗挖坟吞骨真君重生在都市修仙,从坊市小符师开始崛起仙子不仁?那就沦为炉鼎吧!剑名赤霄:九州风云录魔法书大陆混沌仙魔道洪荒:我屡出毒计,十二祖巫劝我冷静!人在诸天,我选择了无敌开挂哪吒去取经假如萧炎记得自己是穿越者我在都市修长生:开局被退婚帝道独尊太虚道尊道友请留步,入我万魂幡一叙雪中:开局截胡剑九,徐凤年哭求我别薅万世轮回:我可以无限重启人生!申公豹前传苟到出世,我居然是只猴芥子长生局系统赋我修为,种地就能无敌我!专业培养逆天仔,鸿钧人麻了葬灵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