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和趋势的出现,也印证了近些年来东非在南美影响力的扩张,就像曾经很多国家和城市喜欢使用“某某巴黎”,“某某威尼斯”,“某某维也纳”一样。
典型的案例就有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它被誉为“南美巴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阿根廷的富裕阶层极度崇拜法国文化,建造了大量的巴黎风格建筑、宽阔的林荫大道和宏伟的宫殿,其文化氛围也非常欧化。
当然,亚松森之所以独特,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上个世纪的巴拉圭战争,几乎对亚松森和整个巴拉圭的文化,制度,社会模式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整个巴拉圭人口直接断崖式下跌,全国男性甚至不到三万人,而战死的巴拉圭士兵,几乎涵盖巴拉圭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巴拉圭的历史、传统技艺、民间音乐、舞蹈和本土知识随之失传,社会结构从根基上被摧毁了。
而这个时候,东非的出现帮助巴拉圭重新建设国家,将东非的社会文化,生活饮食习惯,经济组织模式等等,带入巴拉圭,所以巴拉圭自然会呈现出高度的“东非化”。
如今巴拉圭政府和社会顶尖人才,绝大部分都有东非留学经历,可以说除了“帝制”和语言以外,巴拉圭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东非。
实际上巴拉圭的语言也受到了东非的巨大影响,在如今巴拉圭德语也是除了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以外,最重要的语言。
在如今的巴拉圭有四种语言比较盛行,分别是西班牙语、瓜拉尼语、德语和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不用多说,瓜拉尼语是巴拉圭地区原住民的重要语言,在巴拉圭战争后迅速崛起。
德语来自于移民和经济贸易等,在巴拉圭德语人口虽然不多,但属于强势语言,因为学习德语代表着更多的机会。
意大利语主要通过意大利移民带来,巴拉圭的意大利移民很多,但是就和美国的意大利群体一样,他们在巴拉圭没有多少话语权,所以巴拉圭的意大利语反而呈现衰落的趋势。
作为一个做跨国生意的乌拉圭人,巴尔塔萨就会三门语言,分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德语。
在乌拉圭西班牙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因为和巴西接壤的原因,乌拉圭的葡萄牙语算是第二重要语言。
至于巴尔塔萨的德语,其实并不算太熟练,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学习的。
原因也很简单,德语代表着商机,就算不考虑东非的影响,光是德国近些年在南美的大力投资,就让德语在南美的商业贸易中地位大大提升。
东非和德国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在南美思想文化输出,已经彻底让德语力压英语和法国,成为南美最有影响力的外语。
当然,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在南美还是很有实力的,毕竟其背后的美国和英国等英语国家,实力也并不逊色。
布鲁姆这时说道:“父亲,我相信以后乌拉圭发展也不会比巴拉圭差,毕竟现在我们也和东非做生意,巴拉圭现在虽然有亚松森—利马铁路的加持,可蒙得维的亚的海港优势,也是亚松森所不具备的。”
巴尔塔萨摇摇头说:“不能这么想,除非阿根廷切断拉普拉塔河航道,否则的话亚松森的上限肯定比蒙得维的亚高。”
“现在亚松森背后不仅仅是巴拉圭,还有玻利维亚,巴西,秘鲁和智利的商品和矿产会向这里汇聚。”
“而我们乌拉圭自身体量并不大,和外部联动性也不高,蒙得维的亚最多为乌拉圭本国市场服务,中转的商品以农产品为主,利润很低。”
“而亚松森却可以借助地利,发展自己的工业,哪怕是初级产品加工,也比我们那种完全依赖牲畜和谷物出口利润更高。”
亚松森并非简单的内陆城市,而是铁路、内河航运、海运和公路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枢纽。
铁路上亚松森是亚松森—利马铁路这条南美铁路大动脉的起点,等到以后智利铁路也对接完成,亚松森就能通过铁路直接串联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和智利四个国家。
称亚松森—利马铁路是南美铁路的大动脉,是因为这条铁路现在南美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两洋铁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当然,如果不考虑连贯性,也是有铁路可以把南美洲两岸连接的铁路线的,就比如阿根廷和智利间的安第斯跨国铁路,但是,中间旅客和货物必须在中途换乘。
而亚松森—利马铁路,由东非主导,标准统一,管理无缝衔接,因此从亚松森到利马的列车,完全可以一次性抵达终点站。
除了这条铁路大动脉以外,现在亚松森还计划建设更多和阿根廷,巴西,乌拉圭之间的铁路线,增强亚松森的铁路国际枢纽地位。
事实上亚松森就有一条现成的亚松森—恩卡纳西翁铁路,连接阿根廷的铁路网,这条铁路中的一段,也就是亚松森到巴拉瓜里段,实际上就是南美建设最早的铁路之一,建成于1861年。
除此外以前亚松森还有一条连接内陆的铁路,只不过是以前采用的是米轨,至于现在,巴拉圭的铁路轨距基本实现了统一,采用东非的标准建设或者进行改造。
这也造成巴拉圭的铁路和周边国家,除了亚松森—利马铁路以外,轨距完全不同。
不过可以预见,未来玻利维亚在铁路标准上会和巴拉圭实现一致性,毕竟现在玻利维亚也被东非控制着。
巴尔塔萨说道:“亚松森的铁路枢纽已经颇具雏形,并且可以串联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智利这些国家,以后可能也把我们乌拉圭还有巴西串联在一起。”
“这样一来,亚松森实际上就成为了南美洲铁路交通的心脏。”
“仅仅是亚松森—利马铁路,对亚松森的带动作用就不可估量,要知道这条铁路现在刚刚建成,还没有开始发力,接下来亚松森凭借这条铁路,经济恐怕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
亚松森—利马铁路虽然已经建成,但是它的经济价值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甚至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毕竟一条新的商业路径,也需要时间推广。
所以接下来几年,亚松森—利马铁路的人员和货运量应该是呈现一个稳固提升的趋势,并且最终成为一条稳定且成熟的商业路线。
巴尔塔萨接着说道:“当然,如果光是铁路,我也不可能这么看好亚松森,水运领域对亚松森的未来发展同样十分重要。”
“亚松森本身就是拉普拉塔河的重要港口城市,而巴拉那河上游,包括巴西和巴拉圭沿岸的货物都会汇聚到此地。”
“更别说巴拉那河还连接着阿根廷和我们乌拉圭,本身就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所以亚松森的内河航运优势是会和其铁路枢纽优势迭加在一起的。”
“而这样一来,巴拉圭实际上就成了整个南美南部国家的核心交通枢纽,辐射巴拉圭自身,还有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智利所有区域内的国家。”
“同时,亚松森还可以通过拉普拉塔河出海,和海外国家进行贸易。”
“所以亚松森并不单纯是一座内陆城市,它可以看做一个特殊的沿海城市。最后结合巴拉圭的公路网络,亚松森在交通领域的地位,在整个南美洲都可以是最顶尖的,并且找不到替代。”
事实上亚松森未来的交通,可能还不局限于此,毕竟还有一个航空,巴尔塔萨没有考虑到,而亚松森大概在未来也会成为南美重要的航空枢纽。
这样一来,亚松森在交通领域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短板,可以称得上“南美之心”。
巴尔塔萨说:“这样一算,我们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除了海运优势以外,对亚松森完全没有任何优势。”
“可惜当初政府没有把握住机会,如果全面倒向东非,蒙得维的亚说不定就有可能取代亚松森,成为南美交通的心脏。”
布鲁姆对此也比较遗憾,他说道:“只能说世事难料,当年巴拉圭是完全没得选,所以投靠东非对巴拉圭是唯一选项。”
“而彼时,我们乌拉圭可能顾及英国等国家的态度,所以才会犹豫不决,可谁能想到一场战争,直接导致英国在南美的势力全面萎缩,并且被东非超越。”
“现在阿根廷和巴西也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半死不活,无力和东非这种域外强国抗衡。”
对于乌拉圭来说,阿根廷和巴西对其外交和政治的影响是非常强势的,所以在阿根廷和巴西经济好的时候,乌拉圭政府是很看重两国态度的。
尤其是阿根廷,在经济危机爆发前可以说十分强势,作为南美第一富国,敢和东非,英国,美国这些国家叫板,自诩为南美的领导者。
现在,阿根廷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傲气,只能嘴上强硬,实际在面对东非在南美的扩张过程中,采取避让政策。
就比如巴拉圭和乌拉圭这两个国家,现在就完全投靠了东非,而阿根廷自己还要慑于东非的态度,维持拉普拉塔河航道的畅通。
巴尔塔萨说道:“阿根廷和巴西说到底只能在南美称王称霸,但是他们在面对欧美和东非的强国时,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别说东非,美国,英国,德国这四个国家,就是面对法国和意大利,也硬气不起来。”
“以后,东非在南美的影响力还会继续扩张,只有跟紧东非的脚步,才能保证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稳落地。”
“我们乌拉圭虽然在东非眼里,肯定不如巴拉圭重要,但对于乌拉圭来说,也是机遇大于风险,真正要头疼的还是阿根廷和巴西。”
事实也正如巴尔塔萨所判断的一样,东非不可能真心实意的帮助阿根廷和巴西这种国家实现经济上的发展。
因为这两国都具备成为世界大国的基础,如果真培养出一个南美洲霸主,那东非可没有地方去哭了。
阿根廷和巴西如果崛起,不仅可能会损害东非在南美的利益,还有可能威胁到东非在整个南大西洋的利益。
而乌拉圭,巴拉圭这种体量的国家,就足以让东非放心了,他们的上限也就是成为区域性强国,不会对东非的世界战略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对这种国家扶持的也好做,它们本身人口就不多,所以几个产业就足以满足它们的胃口。
尤其是巴拉圭,它本身的地理位置就对东非干预南美事务十分便利,而且巴拉圭的地缘环境也十分有利于东非对巴拉圭的操控。
巴拉圭和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都有过历史恩怨,所以这就注定了巴拉圭更需要东非对其安全保障上的承诺。
而且巴拉圭还不像前世以色列这种国家,它虽然和周边国家有过历史恩怨,可双方的矛盾远达不到不死不休的程度,所以,东非将巴拉圭作为棋子,风险是可控的,这意味着巴拉圭不会像以色列那样四面树敌,从而把背后的东非拖下水。
前世,美国大概率就很头疼以色列的“惹事”能力,毕竟以色列扰乱美国“盟友”间的“团结”,并且不断给美国带来麻烦,而美国又不能放弃以色列。
而巴拉圭对于东非来说,就完全是一个可以抛弃的棋子了,以色列是美国的父亲,巴拉圭对于东非,说难听点就是养的一条“犬”。
当然,东非对巴拉圭在地位上还是给予了一定尊重的,并没有完全摆出一副“主人”的姿态。
所以东非和巴拉圭的关系虽然类似前世美国和日韩之间的关系,但巴拉圭显然地位比日韩要高的多,日韩之于美国,那才是真正的家犬。
美国会主动命令和放任日韩跑到别人家门口狂吠,而东非在一般情况下,可不会指使巴拉圭去挑衅阿根廷,巴西等邻居。
除非阿根廷和巴西主动挑衅或者威胁到东非的核心利益,否则的话东非甚至都不想搭理这两个国家。
这也是近几年东非和阿根廷,巴西的真实外交写照,东非不通过政治勒索和军事恐吓,这种极端手段从而逼迫阿根廷和巴西对东非完全开放市场,亦或者无端干涉其国内政治。
但是,东非在南美其他国家的一系列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军事活动,两个国家也不能反对和阻挠。
实际上,东非不找这两个国家的麻烦,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安然无事了,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可不只有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