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算五虎做不得诗,填不出词,不去就是了。何苦走这一遭,害得俺们郑家跟着失了颜面。”郑虤说完气呼呼的摔门而去。

郑直没有反驳,恭敬的向没有吭声的郑宽行礼“叔父也怪俺?”

虽然暖亭之中只有寥寥数人,可里边的一举一动早就事无巨细的传到了外边。白钺等人佳作频出,众人叹为观止。偏偏到了郑直这里,非但一首都做不出来,反而闹出了‘考经’的闹剧。因此郑直回来的时候,原本院子里都撑不下的人,如今只剩下了郑宽、郑虤叔侄还有边璋。早晨还信誓旦旦要和郑直把酒言欢的郭勋早就不见了踪影。而显然,郑虤之所以等到现在,是为了斥责郑直的。

“五虎日后还是要爱惜羽毛啊。”郑宽显然也是不满意郑直的恣意妄为,毕竟这丢的可不止他一个人的脸面,而是郑家,乃至整个真定府的脸面。

“是。”郑直苦笑应了一声,他终究太年轻了。虽然白日间的《五千言》辨伪十分成功,白钺六人对郑直默出的批注《老子五千言》颇感兴趣。七个人甚至为了上边的章句,探讨至入夜。可有得有失,他顾此失彼,忘记了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可算是因小失大。

“郑解元今夜还读书吗?”不晓得过了多久,边璋的声音将郑直从懊恼中拽了出来。

“师兄……还在?”郑直连忙行礼“俺失礼了。”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初更了,此刻读书?

“郑解元是不是认为这次错了?”边璋却突兀的问了一句。

“师兄认为俺作对了?”郑直有些好奇。

“这七元会本就是浙江人炫耀举业的把戏。”边璋平静的说“没有何人规定,会上只能吟诗作对。喝酒如何?鼓乐如何?品鉴典籍又如何?郑解元只要觉得合适就合适。”

“五虎受教。”郑直再次躬身行礼,这当然是边璋在宽慰他。郑直对此自然十分感激,却也因此坚定了来年登榜的决心“今夜俺要读书。”

丢人一次就够了,郑直打定主意,下一次,他不会再将郑家的面子摔在地上。可显然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

“表弟大好前程,为何如此莽撞。”郑直面前的青年与他有四五分相像,名叫赵耀庆,是他姑表兄。

赵耀庆的父亲赵烁,神武右卫舍人,九年前会试落第入乙榜充教职在河南府任府学训导。按照天顺八年诏例,署职九年考满者方许再会试一次,赵耀庆这次就是陪着赵烁专程从洛阳千里迢迢赶来应考的。不想刚刚入京就听说了关于郑直的种种传闻,立刻寻了过来。郑宽当然高兴,待赵烁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之后就带着他去拜访乡党了,赵耀庆则跟着郑虤看闷在屋里读书的郑直来了。

“谁说不是呢。”几天不露面的郑虤不晓得从哪冒了出来,跟着开始数落郑直“五虎晓得如今外边怎么称呼你的?大器,郑大器,大器免成。既然你要顺应大道,何必每日埋头苦读?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你又强求作甚?”

郑直前几日在梅园的《郑注老子五千言》如今已经有只言片语在街面上流传开。虽然褒贬不一,可总体而言,贬大于褒。毕竟郑直不过一个十三岁的娃娃,竟然敢对千年典籍评头论足,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因此,有人就用郑直删改的‘大器免成’一词给他起了这么一个诨号。

郑直全当耳旁风,郑虤如今在他眼里,不过是个累赘;至于赵耀庆,还不如郑虤呢。三年前还在隆兴观时,有一次他跟着陈守瑄进府城参加故衣会,遇到了一个被人用假漕白银骗了的京师木材商人。

出于义愤,郑直发动郑家在真定卫积攒的人脉,帮助那个京师木材商人的找回了被骗财物。只是因为骗子拐弯抹角和真定卫右所的几个百户沾亲带故,他怕被人诟病,特意请恰好遇到的赵耀庆捎话给那个京师木材商人。然后没过几天,外边就传成了是赵耀庆如何帮危扶困,维护真定府声誉。

郑直虽然不在乎被赵耀庆抢了这些许的好名,却不能接受赵耀庆坦然受之的态度“两位兄长认为俺错了,可俺不懂,错哪了?请帖上列明‘梅园芬芳香正浓,君能从我观乎?’俺去了,看了。至于旁的,是吟诗作对还是辨经真伪有何不妥?”

“放肆。”郑虤没想到郑直是这种态度,顿时又羞又恼。他听出了五虎的另一层意思,郑直作为受邀者,在七元会上的一举一动,他郑虤没有资格指摘“若不是为了郑家,俺非要去顺天府上告,摘了你的功名。”

郑直目瞪口呆的看着郑虤。为了帮助隆兴观维护佃田不被豪强挤占,郑直可是熟读《大明律》。到了京师后,几个月代书的经验又让他对《大明律》该如何灵活运用有了些心得体会。

《大明律》里并没有直接适用对兄长不敬的条例,可有【殴期亲尊长】:凡弟妹殴兄姊者、杖九十、徒二年半。伤者、杖一百、徒三年。折伤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刃伤、及折肢、若瞎其一目者、绞。死者、皆斩。

依照郑直对官府的了解,若郑虤真的告了,堂上官完全可以比照该例,夺了郑直的功名后治罪。

“算了,算了。”赵耀庆这时插话,拉住郑虤“二虎不是说带俺见识一下京师吗,走吧,俺等不及了。”

郑虤冷哼一声,对赵耀庆说“表弟说的是,莫误了良辰美景。”跟着赵耀庆走出了郑直的房间。

郑直坐到交椅上,看着书案上的成堆的功课发愣。良久之后,起身拿起笔写了四个字‘大器免成’然后把笔一扔,走出房间。

“老大,你可终于现身了,吓死宝宝了。”杨儒接住郑直扔过来的油脂包“这是什么?”

“牛肉。”郑直低声说了一句。国朝禁止随意宰杀牛,当然不可能杜绝。

杨儒大喜,立刻解开纸绳,看着油脂包里的大块酱牛肉直接亲了一嘴。

郑直却并没有理会对方的不雅举动,来到了书桌旁查看杨儒在干什么。可是他显然低估了杨儒,纸上写的都是奇形怪状的符号,郑直看不懂。

“不是我吹牛哦。以前我吃神户牛排,都是这么吃的。”杨儒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捏起牛肉懒洋洋的放到嘴里,继而又说“妈的,如今老娘吃这东西,都得这样。”说着伸手又拿起一块牛肉,不过不再是捏,而是捧,同时另一只手在下边接着,仿佛生怕有一点渣掉下去,小心翼翼的放进了嘴里。

郑直看了不由莞尔一笑“杨兄是见过大场面的,俺信。”

“哎。”杨儒摆摆手“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大,我的那个艾叠尔怎么样?想好了美?抱歉,就是创意……注意……计划……点子……办法,对,办法。”

郑直坐了下来“需要多少钱?”

三天前,杨儒向他提议,两个人一起创业,做买卖。因为郑直对赚女人钱信心不足,所以杨儒有了一个新的主意,买卖驾贴,用杨儒的话说就是‘倒卖批文’。

郑直之前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可眼下的局面逼着他不得不无所不用其极。下个月就要过年,边璋再有几天就要在刑部历事结束,郑直可没有脸强拉着人家留下来一直守到明年二月乃至三月。因此他打算临别之际,送些仪程给对方表示感谢。

可经过梅园的事以后,郑宽和郑虤明显对他产生了疏离,今日这场风波,让郑直决定,以后还是和郑宽、郑虤保持距离为好。因此就打消了向郑宽借钱的打算,钱,只能他来赚。

“拉拢关系,地方不能太差,桑落酒要三钱银子一坛的,一桌有水准的席面再喊上两个小优儿,零零总总至少要五两银子。”杨儒对别的不清楚,可对吃喝嫖赌在行的很,立刻如数家珍的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五两。”郑直不带感情的重复一遍。

“这事也不是一次能成的,少说也要五六次。不过一旦打开了局面,也不是一两笔的买卖,而是长年累月的固定收益。”杨儒说着开始再次给郑直分析未来前景。

“你打算去哪找那些需要勘合的人?”杨儒说的,郑直听得并不费劲,毕竟他在隆兴观也负责账目度支。待杨儒天花乱坠的说完之后,郑直立刻追问他想到的关键。倘若他真的打通了关节,却没有找到需要的人,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遍地都是。”杨儒哑然失笑,指向东墙“我们的市场很广阔,我们的客户只会多到让大哥你头疼。”他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因为他想要倒卖的是户部的完粮勘合。

国朝田赋征收,以米麦实物为主。在征收过程中,官吏往往贪污中饱,有时路途耗费超过正税。洪武四年九月,高皇帝下诏建立“粮长制度”,令户部计算州县田赋,以纳粮一万石为一区,选粮长负责该区田赋的督收和缴纳。粮长征收田赋,分为“存留粮”和“起运粮”,存留粮由本地州县开支,起运粮运往外地,其中运往京师的称为京运,运往外地卫所的称为“对拨”,“京运”部分由粮长亲自押运。

可朝廷官员精力有限,甚至官衙逼仄,户部尤甚。因为地方太小,户部主事得职之后,根本不到部临事,部内公务全都由属吏操办。胥吏之害,令人发指,往往故意迁延,这就造成了京运完粮后的粮长无法及时拿到户部勘合。如今不比国初,粮长已经由永充制变为了轮充制乃至朋充制。这些人财力有限,入京之后往往需要借贷孝敬户部胥吏,等数月才能拿到勘合回乡。

杨儒就是看中了这中间地带有利益,才向郑直提出的建议。原本杨儒面对好大一条财路,只能徒呼奈何。毕竟他的身份不过一个外地的秀才,户部的胥吏地位再低贱,也不是他能搭上线的。况且大明立国百余年,这么浅显的关窍早就被人掌握,他要想分一杯羹谈何容易。可郑直的出现让他感觉这条路能够走得通。

“花几千钱就可以拿到之前要花数万乃至更多的钱就可以拿到勘合,还能够早日还乡,没有人会拒绝这种诱惑的。”杨儒坚定的说“这还是别的地方,至于江南五府,没个几万钱就不要想了。”

“为啥?”郑直对于杨狂生讲的每一句都听得很仔细。

“有钱啊。”杨儒以为郑直明知故问,放浪的抛了个媚眼。

郑直尴尬的点点头,躲开了杨儒的目光“那杨兄这几日就开始吧,钱俺来想办法。”

郑直已经没有钱了,可是他有一张借据。是前几日,那些锦衣卫塞给他的茄袋里存放的。金额不大,七两,却足够他将目前的局面应付过去。欠债的是东宁伯焦淇。郑直对这张借据的真伪是存疑的,毕竟堂堂伯爵竟然欠人七两银子,简直匪夷所思。可事到里头,他没得选。郑直在京师认识的人不多,有钱的更少。难不成找郭勋?就算他舍了脸面,此刻的郭勋说不得也不会施舍给他一文钱。

东宁伯第在鸣玉坊内,郑直来的时候,外边早就围了一堆人。耳听着人群里传来了滴滴答答的二胡、唢呐鼓乐声,还有咿咿呀呀的唱词,他不由怀疑真的搞错了,毕竟有钱唱大戏,哪里还会在乎这区区七两银子。只是不等他打退堂鼓,一句唱词钻进了他的耳朵“……做事绝天理,狼心狗肺你把人欺,光说人话不办事,枉你来把人皮披……”

情况不对,郑直赶紧凑了过去查看。挤进人群,他就看到几个卖解的站在人群中间卖力吟唱。旁边是几个披麻戴孝的男女正跪在地上痛哭。而几步之外,七级踏道上,两扇金漆兽面摆锡环红木大门紧闭,门屋之上正中悬挂的牌匾赫然写着“东宁伯第”四个金光大字。最惊奇的是,一根麻绳悬挂在门屋外檐,麻绳的下边则放着一张空空如也的长凳。

“老丈。”郑直不确定的向身旁的老者行礼“这……”

“要债的。”老者见怪不怪“小哥若是看热闹,还是离远一些,免得一会沾了晦气。”

郑直听得有些无语,他还以为是出殡发丧呢。

突然有人大喊“开门了……”

这一声,仿佛带着无穷魔力,顿时刚刚还鼎沸的人群静了下来,众人全都看向焦宅大门。果然有几个身穿短打的壮汉正气势汹汹的从门缝里挤了出来“看啥呢,看啥呢?散了,散了,成何体统。”

“吉时已到,上路了。”突然又有人大吼了一嗓子。不等郑直闹明白咋回事,刚刚劝告他的老者推开众人,大步流星的蹿到门廊下,在众人的惊呼中,蹬着长凳,抓住了麻绳。大喊一声“是焦家逼死俺的。”说着就把脑袋往麻绳里套。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壮汉们慌忙要去拽老者,可立刻有几个披麻戴孝的妇人蹿出来阻拦这些壮汉。男女大防,是可以要人命的,因此焦家的几个壮汉尽管膀大腰圆,却束手束脚。好在东宁伯第院内的家人也察觉了不妥,片刻后,几个婆子就冲了出来。一时之间,东宁伯宅子前人仰马翻,全乱了套。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