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薛林客那脸色惨白的直接咧开嘴一笑。
“阿娇小的时候很喜欢我给她讲故事。但是我一个大老粗,又不知道该和她讲什么故事,但是江湖上的事情我也不想要跟她说的太多,便只能用这样的办法,编了一个故事哄哄她。”
月可在听到薛林客说他和阿娇讲的那个故事是编的之后,她便借机追问道。
“那你为什么告诉阿娇碰到有画着桃花的棺材就要逃呢?难不成是有什么其他的寓意吗?”
薛林客在听到月可的话之后,轻轻的摇了摇头反驳道。
“什么刻有桃花的棺材?我和她说的是,不要靠近有桃花的地方,那是吃人的魔窟,一旦进去了,就永远都出不来了。”
月可瞬间就抓住了薛林客话中的重点。他想要借着这个故事不让阿娇靠近桃花镇,但是为什么阿娇当时却阻止他们进入那刻有桃花的棺材呢?
难不成是阿娇知道了什么?又或者是薛林客给她暗示的时候,她理解错误了?那既然薛林客给的暗示却不明说的话……
月可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她直接朝着薛林客问道。
“薛林客,难不成阿娇母亲的娘家就在桃花镇里头吗?”
薛林客见月可已经猜出来了,他对此也不再隐瞒。
“是。阿娇的母亲就是桃花镇的人。我的好友也是在桃花镇里头碰到了他此生的最爱。我的好友曾经还说,若不是有桃花的指引,他或许就不会碰到毕生所爱。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最后居然会死的那么的凄惨。”
薛林客满脸都是对好友的感慨和悲伤,月可对此倒是有些感动。
只是这感动归感动,该问的还是得问,毕竟和他的对话中有可能会得到某一些有用的线索。
那既然薛林客也去过桃花镇,或许他对桃花镇的许家有印象。
“薛林客,我还有一件事。”
“你说。”
“桃花镇里头有一个许家。在许家的地下藏有一个密室,里头有几幅石壁上面,便刻着跟阿娇和我们说的那个故事很相似。阿娇跟我们说的那个故事是从你这里听来的,你对此有什么解释吗?”
薛林客闻言就直接和月可反驳道。
“我不知道这件事,但是阿娇跟你们说的那个故事,确实是我编的。这个我绝对没有骗你。”
月可在听到薛林客不承认时便觉得有些奇怪。
阿娇跟他们说的那个故事,和许家底下密室里头那石壁上刻画的壁画是能够对应上的。可是现在,薛林客一口咬定他和阿娇讲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他编出来的。
还是说,薛林客还在隐瞒着什么事情?
对此,月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朝着薛林客再次询问道。
“薛林客,你确定吗?我可是最讨厌撒谎的人。”
薛林客对此直接义正言辞的回答道。
“我确定。那只是我为了骗阿娇而随口胡诌的一个故事而已。我根本就不知道有什么石壁的。”
这难不成还真是一个巧合吗?看来过后还得让人好好的去查一查才行。
“那阿娇的父母被葬在哪里?”
“我的好友生前一直念叨着阿娇的母亲很喜欢桃花,所以我就把他们合葬在桃花镇对头山上的桃林里。再加上那桃花镇里头到处都是桃花。所以我才给他们两个人选了这个安葬之处。”
“薛林客,你把他们站在桃花镇的对面,难道就不怕他们会心生怨念吗?”
“人都已经死了,再说起这个又有什么意义?而且这个地方又不是我选的。这是我好友最后一次跟我喝酒的时候跟我提起的。他说他在江湖上也有不少的仇人,万一要是哪一天不小心被仇家寻上门了,导致了他和他的妻子遭了难,万一要是我去收尸的话,就让我把他们夫妻合葬在那个位置。”
月可感觉自己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薛林可的表情透露出了一丝的不对劲,虽然这种改变一瞬即逝,但是月可还是看的很清楚。
看来,这薛林客还是没有说实话。又或者他说了实话,但是还在隐瞒着什么?
“薛林客,你确定,你所言句句属实?”
薛林客闻言直接举手发誓。
“我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谎言,就让阿娇永远都见不到我。”
月可见薛林客发誓的那个样子,看样子又不像是在撒谎。但是他刚才的表情为什么会有一点点变化呢?
月可已经把该问的问题都问完了,想起了那个还在门外等候着的小姑娘,随即便朝着薛林客开口问道。
“薛林客,你有没有想过告诉阿娇真相?”
薛林客想都没想的就直接摇头。
“我希望她一辈子都不要知道真相。这样她才能够一直开心的活下去。”
“但这是你自己想要的,并不是阿娇自己想要的。你难道就没有想过,阿娇的心里会不会已经有怀疑了?”
“这不可能。阿娇是我从小养到大的,我事事都是以她为先,她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情,而且从阿娇被我带走之后,我就没有离开过我们之前居住的地方。”
月可 看着薛林客态度坚决的样子也不打算在掺和进这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我知道了。这件事情出了这个门之后便不会再提。我会让人重新给你们安排住所,等你伤好之后,便会有人给你们安排去处。”
“多谢。”
“你好好休息吧。”
月可说完便转身来到了战景奕的身边,夫妻二人便离开了薛林客所在的房间。
阿娇一见月可出来,连忙上前朝着月可跪下磕了个头。
“阿娇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阿娇,快起来吧!”
等到阿娇起来之后,月可才给阿娇轻轻的整理了一下她有些乱了的头发。
“阿娇,你阿爹的身体还需要卧床休息半月,我会让人安排好的,缺什么少什么,你就去找管家。”
“是,阿娇多谢姑娘。姑娘的大恩大德,阿娇一辈子都会铭记于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