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董平可以很快的认输躺平,但是牛邦喜不行。

作为高俅高太尉心腹,牛邦喜是好不容易才获得的领兵之权,岂能这么就败了?!

太尉能接受战败,但是能接受这种稀里糊涂,什么都没试出来的战败吗?!

牛邦喜的这个都统职位来的并不轻松,哪怕他是高太尉心腹,依旧是要花钱打点的,甚至是倾家荡产,才换了这么一个机会。

党世英,党世雄两兄弟,邱岳、周昂、林冲这些能打的教头,实话讲竞争压力很大,高太尉已经做了快三年的太尉了,自然心腹班底不是一个。

牛邦喜没想名传千古那么大的目标,可人活一世,草活一秋,总得留下些什么吗?

总不能回去继续做那污泥似的人物吧?

牛邦喜费尽心机往上爬,可是那准备将依旧在东京依旧是个臭虫似的人物,所以明知道征讨梁山危险,他依旧孤注一掷,求到了这个都统的位置。

因为这场仗并不难打,战败了也不一定会死。

临行前,太尉有交代,“不指望一定能打赢,这梁山已然成了气候,既然能打到高丽求援,恐怕不是一般覆手可灭的草寇一流,万余兵马,一是征剿看看,二来也是试试梁山的底。”

高俅不是个好人,但更不是个蠢人,这种事情还是能看的明白的,做了两年多的太尉,东京禁军什么样,地方禁军是什么德行,高俅还是心中有数的。

而且在笼络人心上,市井无赖子出身的高太尉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手段的。

最起码,牛邦喜是感念高太尉的知遇之恩的。

所以这上万兵马岂能被千余人一战而下?!

牛邦喜深吸口气,虽说蹉跎多年,到底也是军伍中混了多年的,有些事情还是能看懂的。

陷阵营到底人少,如今锐气已失,冲锋势头已止。

擂鼓进军,全军压上!

“咚!”

“咚!”

“咚!”

“咚!”

战鼓声响彻整片战场,然后伴随而来的就是震天的喊杀声。

喊杀声主要来自官兵,陷阵营如今终于是沉默的刀,左军和右军是刚来到指定位置,而且也知道,现在喊有点早。

我们不能说牛邦喜的应对有什么问题,因为易地而处,也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如果正面打不赢,那就把战场彻底搅乱,以一种混战的姿态结束这场战斗,因为军阵拼不过,那就大家一起打烂仗,然后用更丰富的打烂仗的经验,减少损失,或者说~

万一打赢了呢?

只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万一,梁山也没有给官兵打烂仗的机会,因为梁山的战斗传统就是保持军阵打仗。

高丽战场洗礼之后,无论是陷阵营还是左军右军都明白,只有保持军阵才能减少伤亡,只要保持军阵不溃散,我可能没打赢,但是绝对不会输。

王烨对军中将士性命的看重,会影响到他对各指挥使的功劳判断,然后为了给自家寨主留个好印象,各指挥使也会很注重士卒的伤亡问题,然后这个影响就会扩展到全军。

最后大家发现,最好的减少伤亡的战斗方式就是组成军阵,以多打少,以强击弱,是的,军阵就是以多打少、以强击弱的手段。

所以如今的梁山军对于军阵甚至有些偏执了,以营为单位的大些的军阵,分散开来以百人一都为单位的军阵,更小的十人一伍的军阵。

甚至营与营之间的组合军阵。

陷阵营选择的不是圆阵,是因为不需要!

左军两营在合适的时机,补在了合适的位置,左军虽然不及陷阵营精锐,但是也是精兵。

三营并列,就是一个大的纵阵!

然后身后,就是徐步推进的右军三个营,形成一个更大的军阵!

战斗开始的突然,并且很快就进入到全面战斗的相持阶段,速度很快,有违一般战斗的常理。

但是这个相持并不持久,也没法达成牛邦喜所谓乱战的局面。

因为王烨出手了!

牛邦喜不是没想过王烨会出手,只是潜意识把这个选项屏蔽了,因为那个头上查着鸡毛,一身黑甲的造型,牛邦喜是认得的。

当初基业初创,可以亲冒矢石鼓舞士气,但是如今已经有那么大的家业了,还能冲锋陷阵?

所以牛邦喜内心更倾向这个造型就是鼓舞士气的,而且一旦阵型交错,形成混战,要知道骑兵冲进这种混乱又密集的军阵,是很危险的事情,一个马失前蹄就会死人的。

聪明的寨主必然是保留骑兵队形做最后的追击的。

这是牛邦喜的判断,也是充满无奈的判断~

不然呢?

看到这三千骑兵的时候,牛邦喜就明白,这场战根本不可能打得赢,只要这寨主舍得,三千骑兵直接撞进步兵军阵,就能赢。

“縻貹!”

“在!”

“五百骑,突破对面右翼骑兵,然后斩了那个牛邦喜!”

“喏!”縻貹应道,这路上有张清领的三百骑兵,然后就是那牛邦喜的两都亲卫。

对于牛邦喜这么大胆,縻貹是佩服的,能全军压上,不留大队人马护卫自身,看上去倒像是个好汉。

在縻貹领兵朝着燕云骑冲锋的时候,第一个敌人是张清领的三百二十骑兵,

只见那张清~

头巾掩映茜红缨,狼腰猿臂体彪形。锦衣绣袄,袍中微露透深青。雕鞍侧坐,青骢玉勒马轻迎。葵花宝镫,振响熟铜铃。倒拖雉尾,飞走四蹄轻。金环摇动,飘飘玉蟒撒朱缨。锦袋石子,轻轻飞动似流星。不用强弓硬弩,何须打弹飞铃。但着处,命归空。东昌马骑将,没羽箭张清。

卖相很好!

但是帅不过三秒!

知道你飞石打得好,自然是要重点关注的,燕云骑在骑兵对冲的过程中,可以射出四支箭矢,张清哪怕是全幅甲胄在身,也没有使飞石的机会。

享受了一把史文恭的待遇~

“嗖!”

“嗖!”

“嗖!”

“嗖!”

重箭近距离破甲集火,这个真的很难活下来的!

张清没有史文恭的武艺和身体素质,只能说作为朝廷将军的张清,盔甲质量到底是比史文恭的好一点,所以他还活着。

当然这个也是冲锋在前面的燕云骑,大概是了解自家新大哥縻貹的想法,主要射马的缘故。

縻貹手中宣花斧砍死了四个,就已经透阵而出,然后稍微整理了下队伍,然后朝着那牛字帅旗而去。

对这种好汉的尊重,就是全力以赴,去砍了他。

事实证明,縻貹佩服早了,在縻貹突破张清骑兵军阵的时候,牛邦喜就跑了,留下帅旗,人已经跑了。

这是縻貹冲到帅旗之下,才知道的。

在縻貹出击的同时,王烨也领着燕云骑开始了侧切骑射!

面对失了军阵庇护的步兵,直接冲锋可以,围着射箭也可以,王烨选择发挥骑射优势,在縻貹砍了帅旗的时候,王烨也已经沿着朝廷官兵跑了快半圈,两桶箭已经快射光了。

“吼!”

久违的虎啸龙吟,让梁山军军心大振,军阵都往前又推了十数步。

官兵大乱!

继而崩溃~

还有大几千人的队伍,拥挤在中间,宛如一个绳结,搅成了一个疙瘩。

为什么縻貹都已经把将旗砍了,然后队伍的崩溃还有那么高的延迟。

盖因为信息的传递是延迟的,尤其是在混乱的战场上,大家都是混乱的,都是盲从的,这种情况下,没有谁去一直盯着帅旗看,而且一般也看不清楚。

所以军鼓之下,拼命向前才是正理,身后是执法队,这么混乱的情况投降人家也不带理你的,所以所有人就一起拼命,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拼命,或许就是单纯的一时血勇。

只是这股勇气注定不会持久,会在伤亡之下,尤其大面积的伤亡之下,快速消散,然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另外一条可能的生路,逃跑!

王烨的游弋骑射,最大的作用不是造成了多大的伤亡,而是摧毁了官兵阵营后面的执法队。

王烨带着燕云骑跑到了整个朝廷部队的侧面,快和金麟领的燕云骑汇合了。

不敢挡着人家逃生的道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拦人逃生之路,大概就是把人父母杀了又鞭尸了,看他们对自己人下手都那么狠,大概就能明白,为什么好狗不挡道了~

呸~

形容错了,这叫避其锋芒!

一旦开始逃跑,总是要先脱盔甲,然后再弃了重些的兵器的,轻装上阵吗,一身轻才跑的快不是吗。

如果眼前的高丽大军,那些已经死了的高丽士卒会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非常不对!

梁山最强的并不是步兵军阵到底有多么的坚固不可破,而是那恐怖的追击能力!

所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像这种军阵对撞,正面战场输了自然是严重的,会有很大的伤亡,但是绝对不会全军覆没。

甚至直接阵亡都不会超过三成,总得伤亡大概最多也就是四五成的样子,毕竟成军阵的梁山步卒,最多也就是追击两箭的距离,然后无论是体力还是军阵的速度,都不允许他们进一步扩大战果。

然后就要开始步兵打扫战场了,这步兵战斗也就结束了。

但是梁山有燕云骑!

王烨出击的时候,都还留着右翼金麟部没有动,就是为了能在敌军溃败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追击扩大战果。

除非是夜晚,或者特殊的山地地形!

像这种一望无际的平原,就是有些村庄,是挡不住燕云骑追击的,实际追击的距离和杀伤效果,主要取决于燕云骑带了多少箭矢~

很不幸,四桶,八十八支箭矢,跟着逃兵身后追击的时候,甚至能保证箭无虚发,所以这场追击注定时间很长,对战败方也很煎熬。

王烨没有管追击,惯例是在伤兵营等汇报。

“不堪一击,没劲~”縻貹笑道。

縻貹同情穷人,因为他曾经是个穷人;

但是縻貹不喜欢官兵,因为被他们欺负过,所以下手杀人从来不曾手软;

縻貹同样是个喜欢战斗的,自小跟随村中猎物进山,杀戮,流血,已经深入骨髓;

縻貹从来都不畏惧战斗,砍过人之后也不像王烨那么纠结;

上了战场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谁也别怨谁。

縻貹不仅没把敌人的命当回事,甚至自己的命也不是很看重,所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縻貹很喜欢少爷这句话。

“我倒是觉得这种没劲的战斗,也挺好的,天天打这种对手也行~”王烨笑了笑说道。

所谓求同存异,王烨从来不觉得大家都要和自己一个想法,虽然自己的【王道】光环让整个队伍在趋同,但是也有些人,有些想法,是改变不了的。

縻貹如今已经也变了好多了,比如对伤兵的态度,自家兄弟的性命自然是极为重要的。

就是官兵投降的,如今也愿意给他们安排治治,当然重伤的就算了,治疗起来也挺费劲的,还不一定能活,不如早死早超生。

“少爷,您看重的那三个都还活着,就是那张清惨了些,是不是救他一下?”縻貹来找王烨不是为了感慨敌人弱的,而是表功。

毕竟少爷让砍死的牛邦喜没有砍成,只夺了旗在,未竟全功,那就只能拿张清补上,至于另外两个中箭虎丁得孙和花项虎龚旺算是添头。

又不是自己擒下的~

实际上这三人能活,是因为王烨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本事多大,王烨在梁山的家庭高,不是说说而已。

既然表达了对这三个人的欣赏,那卞祥出手的时候,自然会留三分力,唐斌下手也没那么狠,就给这俩人留了命。

右军袁朗那里就不一样了,黄安就是直接阵斩了。

“董平呢?”

“那厮见机得快,跑了~”欧鹏有些尴尬,这正面是自己负责的,既然让人给跑了,就挺尴尬的。

“跑了就跑了吧,无妨的~”王烨笑了笑,今天陷阵营立功最大,斩首虽然不是最多,但是这事也不能只看斩首数量不是~

至于这个无妨倒是说的也有些违心,王烨是想一次把人都打死的,不然就像董平这种,跑了一次两次的,他估计就觉得自己真行了,没准还敢第三次来找梁山麻烦···

算了,王烨摇摇头,“此战大胜,具体军功统计核实还请军师费心。”

“自当用命!”萧嘉穗拱手说道。

看着地上的张清,还有被绑着的龚旺和丁得孙,有些尴尬。

王烨不是宋江,如果是宋江,大概已经亲解其缚,然后纳头便拜,再然后一套等日后招安,可重归朝廷效命云云,这人估计也就顺势降了。

人家宋江能做到,王烨大概是做不到的,倒不是不能礼贤下士,也不是对他们杀戮梁山将士有意见,毕竟这几个手上恐怕还真没有梁山人命···

只是做不惯罢了,这种事情,怎么说呢,目的性太强,又有一定的欺骗性,和王烨一直以来的以诚待人的理念有些冲突~

所以王烨只是【霸道】给张清保个命,然后决定把三个人先关一下,冷静一下,然后慢慢的让能说会道的去劝降,这事大概应该也就妥了。

然而就在王烨转身准备从伤兵营离开的时候,突然的一个声音喊住了王烨。

确切的说,是喊住了梁山寨主王伦~

“丁得孙愿降!”

呃,这配角有点抢戏了啊?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