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别看何文庆的莲蓬党人多势众,人数拥有八千多人,看似很吓人。
实际上他们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手中的武器也只有劣质的大刀,长矛,有的人甚至直接拿锄头,木棍,当做武器。
可以说整个队伍一杆拿得出手的火枪都没有,更没有趁手的攻城武器。
而且这些人被诸暨知县许瑶光安排在诸暨城外驻扎,诸暨县城城内有几百清军守军,这八千人若真造反,他们想要攻打诸暨县城,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最关键的是莲蓬党首领何文庆以及一众将领却在诸暨县城内。
也就是说主力队伍在城外,当官的在城内,说句不好听的当官的都成了朝廷的人质。
所以何文庆他们没能力,也没有办法攻打诸暨县城。
........。
侍王李世贤很快收到了莲蓬党何文庆的信件。
侍王李世贤是相信何文庆的,他俩互通书信已经长达几个月。
何文庆这个人比较机灵,他的莲蓬党一举一动都会写信请示李世贤,请侍王李世贤远程指导。
如今莲蓬党聚集在诸暨城外,而且何文庆已经取得了许瑶光的信任。
侍王李世贤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决定派一支人马去打诸暨,给清妖知许瑶光一点压力。
可侍王李世贤奈何当时手底下没多少人,主力部队都外出作战的,于是李世贤于是临时拼凑了一支五百多人的部队,一百多人的骑兵象征性地前去攻打诸暨。
队伍出发前,侍王李世贤一再强调:
“”你们出发前,一路行军,一路告诉当地民众,你们要去攻打诸暨“”
“”声势搞得越大越好“”
其实太平军凭借这六百人,根本是没办法拿下诸暨的,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这六百人却可以把诸暨朝廷官员吓个半死,从而迫使,诸暨知县许瑶光出钱出力给何文庆。
果然,太平军从金华出发来攻打诸暨的消息传到了诸暨许瑶光的耳中。
许瑶光大惊失色,他慌乱不已:
“”什么?......这么快?,长毛的先锋怎么会这么快?“”
“”探子不是说还有个五六天吗?“”
当时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带领太平军横扫浙江,浙江的朝廷队伍几乎都是不攻自溃。
所以当地流传着太平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传说。
太平军大军压境诸暨,诸暨的朝廷地方官吓得乱了阵脚。
他们纷纷去找诸暨知县许瑶光:
“”长毛过几日就打来了,许大人您别和何文庆较劲了,赶快把钱粮发给他,让他去抵御长毛“”
“”对呀......“”
“”对呀 ..... 现在不是怄气的时候“”
诸暨的朝廷官员都知道知县许瑶光故意不给何文庆粮草,钱粮。
他们也知道何文庆在和朝廷较劲着。
许瑶光迫于压力,于是派人去请何文庆来自己的知县府商量防御事宜。
可没想到何文庆却在这个时候,却摆起了谱子,他直接称病
“”我这几天感染风寒,走路都走不稳,没办法参加会议,等过几日再说“”
.......
许瑶光知道何文庆心里有想法,于是派了手下官员三次去请,何文庆这才同意参加军事会议。
何文庆来到知县县衙后,朝廷众多官员早已等待多时,大家都在等何文庆到来,许瑶光也来不及寒暄,而是直接对何文庆说
“”计划不如变化快“”
“”长毛来攻诸暨的,估计这两三天就到, 本官现在令你赶紧出城布置防务“”
“”争取守个十天,等陈卢过来,你们你俩就内外夹击,必破长毛“”
.....
知县许瑶光说话的语气很急促,看得出来,他是真的着急了。
这一切计划都在何文庆的掌控之内,何文庆内心窃喜,不过还是假装面露难色地说:
“”大人.....我也想为朝廷出力呀,可军中将士得知无钱无粮,他们说大人您言而无信,对你有很大的意见呀“”
“”没有钱粮,我压不住那些人,大人还是早日将钱粮发放下去“”
.......
许瑶光既然找了何文庆,他肯定已经做好了拿出钱粮的准备,于是他挥了挥手同意的说:
“”放心吧,你们先去,六万两银子,两千担粮食,随后就到“”
“”还有.....县城仓库储备有一千多把洋枪,今天下午也会送至城外你的大营内“”
许瑶光说完,又叹息着说:
“”没有洋枪在手,你们根本不是长毛的对手“”
听到知县许瑶光说提供火枪,这倒让何文庆心里感到意外:
“”没想到还有洋枪?“”
他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在那个乱世,一支洋枪的价格能抵五个人的命。
能搞到一千支只洋枪,那是很不得了的事情,队伍一下子由冷兵器变成热兵器。
谁能不眼馋?
何文庆心里一阵酸爽,暗想道:
“”等枪发到老子手中,老子就回头干你“”
不过想归想,枪没到手,何文庆知道自己不能太得瑟,于是他立马答应
“”谢大人“”
“”大人您放心吧,你给我枪,长毛想要侵占诸暨,先要过我这一关“”
.......
许瑶光听后甚是满意,然后挥了挥手:
“”赶紧去吧“”
随后,何文庆带着一众将领借故出城领兵作战的机会,全部出了城。
一行人回到了自己城外莲蓬党大营。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十几辆马车从诸暨县城缓缓驶来.......
马车是由土布盖着的,每一辆马车都装得鼓鼓当当的。
不用猜,里面绝对洋枪。
何文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马车,他听到动静赶紧出营查看,只看到几十名清兵押着十几辆马车缓缓而来。
清兵押送将领见到何文庆之后,立马参拜道:
“”大人.......火枪已运到,共计一千二百三十五条,两万七千发子弹,请大人验收“”
........。
此时的何文庆紧张的心情都快崩了出来,他赶紧掀开雨布,定眼一看马车上整整齐齐排满了洋枪。
这些洋枪有的是新的,有的是旧的,而且样子都不一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