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033章可知何人接替张督?

大明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一日。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烈日当空照耀着大地,初春的料峭寒风吹打在人们身上,也没有往日那般寒凉。

午时未到,宣府镇城的南关外便已聚起众多官将,大红的袍服与明亮的盔甲在阳光下交相辉映。

中间一人身穿大红袍服,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头上戴有梁冠,脚下着云头履,胸前赫然绣着正二品文官的锦鸡补子。

这人正是领兵部尚书衔、宣大总督张福臻,而在他身旁就是胸前绣着正四品云雁补子的领右佥都御史衔、宣府巡抚江禹绪。

他二人周围还有宣大督粮通判朱敏泰等一众文官,众人自然是以总督张福臻为尊,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各依品阶围绕在他的身周。

而武将们则是以副总兵林登猷、郭英贤二人为尊,不过,似乎林登猷身边的人多了一些,郭英贤这个新晋的副总兵身边压根就没几个人。

只有刘广武这个老牌参将,余下都是勇毅军系统的参将何振雄、陈铮、魏知策、靳勇等人,以及游击郭安、于金、田明遇、唐先成四人,再有夏顺成和秦大忠两位营镇抚官。

其实,参将刘广武的大儿子刘世尊现在是勇毅军玄武营副将,而他的小儿子刘世杰此前一直在开平卫学中读书,现今也转入赤城工学堂继续修习经史法典。

再加上刘广武的夫人前时在独石堡又收了张诚妾室柳家姐妹为义女,他们刘家一门两代人均与张诚有着数不清的关系,俨然已经成为了永宁伯一系的强力臂助,在镇城内的官将场上也大受排挤。

宣府镇内各官各将对于张诚的情感都较为复杂,他们许多人亲眼看着张诚从一个小小千总,崛起成今天的模样,心里满满的妒忌之情。

他们不去思考张诚何以成功,眼睛里只是盯着张诚麾下强兵和库里的金银,恨不得将张诚按倒在地撕扯毁掉,好合伙吞没了他库里的金银。

不过,他们的这点小心思在勇毅军强大武力面前,却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只能暗藏于心底,私下里咒骂一番罢了。

果然,游击将军温辉就一脸恶毒之相地对身旁李见明轻声说道:“张诚那个小瘪犊子,如今可好大架子啊,竟要我等出城迎候,还苦待这许多时。”

李见明也是冷笑着道:“哼,官大一级就能压死个人,何况人家现在还是超品的伯爵,没见督抚大员们都出城等候,咱这样的还能咋办?”

温辉闻言脸上神情更加阴冷起来,

一旁的李见明还不忘挖苦他:“温老弟,你这杀子之仇怕是难报了嘞。”

“咯噔……咯噔噔……”

温辉听了这话面目变得愈发狰狞起来,满嘴黑牙咬得直响。

总督张福臻正与巡抚江禹绪轻声交谈,他似乎也发觉了这边的异样,但也只是扭头看了一眼而已,并未十分在意。

忽然,远处一溜烟尘向着这边滚滚而来,紧接着就是“噔噔……噔噔噔”的急促马蹄踏地声音,随即滚滚烟尘中显出数骑战士。

他们奔至副总兵郭英贤身前,翻身下马,急急禀道:“郭副帅,大将军车架距此已不足五里。”

郭英贤闻讯后,立即向总督张福臻那边行去,将永宁伯车架即将到达的消息禀报给他。

张福臻闻信只是笑了笑,便与巡抚江禹绪一同走出了遮阳伞盖之下,他站立在镇城南关外向着官道远方眺望着。

很快,便可远远望见勇毅军和威远营的御赐军旗,在滚滚烟尘中逐渐显露出来,而在军旗之下则是阵列严整的马队缓缓行来。

原本在南关外列队而立的勇毅军标营、白虎营、腾蛇营骑兵们,也面容严肃地站直了身姿,为了节省马力,他们都是与自己的战马并立,要等到军令传来时才会跨上战马。

“嗵!嗵!嗵!……”

随着前方勇毅军骑兵越来越近,南关外列阵的腾蛇营炮车依令燃起了十二声号炮。

各营骑兵千总也在同时纷纷大声喝令:“全体上马,持枪列阵,接受大将军校阅!”

远方的威远营将士在距离迎接人群还有三百步时,便停驻不前,纷纷向官道两边让开,整个大军数千人马就如一条大龙般,在官道上停了下来。

整个过程除了军官们的喝令外,再无一丝杂音,可见其军令森严,无一人敢于交头接耳,确非镇城那帮子营兵可比。

随着官道中间被让开,两辆长款轿厢马车缓缓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这两辆车的外面都包裹着厚实的毡布,左右两面又各开有两个换气的小窗。

中军官张成芳领着二十名金甲骑士,护卫着第一辆马车来到众人面前,他第一个翻身下马,亲自掀开了轿厢车前面的毡帘,只见勇毅军威远营参军王元景在书吏刘承祖的陪同下,率先出了毡帘。

而后他似乎对着车厢内又说了几句话,就见宣府镇总兵官、永宁伯张诚的身影也出现在众人眼前,他从轿厢里探出头来先是望着张福臻这边看了一眼,才似乎十分满意地点着头走下木阶梯。

张诚下了车后并未立刻向前行去,而是在原地等候着监军太监边永清,片刻后,边永清在四名小太监的服侍下从后面那辆车上下来,走到了张诚的身边。

“伯爷,督抚要员都在南关外相候,咱可不好使之久待啊。”

张诚笑着回道:“边公大驾在此,莫说稍待些时,便是再等上个把时辰,又能如何?”

边永清嘴角上挑,面含笑意道:“督抚皆属封疆重臣,我等还是不好太过怠慢喽。”

张诚也是笑笑便即迈步向着镇城南关方向行去,边永清紧跟其后,张成芳则领着二十名金甲战士,步行护卫在他们身周。

离得还有些距离,总督张福臻便大声打着招呼:“哎呀,忠忱你可算是来镇城了,本督可是等得你好苦啊。”

张诚面上显出十分惊讶的神情,快步抢上前去紧握着张福臻的手,对他道:“我张诚何德何能,竟要劳动督臣从洋河赶来镇城?”

张福臻先是与监军边永清打过招呼,才回他道:“忠忱有所不知,本督宣大任职届满,已收到朝廷的文书要我速返京师,另有任用。”

张诚闻言不由哑然,他最近因要赶赴镇城接任总兵一职,心思大多用在了安置北路、东路诸事上,竟将宣大总督换人一事给忽视了。

当下,便脱口问道:“未知是哪位老爷来接任张督之位。”

张福臻却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地说道:“忠忱你远来劳累,快些入城安置吧。”

张诚见他如此,便知不是有难言之隐,便是另有隐情,当下也不再多问,与一旁的抚臣江禹绪也见了礼,便待一同入城。

这边江禹绪正待给他介绍镇城各官,就见宣镇副总兵郭英贤与参将刘广武、何振雄、魏知策、陈铮等人快步抢上。

他们都是身着甲胄,虽不便行大礼,却也个个都是单膝跪地拜道:“末将郭英贤拜候大将军,恭迎大将军入镇城。”

“末将刘广武拜候大将军,恭迎……”

“末将魏知策拜候……”

张诚笑着对他们边摆手边说道:“各位兄弟免礼,大家都起来吧。”

众将起身后,巡抚江禹绪才开口向张诚介绍道:“永宁伯,这位是户部派在宣府的督粮郎中朱老爷。”

张诚与朱敏泰见过礼后,江禹绪又为他介绍几人,大家便一起跟随在骑兵大队身后,步入城内。

…………

宣府镇城初建之时是作为军事重地来用的,不过到了明中叶以后,此地也快速演变为京师西北的商贸中心。

镇城内中里宅栉比,人烟凑集,在城东南的大市坊,更是铺店鳞次,来自江南、山西、山东、京师各地的绸缎铺、布帛铺、杂货铺等等,延伸达四五里之长。

宣府镇“不置州县,只遣将率士守护。”

所以,镇城内人口绝大多数为在籍的军户,据嘉靖年间记载,宣府镇城就已有军户12万余人,官户4千余人,而民户却仅仅有2千余人,真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军城”!

城内的街道也是以钟楼为中心向四面延展的十字大街为主路,但城内的大小街巷同样纵横交错,内里就有多条因市贸而得名的街巷,如米市街、菜市街、盐店街、油店街等种种。

以及骡马市、炸子市、皮货市等各处市坊,也为宣府镇城的商贸繁荣增力不少。

不过,如今到了崇祯年间,往日烟户稠密的商业中心也已慢慢衰败,不但人口有所减少,还官署坍损,城内的许多屋舍也多有塌毁,变成一处处园畦菜地。

现今镇城中的繁华商贸,主要还是靠着各衙门里官员军将,还有他们的家中眷属来勉力支撑。

宣府镇城内别的不多,就是官衙军署繁多,各衙署再加上谷王府的面积,就已经几乎占了镇城的一半有多。

这也是宣府镇城自建成以来的一大难题,官家将门占据了大量土地,留给底层军民的公共建筑空间,就极为稀少了。

当然,如今的镇城衰败归衰败,但其底子仍在,就说那些老牌将门世家在宣府扎根百多年,各自都有一些财富积累,更有绅衿、士民、商贾杂处其中。

而同居镇城的还有如巡抚、粮道郎中、理刑同知等流官,虽说各自俸禄也不是很高,但却也有当地世袭军户将门的孝敬,个别人更是还可上下其手,行中饱私囊、损公肥私之事。

在镇城内的西北、西南两隅僻街小巷中,亦无隙地,镇城里的军户百姓们也能理直气壮的大骂镇内其他各路,甚至北路如今繁华无匹,但在他们眼中却仍是――小地方、土包子也。

这一点还真是个通病,就如居住在京师的百姓,对全国其他地方不论贫富,一律视之为小地方,一律看作是穷乡僻野。

皇城根下的自豪感满满爆棚!

洪武年间,大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朱b得封初代谷王,奉命统领上谷郡地方和“长城九镇之一的宣府镇”。

他一边兴建谷王府,一边搞戍边建设,将元代的宣德府城扩展为周长二十四里有奇的城垣,沿城更设“一关七门”。

这一关即是指现在众人眼前的南关,其关城面积足有一平方里之大,而七门即城南有三门,分别为昌平门、宣德门、承安门;城北有二门,分别为广灵门、高远门;城东为定安门;城西为大新门。

其中的广灵门、定安门、大新门外更是建有瓮城与月城,城门上还有城楼,而在南面的昌平门外除了瓮城和月城,还另建有关城一座。

宣府镇城“其城,厚四丈五尺,uu看书.uukanshu高三丈五尺。四门之外,各环以瓮城,设吊桥。”,在镇城外还有挖有护城河环绕四周。

另外,四城角各有角楼一座,而其外约百米处更是各筑有高台一座,台上建有悬楼,在镇城外四周数里之内共筑有护城台达二十二座之多,均有兵卒日夜守卫,与守城军士有遥相呼应之效。

前面勇毅军骑兵列阵而进,夹道欢迎的城中军民百姓见他们过来,纷纷避向两侧大街旁,有的甚至闪身避入各商铺里去了。

入关城、过月城,还未进瓮城时,便已见到名为着耕楼的昌平门楼,望着眼前恢宏大气的城门楼,永宁伯的心里也是跌宕起伏。

他初到这个奇幻般的世界时,便是在宣府镇城之内,可以说这里便是他的第一故乡,甚至相当于他的出生地一般。

而十一年勤王归来时,他以游击将军的身份护卫着叔父张岩的灵柩,也是从昌平门入的镇城,当时也是如今日一般,万民夹道相迎。

然今时今日,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他这一次可是以类似于主人的身份,再次回到宣府镇城,已经是时过境迁,往事已付云烟成过往,新的征程即将全新开始!

(本章完)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大明官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穿越自带超市,村长让我来当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唐朝好地主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大唐再起大明国士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我真不是暴君三国之凉人崛起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