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接到朱允炆这个皇帝的命令后,玄武湖畔的学堂开始加班加点的建立起来。

倚着风景秀美的湖畔,不远处就是朱允炆这个皇帝的避暑行宫,这少年团在环境的硬性标准上可算是超规格了。

而在湖畔学堂建造的这段日子里,朱允炆也是没少往这里跑,一边避暑,一边现场监工。

朝里的事情没有太多要紧的,实在让他提不起兴趣。

现在全天下的地方府县,已经开始自觉忙着将五年计划落实到几千年从未碰过的乡村基层,自上而下,谁还有心情搞幺蛾子?

唯一眼下出现的麻烦,就是地方在推行政策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矫枉过正之余的粗暴执政行为。

这是无可避免的形态,尤其是在十五世纪的大明,连监管都监管不过来,朱允炆也只能干看着。

只要事闹得不算太大,他这个皇帝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在出面泼冷水,以免出现地方上思想混乱的情况。

政策的事由内阁来把关,朱允炆干脆全幅身心的暂时放在湖畔学堂上,顺道审一审这次参加入学考核的大名单。

这几个月全国举荐了很多当地才思敏捷的孩子,其中也有很多长成后赫赫有名的大名臣,可惜朱允炆一个有印象的都没有,这些孩子里面,他也就认识一个于谦,但看到这个名字的第一时间还下意识想到那位蒙古海军司令的女婿。

随后才回过神想起,于谦、于少保,有明一朝赫赫有名的民族大英雄啊。

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名臣,夺门之变后蒙冤而死,在历史上让人扼腕叹息的程度比起岳武穆更甚。

宋杀岳飞宋亡国,明害于谦明亡国。

于谦一死,大明文盛武衰之势便无可阻挡。

定海平波戚继光,连给张居正写封信,都得谦卑的自称门下走狗,何其让人心塞。

“于谦是这个年代的?”

说实话,朱允炆怎么都没想到,现在的于谦都已经是一个七岁的孩子了,他潜意识里,于谦是明中期的人物,他建文朝那是铁瓷的明初期啊。

难怪有一句话说,洪武三十一年是大明最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太祖洪武皇帝驾崩,这一年,另一个拯救大明的孩子在杭州府钱塘县出生。

这就是错裂开的意识层次时间差。

不熟读历史,谁会想到乾隆跟华盛顿竟然是同时期存在的东西方领导人。

“选题考核吧。”

召集朱棣、杨士奇、徐辉祖三人,朱允炆高居竣工的湖畔学堂明堂之上,摊开一份宣旨,备上笔墨。

“不用顾忌他们的岁数,题能想多难就出多难。”

湖畔学堂的宗旨就是只选天才,宁缺毋滥。

朱允炆打算出的题,可是要比癸未科殿试的策文再难一些才好,不然,他就没必要折腾这一回。

“按照只重时政,不考理论的原则来想。”

三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重实践轻理论,一向都是朱允炆的惯性。

“臣抛转引玉,就先说吧。”

杨士奇思忖片刻,第一个站了出来说道:“以时下来说,先谈谈这眼下的一五计划。”

虽说一五计划是朱允炆这个皇帝领着内阁一起定下的国策,但并不代表全是正确没有错误,因为计划本质上就是一种强硬的必须成功的行为,不管不顾当下社会的整体情况,一旦实现不了,地方为了充数就可能会虚报。

虚报田亩数,而实际田亩数却不够的话,地方就要偷偷摸摸加征百姓的税,从税收上伪造田产够数。

这样就会成为牺牲百姓的生存利益,压榨百姓民力的‘跃进’行为。

政策有正反两面,结果有利有弊。

分析朝廷的现有政策优劣,通过这件事来反向思考会对大明各地方府县衙门、百姓造成哪些影响,这种问题,翰林院乌泱泱千把号人,能做出来的都不过一成。

现在,要让一群平均岁数只有八九岁的儿童来思考。

“好,这第一问就定下来了。”

朱允炆又看向朱棣:“四叔想考什么?”

文策考完,武策也要有。

重文轻武可不成。

朱棣想了想,开口道:“不若,考一下当年的金山之战和捕鱼儿海之战?”

这话说完,朱允炆的脸色便微微一变。

朱棣口中的这两场战役是大明立国定鼎之战,也是打出国威、国格的重要战役,但这两场战役都有一个不可被忽视,也无法绕开的人物:蓝玉!

英雄惜英雄,名将重名将。

站在朱棣的角度来说,借这题、借着这两场仗顺水推舟的来为蓝玉进行政治平反,毫无疑问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是为蓝玉进行平反,本身并不是黑白对错的问题,这件事涉及的影响也绝不是朱棣想的那么简单。

“考一下当年黔宁王平定云南战役吧。”

没有同意朱棣的提请,朱允炆把沐英的功绩搬了出来。

朱棣有心想说什么,但是嘴唇嚅动几下,到底还是没敢开口。

“魏国公呢?”

定下了文武两策,朱允炆又看向徐辉祖,后者请罪:“臣愚昧,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策问。”

徐辉祖倒是想出题呢,一想到自己这几年不是忙着剿匪就是忙着收过路费,比起杨士奇、朱棣两人那些影响江山社稷的问题来说,委实是拿不出手啊。

“这两题的难度已经足够大了。”

杨士奇开口劝道:“仅以时下而言,便是去岁三甲进士,能做出来者也是极少的,拿来考这群孩子,臣一己之见,怕是除了大皇子殿下,无一人可以通过。”

朱允炆笑了笑:“说不准会有天才呢?”

他的心中,可是对这于谦抱有很大的期许,希望后者可以给他一个惊喜。

“行了,既然定了下来,那就考这两问吧。”

朱允炆抬手:“四叔和魏国公去准备吧,三日后开考,士奇留下。”

朱棣和徐辉祖便起身躬礼告退,留下杨士奇一人跟朱允炆沉默以对。

“陛下留臣,是为了燕王殿下方才的提请吧。”

冷场了能有短短几分钟的功夫,杨士奇便当先开口道,他心里大致猜测到了朱允炆的想法。

朱允炆开口认可道:“卿家聪慧,倒是什么都瞒不过。”

“蓝玉狂悖无礼、妄自尊大,却是没有资格上策问。”

杨士奇试探的批评了一句,而后就看到朱允炆摇头。

“朕留你,非为批评他的错误,蓝玉功勋卓着,为我大明武人之顶勋,立过不世之功。未曾荫封三代不说,其家眷亲族后人却沦落在辽东苦寒之地吃苦受罪,朕这心里也不好受啊。”

皇帝,这是纠结着要给蓝玉平反吗?

杨士奇心头微动,随后又觉得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以他对朱允炆的了解,如果皇帝真的打算恢复蓝玉的名声,早几年就可以做了,不会拖到现在,他说这种话,是想要寻求别人的支持和理解。

“所谓功不抵过,蓝玉纵有大功,也不是其可以无法无天的底气所在。”

杨士奇表明态度,坚定道:“有功则赏,有过当罚。”

“淮西勋贵兼并土地,戕害百姓,是该死,左右都是个杀,安个造反谋逆的帽子,对名声总不太好吧。”

朱允炆又问了一句,等着杨士奇接下来的对答。

后者对此倒也有话,理直气壮的说道:“不破淮西勋贵,任其贪欲日盛,不日必将引起百姓群起而反,动摇国本。他们这是在挖江山根脚,其罪不比谋逆更甚?”

见朱允炆不为所动,杨士奇复又言道:“此非臣一己之见,实为天下人共知矣。”

“阁老且先去忙吧。”

朱允炆下了逐客令,后者便恭声告退。

关于是否为蓝玉平反的事,大明的文武两派都有不同的争论,以杨士奇为首的文官集团自然是极力主张丁是丁卯是卯,一码归一码。

而以朱棣为首的武勋集团,那自然从来没有过一天会停下主张的脚步,这是他们的心气。

蓝玉罪不容赦不假,杀也好剐也罢都行,但你不能让他顶着一个反贼的名声遗臭万年啊。

人家一辈子都在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不避斧钺、亲冒矢石,到了安享晚年的岁数,怎么可能背叛太祖和这个国家呢。

图什么啊。

“今天,四叔在试探朕。”

朱允炆冲着双喜叹了口气:“改朝换代啦,现在不是爷爷在世的时候,他们也就看到了平反的希望。你说,朕要不要这么做啊?”

平蓝玉反的好处显而易见,武勋欢天喜地,更是扬眉吐气,对振奋国家的武威是有好处的。

那坏处呢?

“平了蓝玉的反,文官集团就会要求朕,平胡惟庸的反。”

朱允炆摇头苦笑:“胡蓝大狱,文武两方都有冤屈。朕平蓝玉就要平胡惟庸,人家胡惟庸治国之功也是一目了然的。

平了他俩的反,流放辽东那几万罪臣就要宽赦,朝廷予以补偿,朕的名声那是有了,文武皆颂朕仁义圣明,文臣折心,武将心服。好啊,好啊。”

双喜便是不解:“既然都是好事,陛下何故悬而不决呢?”

不就是平反吗,一道圣旨的事罢了,还能折服天下人的人心,全是对朱允炆这个皇帝的好处,有什么好犹豫的?

毕竟历朝历代,后继之君为臣子平反的事层出不穷,其好处就在于拉拢人心,巩固统治。

“朕不会这么做的,永远都不会!留给后人去做吧。”

朱允炆转过头,湖畔学堂的正堂之上,挂着太祖高皇帝和他朱允炆的画像。

“给胡蓝平反,就是说爷爷错了。

将来这一案受到连累的后世儿孙扬眉吐气之后还得了?当他们出仕为官的时候,就会揪着这一点,无限放大爷爷的错误,把爷爷批评的一文不值,以点遮面,以偏概全,颠倒黑白。

是,朕不否认爷爷有错,任天下谁来看爷爷都有错,哪怕朕也这么觉得,因为朕不在那个时间、那个位子上,无法理解爷爷的做法罢了。

后人拿着爷爷的残暴来说事,说爷爷滥杀开国功臣、镇国大将,这种猜疑自私的皇帝能是什么好皇帝,能有什么好政策?

泼脏水、搞批判,全面否定爷爷的所有功绩,这都是不可避免会被衍伸出来的行为,因为他们要洗刷他们祖先的名声,要一出这几十年的委屈,就势必要如此去做。

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去吧!

胡惟庸、蓝玉算个什么东西,他们的狗屁名声拿什么跟爷爷比。”

天下,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理性的将对错剥离开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对错,更架不住有那么一大群人不怀好意的带节奏。

所以做事,只有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

将来的事朱允炆死后控制不了,后人想要翻案自然可以翻案,但眼下,他是绝对不可能给胡蓝翻案的。

顺其自然,当全民开智的时候,不用官方出面,百姓自己识字看书,知晓这段历史后,各自心中也会对这件史实进行评断,没有一群叫嚣着带节奏的,他们自己心里会客观分析。

一旦朱允炆这个二代皇帝现在就平反,那接下来的几十年,大明的舆论导向就会对太祖极其不利。

你都给人家平反了,还能不允许那些被牵连进这两起案件中的后人参加科举当官吗?

出自为自己利益考量,朱允炆还得支持他们当官呢。

为什么,因为是朱允炆这个皇帝恩赦的他们,他们对朱允炆这个皇帝感恩戴德,让他们做官,就可以稳固朱允炆的皇权,稳固他这个建文皇帝的统治。

这也是平反这种事,几千年以来都被历朝历代后继之君喜欢用的手段之一。

朱允炆教过朱文奎,等后者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给方孝孺平反。

“你爹我都死了,名声值不值钱不重要,你给他平个反,可以收文臣之心,稳固你的位子。”

这话朱允炆能说给朱文奎听,但他却做不出替胡蓝平反的事来,因为他打心眼里敬重朱洪武,哪怕他本身跟朱洪武没有任何的感情可言。

英雄惜英雄,皇帝惜皇帝。

在这个位子上,他才知道朱洪武到底有多不容易。

“不说这些令人心烦的事了。”

朱允炆摊开一份新的宣纸,提起笔。

“朕给这湖畔学院提副训词,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时刻警醒。”

双喜凑过来看,一时都有些痴了。

“为大明之富强而读书!”

UU阅书推荐阅读:全球觉醒:偷听SSS级校花心声手术直播间非黑即白?不,我是商业巨擘!大妆大清佳人暧昧神医军痞王爷,超猛的!结婚抓奸笑我傻,跪求原谅你是谁花都奇兵师妹老想撩我怎么办游戏缔造者隐姓埋名二十年,崛起先杀白月光贵妻谋后我只是个病人,别叫我天灾捡回家的班花太黏人,我遭老罪了重生80,断绝关系后我垄断了南方市场透视仙王在都市空间医妃:暴君蛇王极致宠极速治愈:双修镇压道基因武道全能少女UP主我表白的人全让病娇妹妹送走了替身又如何,玄学大佬拿捏女财阀人在家中坐,萝莉天上来升官指南快穿女配逆袭:男神请上钩重生后,我只想混娱乐圈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重生八零俏医媳工业大摸底:摸出来个南天门计划妻子背叛:摇身一变成太子做媒这一块,我谁都不服做卡牌,我可是你祖宗!桃运修真者重启平行人生灵气复苏:从文明书院开始漫漫修真路,一人独登仙陌上花开为君归轮回剑典盛世良后道士不想下山思归何归大唐盛世游龙前男友爆红后我被迫官宣了深山林场:重返83打猎发家步步为局妖女满堂?明明是仙子忠诚!破事精英之怕麻烦的副经理炮灰女配的逆袭人生在民族资产的路上
UU阅书搜藏榜:小楼大厦大国中医潇洒离婚后,她藏起孕肚成首富!予你熠熠星光小祖宗她是顶流大佬的心尖宠平淡的水乡生活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凰妃逆天下玄学大佬被乖兮兮的奶狗缠疯了林域守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接单相亲,美女总裁赖上我直播打假,开局800页保险护体我和我姐一起穿越了魔族少年闯人间四合院:从逃荒开始逆天十八线艺人搞副业,天天跑警局穿书:我被疯批反派夜夜盯到腿软小市场住手!这不是游戏世界!才女清照权斗觉醒时代:我的队友全是觉醒女神神豪花钱系统!医品嫡妃:娇宠偏执摄政王重生之寒门吝啬媳八零后少林方丈史上最强斩妖师道吟重生黑客女王:冷少追妻忙第99次心动娘亲有点拽我家有只九尾狐腹黑竹马:小青梅,吃不够!被团宠成顶流后,她掉马了最强老公:独宠软萌小甜妻圣灵魔法师绝品医妃:误惹腹黑王爷顶流宠妃倾天下总裁老公惹不得我是修士,你们怎么跟我玩修真到异世求求你出道吧穿越后我靠混吃等死苟成了终极大佬慢穿之璀璨人生蚀骨婚情:前夫,请止步人在终极,开局时空之子美人犹记总裁三观不太正五行天
UU阅书最新小说:荒岛求生:我抢了别人的多子多福终极:医仙传人签到神通:修行至末法至高高考落榜后,我契约绝世天骄无限转职:一拳打爆诸天神明谁说这系统烂,这系统可太棒了!我带着神豪系统在娱乐圈咸鱼扮猪吃虎:神豪的逆袭人生重生后,我只想和富婆谈恋爱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我在四合院卷成万元户都市:超级系统全民转职:死灵法师!我即是天灾真不追你又不开心了灵气复苏,你非要学数学?重回78娶知青,我靠狩猎让全家吃肉你们找错人了,我只是个卡牌师死灵法无用?开局隐藏金色词条!说好家庭教育!你咋带儿开黑啊重生60:从捡漏工业废墟开始致富禁咒猛吧?拿命换的!异界共和之路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靠赶海起家,校花反过来追我技能全神话?抱歉,我掠夺的!绝代邪医开局就退九张婚书重生1972:从娶知青开始囤货致富我也穿越到1987年了?校花别闹,我画的真是艺术出狱断亲你提的,我成医圣你跪什么?怎么从be作者手中找出唯一he成为漫画人气Top先从BE开始大梦仙医我凭本事鉴宝,你说我透视?鹰酱刚出六代机,你八代机服役升空了?穿书反派漏心声,女主带我杀疯了被断双腿后重生,携手学姐返巅峰!全民转职:我,唯一神级职业逆流92:开局甩校花,打造万亿帝国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从副县长到封疆大吏世界就是我星河间联盟与基石传奇天濯黑玫官场狂飙,从和女书记搭班子开始高武:刚满十八,我激活了老年逆袭系统?我一圈钱主播,真不会算命啊!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