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尽管不少监生都希望这次参加东宫侍从选拔的排行榜不要传开,因为实在是太丢脸,但太子殿下亲临国子监,当众训诫了骚动的师生,而后又在闻讯赶来看热闹的众多读书人面前说了那样一番掷地有声的话,一时间,京城上下也不知道多少地方都在议论这件事。

除却排名先后这个引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外,最大的话题那便是太子殿下说的话。

鼓励举人们莫要以东宫侍从为念,应该以科举正途为重,这是大多数官员们认为三皇子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但是,层次更高,眼光更长远的高官们,却没有一个会看得这么简单,包括孔大学士在内,从三皇子表述的日后遴选东宫侍从的考题,就看出了兼收并蓄的决心。

太子殿下不但鼓励大多数举人们不要把东宫侍从当成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舍本逐末去和一群监生抢夺出路,却也告诫监生,东宫侍从并不需要仅仅制艺时文写得好的人,听起来仿佛是东宫侍从更偏向于杂学。如此一来,就和科场出身的进士完美区分了开来。

这固然是一个有些让人警惕的苗头,可问题是东宫侍从没有品级,而且并不是终身制,如今赫然是三个月轮换,而且一不需要朝廷出钱,二不需要朝廷出人来帮助遴选——江都王和长史徐黑逹这两个朝官们心目中的闲人不计在内——他们还能说什么?

至于这一波风潮之下,国子监中不少监生竟是慌慌张张地纷纷结束修业离监,而后前往吏部等候铨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日之内,据说国子监就核准了超过六百名监生的离监,这大概是之前有资格入监的人削尖脑袋往国子监跑之后的另一大奇特现象了。

在这样的风波之下,九章堂从国子监搬到公学之后的第一次公开课,似乎就动静小了很多,因为人们的注意力全都被国子监这风波吸引了过去。

但这动静小也仅仅是,这次的公开授课从坊间热议话题榜跌了下来,在此次应召上京的天文术数人才当中,在赴京应考的举人们当中,尤其是在三位山长出任东宫侍讲之后赴京的名士当中,此事仍旧具有极大的优先级,也不知道多少人摩拳擦掌,预备登记请柬前往一观。

尤其是有资格在文华殿经筵上看到过“自动船”的,都很好奇这次张寿会拿出什么样的东西来。于是,公学登记姓名出身籍贯那天,发放的两百张请柬,须臾被一抢而空。

于是,公开课这天一早,外城那座占地极大的公学,便迎来了最严密的防护。朱廷芳直接把南城兵马司的三分之二人马毫无保留地派了出去,在外城四处撒网,各种各样的可疑人逮住就直接抓起来,而赵国公府的家丁家将们,则是在公学附近四处游弋,以备不时之需。

真正负责在现场维持秩序的,除却南城兵马司剩下的三分之一人马之外,就是刚刚走马上任的花七带领的那些御前近侍了。

从正式到见习的五六十号御前近侍拿着和其他人看似一模一样的请柬进了公学,犹如混在沙漠中的有色沙子,眼睛全都警惕地盯着周围的人流。想到早上花七的那番话,不少人还觉得隐隐有一种高人一等的骄傲。毕竟,今天这邀请函,很多读书人都不曾拿到。

“今天太子殿下也会带着众多讲读官亲自前来,这算是一场难得的大热闹。如果单单是为了防戍,那你们根本用不着这邀请函,但是,因为御前近侍从来不是目不识丁就能胜任的,所以你们能够和包括太子殿下在内的众多读书人一同听课!”

“因为你们兴许比某些读书人还能更听得懂一些!”

不许宦官识字,把他们的地位死死摁在最卑贱的群体中,于是就不会弄权擅权,这是某些皇帝认为自己充分汲取前朝教训后,于是定下宫中规矩时的固有认识。

然而,高阶宦官群体的识字率,往往会随着皇朝的延续而日渐提高——当然,某个全民识字率开了历史倒车的辫子王朝不在这个范围内。再说,不太识字又或者文化不高的宦官当中,也会冒出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奇葩,足可见皇帝对宦官的倚赖,和识字率无关。

所以,本朝初年太祖皇帝制定规矩时,只严格限定了宦官的人数,宦官的品级,至于自宫者则是一个都不要,一概发往辽东屯田,但他却并没有限制宦官识字。相反,随着当年那位司礼监王安的推广,哪怕是外皇城的那些青衣杂役,识字率也是相当高的。

至于御前近侍,读的书自然比普通杂役更多,甚至不少还能把各种经史背出一两段来,教导他们这些的大多是从宫中司礼监退下的奉御,一个月一换,恨不得教得他们忠字挂心头。不但背也多,如《九章算术》这样宫外读书人都不太学的,他们也背过几段。

当然,仅仅是背。如果读书资质真的这么好,那当然也不至于走御前近侍这条打打杀杀的路。背上两段假充懂得一点算经的读书人,在出任务的时候,就具有相当的迷惑作用。

毕竟,有时候他们出动的时候,是为了截住某些要紧的账册,这要是拿到东西,却看不懂,丢了西瓜捡芝麻,那怎么能够完成任务?

此时此刻,混在人群当中提防那些有可能图谋不轨的人士,围着围脖以遮盖喉结变化的他们,甚至还用假声煞有介事地和人探讨着某些学术问题。某个御前近侍就在周围几个举子谈及文华殿上那场演示简直是妖法时,轻蔑地冷哼了一声。

见人对自己怒目相视,他就不屑地冷笑道:“当初张学士在文华殿上,就把某位嚷嚷这是妖法的大学士给驳得体无完肤,没想到今天还会有你这种无知的人混进来,简直是白瞎了这张请柬!”

骂过之后,这位年轻的御前近侍竟然一本正经地掰扯起了张寿曾经当众讲过的某些原理——那一次自动行船的道理,张寿当然详细对三皇子解说过,而三皇子回到乾清宫又原原本本说给了皇帝,皇帝又命人记录下来,司礼监也有相应的备份。

而那时候还没被“撵”去慈庆宫侍奉太子笔墨的楚宽,把这份笔记,连带在陆三郎那书坊买到的张寿各种老作新作,全都给了御前近侍们一份副本。平日里练功的间隙,他们也会看一看,权当是训练之外的休闲活动,虽说那会儿看的时候,他们全都苦着脸。

自学理解那是不可能的,但背上几段,日后在需要的时候充充门面,这却是他们干惯了的事情。于是,同样混在人群中的花七见这个御前近侍说得身旁众人一愣一愣,尤其是刚刚那个嚷嚷妖法的家伙,那是脸色涨得通红,偏偏却没办法反驳,他不禁大为好笑。

说起来阿六的功夫是比这些人强多了,但要论起在这种场合的专业性,阿六却拍马都及不上……当然他也及不上,毕竟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御前近侍。

哎,想当初他是真的跟着睿宗皇帝北征打仗的,谁让他斥候当得好,入了睿宗皇帝法眼呢?后来不打仗了,他这斥候的本事渐渐就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他就被睿宗皇帝和当今天子开发出别的用场,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

就当花七混在人群中,反省自己这些年对阿六的教育偏离了正轨,而张寿竟然也没好好纠正的时候,他就听到外间传来了不小的喧哗。

情知是三皇子这位太子带着那些东宫讲读来了,当然四皇子这个跟屁虫也肯定会一块来,他就饶有兴致地继续隐在人群中,等着看张寿的反应。

反正那天他特意过来时,就是纯粹忘记了这回事……至于之后再特意来通知,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他哪有这么闲?

而张寿的反应花七压根没看到,因为张寿压根不见踪影。随着一阵大呼小叫,就是一大堆人涌出来,开始温和却又不失强硬地维持秩序时,他方才突然想起,张寿不是光杆司令,人家有的是学生可以使唤。

此时此刻,陆三郎、纪九、张大块头,三个斋长在那指挥着其他同学组织之前徘徊在外的众人不要在外头闲逛,立刻进入公学之中那座最大的大讲堂。

对于有人希望留下来近距离看一看太子殿下的要求,陆三郎笑眯眯地回答一会儿进了讲堂,三皇子会出现在最醒目的位置,谁都能看见;纪九的回答是太子殿下回头会亲自登台说话;至于张大块头,这位襄阳伯之子就简单粗暴多了,人直接出口就是威胁。

“太子殿下金尊玉贵,万一因为人群拥挤磕着碰着哪儿,谁来负责?要想见太子殿下,简单,用功读书,要么考上东宫侍从,要么考上进士日后去给太子殿下当东宫讲读!”

“光是踮着脚看有什么意思,真要有志气,将来就立于太子殿下面前!”

但别说,张大块头这话,那还真是比陆三郎和纪九和风细雨一般的劝解更有效。

很快,这三个人带着九章堂和半山堂的学生,就把众人给撵进了讲堂。随着有人嚷嚷请柬上都有标着座位排号,需要对号入座,那又是好一阵乱,但随着某两个小机灵鬼带着一帮公学中年纪很小的学生们出来维持,竟是很快又秩序井然了起来。

“八排一座?看到没有,就在那边最头里,往里走,一人一请柬,自己查看自己的座号!”

“凭什么在最边上?这位举人老爷,我知道您有功名,您不用颠来倒去说!请柬上早就写明了座位号,您忘了之前来登记的时候,是自己随手在盒子里抽取的请柬?”

“对,没错,为了避免先来后到,又或者其他因素被人抱怨座位不够好等等诸如此类的,所以才用的是抓阄似的抽取请柬,您运气不好,这还怪谁?”

小花生和萧成一搭一档,本来就年纪小声音清脆,此时被他们一说,原本发牢骚又或者找茬的人发现别人都在看自己,一时也只能忍气吞声地对号入座。而两个人一面忙活,一面还指导在讲堂中一样充当“志愿者”的小孩子们如何效率更快地帮人找到座位,直叫混在人群中看热闹的花七嘴角直抽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凡跟着张寿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那真是全都一个理直气壮怼人的德行!

太子今天驾临的事情,因为皇帝特意吩咐三皇子要事先保密,免得外人得到风声后有什么变故,所以应该没人知道——可就在这不知道的情况下,陆三郎等人那竟然能够镇定自若地睁着眼睛说瞎话,什么位子都安排好了,这不是糊弄人吗?

花七一进来就发现,讲堂中全都是清一色的条凳,唯一的区别在于每一张条凳上都刻着三个数字,能坐三个人。而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全都是这样的设置,没有任何区别,他怎么也看不出有事先给三皇子这一行人预留的,能够让全场人都看到的贵宾座位。

除非是……那高高的讲台上!他抬眼一看,果然瞧见讲台侧后方不远处恰是有一排椅子!

很快,他就听到了一个洪亮的声音,正是陆三郎:“好了,找到座位的各位麻烦都坐好,陆祭酒和刘端尹已经迎了太子殿下进来了!太子殿下吩咐,今时不同往日,不用行礼相迎,一切从简,各位若要表示敬意,太子进来之后起身颔首即可!”

刚刚还在或抱怨牢骚,或交头接耳的众人,顷刻之间安静了下来。但是,免不了有人暗自犯嘀咕,怎么只有刘志沅和陆绾去迎接太子,张寿人呢?可是,随着三皇子一行人出现,众人齐刷刷起身相迎,激动兴奋之下,也就姑且把今天真正的主角张寿给忘了。

而陆绾和刘志沅虽说猜测三皇子这位太子兴许会来,但事先没得到准信,张寿又是一副平常心对待的样子,他们也不好越俎代庖。可去接人的时候发现张寿赫然不在,他们这心惊肉跳就甭提了。

最熟悉张寿的陆绾心里最大的想法就是,那位看似清俊闲雅谪仙人的张学士,又要搞事情!果然,当他看到三皇子温和地开口吩咐众人坐下之后,自家那大胖儿子就一溜小跑奔上前来,却是满脸堆笑地说:“太子殿下,您和诸位讲读的座位在讲台上。另外,老师今天要当众演示实验,得劳烦您做个助手!”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