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陆家上下虽然都是文官,但并非就是对武事完全不知,毕竟陆家老祖当年在军中担任军士中郎将,跟随程烈征讨中原六国时,也积攒下一些底蕴,对于李承怀府中的武力有一些了解。

能够悄无声息,在人口极为稠密的长安城内,将当朝亲王在重重护卫之中劫走,这本身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但陆文桢却并不觉得震惊,因为他虽然一直对外界许多事保持沉默,心中却是一汪清水十分清醒。

在得知这一消息时,陆文桢当先就开始将长安城内多方势力进行比对,尤其是拥有足够的高手,能够创造劫持李承怀条件的,就只有那么一两方势力。

并且与此同时,陆文毅也与陆文桢聊起了威王世子程不器,在暗中追查这一届科考舞弊案的经过,让陆文桢敏锐地意识到,李承怀失踪一事,大概率与程不器也有关系。

陆文桢只是与陆文毅进行一番讨论,凭借他对长安近来的一些局势变化的分析,几乎就肯定了此次在暗中对李承怀动手的是程不器。

但得出这一结论,陆文桢与陆文毅兄弟二人,都没有太过震惊,也没有觉得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反而有两分认同一般,觉得程不器这样的行为,并非完全是瞎胡闹。

陆家二老,对程不器的看法其实都很不错,甚至还有几分格外的看好,同时也考虑到柳茹玉下嫁陆府八年来的境遇,也在暗中为两人走到一起开了绿灯。

否则以大周的礼仪规制,不说陆家有管教程不器的资格,但鉴于他与陆家儿媳之间亲密的关系有背礼法,斥责他还是敢的。

柳茹玉下嫁陆府,完全是柳谢为了保全她不得已而为之,而柳茹玉也曾为了心中的那份坚守,不惜割腕自杀。

但命运的安排十分奇妙,那个不被柳茹玉喜欢,但其实对她心仪多年的陆叔鸿,突发意外早她一步死去,让柳茹玉多少能够接受继续活下来的结果,这才有了如今与程不器的再度重逢。

不反对程不器与柳茹玉再续前缘,除开陆家二老对男女婚配之事的开明态度,还有一点就是程不器所在威王府的地位,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陆家不敢也不愿与程不器这位威王府的未来继承人交恶。

别的王府,或者说当今的皇室,未来的继承人也许存在一定的变动,但程不器这个天下第一藩王的传承者,地位却是牢不可破,至少在不知道北境实情的陆家上下来看,作为威王夫妇独子的程不器,是没有任何悬念的继承人。

而且自从程不器南下长安城之后,整个京城被搅弄起不少风云,最引人注目的藩王世子,不仅仅是他的身份举足轻重,他的一些亲近或是疏远的态度也尤为重要,所以陆文桢也对程不器格外看重。

当下长安城内多方势力汇聚,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现下两个皇子夺嫡一事。

太子李焱是嫡长子,生母先皇后柳嘉媛出自金陵柳氏,生来就是陆文桢等人坚定的支持对象,背靠柳氏一族,理论上也是没有任何疑问的第一继承人。

但很明显,皇帝李承安本人并不是这么想的,反而还一味地限制李焱的权利,同时亲自领头,在朝中扶持了不少势力来支持自己看好的三皇子李宣,几乎让他已有与太子李焱一争之力。

因为这件事,陆文桢其实不止一次态度强烈地纠集众多支持立嫡立长的大臣上书,削减李宣一些不合礼法规制的权限,同时将李焱作为太子该有的一些处置朝政的权利交付给他。

不过李承安私下也数次与陆文桢面谈,用一种培养李宣,是为了刺激李焱本人,激发他的能力这种借口,将陆文桢等人的强烈要求搪塞过去。

陆文桢当然看得出李承安的真正心思,但他在意的是大周皇座的未来继承人,是否符合数百年来所遵循的规制,同时也要尽量团结各方力量,确保大周江山稳固。

在陆文桢的看法里,很明确的一点,就是李宣不仅仅非长非嫡,还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母系宗族的支持,这一点完全否定了他将来继承皇位的可能。

如果遵循李承安的本意,将李宣设立为太子,并在将来继承皇位,首先不说他个人的品性与才能问题,单单如何处置现太子李焱就是一道难题。

即使说李焱本人性情谦和不与人争,但他背后的整个柳氏一族,却并不会如此善罢甘休,反而还会极尽力量为他争取皇位,整个柳氏一族的力量,在大周境内,几乎能够与皇族相抗衡,仅次于族人不多,权势地位却能够撼动天下的程家。

其中最典型的一人,就是大将军柳谢,这个太子李焱的坚定支持者之一。

若是将来真有那么一天,李承安不顾朝臣反对,将皇位传给了李宣,整个大周绝对会陷入一时之乱,这将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结果,陆文桢绝不愿看见自己效忠了一辈子的大周陷入这样的动乱之中。

但陆文桢都能清晰看到的问题,李承安本人却好似并不在意,反倒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一意孤行地扶持着李宣,使得当下两派近乎成了剑拔弩张的局势。

李焱贵为嫡长子,身后支持者甚众,其中不乏手握兵权,门生故旧遍布大周的柳谢,但在李承安本人的扶持下,朝臣之中已有近半数成为了李宣的支持者,其中还不乏李承怀等皇族亲王,甚至说如今齐王都开始倾向于李宣。

在这种形势下,陆文桢当然也要主动帮着李焱开始一些必要的谋划,他不可能坐看李承安因为一意孤行,将大周拖入因为皇位继承矛盾带来的危险之中,而恰在此时,一个足以影响整个大周的身影走入了长安城所有人的视线之中,正是程不器。

如果有人说自己的一己之念,可以左右大周皇位的继承,那么此人一定是威王程烈,这一点可以说毋庸置疑,即使是老辣精明如陆文桢这一类人,也不否认这种观点,甚至说丝毫不觉得这是一种极度自大狂妄的想法。

但程烈却恰好置身事外,从不过问长安城内的事,更是从不表明任何态度,不对任何一个皇子表达支持,完全不涉党争之中。

可陆文桢也能察觉到,这一次程不器南下长安,其实也表明了一下程烈的态度,那就是与皇室讲和。

多年来,程烈因为当年自己被留置在长安,未能给镇守北境的程知节送终,与先皇以及当今的皇帝李承安关系极为僵硬,只差一步就到了冰裂的程度。

程李两家矛盾对立,这是许多人都看得出来的,而因为李承安自身能力原因,加之大周皇室本身就力量孱弱,被程家完全压住风头也是情理之中,加之程烈对李承安的怨恨,使得威王府与皇室之间的关系一度十分紧张。

不过好在程烈没有反叛的心思,同时在多年的局势变化与自我思索之后,看清了一个道理,程家完全脱离大周,不仅仅是一种不忠,同时也有着极大的覆灭风险,因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将程不器送入长安城。

程烈的用意,当然不是向李承安示弱,更没有与他讲和乃至携手的意思,只是一种出于大义,为了顾及下一代以及整个大周安稳的让步,但这种让步也是十分有限的。

当时程烈愿意放程不器南下,第一个原因,是为了让他远离北境边关的疆场厮杀,毕竟没有哪一个父亲不担忧自己的儿子,每日看着程不器跑出去与北燕人打仗,时而重伤一场,属实风险太大。

第二个原因,则是程烈对程不器的磨炼,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仍旧期望程不器能够自我磨炼一番,不再是以往那个鲁莽冲动,凡事只懂得攥拳头却不知三思而行的莽夫。

在程烈心中,还有第三层原因,那就是让程不器入长安城,与皇帝李承安的几个皇子结识,让他在几个未来皇位的继承人中,选择一个看好的,或者与其建立一个不太差的关系,缓和程李两家的矛盾。

程烈纵使至今仍然对李家有所怨恨,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仇恨不能带给下一代,无论是 为了程不器的安危,还是替整个大周天下的安稳作考虑,两家的关系必须在程不器手中有所缓和。

程烈的用意,其实程不器也有所认识,所以逐渐与李焱、李潘兄弟二人,都有不错的来往,而与品性极差的李宣,则是数次交恶。

程不器在长安城内,对几个皇子的不同态度,如今在陆文桢眼中看来,则是至关重要的。

若是太子李焱能够取得程不器这个威王世子的支持,那无疑是一剂定心丸,没有哪个朝臣的支持,能够比程不器这个未来的威王府继承人的态度更有力。

陆文桢也知道,皇帝李承安即使再怎么一意孤行,也能够看清一点,那就是自己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决不能与威王府的程不器有太大的矛盾,否则将来李氏的皇位,绝没有高枕无忧的一天。

陆文桢看清楚了这一点,因而在程不器数次与李宣交恶,甚至爆出许多残暴行为之后,领着不少朝臣,当庭为他辩护,甚至还借机斥责李宣行为嚣张,不懂谦让反倒有损皇室威仪。

也正是在陆文桢数次与柳谢两人,一文一武交替掩护程不器之后,让许多朝臣注意到了这位威王世子,其中好几个被李承安扶持起来,明面上支持李宣的朝臣,心中也有了动摇,其中就有礼部尚书董魁。

董魁一类朝臣,依靠李承安的一手安排,才用较短的时间,就坐上了一部尚书的高位,原因只是他们选择了作为李宣的支持者,否则不会被李承安看重。

但当真的坐上了尚书高位,董魁才切实认识到事情并不简单,一个李宣,根本难以与太子抗衡,尤其是现如今,明眼人看得见的事,程不器与柳氏一族极为亲近,不仅深受皇后宠信,与太子李焱本人也有不错的来往,与李宣则是好似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一般,关系极为恶劣,这几乎已经为李宣封死了继承之路。

也正是陆文桢对程不器的热情,以及程不器本人的一些态度,让众多朝臣清晰地认识到,原本对朝政从不过问且从不站队的威王府,如今有一个世子程不器在长安城内,同时还表达出对太子李焱不小的热情,这也足以让许多明眼人看清形势。

有了程不器这一并不十分清晰的模糊态度,一些并不看好太子李焱的朝臣,也不得不重视这位名正言顺的太子,哪怕皇帝本人更加偏爱李宣。

程不器的态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是未来的威王爵位继承人,看好并与太子李焱关系匪浅,其中的分量可想而知。

陆文桢最先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在不断帮着程不器在朝堂上数次为他的不妥行径开脱声援的同时,也暗中观察着程不器的一些动作,观察他对待李焱的态度。

陆文桢确实也看到了不错的希望,至少程不器已经与李宣彻底翻脸,已经不太可能会成为他的支持者。

而且这一次得知李承怀被人劫持,陆文桢分析判断过后,也猜测出了动手的很有可能是程不器,毕竟整个长安城乃至大周,单纯从府中高手的实力来讲,能够稳压其他几大军武世家与王府的,也就只有皇室,和高手云集的威王府。

但猜到这一点之后,陆文桢也表现的十分镇定,没有丝毫意外的感觉,因为从程不器之前的一些行为来看,劫持一个当朝亲王,对他来说,并不算是多么让人难以置信的事。

甚至说陆文桢在内心深处,还比较看好程不器这一次的举动,因为他动手的李承怀,是朝中明面上坚定支持李宣的几个亲王之一,若是能够将他的势力打击下来,对太子李焱是不错的结果。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