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麹义得知徐晃在修筑工事后,不由得陷入了疑惑之中,这徐晃是吃错药了?这个时候修筑工事干什么?莫非是为了示弱?可我不是也在示弱吗?要不派人去探查一下?

毕竟徐晃这家伙,似乎每次修筑工事都会搞出什么新花样来……

“来人!派一队人去怀县探查一下,看看徐晃那边到底在搞什么鬼。”

“是!”

打发走了传令兵,麹义不慌不忙的翻开了地图,通过上党和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的估算着双方士卒碰面的时间,希望尽可能的推测出徐晃的目的。

一番计算后,麹义不由得一怔,这家伙该不会是想把赌注都押在白陉的偏师上吧?也不对啊!上党那边还有敌人威胁,张燕最多能弄出一万多人的军队支援。

如果张燕真的派人配合徐晃,从白陉进军突袭自己,那上党不就陷入危险中了吗?而且那么点人就想打败高干和蒋义渠?这多少有点不可能吧?

虽然那两个家伙没什么本事,但是堵塞白陉,挡住敌军一段时间这种简单的任务,是没有问题的吧?

只要白陉那边的偏师打不开局面,那徐晃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计划来走了。而且如果上党真的兵力空虚,那也未尝不能顺势为之,直接将上党夺过来。

仔细思索后,麹义立即写了两封信,一封送给高干,让他小心从白陉而来的敌军,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通过白陉;另一封则是送给袁绍,给袁绍分析一下了情况,希望袁绍能派遣大军趁机攻打上党,断绝徐晃偏师后路的同时还能夺取上党。

做完这一切后,麹义想了想决定将大军前移,驻扎到修武去,以防高干他们顶不住出现了意外。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毕竟袁绍想要趁机夺取上党,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还是要考虑一下,万一高干他们太废物,直接一触即溃就不妙了。

如今这样安排,就算高干他们不中用,直接被打崩了也不碍事,自己完全可以凭借驻军修武的优势吸纳溃兵,重新聚集兵力来阻击敌军,就算是徐晃趁机出击夹击,一时半会儿也奈何不了自己,而只要上党被夺取,那倒霉的就是徐晃了。

也就是说如今战争的胜负就决定于上党的归属了。只是,这徐晃的布置怎么感觉怪怪的?他难道真的相信张燕能守住?袁绍手下的人才还是很多的,别的不说张合可是少有的大将之才啊,有他领兵攻打,上党完全没有可能守的下来才对,最多一个月时间就会陷落了。

徐晃,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啊!自己到底有哪里没有考虑到呢?难道是晋阳的援军?

不对,晋阳的军队应该不能调动,如今和并州紧邻的幽州可也是袁绍的领地啊!要是晋阳为了支援上党而导致自己兵力空虚,那袁绍未尝不能再次攻打晋阳,虽然肯定打不下来,但是骚扰劫掠一番还是没有问题的。

思索了许久,麹义还是摸不着头脑,既然没有援军,徐晃凭什么玩这么大胆?要不自己再多做一手准备?

麹义摸不着头脑很正常,因为人有些时候会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比如援军有时候不需要很多,一个人在合适的时候就能顶上千军万马。

在徐晃忙着修筑工事时,王邑前往轵关找到了郝昭,向他传达了徐晃的命令,同时出示了董璜的亲笔书信。郝昭也是隶属于大将军府的校尉,所以虽然他的职位低,但徐晃和王邑其实都指挥不了他,王邑也只能亲自前来拜访,同时将董璜的书信带了过来。

郝昭被董璜派遣到轵关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郝昭一直都是尽心尽力的经营着轵关,将这座并不算险隘的关隘打造成了铜墙铁壁。对于郝昭的才能王邑也是无比佩服的,因此对于他前往上党,王邑也充满了信心。

郝昭迅速看完了董璜的亲笔书信后没有半分推脱,直接拉住了王邑的手嘱咐道,“我马上动身前往上党,轵关是一座要地,只要它在朝廷手中,就算河内上党全失,贼军也不可能攻入河东。防守此地的重任就交给府君了,我也会留下麾下的司马驻守此地,希望府君谨慎为先!”

“郝校尉无需担忧,我会让麾下的郡丞卫固前来此地防守的,他有勇有谋加上留守的司马,守住轵关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郝昭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带着董璜的亲笔书信,点了几个亲兵就立即出发,赶往了上党的方向。

他知道,此次大战就看他能不能守住上党了!打仗他可能不是别人的对手,但是守城?只要物资充足,他有自信这世上没人能打下来!

当他几日后风尘仆仆的赶到长子时,正在准备守城的张燕顾不得惊讶立即将郝昭迎了进去。

看过董璜的亲笔书信和王邑加盖的官印后,张燕这才确定了眼前这人的身份,虽然对于大将军能派遣援军前来支援,自己很是感动,但是这么几个人也算援军吗?

看着正埋头狼吞虎咽的吃饭的郝昭等人,使劲眨了眨眼睛。大将军麾下的人自己也见过不少了,但这一位,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厉害人物啊?

“郝校尉,不知你觉得该如何防守?不瞒你,我现在手上只有两万人左右的大军,根本守不住上党这么大的地方啊!”

郝昭闻言放下了碗筷,随手抹了抹自己的嘴巴,不紧不慢的跟张燕分析道,“处处设防就是处处破绽,我们根本不需要守住所有的城池,整个上党最重要的城池只有长子、壶关和潞县。”

“如今壶关和潞县都在袁绍的手中,但这也没什么,最重要的长子还在我们手中,只要长子不丢,那整个上党就丢不了。”

张燕闻言皱起了眉,“所以,我们只守长子?”

郝昭摇了摇头,“不,在如今的局势下,我们必须防守的也有三个地方,一个是长子,一个是长子北面的屯留,还有一个就是西边的谷远了。其中长子是上党的根本,屯留是长子的屏障,谷远是我们的后路,也是联通太原郡的要道……”

“只要这三个地方没有丢,就算袁军打下了所有城池,我们依旧不算输。”

张燕闻言思索了片刻,也不由得点头认同了下来,“只是两万人防守三个要地恐怕也不容易吧?”

郝昭认真的看向张燕,严肃而又诚恳的道,“没错,所以我需要张太守全力配合!”

张燕自然知道郝昭的意思,说什么配合,实际上就是听从他的命令呗!虽说自己职位比郝昭高,但郝昭是大将军府的人,而且自己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指挥防守,便点了点头默认了此事。

“首先需要将上党各处城池的百姓全部迁走,要么迁入这三座城中,要么迁往河东或者太原……”

张燕闻言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深深的看了郝昭一眼,沉默了许久,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郝昭一直密切的关注着张燕,此时见他一点也没有生气和不忿,不由得松了口气,还好,张燕的野心真的不大,他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同时给百姓发放钱粮,将剩下的粮草全部带入城中,将房屋全部烧毁、水井全部填埋、即刻开始清点城中的人员和物资、将老弱妇孺集中安置、将大族富户统一关押、抽调城中的青壮、下令封死城门……”

随着郝昭的话语不断的说出,张燕的眼神也逐渐亮了起来,这个郝昭,好像是专业的啊!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三国:我把貂蝉训成了绝世猛将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掳走长孙无垢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抗战游击队有个妹妹叫貂蝉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复国重生三国闹革命我是大当家三国:一统天下,从颍川开始振兴东汉特种兵之妖孽奶爸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一品媒官无双三国之征服天下大明国士三国:曹魏有仙人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女帝欠了我百万亿:只能生娃抵账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逍遥小贵婿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天唐锦绣医毒狂妃路子野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军旅:倒数第一?我考入最牛军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水浒之狄家将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红颜泪:清代英雄儿女传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苟在边疆当藩王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三国之神级商城系统三国:开局先取西川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三国之无双华雄人在三国屯物资,貂蝉开口安慰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黑铁时代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金锋关晓柔辛亥大英雄东汉问鼎他改变了法国唐朝小白领掠爱:错上王爷榻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
UU阅书最新小说:庆帝元年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误入红楼,修仙人生重生赘婿人生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