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该轮到于虎出招了。
张龙站在一块空地上,准备接受来自于虎的挑战。
“张兄,你站在空地上,身后没有倚靠,怕不大好。这里有一通石牌,你不妨靠在石碑上,我头冲上来时,你才不至于后退。”
张龙一听,有道理。举目一望,果然见不远处有一个石碑。
这是广场上唯一的一块石碑,有人肩膀那么高。宽三尺,厚有五寸,下半载埋入土里。
上面有文字,撰文是蔡万国,书字是张信。
原来这是一通记事碑,是当年修广场奠基时留下的。
当年张信他们来到这儿后,村寨已经初具规模,公主府,聚义厅等也都建好,就缺少一个野外集会的地方了。
于是人们一致提议,修一个广场。
地点便选在了公主府前面的这片空地。
这个工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花费了大量财力和精力。为了纪念这次事件,人们便立了这块石碑。
张龙走向了那通石碑。
听人劝,吃饱饭,既然对方叫自己靠在石碑上,肯定有其道理。
于是,他把后背贴在石碑上,然后用手比划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说,你可以来了,我己做好了准备。
“张兄,那我就不客气了。”
于是,他开始发功,做准备。
只见他双手合十,摘掉帽子,竟然没有留发。
原来由于长年漂泊,居无定所,受环境的影响,头上生了许多虱子,咬的挺难受,加上为了伪装身份,他有时还要扮做游方和尚,因此就没有留发。
只见他微闭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对这点,张龙并不感到奇怪。这是所有练功人都习惯用的一个动作,那就是运气。
把身体某一部分的能量,通过气的方式,用意念调运到某一部份,以增加某一部分的抗击打能力或爆发力。
接着,用手掌拍打了几下脑袋。
只见脑袋此时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一个个的小疙瘩,像倒刺一样,布满了头部。
张龙一看,想,这小子弄一头疙瘩是干什么,保护层?
后来一想,明白了,知道这是气功起了作用。看了那密密麻麻的疙瘩,不由得叫人心头发凉。
这时张龙又有了新的想法。
这些疙瘩都是刺一般,如果扎在肚皮上,弄不好要扎几个血窟窿。
张龙不敢大意,也忙站了个马步,开始运气。
只见肚子马上膨胀起来。
他这也是硬气功的一种,可以做到刀枪不入。
他这是要与于虎硬碰硬。
“张哥,做好准备,我要过招了。”
“于老弟,你就来吧,我在这儿等着呢。”张龙喊道,一点也不紧张,显得很轻松。
这时,只见于虎双手抱住脑袋摇晃着,肚子一鼓一鼓的,在往脑袋上运气,渐渐地,好像脑袋比刚看着有些大了。
再仔细一看,头上也发生了变化。那些头上的小疙瘩,开始由尖刺向扁平状发展,变成了一个个像小黄豆一样的小疙瘩。
张龙一看就明白了,这小子练的是铁头功,他这是在往头上运气造成的。
这小子练的是歪门邪道,不可小觑。
于是忙站好马步,耐心等待。
站在一旁的张信,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有点替侄子担心,便走到张龙身边,想提醒一下侄子注意。
这时候于虎的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他像张龙一样,也将进攻的地点选择在十步开外,开始发起了攻击。
只见他双手后背,弓着腰,向张龙冲去。
速度很快,这时候张信正好走到这儿,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在于虎还没冲到跟前时,把手伸向侄子,用力一拽。
他的力气很大,把侄子一下子按到自己怀里。
与此同时,于虎弯着腰,撅着个屁股,伸着个变了形的大脑袋,已经冲了过来。
这边张龙刚离开石碑,那边于虎的脑袋就冲了过来。
于虎没想到张龙会躲开,他因此也没有减缓速度,仍大步往前冲去。
只听咚的一声,他的脑袋撞在了石碑上。
立刻,恐怖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那石碑,从被撞击的地方,立马断成两段。
其中上半部分断裂后,向后飞去。
好几步远,才落了下来,在地面上砸了个大坑,半截扎入土中,半截留在上边,好好一个碑,就这样分了家,成了个残碑。
由于张龙没有接招,闪避及时,于虎的计划同样没有实现。
于虎把石碑撞飞后,自己也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没有马上爬起来,而是用手轻轻地摩擦着脑袋。
由于一泄气,头上的那些小疙瘩,渐渐地都没了。只是撞击石碑的地方,略微有些红。
好像有点痒,于虎一直在用手抓挠着。
这时候,周边看热闹的人很多,人群里没有人发出一声响。
人们都被这功夫震撼了。
短短时间内,他们经历了两次武艺颠峰。
一次是张龙的铁臂甩。
一个是于虎的铁头功。
如果当初于虎没躲走,那一胳膊,可能会把人抽打得血肉模糊。
而张龙如果不躲走,可能肚子会被撞烂,撞瘪。
这就是中国功夫的神奇之处,当他把身上的某一部位当成重点练习对象时,这地方爆发出来的力量,凭你再强硬的血肉之躯,也难以承受。
不过,这样的功夫,不是在极端情况下,一般是不使用的。
因为这种功夫,并不同于其它武艺,信手拈来,随时可以使用。
它在使用时,特别烦琐。
因为他得有几个步骤必须做,比如运气、发功等。
在与人打斗时,你根本没这个时间做这些步骤。而发功,还需要周边环境安静。
这时候,也是你身体最脆弱的时候。
使用起来条件特别苛刻,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功夫,许多都失传了的原因。
二人的出彩表现,证实了中国功夫,确实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张信看了一眼侄儿,心说,今天运气好,捡了个侄儿。如果刚才不是见势不妙,拉了侄子一地,让侄儿硬扛,这么厚的石碑都碎成两截了,要是撞在肚子上,还不把肚子撞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