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空上蒙着一层薄云,几缕红霞如绒羽般悬在天边,不等众人飞抵静安山近前,那红霞若野火般将整片天空烧的火红。
众人落在山脚,但觉周遭灵气充沛,脚下的泥土地里,青草绿植正在春风的轻拂下变得愈加青翠起来;山中有溪流藏于密林之间,遍地青松,常年翠绿,在川州享有“万年圣山”之美誉。
相传在清晨太阳升起与夜幕降临之时,可见到山中佛光涌动,那金色的佛光神圣又庄严,外加上山腰常年伴有灵气缭绕,教那佛光看上去更加得变幻莫测,给静安山平添了一分神秘。附近百姓每每见到有佛光涌现,都会跪地朝拜,嘴里祷福,一求神佛护佑,二求风调雨顺,经久累月,般若寺被周围百姓推到一个凡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更在江湖上久负盛名,有四方百姓举家迁徙至此,就为了寻得一片平静之地安详生活。
此时,静安山深处,在般若寺的大雄宝殿里,灯火通明,香火缭绕,木鱼声咚咚不绝,闭目合十的众位僧人齐齐地坐在蒲团之上,正高声诵念着佛家妙法莲华经。
主持大师空明面相庄严,一人端坐在众僧人面前,金黄的烛光下宛如一尊神佛嵬然不动。
殿堂内,数百人齐声诵出的经文厚重而深沉,声音如滔天波涛,隆隆没入天际,冲开薄云,露出了云层后的一片青天。
寺院附近的深林中,猕猴、矮熊、山凤、野猪等野兽齐生生地匍匐在地,竖着耳朵虔诚地聆听着寺中传出的经文;寺院内,各种雀鸟纷纷噤声不语,停在枝头颔首不动,好似朝圣一般对着大殿叩首。
杨晋一几人步行至山门之处,见到如此奇景,忍不住暗暗赞叹。院门尚未开启,他们静静地候在门前,虽有护院僧人在门后,他们却也不敢叩门打搅。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当院内诵经声停止,周围的兽禽四散离开,护院僧人开启寺门,做早课的年轻弟子拿着扫帚等工具走了出来,开始他们一天的功课。
见杨晋一他们候在门外松树下,一僧人上前询问,得知几人来自世门剑宗,当下客气迎进院中,将几人托给一位知客僧,让后者领着去法堂寻主持。
法堂内,那尊高达数丈的镀金神佛前,长眉长须的空明大师眉目慈善地盘坐在其脚下。在他面前,般若寺一众年轻弟子神色虔诚,认真聆听着主持的传法。这些弟子的大师兄善远表情温和,禅定在恩师空明身旁;般若寺四大神僧之一的净心目光犀利,扫视着殿内每一位弟子,似要看看哪个弟子没有认真学法。
空明每次传法都会将净心带在身旁,原本目的是为了打磨这位弟子暴躁的脾性,殊不想净心并没有理解到恩师的良苦用心,清心静欲的经文未能感化他,每到传法日,他便帮着空明监督众位弟子学法,时常一个眼神就能让那些偷懒的弟子胆战心惊。久而久之,空明也便由着他去了,也不再强迫他的改变。
杨晋一他们穿过大雄宝殿,来到了法堂之外,净心一眼认出几人,眼神中掠过一丝惊诧,从地上霍地一下跳起,忽又想到什么,转过身对着空明立掌作揖,小声道:“师父……”
空明眉头紧锁,忍不住叹息一口,抬眼望去,也看到了杨晋一,冲后者微微颔首后,又对净心道:“去寻你师兄过来,接待这几位小友。”
“是。”
净心双手合十,恭敬退出法堂。
他眉头微凝,道:“杨晋一,听说你去了东海,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杨晋一恭敬施礼后,道:“东海要事已办,又降服了一位西海妖王,晚辈想尽快带回来给几位大师审问,看看能否问出一些西海的密要。”
“那妖王现在何处?”
“镇压在浮屠塔中。”
净心沉吟着点点头,对旁边的知客僧道:“快去请净德师伯去寮院一见。”
知客僧领命后快步离开,净心便请几人去寮院一坐。
般若寺寮院静雅别致,一座极大的八角亭中,净心他们围坐在一张石桌前,寮院的知客僧迅速给他们每一位斟上了一杯清茶。
几人正聊着这次去沧州聚义山的事情,净德大师与那位知客僧相继来到院中。
杨晋一他们起身相迎,长揖抱礼,净德双手合十,颔首一笑,道:“杨少侠。”
杨晋一让开身,道:“前辈,快请坐。”
长珀、刘扶苏和肖玉三人也向净德施礼,自报了姓名,莫崖和李毅尚未开口,净德先道:“这两位看着十分眼熟,可是正元峰莫师侄,和重剑峰李师侄?”
这二人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净德大师还将他们记得这般清楚,又一次长揖在地,齐声道是,李毅更是赞道:“大师卓荦强识,令晚辈钦佩之至。”
净德看向杨晋一,微笑道:“听说你在东海锐不可当,大煞了三族威风?”
杨晋一略微有点不好意思,道:“大师过奖了。”
“这可不是我师兄弟奉承你,是外面中原人一直在传的话。”净心说完后微微凝眉,表情显得有些焦急,问道:“师兄,聚义山同仁有难,咱们到底帮是不帮?”
“此事师父早有定夺,你也无需着急。”
“但剑宗现在都派人过去了,咱们再不派人过去,恐遭司徒盟主误会我们般若寺见死不救。”
“嘴巴是别人的,他们喜欢怎么说,咱们却也管不到。”
净德表情上看不出任何波澜,招呼众人坐下,向杨晋一打听起东海的事情。
约莫过了一炷香时间,空明和善远二人也来到了寮院。
自从杨晋一在玉虚峰被逐出剑宗,空明对他的关注就从未停止过,在他当年流落江湖的那三年里,他派自己弟子暗中相护,多次助他化险为夷。三族联军进犯中原后,他对杨晋一的器重之心更甚以往,因为他明白,要想对付西海群妖,唯有依靠他们这些年轻人,而杨晋一身怀异宝,是这些年轻人中的骄楚,未来成就必然远超旁人,凭他一人之力,可抵中原千军万马,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旷世之才。
众人互相道礼,杨晋一便将此番行程告知空明,又将这些日子里的经历详细说了,就从手镯中取出那两盏佛灯,道:“这是法玄寺圣物,由那渡云猴从西海带来。晚辈猜想,那些去到东海的妖王多半是追渡云猴而来,其目的也是为了这两盏佛灯。”他略作思索,“骆前辈猜测灯中火苗是某种天地灵火,为火之源。”
空明看到佛灯,表情微变,接过之后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但见灯中火苗经久不衰,细长笔挺,甚是奇特,不禁啧啧称奇,叹道:“火乃佛门四大之一,此两盏佛灯中的火,不同于寻常烛火,倒是有点像传说中的地元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