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为了弘晖,宜修才不管年世兰的事。
宜修指了指周宁海手里的碗:“你找府医来一趟,要是不信,找年家的府医来也行。”
年世兰半分也不信宜修,听多了耿格格的挑拨离间。
颂芝十分紧张年世兰这一胎,开口道:“主子,不怕万一,就怕一万,还是查一查吧。”
年世兰当然听颂芝的,吩咐周宁海去年家走了一趟。
年家府医过来后,不仅在碗里发现了不对,还在年世兰的屋里发现了腌臜物。
年世兰当然怀疑宜修,宜修一点也不在意。
王爷回来后,一脸铁青的来到正院。
见到宜修就怒斥:“年侧福晋的院子是你布置的,那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宜修不反驳,等着王爷发完火,柔则的儿子就跑进来了。
柔则的儿子抱着王爷的腿问:“阿玛,您为什么训斥额娘啊?”
王爷看着儿子,心里软了软,抱起儿子说:“无事,你今日进的香不香。”
两父子说了一会儿话,王爷冷着脸离开。
到了年世兰的院子后,王爷就吩咐道:“处死耿氏。”
这是把所有的事都推给了耿格格,不想让年家再查下去。
再查下去的话,就可能查到王爷的头上。
王爷现在可是要求着年家,万万不敢暴露出还没过河就拆桥的事。
又几个月,年世兰平安生下一个阿哥。
前院书房里,通宵灯火通明。
王爷熬了一夜,只想到一个法子:“年侧福晋身子弱,把福宜送到正院抚养。”
年世兰当然不愿意,可王爷哄了几句,只能同意了。
王爷以为宜修会恨上福宜,没想到福宜被养的白白胖胖。
此后数十年,年世兰又生了三个儿子还有一女儿,全都平平安安。
王爷登基时,王府的儿女加起来都有三十来个了。
四个孩子的年世兰,入宫就封了贵妃,却对宜修格外敬重。
皇帝登基后选秀,很多秀女都希望能被赐给成年的阿哥们,而不是老皇帝。
只有一个秀女甄氏,对着皇帝念艳词。
消息传到后宫,宜修正跟众妃嫔喝下午茶。
年世兰好笑道:“幸亏没有把那个甄氏赐给福宜,不然我都要跟皇上闹了。”
费云烟只有一个女儿,也跟着笑:“当众念艳词,这样的手段,就是跟咱们提,咱们也是念不出来的。”
曹琴默也附和:“听说是才女呢,也不知道她自己作了几首诗。”
冯若昭也有女儿,抱着女儿说:“她这样的作派,往后可不能让她带孩子,要是生了孩子,还是放到皇后娘娘处抚养。”
吕盈风摸着大肚子说:“听说还是大理寺少卿之女,怎么学的秦楼楚馆的作风。”
“大阿哥的福晋听说很是端庄,这样的女子嫁入皇家才是福气。”
宜修这个时候才开口:“董鄂氏是不错,本宫只希望他们小两口和睦相处。”
年世兰也说起自己的儿媳:“瓜尔佳氏脾气是火爆了一些,却是能跟臣妾相处的来。”
这下子,都各自说起了儿孙们的事,没人再关注一个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