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趁着他南巡离京,在京师各种上蹿下跳、四处联络,然后便是携子假意离京,打着行猎的幌子,实则却要前往德州密会太子。
密会太子做什么?
难不成是听闻太子生病前往探望?
索额图父子事后还真是这样说的。
若是没有佟家的密报,这说辞,万岁爷还能信上两分,但是在此之前,索额图却暗中向佟家示好,并暗中联络一众门生故旧。
这其中就包括步军统领托合齐。
步兵统领又叫九门提督,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
说白了,整个京师甚至万岁爷的身家性命都攥在托合齐手里。
说的再白一点,不论什么时候,不论是谁,但凡生出谋逆的心思,第一步就该把九门提督变成自己人。
能坐到步兵统领这个位置,托合齐自然是万岁爷的心腹,要不是佟家密报,万岁爷竟不知托合齐早早地就为毓庆宫效力了。
索额图这是要做什么?太子又想做什么?
若是没有佟家的及时奏报,等着他的会是什么?
他都不敢想。
谁都知道太子在德州病倒,却没人知道,他在德州被气的吐了两摊血。
南巡?
还哪门子的南巡?再不回京,指不定都要变天了!
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回京,拿下索额图父子,革了托合齐的职,把隆科多召回京师,接替了步兵统领一职。
关键时刻,佟家还是最值得他信任托付的。
佟国维年迈,自然也到了着手栽培下一代的时候,瞅着佟国维一贯的态度,他还以为是属意侄子鄂伦岱,尤其是鄂伦岱已经被降职一年多了,而今的确是为鄂伦岱求一份恩典的好时候。
却不想,佟国维还是更看重自己的儿子隆科多。
他觉得意外,但其实心里也更满意隆科多。
鄂伦岱哪儿哪儿都好,能力上跟隆科多不分伯仲,性子上更比隆科多那个犟种强了十倍不止,身份上,虽然都是孝懿皇后的兄弟,但是有个为国捐躯的父亲佟国纲,鄂伦岱自然也比隆科多强。
再加上被叔父佟国维悉心栽培多年,鄂伦岱自然各方面都远远优于隆科多。
但是,有一点,鄂伦岱却比不上隆科多。
他手里扎扎实实攥着隆科多的把柄,而且还是私窥密折这样致命的把柄。
有把柄的人,他用起来更放心。
忠心固然可贵,但是却要始终保持警惕戒备。
鳌拜难道不忠心吗?
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期,重用鳌拜,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对太宗报以鳌拜忠心耿耿,与索尼等人“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太宗驾崩后,坚决拥护太宗之子为皇上。
世祖(顺治)继位后,鳌拜又继续为世祖忠心效力,即便饱受多尔衮的打压报复,几乎断送前程,鳌拜也始终坚定地站在世祖一边。
这种忠诚得到世祖的认可与回报,鳌拜后来成了世祖钦定的顾命大臣之一。
起初,鳌拜的忠心也曾延续到年幼的他身上,他也曾十分信任鳌拜,认为鳌拜会忠心三代,但是结果如何?
鳌拜的忠心去了哪里?
跟权势利益比起来,忠心又算得了什么?
不要考验人性,也不要相信奴性。
所以,他看重忠心,但是却也从不一味儿信任忠心。
所以,即便是佟家也要不时被敲打。
恐惧比忠心来的可靠。
所以,比起挑不出什么大错处的鄂伦岱,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起用问题毛病一堆的隆科多。
他扎扎实实攥着隆科多要命的把柄,随时都可以处决隆科多,这一点,隆科多心知肚明,所以,就算隆科多从前并不忠心,往后也不得不忠心不二。
这样的臣子,他用起来更放心。
其实不单单是臣子,皇子们也是一样。
比起看上去完美无缺的皇子,他还是更喜欢有棱有角有短板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