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
他年,袁术为满足自己一己私欲,发动徭役,耗费钱财无数,才仿洛阳皇宫修建了这处宫殿群。
如今袁术住在洛阳大牢,那处花团锦簇的宫殿已属于刘备。
下邳一战,损兵折将。
周泰重伤,二弟与周仓不知去向,钱粮物资马匹不知被夺多少。
刚经手半年的基业,顷刻间毁了大半。
更让他心酸的是,三弟张飞被项战活捉,生死不知。
桃园三兄弟,眨眼只剩一人。
属下们面有惶恐,士卒垂头丧气,百姓人人自危。
大家都知道,那位姓项的皇帝,很快会率领大军攻打寿春。
到那时,生灵涂炭,百姓流离。
好在,一场秋雨,让事情似乎有了转机。
项战撤军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待来年开春,冰雪消融,他还会来的。
...
“陛下,夜已二更,还是回宫就寝吧!”
烧着火炭的宫殿里,弥漫着淡淡烟气,火光照的蟠龙柱熠熠生辉。
项战觉得有些热,脱掉罩在外面的黄袍,拿着笔,愁眉苦脸的盯着面前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
一旁貂蝉眉眼如画,声如泉水叮咚,半个软软的身子依偎在陛下身上,下巴放在陛下的手臂上,不断蠕动曲线饱满的身躯。
蹭蹭蹭蹭蹭蹭蹭~
“爱妃且先回去,待朕批完这些奏章,再来看你。”
回到洛阳三天,项战每日除了操练、上朝,便是在这大殿中批奏章。
只是批来批去,奏章依然不见减少。
什么军功赏赐、钱粮费用、赈灾、官员升迁、宫殿修整、边疆战事...
都在面前的奏章里。
“呜呜~”
貂蝉忽的以手抹泪,呜呜咽咽,“陛下,如今大皇子已经一岁,臣妾受陛下恩泽,却不能为陛下诞下一儿半女,心中实在有愧。
还请陛下垂怜。”
美人在旁,哀哀戚戚,如何让人能静心处理政务?
“来人,送爱妃回宫。”
项战心如坚铁,不理会貂蝉哀怨目光,注意力全放在奏章里。
新朝在外看,是蒸蒸日上,实则暗藏忧患。
一,便是世家大族之间的竞争如何平衡。
二、如何澄清吏治。
三、刘表刘璋刘备张鲁及江南地区各郡,还未纳入版图。
要统一,就得打仗。
近年战火频起,国库入不敷出。
四、北边鲜卑虎视眈眈。
“要想在这个时代成为东大般的存在,任重而道远。”
仓促一卧半宿,下了朝堂,项战命范重等人来文德殿商量事宜。
他想的很清楚。
全国这么多的事情,要是靠他一人处理,迟早药丸。
还是将文臣捋上一边,各安其职,让他们去办,自己只需知道个结果即可。
如今朝中,有他的班底,比如范重等,又有打赢后获得的名士,如沮授田丰,还有主动前来投靠的世家子弟。
比如荀攸等。
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有一郡之才,往上顶多能做到州牧。
想要一个能统领全局的大才...
项战瞥了眼坐在最末尾眼珠子四下乱跑的小亮亮,又想到在樊城卖命的曹老板...
曹老板还是算了吧!
“朕开国大夏,力有不逮,现要广开门路,招贤纳士。
诸位,还要大力荐才。”
这些人都知道陛下稀罕人才,早在做大汉大将军时期,便开设招贤馆。
收拢的文臣武将,充进各处衙门军队。
现如今,成了开国皇帝。
人才分为三波。
一波为图晋升,在夏朝做官。
一波为躲避战乱,隐姓埋名。
一波为恢复汉室,南下加入刘备刘表等诸侯。
又说了些闲话,项战见众人都若有所思,心知开国之后,项战先封了大将军等职,至于文臣,还没有表明态度。
但文臣职位与家族紧密相关。
如不争取一下,让别人先摘了桃子,那自己岂不是亏大了?
“这些年,南征北战,诸位都费尽心思,朕也有封赏之意。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朕还需仔细思索。”
这些人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嘴上说“为陛下出力,是应该的”,可那渴求高位的眼神,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得假的。
把人全部赶走之后,项战只觉的就像把脑浆子放进离心机,一团浆糊。
他曾想推行明朝的官员制度,但奈何思维略显朝前,半途而废,只强行在大汉官员体系之外,加了一个统宣部,由陈琳做部长。
主要职责是向全国发布政令或者其他鼓舞民心的政策。
陈琳干的有滋有味。
只要是官职比九卿只低了半阶。
除此之外,便是提高考工室的待遇。
考工室,掌作兵器弓弩刀铠之类,在统万城立下大功的火药,便是考公室的功劳。
若非如此,统万城不知要用多少勇士的性命去填。
项战烦躁的用手指按摩眉心,对眼下朝中的动荡头痛不已。
他的所长,只不过是拿着两柄西瓜刀,从南天门砍到北天门。
要说治理国事,平衡文武,帝王心术,玩权衡之道,还是个弟中弟。
没办法,小学体育老师没交这个。
他所拥有的是领先这个时代的见识,历史罕见的体魄与恐怖的战斗直觉。
除此之外,他只是个普通人。
治理一个庞大帝国,他还有许多东西要学。
“不知陛下为何烦恼?”
韩三尽职尽责扮演心腹的角色。
面对这个与自己从山匪身份一路杀出来的自己人,项战毫不避讳的说出自己的烦恼。
“如今新朝初定,天下还未全部收入囊中,朝中大臣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着分封之事。
朕觉得,再不封侯,恐怕朝中会出大问题。”
为什么人家拼着性命造反,就是为了从龙之功,之后能够封妻萌子,声名显赫,名垂竹帛,万世流芳。
项战很想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很急,但是你们不要急。
只怕说完这句话,立刻人心思散,那些一心辅佐他的人极其背后的世家大族,会立刻将目光放在别的潜力股身上。
就在项战以手扶额之时,韩三眼珠子转了转,笑道:“陛下何不请袁太傅与蔡司徒商量。”
此言一出,项战看向韩三的眼神变了。
袁绍,四世四公,祖辈都处于权力中心,对这些事,没有比袁绍更懂的了。
蔡邕,自己的老丈人,贴心人,大夏国丈,文人楷模,东汉末期文流一把手。
自己身边明明有两件大杀器,却不懂利用。
项战都有些想锤自己了。
难道队伍里,最笨的人,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