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夏看了之后,也难免露出思索的表情。
这段时间,史家整理完了以前洛国,荆国的史书,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给了一个大胆的结果,那就是让厉夏灭史。
炎国连年战争,表面上领土扩大,人口数量增多。
但是这个人口数量,是比较以前炎国的数量,但是和以前三国的人口数量相比,人口其实降低了很多。
导致炎国在风光的背后,其实也存在民怨。
虽然没有达到造反的地步,但是小摩擦其实不短,即使厉夏实行再多的仁政,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尤其是以前洛国,荆国,还有陌国留下的贵族,他们的利益损害最大,最不甘心,也会私下里鼓动这种矛盾,加大内部的冲突之类的。
但是他们想要拿回以前的利益,总要有一个正当理由吧,不可能说我想要给炎国施压,你们都跟着我一起造反。
其他人也不傻,这可是送命的事情。
所以这类人私下里就打出了恢复洛国的口号,或者说恢复荆国的口号。
其实说到底还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但是民众开智的实在是太少了,还真的被忽悠了不少人,私下里搞破坏之类的,厉夏加大教育的投入,就是希望这些人对炎国能有归属感。
但是教育的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调查发现,这些被蛊惑的人,很多都是向往故国以前繁荣的时期,他们并不是想要恢复故国,而是向往故国最辉煌的时候。
其中,各国的史书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各国写史,都喜欢美化自己。这件事确实是真的,但是并没有写的那么美好。
就像是美化洛国开国人王,那个时候税低,而且人人都有土地,好像有土地人人就能吃饱饭一样。
再对比现在的炎国,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挺幸福的,所以就容易被洗脑。
因为炎国的税率将近五成,听起来很多,但是炎国为增产之类的付出了很多,同时还有很多抵税的手段。
例如冬粮可以抵税,还鼓励粪肥增产,普及农具和耕牛,当兵立功有钱拿等等。
收的确实高,但是相比较以前,百姓生活是更好的。
同时一钱买一蛊粮食,其实对于国家来说是亏损的,毕竟各国粮食价格都在提升,炎国这是为了保障最基本的民生,压着没有涨价。
但是总有人看不见总量,只看到了比例。
就像很多现代人吐槽,现在的钱不值钱,希望回到八九十年代一样,可能是吃的太饱了吧。
现在那些被蛊惑的人,差不多就是这个心态,希望回到以前低税的时代,向往着洛国。
归根究底就是这些美化的史书存在,史家觉得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灭以前洛国的史书和荆国的史书,让他们忘记以前的历史,接受炎国的历史。
从史家口中竟然听到灭史。
就像是让自己打自己一样,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厉夏是很惊讶。
让儒家灭礼,让法家灭法一样。
但是不得不说,史家给的观点还是挺有道理的,想要让洛郡和荆郡百姓归心,首先就要灭他们的史。
史相当于是一种文化,一种纽带。对于自己历史的认同,其实就是一种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
没有史,又何来的文化呢。
但是灭史很容易被诟病,毕竟只要发生了,那肯定会留下痕迹,并不是说灭就能灭干净的。
而且以前洛国的史,周围国家肯定也是有记载的,到时候就会出现史书记载出现偏差的情况,到时候还会查到厉夏的头上。
改史都会被骂,更不要说灭史了。
更何况还是史家的存在,灭史肯定会被记上一笔的。
关键是灭史还是炎国史家提出来的,史家是不是疯了,要自己杀自己。
然而这些美化的历史又不能不管不顾,真的会有不聪明的人相信的,甚至傻乎乎的向往。
很多人王人皇都有改史的记载,如果厉夏真的灭史,肯定会流传千古的,到底是好名还是骂名就不好说了。
厉夏反复看了几遍,突然笑了起来。
“大王这是怎么了?”
“这史家真是鸡贼,把各国历史说的十恶不赦,好像不灭史,就无法统治各国一样。
但是这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他们自己不说出口,就是让孤自己去感受。
而且各国文化,又何止历史一项。各国的礼仪制度呢,各国的百家倡导呢,只灭史的话,根本不可能灭了各国文化的。
所以他们要的不是灭史,而是想要重编史,这是在吓唬孤呢。
如果真的为了炎国着想,为了收拢人心。应该建议孤把两国的所有书籍,包括百家倡导之类的都给灭了才对。
但是他们偏偏只是针对史书一项。
一旦孤真的这么做了,那么两郡历史就成了一片空白,到时候还要仰仗史家补全,这又是史家的活。
坏事让孤做了,名声让史家给赚了。要不是相国忙着大考的事情,估计这份上书都到不了孤这里。
这些人太胆大包天了。听说史家都是硬骨头,不知道是硬还是假硬,这是在故意算计孤呢。”
姬茹嫚也是聪慧之人,认真想了一下,也有点明白史家的意思。
史家这是迫不及待的给自己找事做呢,毕竟史家有相国在,可是炎国第一家的存在啊。
现如今,儒家,兵家,农家,法家,墨家,商家等等,都有点后来居上的意思,可是史家表现得却平平,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
而且史史润物细无声,存在但是存在感比较低。
大家只有在看历史的时候,才能够想到史家,他们赚取名声的途径单一,机会也不多。
炎国的史是相国编写的,他们没有什么机会。
所以现在他们看中了洛郡和荆郡,这就是那些人赚名声的机会,只有推翻以前的,他们才有机会去重新编写。
毕竟写这些史的人,不知道死了多久了。反正那些名声他们也用不到了,不如给晚辈好了。
这是想要踩着史家前辈来博名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