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看到这帮工匠双眼发愣,一副毫无头绪的样子,他思索了片刻后说道。
“你们可以拿亚麻布试试,但是要想办法解决漏气这一点,如果解决了漏气问题,热气球应该能够短暂飞升。”
“等有了飞天的经验后,后续再慢慢研制新的材料。”
这帮工匠听到亚麻布也可以,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神采。
他又跟这帮工匠嘀嘀咕咕说了一通,同时叮嘱虞昶要多费功夫,这才离开机械制造部。
杜荷在格物院里面转了一圈,还看到不少成果后,这才笑容满面离开格物院。
到了年底的时候,很多新技术就会冒出来。
到时候李承乾登基,把这些新技术拿去登基仪式上展示,肯定会造成极大的轰动。
回到皇宫。
杜荷也没有回户部,而是去了一趟中书省。
大堂内。
一众中书省的官吏看到杜荷走进来,他们脸上迎上来行礼道。
“拜见韩国公。”
杜荷挥了挥手:“本官今日过来找马中书令,你们各自忙活去吧。”
这帮人再次行了一个大礼,等杜荷走进中书令的办公房后,这才三五成群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议论起来。
当前中书省空缺一名侍郎和两个中书舍人,而韩国公的弟弟杜爱同担任中书舍人。
今日韩国公过来,难道想把杜爱同举荐上去?
众人想到被韩国公一手提携上来的杜爱同,他们顿时变得心思活络起来。
既然没办法靠近韩国公,或许可以接洽杜舍人!
办公房内。
马周走到杜荷身旁坐下,他微笑着说道:“杜兄,您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今日怎么有空莅临中书省?”
现在的杜荷可不仅是韩国公,他还挂着诸侯王的身份。
等杜荷从战场回来,陛下肯定会封杜荷的王。
羡煞旁人啊!
杜荷轻声说道:“马周,太子在东宫设了一个枢密院,职责是协助太子批阅奏折。”
“目前枢密院一共有四人,我担任院长,裴行俭担任副院长,上官仪和王福畤为干事。”
“裴行俭过几天要跟随大军出征,枢密院缺少带头做事之人。”
“我想邀请你去担任其中一名副院长,不知马兄意下如何?”
枢密院?
协助太子批阅奏折?
当马周听到太子在东宫设下的枢密院后,脸上顿时露出惊愕的表情。
怪不得太子殿下这段时间在处置好奏折的同时,日子过的还轻松自在,跟陛下主政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马周好奇问道:“杜兄,这个枢密院可是您向殿下建议?”
杜荷微微点了点头:“太子殿下每天需花费大量时间批阅奏折,长期以往他的身子肯定会垮掉。”
“成立枢密院的初衷,就是协助太子处理各地的奏折。”
他其实怕李承乾叫他协助处理奏折,叫习惯了便会一直让他忙活。
如果每天都这么忙碌,他要这高官厚禄有什么用?
马周毫不犹豫说道:“感谢杜兄提携,我愿意成为枢密院的一员,为太子殿下和杜兄排忧解难。”
“好。”
杜荷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站起来说道:“马兄,你现在跟我去东宫,我直接带你去枢密院上任。”
看着猴急的杜荷,马周的眼皮微微一跳。
这么急?
难道这个枢密院副院长要做的事很难?
马周想到枢密院里面还有上官仪和王福畤,有些许慌乱的心这才平稳下来。
...
盏茶功夫后。
当杜荷带着马周去到明德殿,并跟李承乾说清原委后。
李承乾直接同意道:“马周见事敏速,会文切理,又是忠良之臣,完全能够胜任枢密院副院长。”
“杜荷,你马上带马周去枢密院,先让马周处置两案几奏折。”
多少?
两案几奏折?
马周脑袋晕乎乎地跟着杜荷离开明德殿,他的脑子里一直在想奏折的事宜。
等他们两人走进枢密院后,马周发现上官仪和王福畤脸色憔悴,而且在他们的案几上推着高高的奏折。
“咯噔~”
马周看着笑容满面的杜荷,以及仿佛看到救星的上官仪和王福畤,顿时明白自己上了贼船。
麻烦了!
杜荷微笑说道:“给你们介绍一下,中书令马周,以后就是枢密院的副院长!”
“这段时间你们批阅奏折遇到的问题,都去找马副院长解决。”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上官仪和王福畤神色激动地躬身大喊,语气甚至还带着一丝颤声。
交代几句后。
杜荷朝马周拱了拱手道:“马兄,接下来就交给你了,如果有不明白的流程,可找上官仪和王福畤询问。”
“他们批阅了大半个月的奏折,对各种流程都已经熟练。”
“我还有事,回头再见。”
杜荷说完后,在马周纠结的目光下快速离开枢密院。
安静片刻。
马周指了指五案几奏疏,惊愕问道:“为何有这么多奏折还未批阅,难道堆积了数天不成?”
上官仪拱手应道:“回马副院长,因为尚书省缺少核心官吏,而右仆射侯君集又要负责大军后勤事宜,所以太子把尚书省的三成政务接了过来。”
这...
马周听完后心里凉了半截。
中书省现在也缺少核心官吏,而他又要肩负枢密院的政务,以后的日子恐怕不那么轻松。
想到进入枢密院能获得的诸多好处后,马周的心情也逐渐变得淡定起来。
“应该能获得爵位吧?”
马周在心里嘀咕一句,随后挥了挥手道:“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处理政务,争取在下之前批阅完成。”
上官仪和王福畤齐声应道。
“遵命!”
随着裴行俭去统兵作战,他们两人这几天忙的晕头转向。
现在有马周这个能臣过来,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
晌午。
杜荷在一众侍从的护卫下,从长安快马加鞭来到庄园。
大堂内。
杜荷朝王康下令道:“等做好轰天雷和200个火炮后,留下5个道长制作烟花,其余道长按原计划跟随大军出征。”
“在元正到来之前,必须做好5000枚烟花。”
顿了顿。
杜荷接着说道:“我会请太子下令,让各州刺史搜刮硝石,你也不必担心材料不够。”
要想解决彻底硝石不足的问题,还得派人去找硝石矿。
王康恭敬应道:“臣遵命!”
紧接着杜荷又在庄园转了一圈,这才骑马离开。
完成了李承乾交代他的三件事,杜荷也松了一口气,回长安的路上也不急不慢地溜达起来。
想到过几天率军出征天竺事宜,杜荷忽然想起一个人。
“玄奘法师!”
玄奘可是最懂天竺的人,看来得想个办法忽悠他去天竺,说不定还能发挥出奇效。
佛可不只是慈悲的一面,也有怒目金刚。
得让玄奘法师为大唐出出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