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母今年还是没有回来。
但是听说在那边挺习惯的。
同样,宴会结束是放烟花的时间。
半年前,宋玉就已经研究出来了各种烟花的制作。
当然他那宫殿都被炸了几次,还好人没事。
小年夜就放了一次。
今天又放了一次。
过年期间。
京城天天晚上都有人放烟花。
大大小小的都有。
这年过完就已经开始销售了。
不得不说,这个烟火,又让皇朝司大挣一笔。
宋玉那高兴的,让沈夏奖励了他两天。
当然沈夏看着他如此上进,也没有拒绝。
这一年的时间。
宋明变化很大。
他改变了某些地方的农业。
原来农业的增产,可以让百姓吃饱了。
但是百姓并没有多少地在手里。
所以要想靠这样这样生活,很困难。
最后是宋明让大家将村里的土地合并在一起。
然后种植葡萄。
而且村里的山地也不少。
都开垦出来。
也能种不少。
树苗宋明作主,先赊给大家。
当然也不贵。
至于为什么要钱呢!
因为便宜的东西,大家不会珍惜。
而生产出来的葡萄皇朝司统一收了。
第一年的价格当然不错。
因为没有普及。
最后的成长,以土地的多少来分,干活也给工资的。
另外山地就是大家分。
生活突然就看见希望了。
宋明就这般四处游走。
只有过年才回宫。
一年的学习时间也到了。
原本的四百多人。
沈夏原本想能留下四百人就不错了。
结果全部都留下来了,因为考试的内容,只考这一年间学习的内容。
而且说了他们未来的待遇,好好干活,就算退下来也有养老钱。
大家还有什么不努力的,一个两个跟打鸡血一样。
所以大家都学习的非常努力。
如成绩优异的苏宴,谢和,萧云辰吴启这些,半年的样子就开始帮着宋允打理皇朝司的各种事情。
虽然吴启学历不行,但是脑瓜子是真转啊!
原来沈夏觉得这人可以在皇朝司发展,结果被顾昭选去监察司去了。
这个让人惊讶了。
再说印刷厂这边。
这一年印刷厂的书籍早就堆成山了。
就差开书肆和书院了。
书肆都在陆陆续续的开起。
全国的书院和书肆都是宋允负责。
因为皇朝司最后会是宋谨负责。
他现在只是出去安排事业而已。
当然这中间也遇到一些问题。
最后宋允都一一解决了。
毕竟开书肆的背景不是很大。
但是钱桩就不一样了。
沈夏打算等所有的事情上了轨道,还要成立皇朝钱庄。
那个恐怕遇到的事情要麻烦一点。
现在的百官看着表面乖顺,但是私下还是小动作不断。
当然,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也没有抓的那么严重。
毕竟一开始登基,还是让他们大出血一次。
怎么可能不怀恨在心。
不过是在隐忍而已。
当晚
沈夏留在宋允的宫殿。
最近宋允为了书院和书肆的事情,都是很辛苦。
也是过年才回来的。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好像宋允更高了一点。
更加儒雅了。
他们两人都已经二十三了。
尽管宋允没提。
想到他每次看着几个孩子,都很喜欢,当初的三小只,宋允就带得不少。
甚至比她带得还好。
最后沈夏都没有吃避孕药,都让他们男子避孕。
沈夏手轻轻的放在宋允腹肌上,调侃道:“嗯,不错,更结实了。”
宋允勾唇:“还有更结实的。”
感觉腹部调戏的手。
宋允哪里还会想别的。
他对沈夏的喜欢,那么多年来了,从未改变。
要不是太忙了,不然都不知道这日子有多难熬。
见心爱的人如此主动,肯定得更加努力。
宋允拿出小伞。
这个东西,他们各宫沈夏都给的有。
沈夏见他拿出这个东西。
沈夏拿抢了过去,仰头就吻上宋允的唇瓣。
宋允欣喜,此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两人你追我赶,互相都比较热情。
沈夏更没有之前小女儿家的乔台娇态。
反面有时候调侃起来。
男子都有点吃不消。
但也就嘴角过过瘾,又爱又菜那种。
喜欢调戏。
真被收拾了,又哭唧唧的。
这是宋允简直没有办法。
沈夏感觉自己简直被人钉在床上了。
一个指头都不想动。
这一夜跌宕起伏。
次日上朝
又一片争论之声。
宋允现在已经是正三品了。
所以也在朝臣之中。
而此时争论的声音都是在说。
陛下正值壮年,根本不需要摄政王。
有得说后宫干政本就有违传统。
沈夏揉揉眉心。
顾子湛手里没有太多实权。
这个摄政王是自己弥补他的。
权力分的越散越好。
这般环环相扣也是自己的目的。
结果一群大臣吵的不行。
沈夏抬手,摆了两下。
孙公公见状:“肃静.......\"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沈夏看着大家:“好了,顾主君这一年多,本就帮朕打理朝政,有没有这个摄政王的头衔,又有何区别。”
这时徐大人道:“就是权力越大,心思越大。”
瑞王呵斥:“徐大人休要污蔑人。”
桑国公:“难道不是,最近瑞王妃可是动作不小啊。”
瑞王一噎:都跟王妃说了,地位越高,关注的人越多,那人就喜欢别人阿谀奉承。
一想着就头疼。
苏大人这时道:“陛下一个人有太多宏图伟业,有顾主君帮着打理,更安心,有何不可。”
况且太子也是顾主君的儿子,他能有什么野心。
御史大人也上奏:“陛下,皇权切忌一家独大啊!”
御史是中立的。
就是一个比较顽固的老头。
其实让顾子湛当摄政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告诉众人。
太子的位置坚不可摧。
也不可能换了。
让他们安心为朝廷做事,别一天到晚想些有得没的。
从小确定皇位。
皇子们心里也有数,不去遥想那不属于自己的。
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作为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但是孩子相亲相爱的前提是,父母一端水端平。
所以她更希望在未来的时间发展孩子的个人爱好。
未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
除了老三,其他都有条件选自己喜欢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