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白须老者的询问,厅中一众家主、话事人都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白须老者身旁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赶忙恭敬开口道。
“回禀老爷,他们都来齐了。”
白须老者点了点头,“既然都来齐了,那就随老夫去吧。”
这时他才缓缓睁开双眼,锐利地扫视厅中众人。
他的目光透露着精芒,厅中众人无一敢与之对视,纷纷拱手垂下了脑袋。
老者缓缓站起身子,抬手拿起旁边一根古朴的龙头拐杖。
他走在众人的最前面,一众世家望族的族长或话事人。
尽皆一言不发地跟在这位身形微微有些佝偻的老者身后。
穿过三道廊坊,老者带着众人进入了一间书房。
只见他缓缓转动书架上的花瓶。
随着吱嘎的声音响起,书架缓缓地向着旁边移动。
露出了后面的一间密室。
随着众人鱼贯而入,书架又缓缓地回到了原位。
“都坐吧。”
密室中灯火通明,很是明亮。
随着老者话音落下,众人纷纷落座。
“诸位,如今应城几经变故,让我们的计划一拖再拖。”
“计划若是再不实施,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应城就没有我黄氏一族的立足之地了。”
众人闻言,赶忙恭敬道,“黄氏子孙,听候族老调遣。”
黄老见众人这般模样,缓缓点头。
“祖上为了这个计划,在许多年前让吾等黄氏各脉改名换姓。”
“为的就是在乱世来临之时,黄氏一脉能够割据一方,逐鹿天下。”
“如今,机会来了。”
“西北王的人走了,平天王的人又来了。”
“若是吾等再不动手,以后想要再动手恐怕就难了。”
“诸位是否还记得祖上的祖训?”
黄老扫视众人,眼神中充满了威严。
“黄氏子弟,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
“族老,吾等怎会忘记祖训!”
“是呀,族老,祖训不敢忘。”
他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开口。
黄老闻言,脸上的褶皱舒展了不少。
“好,不愧是黄氏子弟。”
“如今西疆荡寇军占领城池,不过他们手中的人马已经派了出去。”
“留在城中的人马并没有多少。”
“黄氏一族今夜起事,夺取城池,让这把火烧起来。”
“明早太阳升起之时,吾要看到那黄家的旗帜在城头上飘扬。”
众人听他这话,个个神情激动。
黄氏一族改头换面,隐姓埋名多年,如今终于可以堂堂正正认祖归宗了。
黄老重重地杵了一下拐杖,“这么多年,各家也培养出了不少好手。”
“一会你们从祖宅回去之后,都以送货的名义,把人手送进祖宅,分发兵戈甲胄。”
“今夜,将是黄氏一族问鼎天下的开始。”
“在坐的诸位,都将是新朝的开国功臣。”
“此战,只能胜,不能败。”
“都明白了吗?”
密室中的众人尽皆激动不已。
祖辈谋划了数十载的大业若是成功。
那个个都将会是开国功臣,皇家宗室。
“明白了!”
众人都忍不住攥紧了拳头,齐齐低喝。
黄老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微微摆手。
“这件事不得走漏风声,一旦走漏了风声,谁都没有好下场。”
“都去吧。”
“是,族老。”众人赶忙起身,恭敬一礼,而后缓缓退出了密室。
“主子,天凉了,老奴给你加件衣衫。”
老管家双手托着一件袍子,缓缓走到了他的身后,将手中的袍子披在了他的身上。
黄老看着明黄色袍子上那一条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他的心中无比满足。
他有些枯槁的双手,缓缓抚摸着皇袍上精致的纹路。
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么多年了,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
当日,应城中许多商户都向着西城的黄家宅院运送了不少货物。
车队多得,曾一度在黄家宅院外面造成了拥堵。
无数分散在外,已经改名换姓的黄氏各脉,精心培养的黄氏子弟,通过板车进入了黄氏祖宅。
藏匿在秘密挖了十数年的地堡之中。
如此异常情况,也让城中的暗卫和游骑军所注意。
第一时间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郡守府的石刚。
只不过石刚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黄家想要干什么。
加上又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府衙和充当城卫军的奔雷军,也不好插手。
不过对黄家的监视却是一点都没有放松。
石刚心中清楚,西疆的一系列政令,绝对会影响到当地世家望族的利益。
那些世家望族,迟早会闹出幺蛾子。
只是目前尚未抓到其把柄而已。
当夜子时,黄氏开阔的地堡之内灯火通明。
黄老披着皇袍站在高台之上。
此时这个老人的双眼之中充满了贪念和狂热。
掏空了近半匹后山修筑的地堡之中。
一列列排列整齐的黄家子弟,个个身披甲胄,手持长刀。
这些甲胄采用皮甲和铁甲混搭,前胸与后背分别有一片铁甲,以护住身上要害部分,其余部位则全部是皮甲包裹身体。
黄老兴奋地扫视这些身着甲胄的族中子弟,粗略估算,这里莫约有近万人的样子。
他朗声喝道,“各位黄氏宗族子弟,今夜就是各位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只要夺下城池,所有人重重有赏。”
说完之后他一招手,旁边便有数个身着甲胄的家丁抬了好几个大木箱到高台。
随着木箱打开,一锭锭银子在周围火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
“尔等皆是我黄氏一族的麟麟之子,今日过后,尔等都将成就一番大业,光宗耀祖。”
“黄氏儿郎,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地堡中回荡着黄老铿锵有力的声音。
一众黄氏子弟个个神情激动,慷慨激昂。
如今所有黄氏核心子弟都知晓,数十年的蛰伏,就为今日。
“胜,胜,胜……”
所有人扬起手中的长刀,尽皆声嘶力竭地高声大喝。
黄老看着这些激动的黄氏子弟,心中宽慰。
“好,好,好……”
“只待丑时一到,各脉子弟便按照预先的安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