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标题。
古人却不感到意外。
做假慈善这种事情,古今都早已不鲜了。
除去那么几个真正心善的。
剩下的无非都是将其作为某种筹码的生意来做的。
【随着一声:“又要到饭了,兄弟们”,“北美第一打野”、“金牌讲师”开始了一天的要饭之路。】
【从“金牌讲师”讲述的要饭经历中我们得以知晓鹰酱国流浪汉的生活和各种福利。】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讲师”每天外出打野得到的大部分食物,其实都是从食物银行里来的。】
【食物银行是一种为穷人提供基本食物的非盈利机构,】
【除了自己免费向穷人分发食物之外,他们还跟各种其他的慈善机构合作,这就是食物的刷新地点不同,质量也不一样的原因。】
【鹰酱国的慈善机构啊,突出一个卷。】
【根据统计,光在加州,就有超过20万个慈善机构。】
【而按照鹰酱国国税局的说法,2022年全美的慈善机构一共有197万多个,渗入鹰酱国人生活的方方面。】
伴随着旁白字幕。
高空玄幕中。
播放出了“金牌讲师”每天在鹰酱国领取各种免费食物的影像。
看着这些穷人排队领取免费食物的场景,历朝历代的许多古人瞬间明白了。
这就类似于朝廷或大善人“放粮施粥”时去领粥领粮嘛。
可令不少古人感到不解的是。
这种“放粮施粥”的事,一般不都是在遇到灾荒年景,或者有什么特殊事件之时才会进行吗?
怎么鹰酱国的这些穷人,每天都可以排队领免费食物?
或者说,居然会有人天天发免费食物?
想到这里。
在不少朝代位面,有许多贫困古人心中产生羡慕之情。
每天都能免费领吃的。
这对他们而言,自然觉得是天大的好事。
【对鹰酱国的福利慈善制度,有人觉得羡慕。】
【但也有人觉得困惑,如果说鹰酱国的福利慈善制度有效,陷入破产、流浪、饥饿局面的人却越来越多。】
【如果说无效吧,慈善事业占鹰酱国gdp的规模却是越来越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越来越细致。】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鹰酱国是如何利用慈善来“剥削”穷人的。】
听到这里。
历代许多古人的心中生出了疑惑不解之情。
给穷人“放粮施粥”,免费提供吃的,这不是好事吗?
怎么能说是剥削穷人呢?
带着这种疑惑不解之情。
古人们继续看向高空玄幕。
【鹰酱国的现代慈善事业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个阶段正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寡头横行,比如洛克菲勒家族垄断鹰酱国的石油产业、卡内基垄断了鹰酱国的钢铁产业,财富空前集中。】
【曾经有一年,鹰酱国前100大富豪的税收占到了国家全部税收的77%,达到了历史峰值。】
【与此同时,各个资本家对于手下工人的压榨手段也被发展到了极致,很多底层工人因为资本家的盘剥而始终处于贫困的状态中。】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看着高空玄幕中的各种冲突影像。
李世民微微摇头。
他觉得这些鹰酱国的资本家太过贪婪。
完全是在涸泽而渔。
按照他的理解,工人会反抗,那一定是生活难以为继了。
就类似于华夏的王朝末年。
农民活不下去只能造反一样。
【面对这种情况,钢铁大王卡内基发表了《财富的福音》一文,把慈善当成是解决财富创造过程中急剧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方法。】
【他认为富人和穷人之间应该是兄弟一般的和谐关系。】
【虽然贫富差距变大是文明进步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但富人对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稳定了,对自己也有利。】
【他主张富豪应该是在生前通过适当的运作,将财富用于造福公众的事业,此文被认为是鹰酱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开端。】
【不仅如此,卡内基还联合一批富人,推动鹰酱国国会通过了一份关于慈善救助的法案。】
【根据这份法案的规定,富人有义务救助穷人。】
“此人倒是个聪明人。”
大明时空位面,朱元璋开口道。
他自然不会相信卡内基那句“富人和穷人之间,应该是兄弟一般的和谐关系’的说词。
卡内基的这些行为。
很明显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以及自身财富不遭受更大损失。
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件事对穷人确实是好事,毕竟穷人可以真实受益。
可为什么后世之人认为这是“假慈善”呢?
朱元璋有点好奇。
他觉得这里面肯定另有玄机。
于是,他继续看向上空。
【从此以后,西方国家当中便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所谓新式慈善组织。】
【这些慈善组织每天都可以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提供食物或衣物,而这些慈善组织的运转资金则全部由其背后的大资本家或财团来提供。】
【与此同时,鹰酱国政府也适时出台了福利事业的免税制度。】
【1909年,鹰酱国的相关税法中就开始对慈善企业的消费税进行了豁免。】
【1917年,鹰酱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针对慈善基金会的法律:《1917年税法》,通过税收减免来鼓励大家进行慈善捐款。】
【如今在鹰酱国,对向慈善机构捐赠的个人,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最高可达当年收入的60%,而公司则为税前收入的25%。】
大明时空位面。
朱棣的眉头微微皱起。
虽然后世的税收制度与大明不同。
但先前从玄幕中看过相关视频后。
他对后世的税收制度也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比如,他知道在后世,大多数从公司收的税,都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
尽管具体的制度不同,但税收与国家运作的基本关系,他是清楚的。
所以,此刻他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公司做慈善就免税,那损失的不是国家吗?
这不等于是国家出钱做善事,然后公司赚取名声吗?
当然,国家国库如果很富裕的话,做做善事也应该。
但为何要把名声让出去?
还是说,国家为那些公司免税的金,要远远小于那些公司拿出来做慈善的钱?
朱棣很快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鹰酱国法律还规定,享有免税资格的基金会,每年必须支出相当于该基金会资产市值5%的金额。】
【也就是说,假设基金规模有100万美元,那么每年至少要捐出5万美元用于慈善才能保住免税资格。】
【而如果你一不小心捐了6万美元也不用担心,多出来的那1万美元可以留下来在下一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