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回去吧!什么都不要说,明天晚上之前我给你最后的决定”。
702团团长办公室内,足足安静了十几分钟,终于王庆瑞还是决定干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他需要一个长久的靠山,并且能在关键时刻推自己一把的后台。
另一个的原因则是,能获得一个能力不错的下属,这个人当然就是团参谋长——张小晨。
李宁肯定是不行的,那就是一条随时可能腾飞的真龙,之所以在野战部队待着,一个是积攒基层经验,这几乎是未来晋升的硬性条件。
另一个就是太过于年轻了,28岁的实权副团长,还担任副团级干部一年有余,可以说30岁那年升正团毫不意外。
至于说什么时候晋升大校和将军,就不是很确定了,主要是看他行不行多去几个重要部门,丰富一下工作经验,另一个就是看有没有中意的空缺岗位。
或许别人见到如此前途无量的下属,会主动上去靠拢,但王庆瑞却是那一小部分的人。
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一个不到40岁的甲级团的团长,能在42岁之前升至副师级,让他全心全意的给李宁跟副手,心里就过不去那道坎。
政委更不用多说了,人家有自己的发展路线,或许比自己的前途要窄一些,但想让他跟着自己走?想想就行了,你愿意,人家还不愿意呢。
副政委打算专业,新到任的副参谋长背景也不简单,下面的几位营长,包括高城在内的几人级别又太低。
所以真正有机会收入麾下的副手,也只有张小晨一个人,并且两人会有足够的利益关系,能力也不错,不选他选谁?
当然还有一点是他不会明说的,那就是张小晨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一点说起来轻松,可实际做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低。
有人或许会说,他是冲着赵军长之前保证的,在退居二线之前扶他上副师级,这就不得不说到其中的深层含义了。
第一遇到困难找人帮忙,即使关系再好也要请人家吃顿饭,给一点好处费?
另外也是赵副军长展现自己的诚意,一个纯化的我都给这么多好处,你这个主角难道还能少了吗?
至于为什么没有立刻表态,主要是人对于容易得到的东西,是不会珍惜的,并且也让赵副军长也着急一下,要不然给好处的时候,估计不会太愿意。
挖一位团长,即使84集团军的领导们什么也不要,可当他来到第24集团军的时候,至少也得安排一个正团级的岗位,后续还得升副师级
这其中所要消耗的资源,不说是海量,可让一位副军长大出血是一定的。
也就是赵副军长培养许久的唯一继承人出了事,否则他绝对不会同意这次交易的。
第2天早上5:30,一阵紧急集合号在一营的营区内忽然响了起来,所有指战员在刚开始几秒钟时间里,大脑还有一些朦胧,好在马上就听清楚了哨声的含义。
立刻穿好衣服,鞋子,背上背包就以最快速度冲了出去,好在因为现在是夏天,天亮的比较早,需要穿的衣服也不多,最终比预计集合时间快了接近30秒。
“紧急集合做的不错,我先讲两句,等会儿全体都有,去拿枪,接水,往包里塞野战干粮,接下来是为期5天的野外拉练。
你们在这5天,120个小时里只能补充淡水,当然它也是限量的,不是无限的,也不是你想在那里补充?就在那里补充。
至于其他的?抱歉,一点也没有,所以此次不仅仅是考验你们平时的战术训练,更是在考验你们在战斗激烈且焦灼的战场上,对未来的规划。
子弹就那么多,手雷就那么两颗,干粮和淡水就那么点,你们要如何逃避敌人的封锁追捕?逃回己方控制区?完成上级下达的作战任务?告诉,我这一切靠的是什么?〞
一营营长面露凶狠之色的,在训练场的高台上大声喊道,底下的战士听到后立刻回应道。
“是规划,是提前做打算”。
“是随机应变”。
“是警惕,做任何事情时的警惕”。
………………
“你们说的都没有错,但战争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你们这其中军龄最小的,也得有好几个月了。
参加过好几次连级,甚至是一次团级演习,可以说是作战经验丰富,但,千万不能产生骄傲的情绪,因为历史证明骄兵必败。
并且熟能生巧,长时间的不训练,必定会造成生疏,所以由团部研究决定,一营的两个步兵连进行五天的拉练。
这次和以前有着不小的差距,首先不再是郊游式训练,而是要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突袭,埋伏的实战化拉练。
并且除了几辆急救车之外,不过有其他车辆跟随,中间也不会进行如武器弹药,淡水,干粮的补给。
我之所以重复了两遍,是想告诉你们,接下来会以班排为单位,如果你的消耗速度快,只能找你的战友去要。
至于说他给不给?没有硬性规定,要给多少?同样也没有硬性规定,一切看你俩的交情与之前的贡献。
现在给你们10分钟的时间做好准备,5:50到一营营区门口集合,可以解散了”。
说着一营营长大手一挥,一连二连接近260名战士,快速根据班排长的命令,有的去后勤那里拿干粮,有的拎着几十个水壶去接淡水,还有的则是去领取枪支弹药。
当然子弹肯定不是真的,全部是模拟真实子弹样貌,大小以及重量的训练弹。
而在训练场后面不远处,一大群中高级军官正拿着望远镜看着这一切,全部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战场上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一个人即使再强,在面对整整一个排,30多名配合得当的战士围攻时,都会显得软弱无力。
而接下来的几天拉练,主要训练的就是每个班的配合,它不是一年搞一次,两次就可以的,因为正常情况下,每年都会有2~3名老兵退伍。
有时不仅退伍的义务兵超过了全班一半的人数,像班长,副班长等班组骨干力量,也会面临服役期限将至,或者是升学,进修等不得不离开的问题。
所以每年至少要搞2~3次,并且在新兵刚刚入伍的时候,还不能搞实战化特别高的拉练,要不然有些较差的新兵肯定跟不上,反而会降低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