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头戴乌纱帽,身穿仙鹤袍,脚踏玄皂靴,腰缠青玉带。

非是一品又何人?

一品大员,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梁储!

他正踏在上朝的路上。

面容苍老,鬓角灰白。

但每一个上朝的官员,看到他之后都会向他投去尊敬的目光。

尊敬在文官途径上几乎到顶端的地位。

好了,介绍的话就这么多,多余半分都没有!

因为这位梁储,正儿八经是个老实本分的官。

或者说没太多作为的官。

他身上但凡有些本事,全部都投入到政治当中去了。

翻阅一下他官途履历便能够知道,其人,除了忠厚二字之外,便没有什么可提及之处,叫人一眼扫过去,几乎都看不见有这么一个人。

但就是这么个人,你官儿也不缺他的,人也不少他的,到了这会儿更得一个阁老的称谓,几乎已经达到文人渴求地位的顶点。

他依靠的就是一份来自于清流的底蕴,以及老实做事。

长期以来不断对皇帝进行规劝以及站紧跟杨廷和步伐,就是他官运亨通的秘诀。

前者,是他的工作,一份旁人能看的见,瞧的清楚究竟干了什么的工作。

至于工部那帮修河道的,刑部那帮捉人犯的,以及京兆伊那般管理京畿地带的不同。

只需要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他便能够很容易就证明自己的功绩。

恰好,在规劝皇帝这件事情上,他一直完成的不错。

而后者,与杨廷和打好关系,是他的政治投机,这种投机可以让他的功绩得到酬换。

进内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你得跟首辅一条心,穿一条裤子。

恰好,在跟紧杨廷和步伐这一点,他也一直完成的不错。

但这两个要素,并不能完成他冲击次辅,进军首辅的梦想。

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从弘治年间为詹事府少詹事,与杨廷和一起负责看管,教育正德皇帝起。

至今已经有快二十个年头了。

到了明年,他就七十之龄,古稀之岁了。

朝堂向来有一句话——不死不为一品官。

而自己一品绯红大袍仙鹤服已经加身,是不是意味着,朝堂上所有人已经默认自己在那份随时退休的名单之上了呢?

一想到这件事情,他就觉得不是滋味。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与杨廷和是同一时代的人,甚至在某一时期内身份相等,都是要被皇帝称之为老师的人。

所以他不甘心。

是!

他承认自己不如杨廷和远矣,他也自认无法做到像杨廷和那样平灭藩王之乱,无法做到在没有皇帝的时候淡定自若的去处理朝政,维持朝纲,清除先皇留下来的积弊。

庞大的权力对于杨廷和来说是展现抱负的最佳燃料,而对他梁储来说就是过重的负担了。

这些道理他都明白,但他无法接受。

他至少不能接受在地位上比杨廷和要差,他可以不需要过大的权力,但他认为自己必须得是次辅这样的职务,这样的地位。

他可以接受能力比自己强的杨廷和在自己头上,但不能接受资历在自己之下的人与自己平级。

而杨廷和是不会帮助自己更进一步的,梁储能隐约猜测到一些,杨廷和可能更希望他就这样。

在论礼这件事之后,或者是明年年末,或者说后年年初时,给自己一个体面且光荣的退休,死后或许能够得到文襄,文肃这样谥号,最多能得到文定。

他兴许更想要大权独揽。

可……

眼下有一个好机会,一个绝佳的,可以毫无顾忌攻讦天子,纠其行,昭章自己德名,光显自己清名的机会。

如果许多臣子都能够通过这件事情,来认识他贤德的一面,从而向他靠拢,那么,通过众多可以在朝堂上说话的同僚晚辈,自己想要成为次辅,将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杨廷和也没有办法制止。

这样的机会,上天绝对不会再给第二次。

只是,自己是不是该犹豫一下?

梁储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不停的提示他,这个事情中蕴含着风险。

在大理寺联合礼部,吏部中自己的一些属下,后进向自己说明这等冤案时,他就有这样的感觉。

可是,你要是在里面找寻漏洞吧,却又找寻不出来。

那大觉寺他也知道,是有传承的大庙,里面僧人多有度牒,有老僧高僧,研读金刚般若经的,研读般若波罗蜜心经的,有研读地藏菩萨本愿经的。

内中消防罗汉法的,有修行武僧。

有仿效菩萨法的,出门游历,以化斋渡人为果业。

有修行僧人,好布施,好渡恶化灾。

有修心僧人,好苦己身,枯坐打禅,几年如一日。

家里大儿媳妇,和自己的妻,就笃行这个,常让家里老大带着他们去拜山,求寺里香灰,每每在茶余饭后谈及这些事情,都既高兴,又诚恳发愿,不少时候都会因为庙前小气儿去捐银纳贡,以全善心。

观一叶而知秋。

可见,陛下亲信所言那些根本拿不出证据证明的言语,分明就是诬陷,是陷害无疑。

说什么,锯断小儿腿,以乞讨银修寺庙,庙下累骨可盈泰山之类触目惊心的言语。

哪儿有?京师居住这般长的岁月,为官几十载,如果有此等斑斑血泪,遍布难堪的罪恶,他岂能不知道吗?

显然,这就是编造的玩意儿。

所以,在数日夜以来,任由门生故旧轮番攻讦,任没有出现一丝一毫异常,甚至那个被抓起来的戒字辈老和尚血书泣冤,引起了各良善人家,积德百姓的控诉之后。

怀揣着一丝丝犹疑,梁储最终决定,赌上一把。

这可以说是他人生第一次出现赌这个状况,他打算的也很好,成则成矣,自是得万丈光,断路再续千里远。

而败,也不过是尽早退休罢了,他有两个理由,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摘干净自己。

年老体衰,昏聩不堪算一个。

扶了扶头上的乌纱帽,手持笏板,梁储古井无波的目光微微动了动,然后迅速平稳下去,但脑海之中一切关于退路,关于此事上令心有不安之处的思考全部收敛而去。

因为奉天殿,在独一无二的黄金宝座上,一个穿着黄袍,戴金冠的少年已经将屁股落座。

当今天子,年号尚未定立,但,这是一个聪慧程度令杨廷和也凝眉的存在。

据说,这位少年天子,已经有能力在杨廷和手中接过一些国朝大事之奏折来自己批改,时间虽然颇要花费些,可胜在能够做到让人挑不出毛病,胜在批语下出去之后能让执行得到良好回馈。

而且,这位天子前一段时间,在这个礼仪之争的情况下,还私下请教过自己问题。

那是一次叫梁储印象非常深刻的交流。

对方做足的准备,所有问题,都是从他梁储自身履历出发,问政,问策。

毫不掩饰其用他人见识,弥补自身不足的本质。

如果他某一个学生,展现出这样的特质,那他梁储会高兴的无法自已,甚至会将自己的心得全数传授出去,不会有一丝一毫保留。

可,拥有这样特质的是天子。

一个拥有海绵特质,不间断学习,不放松成长的天子,这就不是臣子喜欢看见的事情了。

大多数臣子最理想的皇帝,还得是宋仁宗这一款的。

总之,这不是一个可以让人小觑的天子。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刑部给事中李素!有本上奏!”

“臣!大理寺少卿黄伟忠!有本上奏!”

几乎是那太监言语才落到地上,紧跟着便有两名臣子站出来朗声高言!

一片默然,连皇帝本人也不作声,既不言呈至御前观看,也不言送至御书房或偏殿。

就这么不作声,就好似等待着有人能懂些事理主动将奏章撤回一样。

可这种莫名的态度,好似一针强心剂一样,叫无数臣子直接陷入了亢奋的状态——有门!

“陛下!”

“奏来。”

奏章递了上去。

“朕近日来勤学政务,未有懈怠,常夜深人静时,仍手不释卷,昨夜偶感风寒,欲暂歇时日,这奏章,暂放于文渊阁之中,朕少顷便阅,何如?”

又是一阵持续了片刻时间的沉默。

娘的,新皇帝这是想搞包庇啊!

太好了!正愁该怎么耍业绩呢!

“陛下!”那黄伟忠情绪激动起来,竟然把顶上乌沙摘了,放置于地上,满脸潮红的在朝堂上喊了起来“臣,不知陛下,是否真的抱恙!可臣却晓得若是世上有冤曲,有暴行,大理寺不管,朝廷不管,陛下不管的话,黎明百姓又有何处可以解忧?恶徒横行,家国以何为安?陛下乃君父,陛下若不闻不问,天下则危!社稷则不安矣!”

“陛下!何故忽视臣工之言?我等臣工,为国家计,广开言路,而求圣不封听,纳言而查行,知天下过而改天下错,陛下,臣李素,乃陛下之给事中,既闻有不公,则言不公,不言,则臣僚失察,该当百死!既言不公,则求圣一听,求君上一申,陛下不听不申,则臣僚失职!该当千死!君上听之申之,而事有误,私器而废公者,则臣僚失德!该当万死!”

“够了!”朱厚熜露出极为明显的怒容,似是大为光火的模样,像是咬了咬后槽牙,才将怒火压抑住一般道“既然两位爱卿都以死逼之,朕怎敢误了爱卿的大事呢?”

“不敢逼迫君上,臣等安能如此,安敢如此?臣等有罪!”

听到以死逼之这句话,无论是言官李素,还是四品黄伟忠都露出惊骇的神色,扑通!一声,瞬间趴倒于,五体投地,口中直呼有罪。

两人当真是被吓住了,谁能料想到这少年天子,气急了居然说出这等要人命的言语。

逼君,这可是大逆不道,罪责堪比弑亲的存在,沾染上那便是一生前途尽毁,说不得还有一二牢狱之灾的麻烦!

“陛下,年轻臣子,尽职尽责,怎么可以说他们是逼君呢?陛下应听其言,察其所能行,用之于政,为政于天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的道理,陛下聪慧,不会不明白。”

“既然是华盖殿大学士,梁储梁公所言,朕便听之,闻之,申之!两位爱卿,请起吧?”

听见天子冰冷且梆硬的言语,趴在地上的两人直起身子,虽然还是战战兢兢,可因为有了梁储的言语,他们便有如活了过来,一下子兴奋起来。

硬朗的后台来了,有粗壮大腿还怕啥?

“谢陛下隆恩!”

“讲!”

“启奏陛下,臣闻,有不法之徒,于五日之前,在大觉寺内,杀民害僧!尸横遍野,血涂金殿,还留有诗句,以人血涂就,题于金身佛殿之内,如此恶行,简直骇人听闻!望陛下明察!”

“启奏陛下,臣可证此事不虚!”黄伟忠是生怕功劳叫这玩嘴皮子的一个人拿了去,稍有停顿,他立刻就跳出来,朗声说道。

“且与朕说一说,以何为证啊?”

“恶徒杀人,自持身份,竟将一老僧差人送至大理寺之内,又有无辜百姓数十人,后续送至,其中一名为孙福同的百姓,自己为留得一命,却因为手被弹丸打出血眼,血淌了一地,未来得及救,气便绝了!那老僧,臣也差人查过,乃有度牒的修行僧,大觉寺金殿主持是也,平素在百姓之间都有好名声,竟就遭了此厄。”

“陛下,恶徒之诗,臣也记得,有后来入殿拜庙,见着此幕吓疯了的百姓在传述,臣闻之,只觉贼子猖狂,不可姑息啊陛下!”那李素眼咕噜一转,突然悲痛且狰狞的言道。

他全然没有注意到,朱厚熜冷光闪烁。

“李爱卿,既然记得,何不诵读一番?”

李素不假思索便道“且听臣诵来:菩萨庙门当祭祖,佛前求僧金碟度。而今我来清人世,杀个日朗天清楚。”

“此乃大逆不道之言!”

“陛下,这等恶贼,奸贼,反贼!不可不查,不可不勘,不可不杀!”

一时间群情激愤,甚嚣尘上!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