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几次转机,飞机终于平安的降落在了基辅的机场。
由于这一次的访问团属于半官方性质的,访问团中也都是一些工程师。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基辅的天气也不再寒冷。
尽管双方在一月就已经建交了,可大使馆目前还在筹建之中。
一行人也只能先住在酒店,在基辅只有一位临时大使负责这边的事宜。
访问团在基辅休整了两天之后,来到了乌克兰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
这座城市位于乌克兰南部的黑海之滨,整个城市最出名得就是黑海造船厂。
访问团的到来,受到了马卡洛夫厂长的亲自迎接。
“尤院长,咱们又见面了。”
陈长安带着特殊得使命,所以一路上和整个访问团都没有太多的接触。
这一次访问团当中有国防科工委,总参谋部,海军司令部,各个部门得专家领导。
而作为访问团的团长,船舶工业第七研究所的尤所长,和黑海造船厂的厂长也算是老相识了。
“马卡洛夫厂长,算起来咱们有三十年没见面了。”
“是啊,三十年了,没想到当初你只是一个跟在我后面的一个助手。
如今也是研究所的所长了,而我也到了人生的暮年。
而这三十年得变化也太大了。”
马卡洛夫当年作为援助中国的工程师,当初就是去的中船工业,负责帮助研制柴油机。
双方也算是老相识,双方老一辈的科研人员,可以说互相之间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双方从蜜月期,变成了互相仇视,在一段时间内差一点大打出手。
这些都是上层领导的事情,同时也是政治层面的。
而科研人员没有这么多心思,只是觉得大家都是一个阵营的,应该互相帮助。
同时一大批来到我国的科研人员,同时也和咱们的科研人员的相处之中,也有了感情。
当年马卡洛夫作为援助的工程师,尤院长就是他的中方助手。
三十年之后再次相见,双方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
尤其是这三十年,双方也是经历了很多事情。
尤其是现在的乌克兰,从联合体当中脱离之后,虽然继承了很多重工业的工厂,可谁能想到当初强大的帝国会分崩离析。
马卡洛夫和尤院长两个人不断的叙着旧,而陈长安则是站在一旁等待着。
这个时候,没人会打扰二人叙旧,等下后续的参观和查看,都要看人家厂长的脸色。
双方叙完旧之后由马卡洛夫带着访问团开始参观起黑海造船厂。
走在黑海造船厂,众人第一感觉就是船厂的面积大,一个个船坞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第二反应就是萧条。
按理说这么大的造船厂,而且船坞里还有不少等待建造的船只。
可工人们却没看到多少人在工作,甚至还看到不少工人在厂区里到处闲逛。
这样的场景让马克洛夫厂长脸上有些不好看。
可厂里目前就是这样的状况,中方的访问团也不是傻子,多少也了解他们的情况。
为了找回面子,马卡洛夫厂长直接将访问团到了一个船坞前。
众人在靠近这艘半成品船只之前,所有人都死死的盯着眼前这艘船。
只见两个大型船坞相距不远,其中一个船坞当中一条巨轮的外壳已经基本完工,而另一条则是才刚刚开始准备建造。
可仅仅是一个龙骨,就能看出第二条船只要建成,也会是一艘巨轮。
看着访问团一行人震惊的眼神,马卡洛夫厂长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艘半成品是即将完工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如今外壳制造完成,已经可以进行下水舾装了。
代表着联合体的最高工业水平,是不是非常的震撼?”
整个访问团的人,都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航空母舰的实物。
即便是陈长安,后世也只是在电视上,手机上看到过航空母舰的样子。
如此近距离的靠近航母,人生中同样是第一次。
看着如此庞大的舰体,船头略微上翘的甲板,陈长安心情有些激动,在心中默默的说道。
“辽宁舰,你好。”
“旁边正准备建设的这一艘,更是了不起。
虽然还没有下水,但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更加先进的核动力航母。
一旦建成,将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航母之一。”
马卡洛夫厂长非常的自豪。当然他也有自豪的资本。
作为黑海造船厂的厂长,在他的手中一共造出了三艘航母。
可惜的是,在乌克兰宣布独立之后,前面一艘造好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被俄罗斯人强行开走了。
几分钟后,访问团的人才从震惊中醒悟过来。
“马卡洛夫厂长,你们造船厂的能力真的是强大。
可如此强大的航母,为什么没有看到工人们继续建造呢?”
尤院长得话,让满脸骄傲的马卡洛夫厂长当场就泄了气。
“唉。
只有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未完工的航母建造。
尽管我出生在乌克兰,对于我的祖国足够的热爱。
可我还是想说,乌克兰虽然伟大,可是却不够伟大。
在脱离了联合体之后,想要凭借乌克兰自己,是不可能继续建造航母了。”
黑海造船厂的确厉害,拥有着大批的熟练工人,以及足够多的工程师。
可如此巨大的压力航母,光凭借一个造船厂是造不出来的。
相关的配套设施,很可能来自上千家工厂。
随着联合体的解体,这些工厂再也不可能答应齐心协力来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了。
访问团的人员听了马卡洛夫厂长的介绍之后,也是唏嘘不已。
而陈长安则是觉得,这样也好,不然咱们的辽宁舰从何而来。
短暂的参观结束之后一行人来到了黑海造船厂的餐厅,一起吃午饭。
这一次马卡洛夫厂长的脸色再次变得难看了起来。
中方访问团的人数不少,带队的尤院长还是他的老相识。
按理说在吃饭不应该搞得太过于寒酸。
尽管餐桌上不缺吃的,可肉食却是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根香肠实在是拿不出手。
这和当初马卡洛夫厂长到中国援建的时候,待遇上可是差了不少。
三十年过去了,马卡洛夫厂长依然还在观念中餐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