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三人方至王府门口,便见阿福已在门廊下候了多时。

杨炯见状,忙上前一步问道:“可是有什么紧要事?”

阿福点头,快步引着杨炯往内院走,边走边说:“少爷,老爷回来了。”

“朝中有消息了?” 杨炯沉声追问。

阿福凑近了些,低声道:“今科科考一甲三名,乃贺新怀、胡澹、张肃,朝臣对此并无异议。只是二甲、三甲名次之争激烈,最终结果倒是世家与寒门子弟相差无几。”

杨炯颔首道:“这倒在情理之中。朝中向来有潜规则,主考所定一甲名次,旁人轻易不会驳回。毕竟今日你驳人面子,来日便要遭人刁难。士大夫阶层欲削弱皇权,自然明面上推进朝章改革,暗地里却死守潜规则,以此维系旧有利益。”

“不过少爷,” 阿福接着道,“今科二甲、三甲中,寒门子弟竟多于世家,这可是开科以来头一遭。看来朝中势力平衡,正慢慢被打破。”

杨炯闻言,深吸一口气,沉默片刻方道:“先帝手段终究狠辣,临终前给了世家重重一击。如今世家虽仍凭百年底蕴硬撑,却已是日薄西山。

二甲、三甲排次本就是各方势力博弈之地,我猜孔尚评卷时便有意偏向寒门,他若想顶替颜夫子成为寒门领袖,此举倒是情理之中。

不过举子登科不过是得了入场券,能否在官场立足,还要看日后造化。总之,此番科考结果,倒算各方都能勉强满意。”

阿福点头,引着杨炯穿廊过巷,继续禀告:“龙朔卫与龙骧卫的归属,在中枢闭门会上吵得不可开交。自两位公主提出龙朔卫归长公主、龙骧卫归大公主后,老太君、魏王、英国公等皆坚决反对。具体结果我尚未探明,想来定是难有定论。”

说话间,已到杨文和书房外。

杨炯正要敲门,房门却从内打开。

定风波唤了声 “少爷”,闪身出门,反手将房门掩上,立在门外守护。

杨炯入得门来,抬眼望去,见父亲一身蟒袍尚未换下,显是刚回府不久,又瞥见桌上半块吃剩的点心,心头不由得一酸,柔声道:“爹,您都这把年纪了,怎的还如此劳心?点心如何能当饭吃?”

说着便要招呼阿福去备饭。

杨文和轻笑摆手,道:“我尚不饿,晚间少食些,倒免得积食,睡得安稳。”

杨炯望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又叹道:“朝中事务千头万绪,这奏折是永远批不完的。您每日通宵达旦,身子如何吃得消?”

杨文和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含笑道:“你若真有孝心,便少在外面招惹桃花,早些给家里开枝散叶。我也好早日享些含饴弄孙的清福。”

杨炯听得耳根发热,赧然应道:“是是是,届时您可别嫌热闹。”

杨文和敛了笑意,清了清嗓子,直入正题:“如今朝堂上下,为龙朔、龙骧二卫归属争论不休。老太君、康白等人竟与李泽站在一处,甚至有意让李泽掌领一卫。”

“这倒不难理解,” 杨炯点头道,“眼下大华能掌控两个禁卫的,唯有天波府与我王府。与其让李漟独大、李淑势力膨胀,倒不如将禁卫拆分与李泽,以防我等控制三卫。”

杨文和目光灼灼,直视儿子:“如此,你可有把握掌控龙骧卫?”

杨炯点头道:“孩儿打算将龙骧卫拆分重组:一部分重建监门卫,作为李淑明面上的部属以制衡千牛卫;另一部分充作磨刀石,驻扎于神策卫周边,借练兵之名与其周旋,遏制神策卫坐大。除此之外,再从中拨出一营三千人,随我去倭国练兵,另建一支海外禁军卫。”

杨文和闻言微怔,皱眉道:“你是说要亲自去倭国?”

杨炯长叹一声,语气恳切:“爹,我四个妻子皆在倭国,实在放心不下。如今倭国战事迁延日久,我必须尽早了却这桩心事。”

杨文和未急着反驳,只手指轻叩桌面,良久方道:“你可有必胜把握?”

“三千龙骧卫火器齐备,若急行军,十五日可抵倭国,于但马等地登陆,阻断藤原道长与一条氏合兵之路,如此可加速战局推进,快则三日便能奏捷。” 杨炯胸有成竹道。

杨文和眸光闪烁,忽而远眺窗外,忽而凝视案头,半晌方起身道:“拆分两卫牵涉多方利益,若强行与两位公主争推,恐将老太君逼至李泽阵营,非上策也。

依我之见,龙骧卫四营中,负屃营战力最弱,且多为先帝旧部子孙,难以掌控。恰逢李泽欲通过扩大兵部衙役名额扩军,不若将负屃营全数以衙役之名调出。”

杨炯眼前一亮,击节叹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负屃营素称‘公子兵’,除了对皇室空有忠诚外一无是处。此计既填满兵部缺额,又断了世代兵贵结党之患,更将其逐出禁军之列,日后若想再掌刀兵,难如登天!”

杨文和捋须颔首,继续谋划:“剩下三营中,螭吻营战力最强,你可带往倭国;霸下营多为长安子弟,宜充任监门卫;狴犴营好勇斗狠,可借练兵之名,遣至老太君麾下神策卫附近周旋。

但需注意,狴犴营监军须由你亲自挑选,切不可让老太君借机收拢人心。咱们只需做个让她‘可收’的姿态,却绝不能真让她得逞。”

杨炯重重称是,又问:“那龙朔卫五营当如何处置?”

杨文和扶着窗棱,沉吟道:“龙朔卫将士多心高气傲,驯服不易,却个个能征善战。尤其一旦扩军,每人至少可领十兵,这正是老太君与李泽觊觎的缘由。”

说着忽而目露冷光,嗤笑道,“康白最近上蹿下跳,甚是不安分。既然他喜欢折腾,便将角营拨给他,令其开赴吐蕃边境施压,也好让清塘部那帮蛮子长长记性。”

杨炯闻言蹙眉,忧声道:“爹,若康白临阵反水,在边境割据或与青塘勾结,岂不是养虎为患?”

“哈哈哈!傻孩子,你终究还是想得浅了!” 杨文和抚须大笑。

杨炯忙垂首肃容,恭声道:“请父亲指点。”

杨文和收了笑意,淡声道:“愚忠者最重名节,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累。拨三千兵与康白赴吐蕃,自有万千双眼睛盯着他。他若稍有异动,天下人皆可唾之。

何况康白非愚钝之辈,此番出镇边关,再想插手朝堂局势,便不得不慎之又慎。且他刚失朱雀卫,正遭边缘化,若投靠李泽,户部钱粮、兵部军械,又岂会轻易予他?

纵是想折腾,也不过是在你师兄张泉眼皮子底下蹦跶,能掀起多大风浪?

你须牢记:眼下朝堂最需稳定。如何稳?让两位公主斗而不破,让李泽自以为能拉拢朝臣,让其余势力保持中立才是正途。

将康白置于睽睽众目之下,受天下人监督,既能让李泽以为可招揽他,又能令康白瞻前顾后,不得不选中立。

他若敢动,下次便非边缘化这般简单了。”

杨炯心下凛然,暗忖父亲手段果决。看似处处妥协,实则步步为营,看似予人好处,实则皆是将对手引入困局的狠手。

这 “以退为进” 之术,当真是炉火纯青。

杨炯定了定神,又问:“那李漟与老太君,龙朔卫余下四营如何分?”

杨文和轻笑:“夔、蟠、望、犼四营,便由他们争去。李漟近来动作频频,也该让她尝尝老太君的手段了。至于李泽,必不甘心,定会从中作梗。

随他们吵去闹去,李淑和康白得了想要的,自不会生乱。等他们争出结果,龙骧卫早已改制完毕,届时木已成舟,幡然醒悟已然晚矣。”

杨炯忍不住笑道:“儿子这点心机,比您可差远了。”

“臭小子!越发没大没小了!” 杨文和笑骂一句,目光却柔和下来,看向已比自己高出半头的儿子,上前拍拍他肩膀,“最快三日,各方便能达成合议。此去倭国,山高水远,务必小心。”

杨炯点头,低声道:“爹,那二甲举子去江南考察新政之事……”

“不急。” 杨文和摆手,“我会着他们先在太学研习新政,帮着批阅各地奏折,等你归来再行任命不迟。毕竟……”

他似是玩笑般叹道,“我还等着抱孙子呢,可不能早早累死。”

杨炯听了,喉头一哽。

自穿越以来,杨文和对自己当真是宠溺至极。无论何等天马行空的想法,他皆认真倾听;无论闯出多大的祸事,他总笑着兜底。

这无言却深沉的父爱,让上辈子身为孤儿的杨炯尤为珍视。

当下情难自抑,忙转过身,强忍眼眶酸涩,笑道:“爹,夜深了,我去给您煮碗面,吃饱了才好安睡。”

说罢便抬脚往外走。

恰在此时,房门轻启,李渔由两个垂髫丫鬟扶着,捧着填漆戗金云龙纹食盒款步而入。

但见李渔身着松花色素绒褙子,其上折枝玉兰绣工精巧,虽为宽身样式,却仍难掩那高高隆起的腹部。

她身怀六甲,行动间却不失公主的雍容气度,一手轻拢腹侧,一步一摇,烛光映得她眉目温润,恰似绣球着露,更添三分柔婉。

“爹爹为国事操劳至这般时辰,纵使政务繁忙,也该保重身子才是。” 她声若流泉,清润悦耳,一面示意丫鬟将填漆戗金食盒置于窗下小几,一面亲手揭开盒盖。

霎时间,热气蒸腾而起,一碗鸡丝面与四碟精致小菜展露眼前,胭脂鹅脯红如霞绮,糟鹌鹑油亮诱人,凉拌脆藕洁白如玉,更有一碟玫瑰紫姜,色泽鲜亮,香气扑鼻,直将书房熏得暖融融的。

“这是小厨房现擀的面条,汤头用老母鸡文火慢炖,又细细撇去浮油,最是温补。这藕片清爽解腻,姜片能驱寒气,爹爹好歹用些,垫垫饥肠。”

李渔言语熨帖,既不显得刻意讨好,又尽展孝心,那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便是最挑剔的人见了,也要赞一声妥帖。

她眸光流转,忽而落在杨炯身上,唇角笑意更浓:“夫君也在这儿,正好一同劝劝爹爹。”

杨文和本想推辞,可那鸡丝面的香气钻入鼻间,汤色清亮,面条莹白,腹中竟真泛起几分饥意。

又见儿媳大着肚子亲自送来,这番心意如何能拒?

只得叹道:“难为你想得这般周到,只是这么多,我一人如何吃得完?”

李渔何等聪慧,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先取了一双乌木镶银箸递与杨文和,又另执一双,含笑递向杨炯:“面食最讲究趁热,凉了便失了滋味。爹爹怕积食,夫君年轻,正该替爹爹分担些。父子同案共食,岂不比一人独酌更添暖意?”

这番话说得巧妙,既解了杨文和的顾虑,又暗合天伦之乐,还不着痕迹地将杨炯也拉进这温情之中。

杨炯何等机敏,立刻笑着接过筷子:“父亲肯赏脸,儿子求之不得!我早馋这口家里的面了!”

说着便搬过一张紫檀鼓凳,紧挨着父亲坐下。

杨文和见状摇头失笑,不再推辞。

父子二人你一箸我一箸,吃得好不热闹。杨炯故意将面条吸得 “哧溜” 作响,逗得杨文和笑骂:“瞧瞧你这猴急样,半点规矩也无!”

“在父亲面前,装什么大人?” 杨炯嬉皮笑脸,又夹起一片鹅脯递过去,“父亲快尝尝这胭脂鹅脯,小鱼儿平日轻易不下厨,这手艺倒是越发精湛了。”

杨文和接过鹅脯放入口中,只觉咸鲜入味,肉质软嫩,不禁点头称赞:“果然美味。只是你身子笨重,这些事吩咐下人去做便是,何苦亲自操劳?”

李渔已在绣墩上侧身坐下,一手仍下意识地护着腹部,闻言温婉笑道:“能为爹爹和夫君尽些心意,是儿媳的本分。瞧着您二位吃得欢喜,比什么都让我高兴。”

她目光柔和,在父子二人身上流转,烛光摇曳,映得满室温馨,那高高隆起的腹部,也似因这阖家欢乐而愈发安宁祥和。

一时父子二人边吃边谈,杨炯说起些京中趣闻,引得杨文和也开怀莞尔,书房内严肃的空气被这碗面、这笑语彻底驱散。

杨文和看着儿子吃得额头冒汗,眼中是藏不住的慈爱与欣慰,先前议事的凝重早已不见踪影。

李渔静静看着,唇角噙着一抹恬淡而深远的笑意,烛影摇红,映照着两张相似而带笑的侧脸,映照着那隆起的、孕育着新生命的腹部,也映照着那碗渐渐见底却余温袅袅的面汤。

窗外更深露重,窗内却暖意融融,父子同案,妇静于旁,这王府深深庭院里最寻常也最珍贵的烟火温情,便在这一刻无声地弥漫开来。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三国:先虐吕布,再虐关张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大明官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乱清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穿越自带超市,村长让我来当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唐朝好地主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大唐再起大明国士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