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事情较多,众人吃饭的速度很快。
王二奎带过来的蛐蛐,李向东四人带过来的麻袋和装蛐蛐的箱子,这些全都在蛐蛐孙和王二奎昨晚睡觉的那间屋里。
没有来回折腾,直接过去开始验货。
以前王二奎老娘帮忙打下手做的事情,现在交给了郑婶。
需要用到的黄瓜由郑婶提供,并且按照要求的大小切成条,工费和黄瓜钱一共五毛。
单就这一项收入,就比郑叔起早赶驴车送李向东三人去王二奎家挣的多。
这就是郑叔上次得知以后的交易放在他家后,高兴到开始唱歌的原因。
蛐蛐孙也在帮忙。
他原本是不打算帮忙的,不是别的原因,单纯是因为有些事情需要避讳。
就像侯三问他一只蛐蛐能赚多少,他打哈哈从没交底一样,他担心听到李向东三人的收购价格。
在做生意上面,蛐蛐孙的人品非常值得信任,他昨晚跟王二奎聊天时都没去打听这方面的事情。
好在开始交易前,王二奎拿出来一个红色塑料皮的本子。
本子上面有清楚的记录,从每家的亲戚手里收到多少只蛐蛐,蛐蛐的品相还给分成了上中下三个档次。
这一手是王二奎从阿哲那里请教来的,并且让自己媳妇记录的。
不用一只只的报价后给钱结账,李向东和蛐蛐孙两人一起快速的过眼,等到验收完全部的蛐蛐,最终挑出来死的五只,品相不合格的三只。
“等等,等我出去你俩再聊。”
蛐蛐孙看到阿哲要跟王二奎核算账目,他很自觉的让两人先止住话头。
“侯三,下面没你的事吧?跟叔一起去院里抽根烟。”
侯三的环节有郑叔上手帮忙,速度并没有落下李向东和蛐蛐孙两人多少。
自己的活事干完了,但他却不想出去,因为他清楚蛐蛐孙为什么不喊同样闲下来的李向东,就是因为李向东的裤兜里是大前门,而他的裤兜里是牡丹。
他都已经被蛐蛐孙蹭了一路!
“瞧你那个小气劲儿,你孙叔我现在抽的都是小熊猫,要不是我出门忘了带,我能看上你的牡丹?快点的,回去了我还你一包小熊猫。”
“好嘞孙叔。”
侯三心里的意见消失不见,有了蛐蛐孙的许诺,最起码蛐蛐孙找他蹭烟这事,不是在拿他当傻小子糊弄。
嗯,他在意的就是这一点。
办事讲究的蛐蛐孙带着侯三从屋里出去,阿哲开始跟王二奎结账。
钱款结清后阿哲还贴心的帮王二奎算了算,他这趟过来多赚了多少钱。
王二奎听到阿哲嘴里说出来的数字后很满意,只是等他看到无缝衔接拿出来蛐蛐的郑叔,从阿哲手里接过的大团结后,他脸上的笑意不自觉间淡了许多。
郑叔跟李向东交易的蛐蛐数量很少,但不多的数量里大部分都是尖儿货。
每只尖儿货的价格,顶的上十只,二十只普通货,王二奎心里没波动就见鬼了。
再想想昨晚蛐蛐孙说的那些话,王二奎犹豫过后上前开口道:“东哥,这些尖儿货,俺要是去收,是不是多少只你们都要?”
“对,你能收多少,我就要多少。”
李向东毫不犹豫的点头,语气非常的肯定。
他敢应下,是因为好玩意都是有数的,王二奎即便放开手脚去收,收上来的数量也不会太多。
真要是每只蛐蛐都是血清白麻头,那它就不值钱了。
“郑叔,我刚才那句话不仅是对王二奎说的,您这里也是,有多少,我要多少。”
“俺知道了”
悬着的心放下,郑叔脸上的笑意恢复。
如果李向东要的不多,那他跟王二奎就成了竞争关系,两人指定还得在数额分配上吵一架。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当然是自己挣的越多越好。
“二奎,钱装好,你早点回吧,下次记得按照咱们的约定过来。”
“好的东哥,俺不会来晚的。”
送王二奎离开,李向东喊在院里蹲着的侯三进屋。
“我跟孙叔去办点事,这些蛐蛐你和阿哲一起送招待所。”
“东哥,我能等会过去找你吗?”
侯三对李向东和赵新生的交易感兴趣,想过去瞧瞧乐子。
“能,这些蛐蛐放回去后你跟阿哲一起去赵新生家找我们。”
交易不需要避着自己人,再说交易结束后指不定李向东还得让侯三和阿哲上手帮忙呢。
从屋里出来,李向东看到娟子背着布书包往外走,他抬起手腕看眼时间。
“娟子,上学去啊?”
“是呀东子哥。”
娟子今年十四,在镇里的中学上学。
他们村里只有小学,没有中学,但好在村子紧挨着县城,镇中学也在附近,距离并没有很远。
不像一些偏远些的地方,从村里出发步行去镇里上学,走路都要都一两个小时。
“娟子,东子哥跟你说句话,你一定要记在心里,咱们要是想改变命运,以后能吃上供应粮,一定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在学习上面,绝对不能打一点马虎眼。”
李向东说的很认真,他这人一向喜欢劝人努力学习。
因为学习是最简单,最容易改命的办法。
尤其是现在的年头,哪怕是天分有限考不上大学,你只要能考上一所中专,以后的生活都能跟普通人拉开很大差距,成为同龄人嘴里羡慕的对象。
后世的大学生变多,含金量断崖式的下降,这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全民教育普及造成的,不代表学习改变命运这句话已经失效,它只是悄悄的提高了门槛。
“好的东子哥,我会好好努力学习的。”
“嗯,快去上学吧。”
李向东目送蹦蹦跳跳的娟子从院里出去,他跟郑叔和郑婶打声招呼告辞,然后一手拎着一个布袋子,带着蛐蛐孙径直朝赵新生家走去。
“孙叔,你老累不累?”
“你小子真是,来吧,我帮你拎一个。”
pS:三更送上,求催更和用爱发电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