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难得的出了太阳,虽然漫山遍野仍是一片雪白,但京城北郊已是人山人海!
早已搭建好的点将台上,王尘等一干将领正站成一排检阅着台下即将出征的士兵,而在这一排大佬中,竟还有一个穿着打扮与镇国军格格不入之人。
他站在王尘右首第三个的位置,不算突前,但却十分显眼,他穿着银白色的盔甲,头顶建奴特有的避雷针式的头盔!
没错,此人正是济尔哈朗,王尘本给了他一天的时间去考虑,没想到他只用了半天就考虑清楚了。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非常清楚自己和大清的处境,如果不投降,说不定王尘真的会将女真在这个世界上给抹除掉!
所以,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女真这个民族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也是无奈之举呀,想通这一点,济尔哈朗的心里总算是好受了一些。
此时,校场上,已经站满了即将出征的士兵,除了前锋军、骑兵两个军,还有神火军的一个炮兵大队。
虽然王尘这一次没有派杨破虏出征,但攻坚不能没有炮兵,另外还下令舟山的江无缺,尽量以火器部队为主,看来王尘是觉得仅仅一个神火军不够用了。
其实在王尘的规划中,刚刚收编的京营新军中,也有大部分会往火器部队发展,只有原属三千营和五军营的骑兵会再组建成一个骑兵师。
见人都到得差不多了,王尘便上前三步,然后开始了战前总动员:“各位将士们,你们知道咱们这一战的目标是哪里吗?”
从点将台一直到校场后方,都安排有军中的大喇叭接力传声,所以,王尘的话,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辽东!辽东!”所有人一齐大声叫喊起来。
“自万历四十六年起,敌酋努尔哈赤起兵造反以来,至今已经二十七年矣!啊,不对,过完年,马上就是二十八年了!”
“这二十八年来,辽东逐渐沦为建奴的殖民地,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飞速膨胀,然后又将罪恶的铁蹄踏入中原大地!”
“无数汉人百姓惨死于他们的大刀之下,又有多少汉人被掳去辽东,被当做奴隶榨干最后一滴骨血!”
“我汉家儿女无时无刻不在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挥师北上,重新夺回辽东失地,将建奴鞑子赶回白山黑水之间!”
“现在本大帅告诉你们,这一天到来了!就在今天,咱们要对辽东的建奴,伪清集团发动总攻!”王尘慷慨激昂地说道,丝毫没有在意身边济尔哈朗的感受。
说到激动处,台下所有将士一齐高喊起来:“驱除鞑奴,恢复辽东!”
待众将士叫了一会儿后,王尘这才微抬两只手,示意所有人安静,然后接着说道:“诸君,此战胜利必属我镇国军,必属我大明!”
“必胜!必胜!性胜!”此时此刻,众将士激情被调动到了最高处!
“出发!”随着王尘一声令下,所有部队开始依次出发!
骑兵两个军走陆路,经山海关出关,而先锋军则与炮兵大队一同乘坐运输船在南海舰队的保护下从天津走海路去辽东。
另外舟山的江无缺同样也是乘船走海路到辽东,不同的是,他们的护航舰队是郑森的郑家水师。
因为镇国军的节节胜利,加上郑森与王尘之间多次愉快的合作,郑家水师实际上已经相当于镇国军的第三支舰队。
当然出于郑家脸面的需要,王尘暂时并没有强行让郑森选择加入镇国军,所以便给了他一个福建总兵兼福建水师提督的官衔。
当所有镇国军将士离开校场之后,一支人数并不多的部队也开始出发,这支部队全是骑兵,他们跟随在镇国军骑兵两个军的后面,估计最多也就是充当一下支援。
只见济尔哈朗这时向王尘行了一个标准的抱拳礼后请示道:“大帅,本王这就出发了!”
原来那支部队正是济尔哈朗率领的女真师。
王尘点点头,他根本就不怕济尔哈朗放虎归山,原因很简单,早在两天前,济尔哈朗便已经亲笔写了一篇“讨多尔衮”的檄文,并召告天下。
当然这篇檄文也被传入了辽东,相信过不了多久,多尔衮便能拿到全文观看,到时济尔哈朗即使再想叛回,相信多尔衮也必不会饶他性命!
校场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们,也正在以他们最为隆重方式替出征将士送行,道路两边全是端茶送水的百姓,还有百姓将自己平时都不舍得吃的鸡蛋还有白面做的馒头往镇国军士兵怀里塞。
但镇国军是有纪律的,他们不能随便要老百姓的东西,所以他们只能一个劲的推让。
眼见民意高涨,镇国军若是一味拒绝,反而有些不通人情,于是王栋便传令下去:“所有人,可以用银两购买百姓手中的物资。
这样一来,又出现了让人感动的一幕,许多士兵只拿了一颗鸡蛋,或是一个馒头,又或是一双布鞋,却硬往老乡手里塞了一锭银子!
“多了多了,不需要那么多银子呀!”那一锭银子大小不一,但基本都超过一两,这价格鸡蛋都以买一筐回去了!
望着如此军民一家亲的场面,远处的一棵大树下,有个身着华服的中年男人正在皱眉沉思,他的旁边还有几名家丁打扮的人,一看个个都是好手。
“太上皇,看来镇国军能够短短时间内控制住京城局势,并不是偶然呀……”一名嗓音尖尖的人开口对华服男人说道。
而那华服男人正是久未露面的崇祯皇帝!
“朕刚登基没多久时,袁崇焕曾夸下过海口,说他五年能平辽,结果却落得一个凌迟的下场,而这个王尘,从没有和朕夸下过海口,但却真正做到了五年平辽呀!”
崇祯心中估摸了一下,从王尘初次崭露头角到现在,还不到五年的时间!
而且这一次镇国军的远征,相信也不会有多大的悬念!
有那么一瞬间,崇祯心中竟开始后悔起来,为什么当初不听王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