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白烁和叶云川帮忙,一下午整下来,总算把账目捋清楚。
江婉送他们烤鸭吃,心满意足回了心园。
到办公室的时候,大多数同事已经下班,只剩李缘和赖心善几人仍在加班。
黄河水解释:“心善一家三口明天下午就要南下,争取今天把初稿都定下来,剩下的我和小林来把关就行。”
“辛苦了。”江婉看了一下天色,“有些晚了,我让厨房加几个菜,你们都留下一块儿吃吧。”
赖心善抬头:“我加班一向都是为了蹭饭,你是最了解的。”
江婉笑出声:“满足,一定满足。”
“践行宴。”李缘微笑道:“等你和小李回来,我们再为你们接风洗尘。”
“不行!”黄河水调侃:“他们结婚,得他们请我们吃喜宴才对呀。”
众人都哈哈笑了。
赖心善解释:“暂时先去见家长,如果顺利的话,我们会尽快领证。至于请吃宴席这个,我会和李琳再商量商量。但不管她怎么想,我都是要请你们几位吃喜宴的。这一顿,不仅仅是喜宴那么简单,还是感谢宴。”
说到此处,他环顾四周。
“是你们给了我重生的机会,也让我重拾了生活希望。你们在我心中,是亲人般的存在。”
众人都微微笑了,眸光闪烁。
这一年来,大家都遭遇了不少事情。酸甜苦辣都有,欢乐的悲伤的也有。
李缘温声:“噩运都过去了,接下来便都是好运连连。”
“对!好运连连!”
“来年皆是好运。”
“哈哈哈……”
众人吃过晚饭后,回办公室继续忙。
七点多的时候,工作基本都已经干完。
不过,众人围着炭炉喝茶,吃花生瓜子聊着天,都舍不得离开。
黄河水赞道:“办公室这边设计得很避风,倒不会多冷。”
“大树多。”江婉解释:“还有外头的围墙,加上两侧耳房,都能起到挡风的作用。”
黄河水忍不住问:“夏天应该不凉快吧?”
“蛮凉快的。”赖心善抢答:“夏天那会儿大树叶枝茂盛,加上屋里风扇多,丝毫不会闷热。”
黄河水羡慕极了,道:“所谓的皇家园林般生活,咱们可算是享受上了。”
“别急。”林新月磕着瓜子,笑道:“明年可能咱还能住上高楼房呢。”
黄河水摇头:“你呀,眼皮子太浅了。那些钢筋水泥楼房,哪里能有这样的园林住着舒坦。”
“比不得。”赖心善轻笑:“怎么可能比得了。这可是寸金寸土的市中心呀。”
黄河水附和:“住市中心就是好,不管去哪儿都方便,买东西吃东西也方便。小婉,你们家那位俊哥们本领实在太好了,能买下这么好的地方,不仅是你们小两口的福分,更是你们子孙后代的福气。”
“谢谢。”江婉轻笑:“林姐刚才说的意思,你估计误会了。”
黄河水:“???”
林新月激动解释:“你还不知道我们出版社有宿舍大楼的事吧?你应该还不知道。”
“……宿舍大楼?”黄河水有些狐疑:“哪里的?出版社不还没一周年吗?哪来的宿舍?”
众人都笑了。
李缘温声解释一下来龙去脉,随后看向小徒弟。
“小婉,账目算出来了没?咱们明年能有宿舍楼不?”
江婉略一思索,答:“上半年再努力一把,应该能行。”
“什么意思?!”众人惊呼:“真的假的?”
“没喝酒呀!你是不是醉了?”
“上半年——下半年就行了?那不是明年年底咱们就可能有宿舍楼?”
江婉嘻嘻笑了,做了一个嘘声动作。
“明年上半年不一定行,但下半年肯定能建好。如果预期可观的话,年底可以搬进去住。”
众人都你看我,我看你,仍是一脸不敢置信。
“……真的吗?我们说的是宿舍楼——不是那种平房,是指楼房。”
“高高的楼房,里头很多套房那种。”
江婉好笑睨着他们看,反问:“怎么?就你们认得楼房?我不认得。京都这边已经有七八层的高楼出现了,我又不是没见过。如果是步梯,顶多七八层吧。我建议是预留一下电梯位置,建高一些。”
“天啊!”众人都惊喜不已。
“真的可能吗?就明年?就接下来一年?”
江婉示意桌上的账本,答:“可以,只要我们接下来几个月再赚多一些,应该没问题。”
李缘见小徒弟信誓旦旦,猜到应该是盈利颇不错。
小徒弟不是没轻重,喜欢信口开河的人,若没有十足的把握,她绝不会这么说。
等到众人散去后,师徒二人收拾残局,他才问了具体的数目。
江婉一一作答。
“师傅,如果要建宿舍楼的话,咱们年底就不能进行股东分红。”
今年虽然赚了不少,但她买地已经花去许多。
考虑建宿舍楼的费用会更高一些,只能暂时不分红。
李缘罢罢手:“我早就说过了,不必分我什么。你这儿包吃包住,也就够了。”
江婉摇头:“哪行!等宿舍楼建好后,咱们还是要分红的。”
“傻瓜。”李缘温声:“我都退休好些年了,身边的钱都找不到机会花,还要那么多钱做甚。我留在这儿帮你,只是不想脑子不用废掉,还能离你们和孙子孙女近些。”
可惜,儿媳妇跟自己不亲,也不愿意两个孩子跟自己亲。
幸好,小徒弟一家子从不曾嫌弃过自己。
每天住得舒坦,吃得也极好,还能有一众年轻人陪伴自己,跟老同事们共聚一堂。
感觉自己貌似年轻了不少,仿佛对生活又有了新的期盼。
最难的创业时期已经缓过来了,他越发清闲起来,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逗小九霄,根本没怎么工作。
江婉听到当没听到,反正出版社一人各一半,给员工发工资分红后,其他二人平分。
“师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分红的话,咱们要拿多少成盈利出来?”
“目前为止,咱们一共是二十个员工。”李缘问:“二十个人的话,一人能有两百分红,便已经算不错了。大概占盈利的几成?”
江婉答:“目前账面上算的话,不到一成。年底算下来后,除去一大堆支出,还能有十几万的盈利。”
李缘忍不住提醒:“建宿舍楼还得费许多钱呢。三百吧,都顶几个也工资了。对员工来讲,一套实实在在的房子,比什么都实在。”
“好,听你的。”江婉应下了。
李缘扫着花生壳,道:“员工多数是年轻人,正是准备要找对象结婚的年纪。如果能早些分房,员工必定会跟出版社一条心,不会轻易离职。”
他在事业单位工作多年,明白许多员工四五十岁仍挤在集体宿舍的无奈。
大多数员工们不在乎所属权是私人还是集体,他们只关心有没有地方住。
哪怕一个小房间,一家子能勉强住下,便会高兴得泪盈满眶。
他见识过他们的苦痛和无奈,希望他们创下的这个新单位能以人为本,为员工的真正需求而服务。
江婉点点头:“我知道,一定竭尽全力去办好。”
“账面的钱看着多。”李缘道:“那是因为我们总把成本压到最低。单位的租金啊、吃喝、还有日常用品,这些都没算计在内。”
“自家的企业,无妨嘛。”江婉轻笑:“您没跟我计较,我怎么好计较?股东就你和我,咱们不分钱,钱就一直在出版社。”
李缘赞许点头:“明年努力赚钱,早些给员工们分房。”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