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年二月初,多多生下一个儿子,刑天俊全家非常高兴,多多和刑天俊都是家里的独苗。
一个三十五岁,一个三十三岁,终于有了孩子,而且刑天俊要调到四九城卫戍区,出任特种大队大队长,职务正团级。
刑家出大力,曹东方顺水推舟的又帮一下,这才成功晋升又离家近,只有二十多公里,开车也只是半个小时路程。
多多可以随军,也能下上班两头开车跑,距离近这些都不算事。
丈母娘,宋千国和莫金兰也很高兴,他们错误的认为多多有孩子后,能够在家里看孩子,少出去疯,女孩子还是少出任务的好。
曹东方和宋纤纤知道后,都是撇撇嘴,没有多说什么?
多多回家少,你们还是太不了解多多的性格,刑天俊是特种兵,也时常出任务。
多多更是一个战争狂人,让她老老实实的在家相夫教子怎么可能,孩子断奶后跑出去绝对是百分百。
曹东方和宋纤纤没有说,只是不想在所有人高兴的时候破坏气氛。
就一句话,多多生儿子让所有人高兴,他们高兴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半个月后,女儿婷婷生孩子,一次又是两个,两回四个孩子,这遗传牛逼的不要不要的。
这回是女儿先出生,跟着是个儿子,妥妥的再玩一次龙凤胎,上回是双胞胎,女儿完全继承宋纤纤生孩子能力。
这可把华宇飞的大舅,大舅妈,母亲和他四个姐姐兴奋的要死。
不到三年生四个,其中三个是男孩子,这下华家终于不再是阴盛阳衰,他们华家也是后继有人。
这儿媳妇娶的好,儿子(外甥,弟弟)苦追三年是正确的,不但他的性格改变,关键是三年四个孩子。
可以叉腰大声问问:
有谁!
还有谁!
剩下的只有一件事,华宇飞大舅想过继个儿子,这是华家兄妹很早商量好的。
他们都是老人在意这事,不但他们兄妹要商量好,还要征求曹东方和宋纤纤还有婷婷的意见。
有一个人反对这事都不好办,尤其是婷婷反对,曹东方夫妻同意还可以劝女儿同意。
曹东方和宋纤纤并不反对,他们清楚华宇飞大舅和他母亲的想法,有个儿子送终于。
华宇飞大舅马上退休,但老人的想法还在,大家住的近,什么是养子?什么不是自己儿子?也只是说说而已。
想去看看就去,双方又不是再不来往,老人去世摔个盆的事,过继也只是一个说法。
\"我们和婷婷说,准备要老几。\"曹东方问道。
\"想要老二,他的年龄大了,我们的年龄也老了,刚出生的婴儿不好带。”
\"成。婷婷出月子我说,平时让思平多走动,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天气也在转暖。”
\"谢谢东方。”
曹东方在女儿出满月后,把华家实际情况一说,女儿不反对过继出去一个。
还是离的近,双方又是亲戚,不会以后看不到儿子,就是住谁家里的问题。
各自称呼没有大变化,只是思平多了一个爷爷和奶奶,对婷婷也是叫妈,各自的辈分也没乱。
刚出生的两个孩子叫华思佳和华思国。
四个孩子名字连在一起是'文平家国',这是第三个是女人儿,才是如此,第三个是儿子就是'文平国家'。
对于名字没人在意,差不多就成。
多多的儿子叫刑从武,军人世家就是简单粗暴加上实用,看名字就知道又是长大后要当军人,这个可以有。
老妈对于女儿和多多都生孩子感到高兴,有时间在宋纤纤的陪同下看看两个孙女。
也鼓励她们继续生孩子,多的送过来,她帮着带孩子。
多多和婷婷的孩子过完满月,生孩子的事情告一段落。
........
\"这一届小方子是国务委员,前进一步也算是到头了,还是小方子牛逼。\"马华微笑道。
这回曹东方认识的人有几个也离休,宋纤纤的大哥和二哥。
老大宋千胜是上将军衔退休,他的年龄到线,今年六十六周岁副国级干部。
老二宋千利六十四岁,没有升上去,也不想再多干一年,决定腾一个位置出来,从副国的位置退休。
两人还是挺高兴的,奋斗一辈子也算是超额完成自己的目标。
他们的儿子宋春鸣四十三岁大校,宋春生三十七岁也是副厅,对两个孩子很满意。
吕方是基本到头,他本身能力还是差一些,现在是有曹东方的帮助才有的。
\"我的能力我知道,没有东方的帮助,我到正厅就算到头,现在的位置我满意,走仕途也需要从小培养或者有天赋。\"
吕方是很清楚自己的能力的。其实吕方也一直在学习,现在至少当正部的能力够用,在往上是差一些。
”我们这样的家庭出身,能力还是有点不足,走任何道路天赋都重要,还有就是有人帮忙。\"马抗日明白这点。
\"一步步来吧,干什么都不是容易的事,你女儿嫁人怀孕不准备多生几个孩子,有一个跟你姓。\"
”三十七岁才怀第一个,她还能生几个,工作狂一个,有一个孩子我估计到头。
不跟我姓无所谓,本人侄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看他们谁想经商,长大后培养一下。
没有人经商也不是大事,找人代理一下,股份大头都在我们手里,没人可以翻天。
我手下基金准备了大半年,在一月中旬彻底解决脚盆人,他们的经济五年内不会有大起色。
这一波我们准备时间长,打了脚盆人一个措手不及,他们手里还是有点钱,我们挣了一百三十多亿,留下一地鸡毛。“
”这样就好,对我们来说还是打击他们的经济为主,顺手赚钱更好。“
”国内市场挺不错的,贷款增加工厂企业也多了起来,老百姓手里钱不少。
新生代的七零后在消费上比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猛的多,工资少消费还多,也不怎么存款。\"
\"时代不同,他们出生,我们的经济已经变好,而且还是一个孩子,在生活中不会少他们的需求,这属于一种变化吧。\"
”作为商人本人还是希望所有人多消费少存钱,我们可以多挣点钱。\"
”万恶的资本家,又惦记上老百姓手里的小钱钱,还是会存钱的,一个人的一生用费越来越高,尤其是男孩子。”
\"是这话,工资上升物价上涨,住房,孩子上学和结婚也需要不少钱。
尤其是好点的住房,我们这里已经重破万元大关,都在一万一千块钱左右。”
”西北等偏远城市挺的,房价只是两千到三千块钱之间。”吕方很清楚。
\"一百平米也是二三十万,偏远城市的工资也不高,比我们这里少两千块钱。一套房子也需要二三十年的存款。\"
”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多,多数人是夫妻两人上班,存一个人工资需要二三十年,别忘记工住房公积金。
还有贷款和还款问题,他们的工资也是在上涨的。十年到十二年买一套房子,这是算好的。“
\"有人不喜欢贷款买房。\"
”那是他们的事。”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