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电报放在电讯室的桌子上,这里是保密场所,电报看完就要直接销毁。
付宁看完第一句话,拳头就又攥了起来。
“冀鲁豫边区下辖一支武装工作队失踪,队长关文慧确认牺牲……”
他庆幸自己是在黄崖洞收到的这封电报,身边还有一个兄弟,如果是在太原城外,他现在怕是要崩溃了。
罗旭的手也抖了一下,关文慧不仅是跟随他时间最长的工匠,也是一封信把他带上太行山的引路人。
两个人都抿了抿嘴唇,对视了一眼,互相握着手,算是现实中依靠一下。
但是再往下的内容更让他们心惊肉跳。
“这么大范围吗?”
电报上说,关文慧的材料里列举了他当时所在的莘县、聊城一带的数据,还有43年秋日军的一系列举动,大胆猜测当年流行在当地的霍乱是一场人祸。
而北方局在接到这份材料之后,也在山东地区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触目惊心。
整个儿鲁西南都在几乎同一时间开始流行霍乱,整村整村的人死亡,很多地方都成了无人区。
而所有时间和事件的开端都指向了关文慧在报告中提到的,日军在临清掘开卫河放水这一动作。
“这得死多少人啊?”
罗旭看着电报,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愤怒,“具体数字现在还没有出来,但是北方局估算是几十万人!”
几十万?!
又是一片遍地白骨的人间地狱。
“本来这个报告是关文慧的个人猜测,但是鬼子追着他们武工队不死不休的攻击,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他的想法。”
那个报告里提到了43年夏天日军的高层会议提出了,这个秋天在华北地区要限制人员流动,防止虎烈拉的传染不可控。
而那个时候,鲁西南的霍乱还没有爆发。
总不能说,小鬼子有预言能力吧?!
那只能说明这场瘟疫流行,跟他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就是关文慧从石家庄得到的消息?他据说是在这个之后才开始调查的。”
“具体的情况北方局没有说,现在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在沦陷区进行调查,估计要等到胜利以后了,而且证据会很难找。”
关文慧在东北经历过两次鼠疫大流行,所以才有这个敏感度,而且为了这个答案,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个从吉林的小村庄里走出来的年轻人,从腼腆害羞的学徒成长为杀伐果断的领导,最终把自己的灵魂与血肉融入了这片大地。
“鬼子怎么知道他在研究这个?”付宁对这个点很疑惑。
“初步判断是他的那个队伍里有叛徒,调查的人已经过去了。”
罗旭又恢复了当初各种筹划时的模样,不再是黄崖洞众人眼里那个技术娴熟而寡言的工程师。
“你那个试验场里不是还有一个人吗?北方局建议把他送到阜平去,再把情况说一说,在专业的人眼里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幸亏他们一路上都脱离了原本的交通线,而你那里还是一个从没有登记在案的地方,这份报告才有机会送出来。”
付宁把电报点着了,放在火盆里,两个人看着它明明灭灭的化成了一堆灰烬。
“我走了。”他抬起眼睛看着罗旭,那个可靠的理智的付先生回来了。
罗旭把他们送出了山谷,对于付宁这次崩溃,他是理解的。
他们这些兄弟朋友,因着付宁而聚在一起。
他把人一个一个领回来,现在让他一个一个送走,确实太残酷了些。
付宁从黄崖洞回到阜平,遇晴和玉宁都被安排了工作。
李遇晴不用说,边区医院没跑儿,而且没干两天就成主力了。
李玉宁也是换上了灰蓝色的军装,在社会部做了保卫干事。
“三大爷,这儿跟北平还真是不一样,当官儿的说话也客气,都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磨磨唧唧废话的。”
付宁把手里剩下的联银劵都给了他,就是日本人在华北发行的纸币,老百姓都叫兑换票儿的。
“这钱你拿着,得空儿去换了边区票儿,给你姐也给自个儿添置些毛巾肥皂什么的,条件是艰苦点儿,可不许当逃兵!”
“大爷,我知道,您放心吧。”
“把你身上那些旧警察的习惯收一收,人情世故可以有,但是纪律那个框儿可不许出。”
付宁嘱咐了好几遍,想起上次来阜平见到的那个跟着自己重名的人,跟李玉宁打听。
“你们这儿是不是有个跟我重名的保卫干事,养了个黑猫。”
“我听他们说起来过,说是上边儿点名儿把他调到东边儿去了,他特厉害,一般这种事儿都是有大案子。”
两个人聊着天儿,等着倪墨背着挎包一路小跑过来了,“叔,走吧。”
在阜平待了一个多月,他天天跟在民政处和秘书处的同志后头,看着他们的工作,发现自己好像在拾福峪没干什么正事儿。
连这次能找到张鹤鸣的人员名册,都是张君在的时候做的,日常的行政工作一部分是付宁做的,一部分是祝心华做的。
而他除了给付宁和乡亲们找事儿,确实是啥建设性的事儿都没干。
现在看见付宁,他有点儿不好意思,低着脑袋说:“叔,这回我一定好好儿工作。”
听得付三爷脑瓜子嗡的一下,“别介!您老先生可以少干,可别给我打鸡血,我们都是凡人,可是招架不住!”
倪墨越是表决心,付宁越心惊胆战,两个人一边儿走,一边儿打嘴仗。
李玉宁跟在后头偷偷儿的笑,还从来没见过三大爷这么挫败呢。
在他心里,付宁一直都是淡定的,干什么都是有谱儿的,现在这副作派可是少见,都有点儿气急败坏了。
倪墨是不说话了,但是心里较着劲儿呢,想着回去得让付宁刮目相看。
等他们回到拾福峪的时候,都快正月十五了。
付宁不在,拾福峪的这个年过得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现在他回来了,各家各户挨着帮儿的上门儿来拜年,又是张罗着蒸糕,又是招呼付先生去家里吃饭。
比前些日子的除夕、初一过得还热闹。
他们这里热热闹闹的又过了一回年,却不想中原大地风云突变。
为了打通平汉线,日军从44年初就开始筹划,44年春天抽调重兵集结豫北,渡过黄河直击豫西、豫南。
而第一战区的17个军在2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把河南丢了,大批军队撤往湖南、广西。
面对中央军撤走后留下的真空地带,陕甘宁边区和太行军区组织了先遣队,强渡黄河进入豫西建立游击区。
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绝不能将中原拱手让人!
在这个当口,张君回到了拾福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