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陷入一片寂静。
李富真眼中的星星已经飞了出来,此刻的她对于和眼前这个男人的苟合,再无半点愧疚,原本对于丈夫的愧疚完全消散到九霄云外。
甚至生出为什么不让自己早几年遇到他,又或者自己为什么不像边上的小妹妹年轻些。
千鹤子甚至已经完全变成小迷妹了,一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完全不符合日本女人对于男人想象标准的形象,在小姑娘眼中无比伟岸。
甚至在情窦初开的心中也留下来难以磨灭的印象,占据了巨大的地方。
只有李泽沧已经完全缓和下来,拿着一杯提前准备好的保温杯,慢条斯理的喝起水来,也不知道杯子中是什么琼浆玉液,让他喝得滋滋有味。
“李先生,你说服我了,在没有百分百实力的时候,吃独食是不可取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商,和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需求方,我们双方的确应该精诚团结、合作共赢。”
“我赞同丹尼斯的意见,你也说服我了,说说你的意见吧,李泽沧先生。”
三人对视一眼,瞬间做出了决定。
看样子他们之前已经预计到了这种情况,毕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这种级别的企业那是绝对有智囊团存在的,会根据具体实际推测各种出现的情况。
李泽沧也不啰嗦,依旧平静的说道:
“按照2002年的长协均价为基准,修整2003、2004年的长协价格。
以此为基准,综合考量物价、通胀、人力、货币等因素,每年价格上下浮动区间不超过10%,具体由双方根据采购量等协商确定。”
“这不可能。”
“这不可能,按照2004年的价格为基准还差不多,不可能按照2002年的价格,你怎么不说按照1992年的价格为基准。”
“丹尼斯先生,1992年铁矿石的价格也是20美元左右,仅仅比2002年低4美元。
在2002年以前,铁矿石的价格就很少有超过20美元一线的,具体的原因我想诸位行家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可是,可是,这个价格也太低了,这直接回到了两年前的价格了,我们无法和股东甚至是国家交代,他们会以为我们有利益输送。”
“那就停一段时间好了,等到前面的港口放不下了,等到矿工们发不起工资,等到国家一毛钱税都收不到的时候,等到他们都不会再有意见的时候我们再谈。”
“你……”
现场再度陷入沉静。
“李先生,这是不能商谈的数字了吗?”
“这也是我方经过核算,双方都有利润的价格,毕竟总不能把污染都留给了我们,同时让钢铁的利润不如铁矿石的利润吧。”
“可是这样我们真的很难交代,恐怕真的要像李先生说的那样,通过残酷的现实来让所有人看清楚事情的残酷性,否则无论是股东还是员工,以及那帮政客都不会同意的。”
看见对方如此直白,李泽沧也知道这就是他们面临的真实情况。
即使是真的被迫答应了这个条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答应,那样真的没办法和这些群体交代,毕竟这群人可是看不透商业本质的。
除非采取李泽沧说的通过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接受,但是这样的话,等米下锅的中日韩也会损失巨大,这是一个双输的情况。
“嫌利润低,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在这儿冶炼,出口成材,这样的话利润肯定会相应增加。”
“这种情况我们早就计算过了,如果综合考虑到我们的人力成本,这个利润的增加甚至不足以弥补人力成本的增加。
毕竟钢铁厂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这儿的人力成本比华国高太多了。”
“那就只有一条路了,降低你们开采的人力成本,用降低的人力成本弥补价格带来的损失。”
“这怎么降低,现在的工会对于铁矿石涨价,而员工工资没有相应上涨已经有非常大的意见了。”
“那就换了他们,从华国聘用相对廉价而高效的人力。”
“哦,我们当然想过,但是这样的话工会会把我们吃了的,工人不稳定,政府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你们不可能讨好所有人,总要有人吃亏。
实在不行就把新的矿区、开采区直接承包给我。
正好应对这两年华国铁矿石需求的增加,同时还可以逐步减少本地人力的使用,这样的话也比较缓和,不会激起那么大的民怨。”
“只有这一个办法了吗?”
“还是那句话,总的盘子就那么大,有人多自然有人少,你们都是前辈,这个道理肯定比我更清楚,只是难以抉择罢了,但人总要做出选择不是。”
“李先生,我可以理解这是最后通牒了吗?你可以全权代表华国甚至是日韩?”
“我想这就是华国安排我这个分量足够的人来协商此事的原因,我也不隐瞒来之前我正是从华国二号手中接到的任务,昨天在飞机上我还接到了他的电话。
我这人做生意只喜欢共赢、喜欢直来直往,大家都有钱赚,这生意就做,否则就不做。
至于是两败俱伤、还是你死我亡,那不重要,我去趟洗手间,三位考虑一下吧。”
听到李泽沧说去洗手间,李富真自然知道这位是什么意思。
这是把会议室留给这几位,留给他们具体讨论了,给了千鹤子一个眼神,她也连忙跟上李泽沧的脚步,朝着外面走去。
千鹤子紧随其后。
“两位,现在怎么办?”
“难道就这样答应这小子了,这哪里是谈判,这简直是胁迫?”
“难道你还没有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吗?原本以为我们联合起来的甲方,是可以肆随意拿捏乙方的。
但是现在,对方也联合起来了,在铁矿石这个产业上,就变成了近乎唯一的甲方和唯一的乙方。
甲乙双方就变成一根绳上的蚂蚱了,甚至我们还不如对方,他们还有一个高价的第三方选择,我们呢?
失去我们,他们只不过是增加成本,但我们失去他们呢?”
一时之间,三位巨头也陷入了沉思。
破釜沉舟的决心、两败俱伤的招式,让三巨头没有丝毫办法,原本以为优势在我、胜券在握,随意拿捏。
现在发现,原来买家和卖家,甲方和乙方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么合作共赢,要么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