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梁平对柳江河的怨恨,就像一座火山,虽然表面上看似平静。
但内心的怒火却在不断燃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怨恨变得越来越强烈。
当他得知自己将被调往棉城履新时,本以为可以摆脱这种痛苦的情绪。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到了棉城市后,熊国兵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而熊国兵对他和柳江河之间的博弈情况了如指掌。
熊国兵确实对柳江河颇为赞赏,这一点他从不掩饰。
但作为市委书记,他有着基本的公正和原则。
他并不会因为蒋梁平和柳江河竞争县委书记的位置,就对蒋梁平另眼相看,更不会希望他在盐都县举步维艰。
然而,熊国兵还是对蒋梁平提出了一些告诫。
他所表达的意思与何向东对蒋梁平的要求如出一辙。
无非是希望蒋梁平能够讲政治、顾大局,与柳江河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盐都县的发展。
然而,对于蒋梁平来说,这些告诫不过是耳边风罢了。
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超越柳江河。
他才不会听从这些领导的意见呢!反正他绝不会配合柳江河,凭什么自己要听他的呢?
熊国兵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就像一只老狐狸一样,轻易地看穿了蒋梁平内心的不满情绪。
于是,熊国兵决定再次强调一下他的要求,以免蒋梁平会有什么误解或者不当行为。
他严肃地看着蒋梁平,说道:“梁平啊,我最后再给你提一个要求,这可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你和柳江河之间是否会产生矛盾,但你们一定要把盐都县管理好,绝对不能让前面出现什么大的篓子。”
熊国兵顿了一下,接着说:“不管你们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在你们搭班子的这段时间里,盐都县出现了重大的事情,那么我可不管你们有多大的背景,我都会让你们尝尝被下课的滋味。”
蒋梁平也不是省油的灯,他那厚颜无耻的性格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他察觉到熊国兵话里有话,甚至还有些生气和暴怒的迹象时,他立刻像变色龙一样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蒋梁平满脸笑容,态度极其谦恭地对熊书记说道:“熊书记,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地配合柳江河同志的工作。我们一定会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让盐都县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在一番交谈之后,蒋梁平在市委组织部部长廖先波的陪同下。
正式踏上了前往盐都县的征程,走马上任。
干部大会的流程和以往如出一辙,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首先是宣读任职文件,然后简单介绍一下蒋梁平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便是蒋梁平发表就职感言,最后由廖先波发表重要讲话。
夜幕降临,柳江河按照惯例,组织了一场团建活动,为蒋梁平接风洗尘。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像一条不成文的法律一样,被大家默默遵守着。
官场里面这种潜移默化的规矩很多,无处不在却又让人难以察觉。
柳江河对这样的局面感到很无奈,他心里其实并不喜欢这种看似理所当然的规则。
但他也知道,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的。
而且,蒋梁平刚刚到任履新,如果连自己都不给他接风洗尘。
别人恐怕会觉得自己对他有意见,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两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尽管有些不情愿,柳江河还是决定按照惯例来组织这场团建活动。
然而,这场原本应该顺利进行的团建活动,却并没有像柳江河预期的那样顺利。
当他当仁不让地端起酒杯,向蒋梁平敬了第一杯酒,并表达了对他的热烈欢迎之后。
按照惯例,接下来应该是蒋梁平起身提议喝第二杯酒。
蒋梁平也端起酒杯,说了些早就想到盐都来,跟大家成为同事,是自己的荣幸。
他也表示自己将快速熟悉工作,尽快把工作推动起走。
最后,他直视柳江河,意味深长地开玩笑,“柳县,今天还要请您手下留情,让次在荣城让我好好地喝了一壶,我可是醉了一天,后来才知道你是棉城酒神,真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说完以后,蒋梁平毫不犹豫地举起酒杯,将里面的酒一饮而尽。
那不是一杯酒,而是一杯能解他心头之恨的苦药。
他甚至没有给柳江河一个回应的机会,就自顾自地完成了这个动作。
其他在场的人见状,都有些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他们从蒋梁平的这番话中听出了一些端倪。
似乎柳江河和蒋梁平在元旦节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
但两人的关系显然并不和睦,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紧张。
更重要的是,蒋梁平的这番话里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他对柳江河并没有太多的尊重。
他的表态很明显是想要与柳江河划清界限,完全没有提到县政府要在柳江河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如果蒋梁平真的对柳江河心存敬畏,他肯定不会用这种阴阳怪气的方式说话。
这无疑是对柳江河权威的一种公然挑战。
这也让盐都县的县委县政府的班子成员们感到诧异,心里面也在暗自担忧。
蒋梁平第一次参加这种团建活动,似乎就在显示自己独立,似乎就不服柳江河的领导。
他们都是老江湖了,他们暗自叫苦,如果书记和县长不团结,那么他们就有苦难言了。
而且,盐都县好不容易的大好局面有可能就会毁于一旦。
然而,面对蒋梁平的这番挑衅,柳江河却显得格外淡定。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并没有把蒋梁平的话放在心上。
这一笑,既显示出了他的大度,也让在场的其他人对他的涵养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