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听到淑妃有喜的消息,他激动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啊,好啊,这真是朕的福气,也是我大秦的福气啊!”
他停下脚步,眼神中满是憧憬,自言自语道:“朕贵为一国之君,如今却只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子嗣实在是太少了。
这江山社稷,需要更多的皇室血脉来传承,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朕都盼着多多益善啊!看来得多多播种才行,不然怎么开花结果!”
杨起子女不多,倒不是他身体有问题,只是,之前才登基,豪情万丈,想励精图治,做个好皇帝。
不想别人说他是荒淫无道的昏君,如今,一切都步入正轨,自然要享受享受了!
戴权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杨起的神情,见他如此高兴,便笑着说道:“陛下,这淑妃娘娘向来贤良淑德,
腹中的小皇子或者小公主也必定聪慧伶俐。有了这新的小生命,咱们这内宫啊,也会更加热闹呢!”
杨起微微点头,说道:“戴权,你说得没错。淑妃平日里温婉可人,对朕也是尽心尽力。这次她有了身孕,朕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他沉思片刻,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大声说道:“戴权,你立刻传朕的旨意,从今日起,每日御膳房要精心为淑妃准备滋补的膳食,
太医院也要安排医术精湛的太医轮流在翠柳宫值守,时刻关注淑妃的身体状况。”
戴权激动的看着杨起,心里庆幸自己赌对了,连忙躬身领命,说道:“陛下放心,老奴这就去安排。一定让淑妃娘娘和腹中的皇子健健康康的。”
杨起又接着说道:“朕还要郑重地许下一个诺言,只要这次淑妃荀悦能成功将孩子生下来,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朕都册封她为贵妃!”
戴权眼睛一亮,连忙称赞道:“陛下圣明!淑妃娘娘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感激陛下的隆恩,安心养胎的。”
杨起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朕就是要让后宫众人知道,只要她们能为朕诞下子嗣,朕是不会亏待她们的。”
说着,杨起的思绪飘回到了过去。他想起自己登基以来,虽然励精图治,国家也算国泰民安,但子嗣单薄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
他暗自感叹:“朕肩负着延续皇室血脉、守护江山社稷的重任,子嗣稀少,怎能不让朕忧心呢!如今淑妃有喜,真是上天眷顾啊!”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宫殿,心中默默祈祷:“上天保佑,让淑妃腹中的孩子能平平安安地来到这个世上。
朕一定好好培养他(她),让他(她)成为我大昭国的栋梁之才。”
这时,戴权轻声说道:“陛下,要不要现在就去翠柳宫看看淑妃娘娘,给她送去您的关怀,也让她安心养胎。”
杨起眼睛一亮,说道:“不错,是该去看看!”
说罢,杨起带着戴权,匆匆赶往翠柳宫。
一路上,杨起脚步轻快,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当他来到翠柳宫时,淑妃正半躺在榻上,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欣喜。
看到杨起来了,淑妃连忙挣扎着起身行礼,杨起快步走到她身边,扶住她说道:“爱妃,你如今有了身孕,就不必多礼了。好好躺着,小心身子。”
淑妃感激地看着杨起,轻声说道:“陛下,臣妾昨日得知有了孩子,心中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能为陛下诞下子嗣,担忧的是怕自己照顾不好孩子。”
杨起温柔地握住淑妃的手,说道:“爱妃不必担忧,朕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御膳房会为你准备最好的膳食,太医院的太医也会时刻守护着你。你只需安心养胎,其他的事情都有朕呢!”
淑妃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陛下对臣妾如此关怀备至,臣妾真是感激不尽。”
杨起笑着说道:“爱妃,朕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只要你这次能成功将孩子生下来,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朕都册封你为贵妃。”
淑妃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瞪大了眼睛,她激动地说道:“陛下,这……这真是臣妾做梦都不敢想的恩宠。
臣妾一定会好好养胎,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杨起轻轻抚摸着淑妃的肚子,说道:“朕相信爱妃。朕盼着这个孩子能早日来到朕的身边,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朕都会视如珍宝。”
淑妃靠在杨起的怀里,幸福地说道:“陛下,有您这句话,臣妾就放心了。臣妾一定会努力将孩子平平安安地生下来。”
在翠柳宫里,杨起陪着淑妃说了许久的话,关心着她的身体状况和怀孕期间的感受。
淑妃在杨起的关怀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
离开翠柳宫后,杨起心中充满了期待。他回到乾阳宫,坐在龙椅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淑妃有喜的画面,以及未来孩子健康成长的场景。
他暗自下定决心:“朕一定要让后宫的妃嫔们都感受到朕对子嗣的重视,鼓励她们多多为朕诞下子嗣。
只有皇室血脉兴旺,我大秦才能长治久安。”
于是,杨起又对戴权说道:“戴权,你去传朕的旨意,内庭之中,若有妃嫔能为朕诞下子嗣,不管是男是女,都有重赏。
若诞下皇子,其母妃可晋封一级;若诞下公主,也会给予丰厚的赏赐。让后宫众人都知道朕的心意。”
戴权领命而去,杨起坐在龙椅上,望着宫殿的上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
慈颐宫正殿
梅太后舒服的倚靠在柔软的黄色软垫上,旁边矮几上,白蓝相间的瓷碗里装着冰镇绿豆汤,旁边是两样精致的糕点,
梅太后用右手拿起瓷碗喝了一口冰镇过的绿豆汤,那清爽冰凉的口感,让梅太后唇齿留香,十分喜欢。
就在梅太后准备放下碗,享用糕点时,贴身女官采薇面带笑容的从殿外进来,不一会儿,就来到梅太后身前。
梅太后望着采薇笑容灿烂的样子,想着肯定是有什么喜事,不然采薇不会如此高兴。
“采薇,何事如此高兴?”
采薇听到梅太后询问,收敛笑容,语气欢快的答,“回太后娘娘,前日,翠柳宫的淑妃娘娘有喜了!”
看到梅太后有些难以置信,采薇又补充道,“太后娘娘,此事淑妃娘娘已经让人请太医院的张太医诊过脉了,的确是有喜了!”
梅太后激动的站起来,双手合十,“太好了!列祖列宗保佑,我杨家又要有一个孩子了!”
紧接着,梅太后放下手,看向采薇,“我皇儿知道这件喜事了么?”眼里满是期待。
“太后娘娘放心,昨日陛下就知道晓了,还亲自去翠柳宫看了淑妃娘娘,还许诺,
只要淑妃娘娘成功诞下孩子,不论是皇子还是公主,皆册封淑妃娘娘为贵妃!”采薇禀报着。
听到这里,梅太后满意的点点头,眼中满是赞同之色,“皇儿此事做的很好,哀家也不能无动于衷,采薇,你去寝殿内,把哀家梳妆台上第二个抽屉里的那对玉镯取来!”
采薇敏锐的察觉到梅太后的用意,立刻说,“是,娘娘!”紧接着,脚步匆忙的朝十多步外的右边的寝殿而去,
采薇来到梅太后的梳妆台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二个抽屉,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四方方用紫檀木做成的木盒,采薇拿起木盒,轻轻的打开,一对翠绿色的玉镯安静的出现,如一幅传世名家的画卷自顾自美丽。
“就是这个!”说完,采薇合上木盒,如履薄冰的朝正殿走去。
过了一会儿,采薇恭敬的将木盒呈给梅太后。
梅太后看了一眼木盒,放在旁边的矮几上,“采薇,一会儿,你去一趟尚衣局,让她们跟着你一起走一趟翠柳宫,
让她们给淑妃量尺寸,给淑妃做五套衣裙,用上好的蜀锦,
还有,未来皇子或者公主的襁褓衣物也男女各做一套,这个倒是不急,在淑妃临盆前做好就成。
另外,把这对玉镯交给淑妃,让她好好养胎!还有就是,你亲自挑十个经验丰富可靠的教养姑姑,以及三十个宫女太监,去翠柳宫伺候着!”梅太后事无巨细的一一交代着。
“娘娘放心,奴婢会一件一件的办妥的!”采薇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