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造不出的东西……”庞国兴一脸的震惊。
“我造不出的多了……”悻悻的扯动下嘴角,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刚从理智化阶段退出的江夏。
是的,造不出。
这不仅仅是一台发动机的问题,更是整个工业体系和技术积累的鸿沟。这也是江夏一早起来郁闷的根源所在。不仅那台tF34-GE-100非加力涡扇发动机是天方夜谭,就连适合A-10的、要求苛刻的47平米大机翼,以目前的材料和工艺水平,也近乎不可能。
想想看,那个翼展将近17.53米的机翼,面积需要达到47平方米才能满足A-10这种“打不死小强”的特性。
机翼面积为47平方米是什么概念?那就需要在机翼中加装翼肋、翼梁、纵墙、桁条等结构件在机翼成型模具中组合,形成机翼的单元结构。然后通过预定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嘛?
不,还需要蒙皮,还需要对机翼结构进行光顺修形处理。顺带一提,别人的是柔性蒙皮,现在我们最先进歼六用的是铝合金的……
你看看,光是一个机翼就有这么多不明觉厉的东西在里面,更不要说涡扇发动机了。
“更别提那涡扇发动机了……”江夏揉着眉心,决定给庞国兴说明白点。
“涡扇和涡喷,听着像兄弟,其实差远了。涡扇这玩意儿,是在涡喷的芯子外面,硬生生套了个巨大的风扇和外涵道。”
他用手比划着,也不管庞国兴听不听得懂,仿佛想把这个知识灌进庞国兴脑袋里一样:“光是把那个直径巨大的风扇叶片造得又轻又强、效率还高,就够喝一壶的。更麻烦的是,风扇吸进来的大部分气流(外涵道)和经过核心机燃烧的炽热气流(内涵道),这两股气流的流量、速度、压力得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产生巨大的推力又省油。”
“这个协调过程,复杂得要命,光靠理论计算和模型根本不够,必须得上风洞,用真家伙对着吹,一点点调出来!”
“这还没算里面那些耐上千度高温的涡轮叶片,还有那套精密的电子控制系统……所以说,涡扇是发动机里技术最复杂、最难啃的骨头。涡喷嘛……”
江夏苦笑一下,把这句话藏在了心里:涡喷……反正后世只有少数的空空导弹或者特殊试验机用一下……
嗯,是的,也就是说,江夏画出来的那个A-10对目前华国的工业水平,那是比东风113计划更离谱的玩意……
还好江夏及时醒悟,把目光投向了伊尔-28这个还算是拥有一些“黑科技”的喷气式轰炸机上。
是的,这位后世偶尔被当做拜年背景板的“老将”,目前还真是有几分绝活在手上。
不提它那弹射座椅、水泡座舱、后掠尾翼,就连机头机尾各装两门23毫米机炮,载弹3吨,能塞核弹也能挂鱼雷的强大火力,也是具备着改装价值的。
更不用说,这位成功空投了“大小姐”,蘑菇云升起的瞬间向列强宣告了我们的地位。
后世,邮电部有段时间还奢侈了一把,用它来运送快递,实在是喷气轰炸机界的跨界之王。
那……怎么改呢?
当然是塞雷达进去,什么脉冲多普勒,什么地形匹配雷达,什么数字化电台都必须往上加!
嘿,你可别说不好弄,原来领航员那个大玻璃舱,视野是好,但太脆弱,也占地方。不如整个取消掉!腾出来的空间和承重能力,正好塞进去一部功能强大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这东西能有效过滤掉地面的杂波干扰,专门揪出下面移动的坦克、车辆。
如果前面那个“激光测距仪项目”出了成果,还可以加装上去,让它给给炸弹火箭弹指路。
哦,还不能忘了地形匹配雷达,这样贴着树梢飞的时候,飞机自己能‘看’清地形起伏,自动躲开山头。通信也得跟上,换成数字化抗干扰电台,不然在炮火连天的地方,喊破嗓子后面也听不见。
脑子好用了,那么第二步,就是给它装更硬更狠的拳头!
江夏看着远处的那架伊尔-28开始爬升,目光汇聚在它的平直机翼上。扫描仪正将一些动态参数投射到他的视网膜上。
“天生载弹量就大,翼展也够宽。把内置弹仓取消掉,改成油箱!把武器全都挂在外面!在机翼下面、甚至机身下面,加固出几个重型挂架。”
“这样,作战半径就能进一步的提升!”
“反正以后的制导武器会愈来愈大,挂在外面都不用去考虑战机的尺寸和它们不匹配了!”
江夏越说越兴奋,这么改,好像真的可行诶!它原本的航程就有2300多千米,这么一改,飞个3500千米应该不是梦!
高兴的小呆毛一拍身边呆若木鸡的庞国兴,“愣着干嘛!快记下来!脑袋转太快,前面说的要是漏了我把你吊起来!”
“哦哦哦……”
不提庞国兴神色紧张的提笔开记,江夏却是开心至极,甚至不顾庞国兴就在跟前,从挎包里摸了条“太岁”又吞了进去。
老祖宗赐予他的天材地宝,此刻化为庞大的能量,让江夏能够展开虚拟空间进行实时组合。
“有了脑子和拳头,腿短的毛病也克服了,接下来的就是……”
“那就是保命!嘿嘿嘿……”
“前面图纸上‘澡盆子’的思路是对的。但不用那么奢侈的用上钛合金,只要在飞行员周围的关键部位,正前方、侧面下方、座椅底下,都焊上厚厚的防弹钢板!
围成一个简易但结实的‘铁澡盆’。这样地面那些小高炮和重机枪子弹打上来,不至于直接要了飞行员的命。发动机和油箱那块儿也得想办法,加装防弹隔板或者做成冗余设计,尽量别被一炮打中就全完蛋。”
“油箱好办,弄成自封的就好,发动机嘛……”
说到这,江夏背起双手,转了个圈,开始凝眉思考,暂时停止了语音输出。
这也给了庞国兴一点喘息的时机,噼里啪啦输出了一大堆的江夏,让庞国兴记录的有些顾此失彼。
看着江夏明显处于开大招的前摇阶段,庞国兴恨不得再多出两只手……
幸好他的救星出现——
小刘秘书不知道啥时候从门口滑了进来,手上不停,一边记着一边对江夏点头示意。
几位四个口袋的中山装也紧跟着小刘秘书的脚步,悄然走进这间会议室。
“不行,不行,现在的Rd-45F指定不行,推力才2,270 kgf(22.3 kN),换什么哪?”
“有了!换成歼六的发动机!哈哈哈,那边改版后的发动机推力可是达到了2800 kgf,开加力的时候更是能带到36千牛。而且发动机的直径也缩小了,重量也减轻了!这样,这边做了减法,那其余的地方就可以做做加法了!”
“最强速记员”的出现,让江夏眉眼弯弯,说得更是毫无顾忌……
至于那几位中山装,现在满脑子改装构想的他,舍不得把自己的“计算量”分配到去猜测他们是何许人也之类的事情上。
“尾巴上的炮塔太笨重了!”
“低空作战,尾巴朝后的机会不多,那炮塔死沉,作用有限。不如拆掉或者简化掉,省下来的重量加到装甲和武器上。留个基本的雷达告警器和能撒箔条、红外干扰弹的装置,应付一下可能的偷袭就够了,省心省力。”
庞国兴记到这顿了顿,抬头就想问小呆毛这箔条和红外干扰弹是啥玩意,前面的制导武器他就想问了……
话还没出口,就被小刘秘书一拳头伸出,憋回了嗓子眼。
……
“这下子,脑子,拳头、身子和腿都妥了!”
“至于细节,低空突防……”
江夏将扫描到的伊尔-28机翼数据重新调出来:“伊尔-28天生不是低空突防的料,但也不是完全没辙。研究研究能不能在机翼前缘加装前缘襟翼或者缝翼,增加低速下的升力和操控性。嗯,这还是从郭老师的笔记本上看到的,这一点需要论证一番……”
“对了,起落架也得加强加固,别在野战跑道上颠两下就趴窝。飞控系统也得跟着调整优化,让它在树梢高度飞得更稳当、更听话。”
“那么经过这样的改装后,你看出了什么?”
江夏回头看向庞国兴,歪了歪脑袋。
“呃……呃……”庞国兴看着满纸的“雷达”、“挂架”、“装甲澡盆”、“箔条”,一时语塞。
江夏没等他为难太久,自己便给出了答案,声音带着一种蓝图初成的激昂:
“这样一来,它就彻底告别了过去!从一个只能高高在上‘下蛋’的轰炸机,变成一个能挂着重型弹药、依靠雷达摸黑贴地飞行、顶着枪林弹雨把毁灭精准地倾泻到敌人头上、自身还披着铁甲的‘空中堡垒’!”
“哈哈哈!”江夏放声大笑,胸中块垒尽去,他猛地扬起双臂,手中的铅笔和草图在空中划出有力的弧线,最终在头顶激情地交叉相叠。
“怎么样?改它,比从零造一架,花的钱少得多!风险小得多!成功的把握,却要大得多!”
窗外,上午九点的阳光正慷慨地泼洒进来,毫无保留地倾泻在江夏身上。
金色的光芒勾勒着他略显单薄却挺得笔直的背影,将他飞扬的发梢和手中紧握的图纸都染上了一层炽烈的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