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着关中大地,秦岭之北,渭水之南,长安的灯火如点点星辰,照不亮正在逼近的风暴。赵云飞骑着那匹从突厥缴来的快马,一路昼伏夜行,终于抵达了城南百里的渭水驿馆。
“你确定那人今晚会出现?”赵云飞拍了拍身边的黑衣人,语气中带着三分揶揄,“上回也是你说‘保管他在’,结果我在破庙里跟耗子共度了一晚。”
“将军放心。”黑衣人低声道,“这次不同。他带来了东西——能改写朝局的东西。”
“别每次都说这么大话,我这心脏不耐吓。”赵云飞翻身下马,拍拍屁股上的灰,走入驿馆。
驿馆旧而寒,四壁漏风,门吱呀一响,便见屋内蜡烛摇曳,有人缓缓抬头。那人披着一件白狐裘,面貌清瘦,眼神锐利,一看就是那种书生模样,动嘴能杀人,动手顶多扎你一笔。
“赵将军,久仰。”书生起身,作了个揖,“在下沈逸之。”
赵云飞心中一震,这个名字他听过。是原隋文帝智囊团中唯一在隋亡后不投唐的人,据说当年辅佐杨广时曾以一策平定山东三十郡叛乱,却因看不惯杨广荒淫,被贬出朝堂。
“原来是‘鬼谋沈郎’,失敬失敬。”赵云飞笑着还礼,语气却冷,“你找我来,不会是想唱一出‘忠隋义士泣血反唐’吧?”
沈逸之缓缓一笑:“赵将军何出此言?我只是来,告诉你一个事实。”
“说。”
沈逸之手一翻,取出一只小锦盒,放在桌上:“打开看。”
赵云飞皱眉,揭开盒盖,里面躺着一枚铜制令牌,上刻“玄甲军都督”五字,其下模糊可见“杨广亲赐”字样。
他盯着那牌,良久未语。沈逸之的声音适时响起:
“你可知道,玄甲军并未彻底被唐所吞,三千余人仍散在关中、巴蜀、淮南一带。如今,只等此令而动。”
赵云飞冷笑:“你让我举兵?你当我赵云飞是瓦岗寨那群山贼?你错了。”
“我不让你举兵。”沈逸之仍旧从容,“我让你——带兵。”
“什么意思?”
“太子虽归,却已被李世民挟制,东宫政令尽归秦王,内外皆空。”沈逸之眼神犀利,“李世民以你为饵,布下‘黄雀局’,意图让你背锅伏法。裴寂保不住你,太子也无能为力。”
赵云飞默然,低头看着那枚令牌,手指缓缓抚过“杨广”二字。
“那你想让我做什么?”
“先西入蜀,再回关中,合兵六郡,挟隋旧部,借李密之势,重铸声望。等秦王东征,洛阳虚空,你率兵入长安——为谁掌权,不必你决定,只需你……搅乱这局。”
赵云飞苦笑:“搅局?听着像一盘大棋。”
“你本就不该是棋子。”沈逸之盯住他,“你是赵云飞,来自千年之后的你。”
赵云飞猛然一惊,目光如剑:“你说什么?”
沈逸之依旧平静:“我们知道你是谁。”
气氛一瞬间凝固。
赵云飞的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
“别紧张。”沈逸之缓缓举手,“我们并非敌人。自你初入隋军、在柳城救下太子起,我们便注意到了你。你的手法、言谈、行军方式,皆不属此时。”
“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隋之余火的守望者——而你,是未来赠予我们的一枚棋子,或者说,可能改变棋盘的变数。”
赵云飞沉默。他忽然感觉到脊背一阵寒意。
“你想让我篡唐?”他低声问道。
“我不想你篡什么。”沈逸之冷冷一笑,“我只想让你明白,你不站队,就会被局吞。”
赵云飞忽然一笑:“可你错了。”
“哦?”
“我赵云飞,生来就不是站队的料——我只站我自己。”
话音落地,赵云飞已转身欲走,沈逸之却叫住他:
“你不想知道——那夜虎牢关,谁下令让你被围杀的吗?”
赵云飞脚步一顿,背影冷得如铁。
“是李世民。”沈逸之语气如刀,“他想杀你,便除去太子手中最硬的牙。”
片刻沉默后,赵云飞头也不回地道:“哪怕真是他,也得我亲耳听见,才认。”
他径直离去,驿馆中只剩沈逸之一人,轻轻抚着那枚“玄甲军”令牌。
“赵将军,我们终会再见。”
——
长安,东宫。
太子杨侑坐在烛下,凝视着手中的奏折,一页页翻过,却始终读不进去。他的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那里灯火连天,正是秦王李世民设宴接待关中郡县之地。
“殿下。”柳如意走入,轻声道,“赵将军已入蜀中,暂时安然。”
“入蜀?”太子皱眉,“他是去……避风头?”
“未必。”柳如意低声道,“也许,是蓄势。”
杨侑放下奏折,叹了口气:“若他真举兵,我该怎么办?若与李世民为敌,赵云飞的兵刃未必指向他……可能也会指向我。”
“你怕他?”
“我怕他变。”杨侑眼神幽幽,“这个人,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他不是儒将,不是权臣,他连忠诚都不讲。”
“可你还是信他。”柳如意轻声笑。
杨侑苦笑摇头:“不信他,谁还可信?”
——
而在数日之后的蜀中,赵云飞果然如沈逸之所说,得到了三千玄甲旧部的归附。这批人历经苦战、逃亡、流散,已非精兵,但胜在忠心耿耿,对隋室仍抱希望。
赵云飞站在江边临时扎起的营帐中,眺望滔滔江水,耳边风声呼啸,衣袍猎猎。
“将军。”部将韩翊走来,抱拳行礼,“探子回报,李密军近日与王世充交战失利,洛阳周边已有动荡。”
“李密败了?”赵云飞挑眉,“那岂不是……李世民要趁机出兵?”
“正是。朝廷已经下令调秦王东征,以平洛阳。”
赵云飞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西边空了。”
“是,将军,您打算……”
“等一人。”
“等谁?”
赵云飞盯着北方天际,语气轻飘:“等李世民动兵的那一刻,我便出兵入关。”
韩翊大惊:“您要攻长安?”
“不,我要救长安。”
“救?”韩翊愕然。
“因为李世民若掌控东宫,太子必死。”赵云飞回身望向远方,“我不为了隋,也不为了唐,我只为了……那个曾经相信我的人。”
夜风起,火光映在赵云飞的眼中,如同烈焰。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疾奔而至,满脸惊恐:
“将军!密探传来密报——李世民东征是假,他实际目的,是擒杀太子,借口平乱,一举废东宫!”
赵云飞眯起眼睛,一字一句道:
“这狗东西,动手真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