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敢阻拦
吴少尽量将步子放得平缓,不让身后的两人看出自己的慌乱。
吴少恢复意识并没有多久,那场大雨之后,他似乎觉得有了一些意识,但到完全恢复还在一天之前,没有完全恢复意识时,他只得听得一个人断续说话,却不知是谁。待他完全醒来,偷眼看那赶车人,自己并不认识,他没有贸然起身相见,而是从这人的自言自语中猜测这人的身份。
这个人显然也是个剑客,三十多岁的样子,装扮成一个赶车人倒也瞧不出什么破绽,不过从这人的话语中吴少得知,他救自己并非出于好心,纯粹是从功法研究的角度,想看看吴少中了那一剑后是如何死的,从这一点上吴少清楚了,此人虽非敌人,但也绝对不是朋友。
几拨道士盯上了这辆马车,那赶车人看出来了,吴少也就知道了,他猜测这必定是向北道师找来了帮手。马车停下,拦路的人一说话,吴少一听噪音便知道,向北找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最头疼的人——太清宫余光真人。
听到赶车人要将他当作“死人”做买卖,吴少真想大喊一声吓他一吓,好在他忍住了,后来余光与赶车人动起了手,吴少暗暗高兴,他觉得脱身的机会到了,他迅速盘算一番,悄悄从车蓬里探出身去,先将盖着的那块脏布拴到马背上,又将马从车上解开,在马屁上拍了一下,那马便迅速跑开。
吴少知道余光等人肯定要追,果然,向北几人毫不犹豫地追着马而去,不过余光却留下了,而且还看破了吴少计谋,吴少只得从车上下来。
吴少一下车便看到了与太清宫一位老道站在一起的万千柏,他不知道万千柏为什么又与他们在一起,但他迅速有了计较:万千柏此人最算计算,恐怕月儿给他心里留下了不少心里阴影,喝令他对付太清宫的那位道士,应该没问题,至于余光,只能麻烦这位素不相识的赶车人了。
醒过来的一路上,他始终猜不透这赶车人的身份,直到赶车人与余光动手,赶车人那丝如烟似雾的剑气,让他猛然想起了在十万大山闯五关时的某一个场景,又想起路上此人提到过闯五关的天选之子的事,吴少心里已有七八分肯定,赶车人大概是“神山居士”中的某一位,几位居士中的孙一诺他已经见过,这位赶车人不知是毕力还是贵飞侠?
当然,吴少并不想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万事还得靠自己。这些年与剑客打交道,吴少对一些知名剑客也有了一些了解,像余光这样的剑客一般自视颇高,遇上下三烂的手段反而会迟疑不定,于是他干脆脱下裤子,尝试着从路边水沟中溜走。
这一招效果不错,余光没有立即出手,没想到那可恶的赶车人竟然说破了他的计划,他只好从沟里又爬了出来。
吴少对赶车人腹诽不已:好,既然你说破我的计划让我不能顺利走,那么你也别闲着,这余光就由你来对付了。
吴少张口便指出了赶车人的身份,并指出自己曾数次放过他,赶车人虽然将信将疑,却也出手将余光拦下。
大路一侧一个土坡后边是一片灌木林,吴少毫不犹豫地便奔着那儿去了,眼下这种情况,只要进了树林,就算是几十个剑客,一时也难以找到他。
眼见离树林越来越近,吴少心中暗喜,忽觉得身后风响,一个人影掠过他的身边,挡住他的去路。
“你还是跟我回去吧。”
吴少一看,除了余光还能是谁?心中不由地大骂那赶车人无能。回头一瞥,却见不远处赶车人正在赶来,一边跑一边道:“抱歉,此人道行在我之上,我拦不下他。”
大概赶车人没有说谎,这余光的难缠吴少可是领教过的。
吴少返身便向赶车人方向跑去,却听得背后一阵剑鸣,知道余光已经动用了真力,恐怕一击之下,自己不死也得重伤,心中叫了一声:完了!
就上此时,只听铮地一声响,似乎是剑气相交发出的声音,声音响过,一个宏亮声音道:“莫慌,我来了。”
吴少抬头一看,见面前站着一个半截铁塔一般的高大和尚,手持一根精钢铁棒,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愣了一下,吴少方才惊喜道:“师兄,你怎么在这儿?”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几年前在宝泉谷遇到的静玄和尚。
静玄并不说他怎么到了此处,只是道:“师弟自去,这儿我来挡着。”
余光见冒出个和尚来拦他,也不言语,向着静玄便是一剑。
静玄呵呵一笑,将铁棒舞动,平地里起了一阵旋风,拦截余光的剑气。
吴少见静玄铁棒带出的旋风,虽不是真力,但却也将余光的剑气尽行拦下,不由地对静玄大是佩服:“看大和尚这棒法,虽说接近是武学,但他施展出来,却类似于真气,实在是硬功夫,佛门的功法确实不同凡响。”
吴少也不敢多看,余光成名已久,静玄能不能挡住极难判断,既然他让自己走,还是别管太多,跑路要紧。
吴少转身又走,刚出去没有几丈远,却见前面黄衣一闪,又冒出两个和尚来,其中一个一伸手,便向吴少一推,口中喝道:“姜先生稍等,有些事情还要向你询问。”
面前是两个老和尚,年纪稍大那一位吴少并不认识,另一位他却认得,竟然是在佛道论辩会上交过手的那摩禅师。
若在平时,吴少避开这一推原也不难,但现在他只觉得对方掌力未到,周围空间便如凝固了一般,立时感到呼吸困难,根本躲无可躲。
“阿弥陀佛。”一个似乎极其平淡的佛号响起,伴随着这个声音,迫向吴少的那份压力感立即消失地无影无踪。
树叶摇动,树林边忽然出现一个穿着灰布僧袍的老和尚,他低首站在那儿,似乎很不起眼。
那摩一见这灰衣和尚,眼皮轻轻一挑:“看来这一路上一直跟随我们的就是阁下了?不知有何见教?”
“老和尚特来与西域圣僧探讨佛法。”灰衣和尚道。
看到新出现了几个和尚,那边静玄与余光不约而同地停下,静玄走了过去,站到灰衣老和尚身边,暗暗向吴少使了个眼色。
吴少立即明白了,他一副“与我无关”的模样,扭身走入树林。临行前,吴少低声对那灰衣老僧道:“多谢百丈禅师相助。”
百丈禅师只是闭了下眼睛,也不知是不是听见了。
余光没有再行阻拦,刚刚到场的这几位和尚,虽然并未出手,但余光隐约感觉得到,其中的两位和尚,可能是当今世上功法通神的绝顶高手,那种自然散发出来的强大无形真力,让他感到心惊肉跳。
赶车人也停下了,他远远站下,等待瞅热闹。
那个老和尚和那摩禅师也没有过多表示,只是在不住地打量着后来的灰衣老僧。
就这样,在一片静默之中,吴少钻进了山林。
他这个举动似乎并没有一个人在意,但吴少知道,至少余光等人肯定知道他离开的事,但却没有再出手阻拦,其中的原因恐怕与新来的这几个和尚给他们的压力太过庞大有关。
静玄的那个让他快走的眼神却是明白无误的,让他离开,恐怕也是百丈禅师的意思,想必那摩身边的那个老和尚让百丈禅师颇为忌惮。
吴少当然不知道,那摩身边的老和尚,就是西域高僧九上活佛。
吴少专门拣草木茂密、山石险峻的地方走,尽可能地隐藏行迹。走了半个时辰,吴少渐渐产生一丝懊悔:肯定错过了一场大戏。
太清宫的人、神山居士、西域圣僧、百丈禅师,这些人凑在一起,任何一点举动便是江湖和修道界惊天动地的大事,错过了亲眼目睹,实在可惜。
回头看看,见并没有走出多远,吴少甚至想到要返身回去:大不了就是一个死,也强过这样半死不活的苟延残喘。
吴少现在是苟延残喘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现在身上半点真力也没有了。